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1
摘 要 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是国家对青少年健康状况高度关注的具体体现,以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迫切要求;是落实“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内在要求,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 高校 阳光体育运动 分析
大力倡导“阳光体育运动”,以教育为出发点,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一个国家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促进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在生理方面: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免疫功能,全面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身体的正常发育。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吸引更多的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身高的增长,肌肉更加发达,体型更加匀称、健美,预防和矫正体格发育中的某些异常现象;可以使心肌发达,通气量和肺活量加大;以及提高、增强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的能力,从而对提高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等素质都有积极的作用。最终促进学生的感觉、知觉能力的发展,反应速度和直觉判断能力得以提高,使人变得更加敏锐、灵活、自我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心理方面:体育锻炼对疏导情绪,缓解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格,增强意志品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度负荷的体育锻炼能促使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能使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后感受到舒适愉快的心情。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大学生们经常参加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体育活动,既可以满足强身、交往、竞争和发展的需要,也可以从运动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增强意志品质、增进人际关系。
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一)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的和谐发展。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正常的生活、工作。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谋求生存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999年6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这足以说明体育在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很好地适应社会,保持内心的和谐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中的重要地位。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又具有它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通过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实施挫折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等,使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
(二)阳光体育运动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的作用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青少年学生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走向操场户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大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也随之增强。
第一,学生调控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增强。体育讲究规则、规范。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候,均要受到各个运动项目规则、技术动作规范化的约束。学生在这些约束中不断增强规范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调控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增强。这些规范意识的形成也有助于他们日常行为规范意识的形成。
第二,学生的集体荣誉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其显著的特征便是集体性的学习。如果没有了集体性,那么体育课程中的许多内容将不复存在。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完成过程中,经常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行为。
三、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加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一)大学生的精神文明需要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大学生对精神文明的需要以及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精神文明需要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动力,它制约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
(二)阳光体育运动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要做一个健全的人,在具备了学问、德行、虔诚之外,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以保证人的机能和智能正常发展,达到“身心两方面的一种和谐”。“假如身体不健康、任何部分受了损害,它的客人——灵魂,便住在一个薄待客人的住所。”阳光体育运动是将人的身心均衡地结合起来,使之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的一种运动。是强身健体、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培育健康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的内在要求;更是衡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利于调节大学生的失衡情绪或紧张不安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勇敢顽强、勇攀高峰、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有利于大学生们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推动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喻妙华,刘洞波.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研究[J].科教资讯.2007(8).
[2] 夏力.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措施探析[J].铜凌学院学报.2007(5).
[3] 张辉.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谈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9(3).
[4] 杨贵仁,盛志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摘 要 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是国家对青少年健康状况高度关注的具体体现,以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迫切要求;是落实“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内在要求,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 高校 阳光体育运动 分析
大力倡导“阳光体育运动”,以教育为出发点,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一个国家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促进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在生理方面: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免疫功能,全面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身体的正常发育。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吸引更多的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身高的增长,肌肉更加发达,体型更加匀称、健美,预防和矫正体格发育中的某些异常现象;可以使心肌发达,通气量和肺活量加大;以及提高、增强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的能力,从而对提高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等素质都有积极的作用。最终促进学生的感觉、知觉能力的发展,反应速度和直觉判断能力得以提高,使人变得更加敏锐、灵活、自我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心理方面:体育锻炼对疏导情绪,缓解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格,增强意志品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度负荷的体育锻炼能促使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能使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后感受到舒适愉快的心情。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大学生们经常参加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体育活动,既可以满足强身、交往、竞争和发展的需要,也可以从运动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增强意志品质、增进人际关系。
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一)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的和谐发展。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正常的生活、工作。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谋求生存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999年6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这足以说明体育在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很好地适应社会,保持内心的和谐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中的重要地位。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又具有它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通过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实施挫折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等,使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
(二)阳光体育运动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的作用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青少年学生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走向操场户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大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也随之增强。
第一,学生调控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增强。体育讲究规则、规范。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候,均要受到各个运动项目规则、技术动作规范化的约束。学生在这些约束中不断增强规范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调控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增强。这些规范意识的形成也有助于他们日常行为规范意识的形成。
第二,学生的集体荣誉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其显著的特征便是集体性的学习。如果没有了集体性,那么体育课程中的许多内容将不复存在。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完成过程中,经常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行为。
三、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加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一)大学生的精神文明需要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大学生对精神文明的需要以及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精神文明需要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动力,它制约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
(二)阳光体育运动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要做一个健全的人,在具备了学问、德行、虔诚之外,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以保证人的机能和智能正常发展,达到“身心两方面的一种和谐”。“假如身体不健康、任何部分受了损害,它的客人——灵魂,便住在一个薄待客人的住所。”阳光体育运动是将人的身心均衡地结合起来,使之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的一种运动。是强身健体、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培育健康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的内在要求;更是衡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利于调节大学生的失衡情绪或紧张不安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勇敢顽强、勇攀高峰、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有利于大学生们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推动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喻妙华,刘洞波.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研究[J].科教资讯.2007(8).
[2] 夏力.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措施探析[J].铜凌学院学报.2007(5).
[3] 张辉.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谈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9(3).
[4] 杨贵仁,盛志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