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收入够“白领”吗?

来源 :科学致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gugul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向往过上白领的生活:什么笔挺的服装、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充实紧张的生活节奏,还有时不时的旅游、KTV、电影等小资消费。
  2007年11月,社科院公布的白领工资标准一出炉并遭口诛笔伐,有人高呼:“奶奶的,我的工资都远超过‘这个白领水平’了,可我怎么觉得自己像个流浪狗!”」
  
  什么样的人是白领
  
  白领是个什么概念?
  在人们印象中,白领大概有以下特点:1.蓝领的对称;2.不需做大量体力劳动; 3.他们一般工作条件比较整洁,穿着整齐,衣领洁白,故称白领;4.白领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依靠工资为生的劳动者。
  在国外,一般意义上的白领,诸如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会计、公务员、律师、普通职员等。这些人的经济收入和工作条件较好。但尽管如此,由于他们不掌握生产资料,仍然处于受雇佣的地位。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白领总数已超过蓝领总数,约占工人阶级总数的60%~70%。
  在中国,白领是一个羡慕的“称呼”, 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因一技之长而被老板聘用,懂得把自己打扮得体,工作上能独当一面。和国外不同的是,中国人往往把那些出入在高级写字楼里的工作人员看作是白领。他们衣着光鲜地出现在都市的街头,傲然行走,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涌向“高尚工作园区”;一尘不染的皮鞋踏出急促的脚步,时刻提醒着路人:我有许多工作要做,我很忙;电脑、电话、传真是他们最亲密的工作伙伴;他们的竞争对手不计其数,所以他们时刻准备接受新信息、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他们大多把自己的业余时间用来充电、娱乐或者健身。
  事实上,白领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一直都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人们大多自以为是的认为某个人是白领,某个人不是白领。
  2007年11月份,网上开始流传出一个标准来,那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这个标准倒是相当简洁明了,把全国各城市分了七档,“工资”成了白领的定性标准。
  该标准一出台,舆论一片哗然。各位读者且看一看,你是否是白领?如果是,你又是哪一档的白领?
  《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
  (包括各城市物价水平、居住成本、交通成本、城市现代化程度等诸多方面因素。单位:人民币。外地务工者在以下基础上增加1800元。共分七档。)
  一档:香港18500 澳门8900
  二档:上海5350深圳5280温州5020 北京5000
  三档:杭州4980广州4750苏州4300 厦门4100
   青岛4000
  四档:南京3780福州3380常州3380 无锡3200
  天津3150 济南3120大连3000
  五档:郑州2880昆明2800武汉2680 海口2600
   秦皇岛2550长沙2480三亚2360石家庄2300重庆2250 沈阳2100 乌鲁木齐2100西安2080
  六档:太原1980 成都1900 哈尔滨1700 呼和浩特700合肥1680 贵州1600长春1500 兰州1500 南昌1200
  南宁1300 银川1100 西宁1000
  七档:拉萨900
   另附:大众眼里的蓝领和金领
  蓝领:指从事体力劳动,并被要求穿制服的工人阶层,收入一般比较底。因其工作服大多为蓝色,因而被称为蓝领。
  金领:金领阶层是社会精英高度集中的阶层,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经营策划能力、专业技能和一定社会关系资源,收入年薪在10万以上。这个阶层不一定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但拥有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技术资源或者经营权。
  
