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中国掀起了一股研究专门用途英语的热潮。ESP的特点在于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且英语学习与其未来的职业相关,使得英语学习更有针对性。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者对其教学现状不满,院校缺乏既懂英语又精通专业的师资。教育部门和院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制订ESP课程计划,加大对ESP教师的培训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 专业需求 发展方向
  20世纪60年代,著名语言学家用韩礼德(Halliday)等人在《语言科学和语言教学》(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这一概念。1978年,杨惠中教授在其《国外科技英语与研究动态》一文中第一次谈及专门用途英语教学[1]。由于种种原因,ESP教学在我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近年来,关于ESP的研究再次出现,一些高校把ESP教学模式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之中。复旦大学蔡基刚教授最近几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指出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应该是ESP。《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可分三部分: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由此形成相应的三大类课程[2]。如今,中国的ESP研究正蓬勃发展,这些研究对推进ESP研究和教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ESP的分类以及特点
  1.ESP的分类
  一般来讲,专门用途英语可以直接分为学术用途英语和职业用途英语两大分支[3]。学术用途英语又可分为专门学术用途英语和一般学术用途英语两类,前者是以某一学科领域为内容的英语教学,如工程英语、医学英语等课程,偏向知识性;后者主要是训练学术口语交流能力和学术书面交流能力的课程,偏向能力性。
  2.ESP教学的四个特征
  (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
  ESP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是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基础的。教师要考虑以下问题: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要进行什么样的交际活动?这些交际活动需要他们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有什么需求?
  (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
  因为ESP强调语言在专业领域的运用,所以ESP本身就是语言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学生掌握的不仅是语言知识和技能,还有专业知识,使英语能够更好地为学生专业和未来职业服务。
  (3)英语学习更有针对性
  ESP教学将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生存,将学习变得更有针对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4)ESP教学目标明确
  ESP学生学英语是要通过语言学习某个特定的专业课程。不像普通英语,小学、中学、大学的英语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都是雷同的,容易使学生产生严重的懈怠感。
  二、ESP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具体包括学术英语(通用学术英语、专门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两大课程群[2]。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学活动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重点。《指南》明确规定各高校应以需求分析为基础,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需要,开设体现学校特色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供学生选择。由此可见,专门用途英语在我国高校将会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是因为:
  1.社会需要专门用途英语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与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需求与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的外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仅仅培养学生的通用英语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招聘单位看重的是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结构,就外语而言,他们需要的是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和专业或工作相关的英语工作能力[4]。所以,对学生开设专门用途英语是时代的需求,也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2.学术英语的需求更迫切
  2009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力推全英语课程,以争夺国际留学生的资源。蔡基刚调查发现,学生对学术英语有强烈的要求,希望在上全英文的课程前有一个衔接性的课程,讲授一些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和语言习惯表达法[5]。专门用途英语中的学术英语是从基础英语到双语教学的过渡性课程,起到学生在接受全英文的专业课程前的一个过渡衔接作用,顺利解决“双语教学与基础英语的接口问题”[6]。衔接作用需要学生做好上专业英语或上双语课的准备,他们必须熟悉本课程的专业词汇构词法、句法结构和语篇特征等。
  三、当前ESP课程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调查了湖北省某一省属大学专门用途英语的开设情况。该校现有55个专业,其中有39个专业开设的专门用途英语45门,其中32门专业选修课,12门专业必修课,1门指定的专业选修课。虽然开设了化工英语、商务英语、经贸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但是目前的ESP教学效率低下。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没有解决好ESP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定位问题
  尽管《指南》明确规定了专门用途英语是大学英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专门用途英语的课程大都没有学校的整体规划,而是由各个院系自主决定。没有专门的教学大纲,没有专门负责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教师,教师是临时叫去上课,这样的专门用途英语当然形同虚设[7]。ESP究竟是以英语语言为载体的专业知识学习,还是以专业知识为辅的语言学习,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目前,ESP所属课程模块及课程性质这个问题也比较混乱。ESP作为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学习的重点依旧是学习语言,在课程模块上应属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可以根据各专业的实际,列为公共必修或公共限选课程[8]。但是笔者调查的这所高校却将ESP列为专业必选或专业选修课,把公共课程当成专业课程进行学习。   2.严重缺乏既懂得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语言的复合型教师
