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黑龙江齐齐哈尔,亚洲玉米螟一代幼虫蛀孔主要分布在玉米茎秆的中部,占总蛀孔数的69.6%;二代幼虫蛀孔主要分布在茎秆下部,占总蛀孔数的41.2%.越冬幼虫在玉米茎秆的中部和下部均有较多分布,分别占总活虫数的40.6%和36.6%.在吉林公主岭,玉米螟一、二代幼虫蛀孔主要分布在茎秆的中部,分别占总蛀孔数的47.3%和47.7%;越冬幼虫分布位置主要在茎秆下部,占总幼虫数的63.2%,在12月入冬后,茎秆下部的幼虫占总数的比率有所上升,达69.2%,次年化蛹前根茬中活虫数占比达24.3%.研究结果表明,北方春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黑龙江齐齐哈尔,亚洲玉米螟一代幼虫蛀孔主要分布在玉米茎秆的中部,占总蛀孔数的69.6%;二代幼虫蛀孔主要分布在茎秆下部,占总蛀孔数的41.2%.越冬幼虫在玉米茎秆的中部和下部均有较多分布,分别占总活虫数的40.6%和36.6%.在吉林公主岭,玉米螟一、二代幼虫蛀孔主要分布在茎秆的中部,分别占总蛀孔数的47.3%和47.7%;越冬幼虫分布位置主要在茎秆下部,占总幼虫数的63.2%,在12月入冬后,茎秆下部的幼虫占总数的比率有所上升,达69.2%,次年化蛹前根茬中活虫数占比达24.3%.研究结果表明,北方春玉米二代玉米螟幼虫蛀孔在茎秆中的分布比一代蛀孔分布位置靠下,越冬幼虫主要分布在茎秆的中部和下部,且有下移趋势.
其他文献
2018年在西辽河平原灌区碱化土壤实施玉米秸秆还田基础上配施中农绿康腐熟剂和人元秸秆腐熟剂、混沙和混糠醛渣试验,测定春玉米产量、玉米根系特性及土壤速效养分和酶活性,研究不同改良措施对碱化土壤特性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盐碱地常规掺混沙子处理比较,在玉米秸秆还田基础上,配施中农绿康和人元秸秆腐熟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玉米根干重,增加37.41%和31.94%,增强根系SOD和POD活性,降低根系MDA含量,增加硝态氮含量118.42%和93.60%;配施中农绿康秸秆腐熟剂和掺混糠醛渣显著增加吐丝期土壤碱
[目的]研究鸭茅+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草地建植适宜播种时期,为其建植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夏季和秋季建植的鸭茅+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草地为对象,分析2个建植时期草地植物种群、群落和土草养分变化特征.[结果]秋播草地鸭茅重要值较高,夏播草地非播种植物入侵较多,两类草地鸭茅种群小株丛个体储备丰富,大株丛个体数较低,种群总体呈增长型模式;鸭茅株丛密度和白三叶匍匐茎密度、质量和个体大小以及播种禾草地上生物量比例均为秋播草地>夏播草地,而杂类草地上生物量比例、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分布均匀程度均为夏播草地>秋播草
2018和2019年在吉林省梨树县开展大田定点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对照(N0)、常规施氮(NConv)、优化施氮(氮分次后移,NOPT)、控释氮肥(掺混30%控释尿素,NCtrl)、增施有机肥(在NOPT基础上增施有机肥,FM)和秸秆还田(在NCtrl基础上进行秸秆全量还田,SR),采用通气法田间原位监测不同管理措施下的氨挥发通量,并计算氮肥利用效率及氮平衡,明确氮肥调控对东北黑土春玉米氮利用及氨挥发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NConv相比,各处理NOPT、 NCtrl、FM、SR分别提高了14.1%
东北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重用轻养”的利用方式导致土壤严重退化,生产能力下降,如何实现东北黑土保护性利用是当前农业领域研究热点.玉米是东北第一大粮食作物,长期传统耕作制度不仅加速土壤退化,同时导致玉米秸秆“过剩”.因此,如何通过耕作制度改革来解决东北现行耕作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土壤侵蚀和秸秆还田4个方面总结传统耕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主要新型耕作制度模式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东北耕作制度发展方向,为黑土地保护和国家粮食
[目的]从青贮玉米中分离和筛选乳酸菌并进行鉴定,为青贮饲料提供优良菌种,对改善青贮饲料品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以青贮60 d的全株青贮玉米为材料,采用MRS平板分离培养的方法分离培养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产酸速率和生长曲线筛选优质乳酸菌,并对其16SrDNA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7株乳酸菌(Z1~Z7).生理生化分析表明:Z2和Z4菌株产酸能力较低,Z5和Z6菌株虽然产酸能力强但菌株生长速率缓慢,而Z1、Z3和Z7菌株产酸能力强且生长速率快.16SrDNA序列分析显示:Z1、Z3和Z7菌株与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磷肥施用对玉米根际土壤不同磷组分的影响.[方法]以玉米大豆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采用Tiessen-Moir磷分级方法,研究施用磷酸二铵(DAP)、磷酸一铵(MAP)和过磷酸钙(SSP)3种不同品种磷肥(盆栽100 mg/kg,田间90 kg/hm2)下间作玉米根际红壤全磷和磷组分的变化.[结果]施用磷肥提高了玉米根际土壤全磷含量,不同磷肥品种的作用顺序为DAP>MAP>SSP.综合田间试验及盆栽试验结果显示:相比于不施磷处理(CK),磷肥施用提高了玉米根际土壤中活性
在内蒙古科尔沁区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以常规追施尿素为对照,研究浅埋滴灌减施尿素配施尿素硝酸铵溶液(UAN)对春玉米根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 表明,适量减施尿素配施UAN能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增强吐丝期和乳熟期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延缓根系的衰老,有利于生育后期产量的形成.各土层土壤铵态氮及硝态氮含量均表现为CK(常规追施尿素)显著高于尿素减量配施UAN处理,UAN能促进根系对土壤氮的吸收利用.减施尿素25%、配施UAN 75 kg/hm2处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六氯苯(hexaehlorobenzen,HCB)胁迫下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根系生物膜菌群结构.[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质量浓度(38和760 μg/L)HCB富营养化水体中香蒲根系生物膜的形态结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细菌16SrD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结果]电镜结果显示:根系生物膜附着微生物主要呈椭圆形或杆状.经不同质量浓度HCB处理后,狭叶香蒲根系附着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增加,随着水体HCB质量浓度升高其根系生物膜中的细菌数量降低.高通量测序结果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可减少黑土流失、恢复与提升黑土肥力,是东北地区深入推进黑土地保护工作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概述其技术作业模式和适用范围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土壤“体质”和“体型”3个方面阐述技术实施效果,分析技术推广应用的现状以及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农户应用不积极、补贴制度不合理、农艺农机脱节等困境.未来应采取措施提高农户的响应程度,科学界定作业补贴的对象与金额,大力支持配套农机的研发与创新.
以郑单958、先玉335、郑单538、豫单606这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河南省西平县试验基地,通过2015、2016年的大田试验探讨玉米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河南省砂姜黑土区玉米丰产高效精准施肥问题.研究表明,各玉米品种之间因基因型差异,对养分的肥效特性不同,进而造成玉米产量的差异.根据各品种的肥效特性进行针对性的因种施肥,郑单958和先玉335主要以钾肥为主,豫单606主要以补充氮肥为主,郑单538主要以磷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