  你的收入够“白领”吗
  
  农民工
  小刘是进城务工人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农民工。每天6点,小刘就悄悄起床,出来找活干。小刘的主要工作地点是江边码头(中部某城市),在那里,他们的工作就出卖劳动力,给人家搬东西。工作随机性很强,有活就干,没活就找个地方坐着看报纸,偶尔也和一起搬运的老乡打打牌。每天的收入不等,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挣个百把块钱,那是比较少而且异常辛苦的;不好的时候,一天基本上挣不到什么钱,有时候甚至倒贴(比如下雨等恶劣天气)。平均算下来,小刘每月的收入大概在1200元左右。
  从收入上看,小刘一月挣的钱和该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差不多,可能还稍微高点。但是,在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方面,小刘是没法和大学生比的。也就是说,小刘每月的1200元钱来的非常不容易。如果某一天头疼脑热,那是一分钱都挣不到的,还要倒贴生活费。在开支方面,小刘也非常节俭,下面是他一个月的开支单:
  房租:50元(4个人合租了一间房,住宿环境可想而知)
  管理费:20元(街道收的,这个费收的似乎不大合理,但是没办法,农民工是弱势群体,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相当淡薄,也只能每月照交了)
  餐费:160元(早饭1.5块,中饭4块,管饱不管好的那种,有时候人家包吃)
  买菜:35元(4个人每天轮流买菜,晚上一起做饭吃。米和油是从自家带来的,不需要花钱买)
  盐酱醋等:20元
  买烟:20元(2块钱一包的那种,3天抽一包烟)
  通讯费:15元(经常给家里老母亲和小儿子挂个电话)
  交通费:10元(日常交通基本靠走,偶尔不方便的时候坐坐公交车)
  给儿子生活费:100元(儿子在上幼儿园)
  给老婆买件衣服:20元(地摊上买的,“半年没给她买新衣服了”他说这话时充满愧疚)
  其他支出:200元(偶尔打牌输点,或者和老乡一起聚下餐。另外,还有不可预料的支出,一次为了抢活横穿马路被罚款10元,一次挑东西碰着了一个小青年,被敲诈了50块洗衣费)
  寄回家:450元(给老婆的生活费,多余的积攒下来供儿子读书用)
  余下的大概还剩100元左右,小刘自己留做应急用,基本上这100元是用掉了的。
  且不说小刘的收入比较低,即便是达到了白领水平,他们依旧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依旧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边缘。事实上,社会没给农民工合理的待遇,他们的很多权利被无情的剥夺了,很多社会公共资源他们根本一点就没有享受到。
  上班族(写字楼里的)
  在深圳一家上市公司从事技术工作的小张(人们眼中的白领),大学毕业三年半,2007年5月结的婚,收入有7000元。小张自嘲说,在深圳自己属于“三无人员”,无车,无房,无深户。
  小张在福田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每个月要负担2000元的房租水电。小张的单位在市中心,每个月公交车费要300元。妻子在市区每个月生活费要花2000元(妻子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两人每个月电话费加起来要500元,也就是说,日常花费超过5000元。
  小张和妻子的老家在河南农村,小张的弟弟在武汉读大学,父母在老家务农,弟弟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基本上由小张来负担,平均每个月得给弟弟寄800元,每年还要寄5000元的学费,加上逢年过节给父母寄钱,每个月能存下来的不到2000元。本来他们可以有10多万的积蓄,但是今年回老家结婚花了2万,每年过年回家都要花1万,一年下来,小张基本上攒不了什么钱。
  小张收入开支表:
  平均月收入:7000元
  开支:房租1500元,交通通讯700元,生活费1000元,寄给老家的父母和弟弟1200元,其他共计600元,也就是说,小张每月节余的下来的大概2000元。
  小张说:“如果工资不涨,在深圳生活真的很难,也许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子。虽然父母多次催我寄钱回家在家里盖房,但还是期待着深圳的房价跌一些,便宜一点,哪怕买一个单身公寓,也是自己的房子。我想留在深圳,有了自己的房子,才有家的感觉,才敢考虑生孩子的事。另外,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是白领,尽管从收入上看超过了社科院公布的标准。”
  小摊贩
  老杨夫妇是中部某城市进城务工人员,以贩卖水果为生。
  冬天的早晨寒意甚浓,开三轮车的老杨穿上军大衣,二十多分钟后,车子开进匡山水果批发市场。
  “卖水果,关键在货好。选货是个细致活儿,一箱货要上上下下看个遍。”老杨常这样对老伴说,进货凭的是经验。拉着3箱香蕉、3箱苹果、2箱葡萄和3箱橘子,老杨返程了。天开始放亮,城市的轮廓越来越鲜明地展现在他们面前。
  7:20,吃过早饭的夫妇俩来到自家的摊上(虽然是一个露天的流动摊位,每月也得500元的管理费用),这是上午生意最忙的一段时间,趁上班前的功夫一般可以卖200元左右。16点半,老杨开始做下午的生意;18点后,两口子再轮流吃饭;21点,水果生意渐渐进入尾声。
  22:30,收摊回家。23:30两口子开始总结一天的生意,进了多少货,卖了多少,没卖完的明天是不是继续卖,明天进多少货等等。
其他文献
