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地震预报的制度漏洞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jsl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地震预报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只要改变决策程序和思维方式就能有很大改变。
  
  4月14日早晨7点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这已是本月全球第三次7级以上强震——当地时间4月7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地区发生里氏7-8级强震;4月4日,墨西哥西北部与美国交界的下加利福尼亚州遭遇里氏7.2级强震。
  两个月来,地震堪称密集来袭。除了以上强震,小震更是不断。
  印尼地震当天,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发生3.7级地震。3天前,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大同县交界处连续发生两次地震,其中一次震级达4.5级。山西省今年的地震次数已达6次。
  4月9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发生4.1级地震。上个月6日,唐山地区连续发生两次地震,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将之解释为唐山大地震系列衰减活动中的正常余震活动。
  四川,4月10日凌晨I时至早上7时共发生5次地震,其中3次属于汶川地震余震。
  地震频频,而因为没有科学的地震预报制度,“谣言”流传,又进一步加剧了危害。2月山西“等地震”事件后,山西地震局辟谣,但话音未落地震又发,令这种“辟谣”看起来很“不合时宜”。
  有评论者尖锐指出:成立地震局的目的是监测地震,在第一时间发布最准确的预报信息,可是有几次预报准确?地震局已经成了只会辟谣却毫无监测预报能力的“事后诸葛”,民众如何将身家性命托付于斯?
  本刊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我国的地震预报制度存在着明显漏洞。
  
  70年代“打招呼”创造地震预报奇迹
  
  我国地震预报事业源自周恩来总理。1966年邢台地震后,周恩来两次去邢台,明确提出要开展地震预报。
  1970年,周恩来委托力排众议支持地震预报工作的李四光担任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组长。当时,由于对地震机理尚不清楚,许多专家对于地震能否预报并不看好。
  对于中国式的地震预测,中国地震局预测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局研究员汪成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地球上的事情是互相联系的,地震这么大的事件,通过地震本身各式各样的变异现象,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可以做一种经验性的预测。当然这种预测不是百分百准确。就比如治疗癌症,我们并不完全了解癌症的机理,只知道癌症会有发烧、疲倦等症状。但是发烧疲倦不一定就是癌症,感冒也会有这个症状。但反过来癌症到晚期通常都有这种现象。”
  1935年出生的汪成民是我国最早一批地震预报工作人员,回忆当年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震预报工作,他说:“当时周总理给我们减压说,你们根据你们的水平向我汇报。这就是他说的事先打个招呼。”
  正是这种区别于欧美精确科学的“打招呼”方法,接连创造了地震预报工作的奇迹。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发生7.3级地震。而早在1974年,国家地震局就做出了中期预测。在地震发生前,辽宁省发出了临震预报,创造了世界历史上成功预报7级以上大震的先例。
  1976年,国家地震局对云南龙陵地震、四川松潘地震都进行了有效预报。唐山大地震时,时任国家地震局京津组组长的汪成民事先给青龙县打了招呼,从而创造了青龙县47万人无一人死亡的“青龙奇迹”。
  
  漏报和虚报哪个风险更大
  
  尽管有过多次成功预报,但由于在精确预测技术上尚无突破性进展,地震预报的可行性争议仍旧不断被提起。而在争议中,进行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大方向始终没有改变。
  1997年,《防震减灾法》发布。地震预报制度正式被纳入法律,其中明确规定,地震预报信息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是《防震减灾法》中地震预报制度的主要起草者。他向本刊记者回忆,制定该法时,专家对于地震预报的说法存在分歧。一些专家认为应该用“预测”替代“预报”,其区别在于预测工作的范围局限于精确科学研究而非社会应用。在此之前,这二者并没有明显区别,此法发布后对此做出了明确界定:地震预测是科学行为,地震预报是政府行为。
  第二年,国务院在《防震减灾法》的基础上发布了《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细化了地震预报制度。
  汶川地震后,2008年12月27日,《防震减灾法》通过修订,由1997年的48条扩充为93条,整个地震预报制度在新法规里有较大改变和明确规范。
  新法在地震预报方面制订了四项制度:地震预测制度、震情会商制度、统一发布制度和震后趋势判定制度。“地震预测是地震部门必须履行的职责”这一大方向被再次确认,一直以来国家倡导的群测群防原则也得以延续。
  按照该法,地震局对地震信息进行预测后,由地震部门组织专家会商,给出会商意见和预报意见,若通过专家评审可以发布,则统一由省级以上政府发布,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
  但是,在孙士鋐看来,这套制度还不完善,“中间有几个环节是脱节的,需要加强。”
  其中之一是震情会商中生成的地震预报意见需要专家评审,既要评审地震预报意见的科学性,同时还要提出可操作的措施,这其中就涉及决策风险:漏报和虚报哪个风险更大?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确定地震预报要发布后,该怎么发布,以什么形式发布。“因为从来没有操作过,实际上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发布。”孙士鋐说,“《防震减灾法》发布以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没有发布过一次地震预报。”
  