  ESP本身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的特别需求,是为职业岗位服务的,具有较强的应用性。ESP教师应该是既懂得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语言的复合型教师。目前,ESP教师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普通英语教学工作的大学英语教师,他们大都是英语语言文学出身,由于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往往用讲授基础语言的方法进行ESP教学,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另一类由专业教师组成,这类教师专业素质较高,但他们的主要精力在自己的专业上,花在专业英语上的时间有限,且专业教师由于缺乏语言教学经验,仅把ESP作为专业知识课进行教学,以翻译为主。以上这两种教学模式只是在形式上把语言与专业结合起来,并未深入合理地融合ESP的语言特点和技巧,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9]。
  3.对ESP领域的教学方法研究不够
  目前,国内大部分ESP教师采用的都是翻译法。ESP的教学目的和普通英语不一样,普通英语强调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的综合提高,而ESP在教学中可能只强调五大基本技能的其中一项或几项技能,如导游英语可能要以听、说为重点;计算机英语可能应以阅读能力为重点。教学中使用什么教学方法取决于我们的教学目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调整教学方法,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8]。
  四、ESP教学的启示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存在课程定位不明确、教材不完善、ESP英语教师不足等问题,总的来说,大多数高校的专门用途英语课形同摆设,专门用途英语课成了可有可无的一门课[7]。ESP教学效果距离国外教学相去较远。
  1.政策上应加大对ESP教学的支持
  专门用途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基础英语,二三年级开始学习专门用途英语,坚持四年英语不断线。教育部门应将ESP教学纳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文件中,明确与专业领域相关的英语能力要求,从而为ESP的发展提供路径,指明方向,这样才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各高校、学院应该给ESP教师在课时津贴、工作量计算、教育立项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条件,鼓励他们开设ESP,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全英文的课程教学。
  2.加强复合型教师的培训
  复合型教师的匮乏严重影响ESP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积极多样化的师资培训渠道与方式,与国外、国内知名学校合作,实行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方式,以尽快培养出大批合格的ESP英语教学工作者,如让教师参与ESP教学论坛,对新形势下ESP教学与研究中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通过主旨发言、工作坊、课堂教学观摩等形式,为ESP教师提供一个了解最新理念、交流研究成果、沟通教学方法的平台。也可以安排教师到国内外大学进行短期或长期的访学与培训,如利用暑假挑选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去英美国家的大学进行“学术交际英语”培训。此外,鼓励年轻的、具有硕士学位的老师攻读其他专业的博士学位;加强和双语课程的专业教师的业务合作,在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方面互相协商、互相帮助[10]。现阶段,培养高水平的专门用途英语师资应该成为各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3.根据社会需求制订ESP课程计划
  首先要弄清社会对大学毕业生专门用途英语可能的需求,学习者对专门用途英语在今后工作中使用的期望及二者之间的差距,以便能缩短社会与个人需求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专门用途英语方面能更好地学以致用[6]。其次,了解这些工作和岗位是否需要英语;需要什么样的英语,他们需要的英语应该突出哪一技能。再次,要根据调查的结果拟订课程计划,将大纲的共性要求与个性特点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制订课程计划,最大限度增强教学目的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ESP课程的教学仍然处于起始阶段,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均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大学通用英语课程的教学和管理上。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改革的重心必将由形式向内容转变,专门用途英语不久会成为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ESP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估体系及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完善。
  五、结语
  ESP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解决通用英语的弊端,为社会各个专业领域培养大批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目前将ESP定位在一般学术用途英语,由大学英语教师开设,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学术交流能力,是一门从通用英语到双语教学或全英语教学的衔接性课程[11]。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用外语学习科技知识,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为新的机遇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杨慧中.国外科技英语与研究动态[J].外国语,1978,(3).
  [2]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
  [3]秦琳.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发展——专门用途英语[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2).
  [4]王海燕.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的发展方向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2012.(2).
  [5]蔡基刚.关于我国大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
  [6]袁平,石新华.多元与动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5).
  [7]黄萍.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与应用[M].重新大学出版社,2007.
  [8]余中伦.对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的反思和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3).
  [9]张维芳.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1).
  [10]袁平.大学英语课程的方向发展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2,(1).
  [11]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6).
其他文献
行业标准《全血和成分血使用》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8年9月26日发布、2019年4月1日正式实施.此标准不仅适用于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输血治疗的全过程,对采供血机构的工作
目的:分析洛阳地区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动机,为制定本地区无偿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知信行(KAP)理论设计问卷调查表,随机选取在4个市区采血屋、6个县区采血屋参
1典型病例rn患者,女,27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疼伴四肢麻木,查血常规示血小板1 375×109/L,血红蛋白122 g/L,白细胞10.1×109/L,体检未发现异常,随行骨髓检查,骨髓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