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民间美术不同发展方式带给现代设计的影响及冲击,借助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所融合的观点,提出在市场化的推动下民间美术设计发展的优越性问题及意见。
[关键词]民间美术;现代设计;市场化
民间美术的形成发展受到文化观念的感染,创造者往往成为被动一方,无法从新格局中思索自身发展方式的优劣,状态多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阶段作为生存的准则,类似观点成为负面发展的导火索。要使民间美术成为大众认可的艺术品,需要经过生产者、设计者、销售者的不懈努力,在此,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新发展成为了生存的合理性。
一、民间美术设计的问题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文化的融合,通过对民间美术进行调查与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民间美术与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单靠自身原有的形式继续走下去已经很难得到现代人们的认可与关注。所以突破局限就需要现代设计的融合对民间美术的表达方式进行修正,既可以使设计扩大设计内容的范畴,又可以使民间美术的文化底蕴传承下来,让其在现代社会环境中重获新的生命。虽然这种新模式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其中问题不容小觑。
从现代设计潮流的大方向可以看出,在探索中国民间美术设计发展进程中,大多设计师脱离了事物本身的实质,将其包装成为了盲目获取利益的工具,出现了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用毫无力度的“无用”设计迎合游客的跟风心理,民间美术的精髓逐渐黯晦消沉。观点拙见:其一,现代设计将其中的元素不加思索套用产品,如果设计活动成为固定模式的时候,方法和理论将会成为无稽之谈;其二,设计思想在变化,属于本土文化的精神趋于泯灭,刻意局限于流行以及“外来”元素之中,基于民间艺术设计原则良莠不齐、鱼目混杂,很难突破自身思维的局限性,民间美术的精髓又从何而来;其三,民间美术设计中拥有的创新性、独特性、艺术性、新颖性特征不够强烈,无法支撑市场的需求,对于民间美术的小众群体来说没有消费就没有艺术品的传承,没有创新就没有走出市场的动力;其四,从属于设计与民间美术交叉的建设性人才匮乏,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透彻,融入不了群众对民间美术发展的期望值,由企业拉拢的相关设计项目,对待开发责任敷衍了事,只为自身利益驱使,实为弄虚作假。
二、民间美术发展“急不得”又“等不及”
在现代信息化进程中,网络发展已经成为信息交流的主体。民间美术要想走出去不仅要专注于网络带来的优越性还要考虑网络的弊端。虽然我国的经济在短期内高速的发展,本土文化受到外界的追捧,但是民间美术最核心的地区仍然是广大偏远的农村,它的艺术价值也扎根于农村,其本身的发展也是农村地区独有的文化内涵,是艺术与生活零距离的接触,以最原始的方式呈现,是城市信息交流中无法获取的,所以客观因素决定了传播过程是缓慢的。圣埃克苏佩里曾经说过:“只有精神之风吹过黏土,才能创造人类。”民间美术传播的精神才是我们需要去探索的,这也是民族精神的根基,靠着纯粹的思维接近本质,多方面思考,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设计方法,不单单是传播的问题还要符合当今思想潮流意识,才是民间美术再次深入百姓生活中的必经之路。
民间美术具有多年来中国文化完整和稳定的结构特征,即使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并不必担忧,民间文化是需要相互影响与多元化共存的,相互碰撞的结果也是促进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式,社会的发展使得人类观念不断变化,借助于现代设计的平台,更有利于让民间美术更加贴近生活,实现观念的重组。而设计的本身是为了生活得更方便、更加有味道,创造精神,而非物质:民间美术的起源更是人类探索自身需求的开始,起源于古人劳动与生活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的崇拜,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并以集体式方式传承下来,放在现如今的环境中,虽然对其发展及传播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应让如此璀璨的艺术品消失殆尽,要让民间美术“流动”起来,加快变换方式让其具备迅速吸纳语言与传递信息的能力,使民间美术在短时间内得到大众的熟识及认可。
三、市场化推动民间美术发展
在全球化经济的形式下,农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口传身教的民间美术中的寓教于乐功能大大消减,随着老一辈的衰老和继承人的匮乏,使民间美术这一沿袭将随之消失殆尽,所以依靠市场环境的生存成为推动民间美术发展的有利趋势。