  决策程序抑制预报水平发挥
  
  地震预报正处于尴尬境地,成功和辉煌只存在于故纸堆中。汶川地震后,地震预报工作者更是深受打击。一些老同志纷纷表示有愧当年周总理的嘱托。
  对于这一局面,孙士鋐认为是地震预报本身的技术问题:“当前不管是什么手段和方法都存在大量虚报和漏报,有实效的减灾预报很少。”
  据统计,目前我国地震预测的成功率为:趋势预测,即中长期预测,25%;短临预测10%,而最为重要的7级以上地震的短临预测,成功率仅5%左右。
  “这很可怕,大部分都不准,20次对一次。‘狼来了’喊三次大家就不信了,你喊十次还有人听吗?”汪成民说。
  但对于这个惨淡的数据,他有自己的看法:“现在大部分反对地震预报的都是这个理由。可是他们不了解,这个数据统计都是经过地震局汇总的。地震局在统计的时候有筛选,很多好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被筛选掉了。没采纳的意见事后没人统计,也不愿意统计。小地震还好,大地震不用说。事情不死人还好办,一死人就涉及责任。”
  他认为,当下最紧急的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地震预测的决策程序,其现状使地震预报应有的水平难以发挥出来。
  汪成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由来已久。还没退休时,他就找到钱学森汇报自己的想法。“钱老当时在搞863计划,就让我申请了一个课题,叫地震预报智能决 策系统。”
  从1992年到2003年,汪成民和一批周恩来时期从事地震预测的老专家进行了长达10年的运行实验,他们综合研究多种震兆信息的相互关系,依靠多年地震预报的丰富经验和自己的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课题组一共做了五期实验,除了没有对外的前两期实验外,后三期采用和地震局一样的素材和资料,在没有任何技术改造的情况下,将地震预测的成功率提高了2~4倍。其中第五期,即2001到2003年间全国发生的12次较大地震中,他们取得了8次较成功的预测,成功率达到66%。
  “等于同一个病人,大家同时看,每人开出一个药方,换一批医生就能治愈50%~60%。这个结果是地震局认可、科技部盖章的,我非常理直气壮地说,现在的地震预报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只要改变决策程序和思维方式就能有很大的改变。”
  
