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与FS-LASIK术后视觉质量比较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duoy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近视及散光术后的视觉质量。

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屈光中心接受飞秒激光屈光手术的近视散光患者162例(324眼),按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MILE组78例(156眼)和FS-LASIK组84例(168眼)。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比较2组患者术后1 d、1个月、6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等效球镜度(SE)以及术后3个月的角膜像差及切削中心偏移量。在术后1、6个月时对2组患者进行视觉质量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为简化后的视觉质量量表。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SMILE组术后1 d的UCVA低于FS-LASIK组(t=4.555,P < 0.001),术后1、6个月2组间U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 SMILE组SE大于FS-LASIK组(t=-2.952,P=0.003),术后1、6个月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3个月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差均较术前增加(均P < 0.05),SMILE组术后3个月球差、三叶草差大于FS-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633,P < 0.001;t=2.586,P=0.010)。SMILE组术后3个月切削中心偏移量为(0.17 ± 0.09)mm,FS-LASIK组为(0.18 ± 0.10)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1个月相比,SMILE组术后6个月光晕发生比例明显减少(χ2=5.547,P=0.019),程度明显减轻(Z=-2.283,P=0.022),而FS-LASIK组各项症状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6个月2组间各项症状发生眼数及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FS-LASIK手术相比,SMILE术后早期视力恢复较慢,球差和三叶草差增加更多,偏中心切削和不良视觉症状的发生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对静脉采血后伸肘按压与屈肘按压比较的效果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1期)和ELSEVIER数据库查找有关伸肘按压与屈肘按压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1月,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
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地区中医医院静脉输液团队(IV Team)建设发展的现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适合中医医院静脉治疗规范和管理办法提供依据及合理建议。并提出合理建议。方法于2016年9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北京地区33所中医医院,IV Team建设情况、静脉输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结果IV Team建设情况:17所(51.5%)医院成立了IV Team,2所(6.1%)由多学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沟通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9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SBAR组,每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SBAR组给予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SBAR组护理满意度为95.74%,高于常规组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AR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25%,常规组为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沟通模式)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12月骨科手术患者100例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手术转运交接方法进行管理;2016年1—6月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组,运用SBAR沟通模式开展转运交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转运交接成功率、医护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手术转运交接时间。结果手术转运交接中,研究组坠床、管道脱落、补液外渗、病情恶化等不良事件发生
目的探讨社区女性不同年龄组高危型HPV感染现状及基因亚型分布状况,加强社区医院针对高危型HPV感染女性的心理辅导,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选择参加社区健康普查的妇女6 258例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基因分型检测,按不同年龄组(21~30岁、31~40岁、41~50岁和>50岁)进行分析。结果6 258例标本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者534例,感染率为8.53%,各年龄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21~30
目的评价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开始实施SBAR沟通模式用于护士交接班,医护之间启动患者病情SBAR沟通标准。比较实施前(2014年)和实施后(2015年)护士交接班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评价实施效果。结果SBAR实施后,压疮发生率由2.64%降低到0.39%,意外拔管由1.76%降低到0%
目的了解新入职机动岗护士的工作真实体验,从而为新入职机动岗护士管理提供事实依据,使管理者理解、关注新入职机动岗护士,并给予人性化及科学化的管理,提高新入职机动岗护士的工作适应性。方法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42名新入职机动岗护士就起工作体验共进行42次半结构式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转录与归纳。结果新入职机动岗护士工作体验分为积极体验与消极体验,其中积极体验为: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增强;沟通能
目的探讨在精细视角下医院手术团队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沟通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从2015年起,我院手术团队将精细化管理与SBAR沟通模式融为一体,建立术中精细化的SBAR报告模式,执行术中安全核查报告。比较实施前后护士交班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护士交班所耗时间从(13.1±4.5)min缩短至(7.4±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37,P<0.01)。因沟通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适时教学模式(JiTT)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的36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2013级的397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在二年级上学期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观察组采用JiTT模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基础护理学课程的理论成绩(85.66±3.23)分、技能成绩(88.4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套被套方式对手术室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择2016年2—8月在千级洁净手术间下完成的择期手术为研究对象,将单月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双月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18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套被套法,观察组则采用改良撤换手术棉被套法,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的空气采样质量、连台手术之间的周转时间、护理人员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同时点的空气洁净度提高,连台手术之间的周转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