一方面,需要考虑到产品在文化和技术含量上的通用性,找到一种恰当的语言使本地区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得以流通;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本地产品的独特个性,进而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本地区的产品争取更大的空间。这些正是民间美术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多数民间美术的生存法则,手工业生产模式并不适合规模化市场发展。因此,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各种可应用价值,让其更加符合传承民间美术内涵的发展趋势,只有面向市场、贴近生活才能获得大众的喜好。然而,民间美术的生产方式仍然保持了传统家庭作坊式,明显落后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活跃的市场可以延续民间美术的生命力。推动民间美术发展应该做到:1加大民间美术的对外宣传力度,开放式引导消费人群。利用新媒体平台,达到视觉个性化、形式多样化、信息快速化及受众多元化的目的与途径。其互动的重要性将是新媒体传播的最有力的优势,引导消费者自主选择,并且提升了产品开发创意空间:2形成市场化所需的产业道路,创造品牌概念文化,形成具有集群化、时代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品牌。更好地带动商机、促使消费者迅速熟悉产品,激发购买欲望,达到快速传播的目的;3整合美术资源,吸引人才技术和资本。计划经营管理机制,研究民间美术从传统形式到现代化题材转型,提供本土文化符号、独特的民族文化样式,提升文化大众需求,开发品种多样、样式丰富的设计产品,立足于民间美术本身的文化积淀,通过现代创新思想和现代科技的力量开发和利用。民间美术中的年画、剪纸、绣花等形式和题材多样而丰富,本身就具备与现代设计要素重合的优势,带给我们的就是一件经过长时间磨砺、沉淀、精炼的艺术作品,将会成为推动民间美术市场及设计领域传播发展的有生力量。
结语
民间美术的发展,不仅仅是传统概念的延伸和发展,也是生生不息观念的传承及人类文化的宝贵记忆。孤立传统艺术特色的存在,必然会使事物发展成为单一模式的走秀。只有双方相互借鉴、交换、整合,才能在适应市场过程中既不丢失原汁原味,又能为民间美术的创作注入新鲜血液,为发展和传承展现出它应有的价值。
[王硕 李霖波,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
[关键词]民间美术;现代设计;市场化
民间美术的形成发展受到文化观念的感染,创造者往往成为被动一方,无法从新格局中思索自身发展方式的优劣,状态多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阶段作为生存的准则,类似观点成为负面发展的导火索。要使民间美术成为大众认可的艺术品,需要经过生产者、设计者、销售者的不懈努力,在此,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新发展成为了生存的合理性。
一、民间美术设计的问题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文化的融合,通过对民间美术进行调查与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民间美术与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单靠自身原有的形式继续走下去已经很难得到现代人们的认可与关注。所以突破局限就需要现代设计的融合对民间美术的表达方式进行修正,既可以使设计扩大设计内容的范畴,又可以使民间美术的文化底蕴传承下来,让其在现代社会环境中重获新的生命。虽然这种新模式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其中问题不容小觑。
从现代设计潮流的大方向可以看出,在探索中国民间美术设计发展进程中,大多设计师脱离了事物本身的实质,将其包装成为了盲目获取利益的工具,出现了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用毫无力度的“无用”设计迎合游客的跟风心理,民间美术的精髓逐渐黯晦消沉。观点拙见:其一,现代设计将其中的元素不加思索套用产品,如果设计活动成为固定模式的时候,方法和理论将会成为无稽之谈;其二,设计思想在变化,属于本土文化的精神趋于泯灭,刻意局限于流行以及“外来”元素之中,基于民间艺术设计原则良莠不齐、鱼目混杂,很难突破自身思维的局限性,民间美术的精髓又从何而来;其三,民间美术设计中拥有的创新性、独特性、艺术性、新颖性特征不够强烈,无法支撑市场的需求,对于民间美术的小众群体来说没有消费就没有艺术品的传承,没有创新就没有走出市场的动力;其四,从属于设计与民间美术交叉的建设性人才匮乏,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透彻,融入不了群众对民间美术发展的期望值,由企业拉拢的相关设计项目,对待开发责任敷衍了事,只为自身利益驱使,实为弄虚作假。