  干吗要害怕告诉群众
  
  如何改变?汪成民几乎将现有的预报程序完全推倒。
  从地震预测之后的第一步震情会商制度开始,汪成民就颇不以为然。“会商既不研究也不讨论,开个会,处理几十个意见,很快就完了。”他敲着桌子说,“过去都是领导亲自过问,专家下去调查,预报者汇报,好几次直接把汇报者请进中南海。”
  另一个重要问题,汪成民认为,会商、评审的专家用人机制有问题,这批人被他认为是不了解情况且没有实践经验。而投票表决,更被汪成民认为是地震预报决策制度中的不负责任之举。
  “把一个生死攸关的严肃科学问题变成机械的投票行为,这是打着群众路线的旗号推卸责任,找一批人共同承担风险。以前都是由领导最后拍板决策。”他说,“地震预报是根据经验判别,带有很多个性因素,不能用投票的办法。就像一些老中医看病,如果把中国最好的中医集合在一起投票,早晚把病人治死。”
  再者,在预报速度和公开度方面,汪成民说,短临预报必须要像作战,以最快速度反应。“汶川地震后三次余震,我把预测信息报给地震局,他们走程序都走不过来。我们第一天报第二天就发生余震了。但地震局还要转给领导召开会议研究,然后决策,没有三五天怎么行?过去都是短临预报情况不过夜,严重的都是当场拍板。”
  省级以上政府才有发布预报的权力同样被认为过于刻板。汪成民说:“过去在紧急情况下,以县为单位可以做决策,青龙奇迹就是证明。决策权抓得越高越麻烦。”
  孙士鋐对此持赞同意见:“在特殊情况下,县一级发布更灵活,面小一些,风险也小一些。”
  但对于中长期预报的公开程度,二人意见不尽相同。孙士鋐认为公开的话有利有弊,而汪成民认为,“既然要动员群众群测群防。信息越早公布越好,尽量取得统一的认识,还是应该告诉群众。干吗要害怕告诉群众呢?”
  当然,在技术无法精确预测的大背景下,汪成民也不得不承认,地震预报始终面临一个两难选择:漏报还是虚报。对于虚报的担忧普遍存在。不过,他还是认为“冒着虚报的风险换来一次大震的预报成功,肯定是值得的”。
  在汪成民看来,正是出于担心虚报的经济和政治后果,导致了本就水平不高的地震预报每况愈下。“如果我们预报到北京,就有人说‘北京那么重要怎么能报’;如果碰到是沙漠就有人说‘咱们大胆报’。现在所有地震预报专家不知道是搞政治还是搞科学。”
  “但是地震不会因为这个就不发生。”汪成民说,“周总理早就指出过,科学家就是稿科研,不要考虑政治。预测由科学家做,预报由政府做。”
其他文献
他把一成不变地生活下去看成是“逆来顺受”,把这次写作视为“反抗”。    2010年4月6日,北京红十字宾馆里,31岁的农民工周述恒隔几分钟就能接到手机来电,全是媒体采访要求。这让他很为难。“手机马上就没钱了,我让老婆给我充钱,你们现在可不可以先打宾馆的电话?”  这样的情形让他受宠若惊。13年来,从未有哪怕一家媒体关注过他,尽管他评价自己这13年来的生活“震撼、恐怖,可当惊悚小说来读”。  现在
期刊
对于政府和组织者来说,在6个月的时间里、7000万流动人口进出的情况下,保证一座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安全无事,将是一场重大的考验。    在“9·11”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安全研究专家布鲁斯·施莱纳(BruceScheiner)创造了一个名词,叫“威胁性安全措施”。这个词的解释见于他的专著《恐惧之外:理性思考不确定世界里的安全问题》。  在这里,引用一个我在网络上找到的解释:“威胁性安全措施就是
期刊
波兰媒体在报道空难时称,“卡廷魔咒70年后仍在延续,波兰的社会精英再次在同一地点罹难”。    巧合,并不总是意味着惊喜;悲剧的巧合,只能是加倍的悲剧。谁也没想到,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会在纪念悲剧的路上遭遇悲剧。  当地时间4月10日,他和波兰大批军政要员乘坐图—154专机去参加活动,纪念70年前的一场悲剧,不料飞机却中途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北方”军用机场降落时坠毁,包括总统夫妇在内的88名乘客
期刊
“一方面,这说明浦东金融中心的建设已经形成了很好的集聚效应,具有很大潜力;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法制、人才等原因,可能它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色。”    20年前的浦东,还是一片沉寂于长江口西南的田园乡野。两周以后,世博会将在这里盛大启幕。  4月18日,浦东开发迎来20岁生日。  去年,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被明确。陆家嘴的金融城地位稳固
期刊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2005年底,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在韩国光州音乐厅响起时,韩国观众爆发出了排山倒海似的掌声。  掌声已然不再是对某个音乐作品简单的热烈反映,它“不仅意味着韩国对郑律成这位中国共产党培养出来的音乐家的认同,甚至意味着韩国在政治上走向开放”。韩国中央大学国乐学院院长鲁栋银教授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事实上,在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及韩国光复60周年、韩国光
期刊
从军事中,也许可以比较直接地窥探出今日多变复杂的政治原貌    兵者,国之凶器,国之爪也。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历史上的先哲们出于现实和本能就对军事开始了细致的研究。他们不但充分认识到了其中的艺术性和残酷性,更将之化为了浩如烟海的著作。当然,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也成为了其中的一部。虽然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新中国成立至今不过50余年,但这部史要见证的却是短短时间里一个新政权自百余年积弱后首
期刊
新村运动是农民靠自己的勤劳致富,始终以农民为主角的创造与建设运动    韩国发起和开展新村运动已经有55年光阴,岁月流逝,当年的英豪和感人的故事也成为天上的星云,然而牢牢地奠定了韩国国民的时代精神、国家伦理、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文明秩序。  如今,越南、蒙古、菲律宾、俄罗斯、刚果等120多国由总统和部长先后带领国家考察团赴韩国学习和考察,还建立了友好交流和合作关系。新村运动的理念和做法能在世界各国传播
期刊
今年上半年,中国的一些反日游行者曾呼吁人们抵制日货,一度导致日本向中国出口下降,日企在华投资也受到影响,甚至一些已在中国开工的项目也放缓了建设进度。  时过境迁。半年之后,日企开始了新一轮来华投资热潮。    棋至中盘    12月7日,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全球总裁兼CEO古森重隆从东京亲临苏州,参加苏州富士胶片映像机器有限公司10周年大庆,他同时宣布,苏州工厂即将成为富士数码相机的全球第一大生产基地
期刊
烟杂店老板曾经从一盒黄金叶“茗仕之风”中掘出两枚钻戒,还有一条卷着百元大钞的“软中华”。他将这个过程称为“淘宝”。    一家不起眼的烟杂店。  “有3字头软中华吗?”  店主林老板(化名)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早卖光啦,明天赶早!”  这家店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每天下午3点一过,柜台里就插满了“已售完”的小纸牌,能买到的只有“金上海”、“红双喜”等平民烟。  在几乎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环境中,这
期刊
上海的人类发展指标已经能够和葡萄牙这样的中等发达国家达到相同水平,而贵州的人类发展指数刚刚超过纳米比亚    12月16日,酝酿了一年半、主题为“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的《2005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  报告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资助、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协调,由13位国内知名专家撰写而成。报告指出,中国目前在右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最大瓶颈是发展不均衡问题。  “不均衡的人类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