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净距隧道群下穿既有运营隧道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 :岩土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深圳地铁7号线、9号线四条小净距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方法,分析了小净距隧道群施工对周围土体应力影响规律,揭示了盾构多次近距离穿越施工引起既有线变形及受力变化机理。研究表明:(1)小净距四线隧道开挖具有明显的"群洞效应",隧道群的形成会导致松动区扩大、土拱向上扩展,从而引起新建隧道承受竖向土压力增加;(2)既有隧道沉降随穿越次数的增多而增大,最终沉降为4次穿越叠加的结果,峰值位置基本位于4条隧道中心线正上方,盾构隧道每次穿越引起沉降增幅为13%~48%,穿越区域横向影响范围可达60 m以上;(3)新建隧道的开挖对既有隧道环向弯矩的影响不大,弯矩变化不超过10%,而对既有隧道纵向弯矩影响较大,随着穿越次数增加纵向弯矩明显增大,这也是隧道下穿施工引起纵向裂缝和渗漏水的主要原因。结合数值模拟计算进行对比分析,得到规律与试验相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试验结果对实际工程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期刊
王大伯在饭馆就餐时,因饮酒过多、进餐太急,突然不能说话,手按颈部和胸前,呼吸困难,面色青紫,被误以为冠心病送往医院抢救。其实,他发生的只是噎食,此类病人只要抢救及时,方法得当,多数是可以转危为安的。  食物团块完全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是老年人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常有报道。美国每年约有4 000多人因噎食猝死,占猝死病因的第6位。其中至少有1/3的噎食病人被误诊为“餐馆冠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各行各业,给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可以说,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已经离不开网络技术了,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