二、民间美术发展“急不得”又“等不及”
在现代信息化进程中,网络发展已经成为信息交流的主体。民间美术要想走出去不仅要专注于网络带来的优越性还要考虑网络的弊端。虽然我国的经济在短期内高速的发展,本土文化受到外界的追捧,但是民间美术最核心的地区仍然是广大偏远的农村,它的艺术价值也扎根于农村,其本身的发展也是农村地区独有的文化内涵,是艺术与生活零距离的接触,以最原始的方式呈现,是城市信息交流中无法获取的,所以客观因素决定了传播过程是缓慢的。圣埃克苏佩里曾经说过:“只有精神之风吹过黏土,才能创造人类。”民间美术传播的精神才是我们需要去探索的,这也是民族精神的根基,靠着纯粹的思维接近本质,多方面思考,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设计方法,不单单是传播的问题还要符合当今思想潮流意识,才是民间美术再次深入百姓生活中的必经之路。
民间美术具有多年来中国文化完整和稳定的结构特征,即使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并不必担忧,民间文化是需要相互影响与多元化共存的,相互碰撞的结果也是促进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式,社会的发展使得人类观念不断变化,借助于现代设计的平台,更有利于让民间美术更加贴近生活,实现观念的重组。而设计的本身是为了生活得更方便、更加有味道,创造精神,而非物质:民间美术的起源更是人类探索自身需求的开始,起源于古人劳动与生活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的崇拜,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并以集体式方式传承下来,放在现如今的环境中,虽然对其发展及传播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应让如此璀璨的艺术品消失殆尽,要让民间美术“流动”起来,加快变换方式让其具备迅速吸纳语言与传递信息的能力,使民间美术在短时间内得到大众的熟识及认可。
三、市场化推动民间美术发展
在全球化经济的形式下,农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口传身教的民间美术中的寓教于乐功能大大消减,随着老一辈的衰老和继承人的匮乏,使民间美术这一沿袭将随之消失殆尽,所以依靠市场环境的生存成为推动民间美术发展的有利趋势。
一方面,需要考虑到产品在文化和技术含量上的通用性,找到一种恰当的语言使本地区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得以流通;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本地产品的独特个性,进而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本地区的产品争取更大的空间。这些正是民间美术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多数民间美术的生存法则,手工业生产模式并不适合规模化市场发展。因此,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各种可应用价值,让其更加符合传承民间美术内涵的发展趋势,只有面向市场、贴近生活才能获得大众的喜好。然而,民间美术的生产方式仍然保持了传统家庭作坊式,明显落后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活跃的市场可以延续民间美术的生命力。推动民间美术发展应该做到:1加大民间美术的对外宣传力度,开放式引导消费人群。利用新媒体平台,达到视觉个性化、形式多样化、信息快速化及受众多元化的目的与途径。其互动的重要性将是新媒体传播的最有力的优势,引导消费者自主选择,并且提升了产品开发创意空间:2形成市场化所需的产业道路,创造品牌概念文化,形成具有集群化、时代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品牌。更好地带动商机、促使消费者迅速熟悉产品,激发购买欲望,达到快速传播的目的;3整合美术资源,吸引人才技术和资本。计划经营管理机制,研究民间美术从传统形式到现代化题材转型,提供本土文化符号、独特的民族文化样式,提升文化大众需求,开发品种多样、样式丰富的设计产品,立足于民间美术本身的文化积淀,通过现代创新思想和现代科技的力量开发和利用。民间美术中的年画、剪纸、绣花等形式和题材多样而丰富,本身就具备与现代设计要素重合的优势,带给我们的就是一件经过长时间磨砺、沉淀、精炼的艺术作品,将会成为推动民间美术市场及设计领域传播发展的有生力量。
结语
民间美术的发展,不仅仅是传统概念的延伸和发展,也是生生不息观念的传承及人类文化的宝贵记忆。孤立传统艺术特色的存在,必然会使事物发展成为单一模式的走秀。只有双方相互借鉴、交换、整合,才能在适应市场过程中既不丢失原汁原味,又能为民间美术的创作注入新鲜血液,为发展和传承展现出它应有的价值。
[王硕 李霖波,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