据有关养殖专家介绍,泥鳅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池塘、沟边、湖泊、河流、水库、稻田等各种淡水水域中均能养殖繁衍,养殖效益很高。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稻田养泥鳅病害少、省工省饲料,便于管理,综合效益高,既可收稻谷又可产泥鳅,一举两得,每亩稻田可产泥鳅20-30公斤左右,亩产值300-500元。农业部信息中心有关专家称,我国泥鳅分布很广,凡有淡水的地方几乎都有泥鳅。目前我国淡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导致天然泥鳅
期刊
“衣食住行”是每个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离的部分,在除了餐饮行业之外,服装生意也是非常有利可图的,各种各样的服装店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那么早晚会被同行业竞争者所淘汰。那什么样的店才叫有特色呢?特色服装店又该如何开呢?本期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三家具有特色的服装店:个性彩印服装店、胖子服装店和怪缺服装店,从中获取一些成功的经验。    之一:个性彩印服装店    特色:个性图案  服
期刊
被访人:王馨 28岁 保险业  尴尬资产:服装店  现状:停业 损失13.5万元    “打工不如开店”,同样和许多女孩子一样,大学毕业后,漂亮的王馨也一直梦想着拥有一个自己的小服装店。  王馨原来的工作是做房地产销售,“这个工作不稳定,收入波动大,一直感觉漂泊不定。”2006年底,王馨从原公司离职,不想再做这行了。  “从2007年年初有开店的想法到盘下一家小服装店,我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现在想
期刊
想创造财富,光靠细心节俭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持续发展,除了找对行业,最重要的应该就是远离创业路上的误区了,而这些误区你了解多少呢?    误区一:小马拉大车    小刘对自己准备投资的电烤箱项目充满信心,他认为这个项目一定能给他带来不菲的收益,加上通过关系,他轻而易举就从银行套到了大笔资金,更加信心爆棚。他很看不起同行们缩手缩脚、小打小闹的样子,心想要干就大干一场,这种心态使他忘记了自己企业抵抗风险
期刊
低收入家庭也能“聚沙成塔”  文/刘恒    赵先生的理财经是在下岗后摸索出来的。赵先生今年56岁,大儿子已经结婚两年了,小儿子还在读大学。夫妻双方均在8年前下岗,下岗后再就业。现在赵先生每月收入1500元,妻子每月能有1400元,小儿子还有两年才能毕业。全家2900元的月收入维持日常开支后,每月能节余1000多元。赵先生想,小儿子后年就毕业了,刚踏进社会工资肯定不高,但用钱的地方却不少,想要在这
期刊
年终奖巧理财:避免年终冲动  文/呼涛    人们在过完喜庆的春节之后,年终的最后一笔资金——年终奖是否已在“血拼”冲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是经住了购物的诱惑,细水长流?理财专家提醒,如何打理年终这笔资金,老话题在新年里需要新思量。  年终奖到手之后,首先要确定资金的分配顺序。一般来说,得到一笔年终奖后,应该按以下顺序使用:不得不花的,不得不攒的和可花可不花的,这时剩余的资金可以按照个人的意图支配
期刊
我是学工科的,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而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变化很快,我所从事的行业不景气,我总感觉到面临下岗失业的危险。可是,我的年龄、专业在求职上没有任何优势,所以我不打算继续找工作,而是想自己做点什么。     盲目创业 草草收场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本地网站的二手市场上发现有人要转让一批饰品,出于好奇,我跟那人联系问了问情况。起初我并没有想买,因为我毕竟毫无这方面的经验
期刊
批发市场进货要点    1.进货工具:带个黑色塑料袋,这可是去批发市场拿货的标志物哦!当然要是准备大规模进货,拉一个两轮的小车就再不会有人怀疑你的身份了(没有办法啊,现在很多去零买的人也号称自己拿货,然后就买一两件……)。  2.进货术语:拿货价多少;怎么拿;这个怎么批阿;拿多少还能优惠(千万不要外行地说:“这个怎么卖啊”)。  3.进货预算:要根据自己开店的情况,明确每次进货或补货的资金、种类、
期刊
若问餐厅老板,开餐馆的成功要件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地点、地点、地点”。虽然大家都知道选址对餐馆生意成败事关重大,但却不是惟一必要条件,要想开好餐馆,除了“地利”,还要讲“人和”。  一、找寻那些在工作上具有主动精神的雇员,并且要不断地寻找他们。  这类人的主要特点是:他们所完成或参与的工作,总是超过你所要求的数量和范围。他们不容易找到,但却是真正的栋梁之材,尤其是当你的企业稳定之
期刊
一对夫妻,共同走过艰难岁月。然而,当事业有成时,丈夫却将妻子“算计”——    一起打拼事业  丈夫却背叛了婚姻    1994年秋,儒雅而又帅气的董俊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益阳市某化工厂当技术员。不到两年他就担任了技术科副科长,温柔可爱的陆霏霏是他的助手。由于朝夕相处,他们产生了爱情的火花。经过两年多的恋爱长跑,他们走在了一起。第二年,陆霏霏生下一对双胞胎。2000年初,化工厂破产关闭了,他们不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