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浩 节能降耗,正确观念与可行技术缺一不可

来源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0525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节能降耗的概念已经被广大医院管理者和医院建筑设计者认可和接受,相关人士不断进行研究、摸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医院建筑的节能降耗问题上,人们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疑问甚至是误区。
  近日,记者采访了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业务领域楼宇科技集团控制产品与系统事业部产品部经理孙浩,请他谈谈对我国目前医院节能降耗的一些看法。
  关于节能降耗,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孙浩说,绿色医院的概念是在全社会倡导节能降耗的大形势下提出来的。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都做了积极探索。例如,建筑专业的设计师经常通过自然通风的设计来降低能耗;暖通空调专业的设计师利用冰蓄冷、水源热泵等技术减少能源消耗;电气专业使用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以及各种节能型设备来达到节能效果;等等。但是,根据孙浩的观察,很多医院的管理者在从事基建工作的过程中并不重视节能降耗。
  孙浩指出,医院管理者是否具有节能降耗的观念以及他们对节能降耗的重视程度与医院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能耗情况密切相关。
  他说:“一座医院建筑,一般一两年内便可建成,接下来便进入了长达几十年的使用阶段。据统计,医院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因能耗而产生的费用要占到建设、运行和维护总费用的50%。如果医院管理者对节能降耗有着清楚的认识并且重视这方面工作,那么在医院建筑设计之初,就会向设计单位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果在设计阶段没有全面考虑节能降耗的问题,那么在建筑建成之后再采取措施,要么是效果非常有限,要么是实施起来非常困难。所以,节能降耗应该从设计阶段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设计阶段采取的节能降耗措施,有些可以直接产生节能效益,比如自动通风、自然采光的设计;有些设计要通过长期的维护和管理才能达到效果,比如智能化控制系统。所以,后期的运行管理也很重要,如果管理不到位,一些节能降耗设计便形同虚设。
  这也是孙浩担心的问题,一些节能设施到后来沦为“摆设”,非但没有达到节能效果,还造成了前期建设费用的增加。
  所以,若想达到节能目标,医院管理者就应该具有正确观念,节能降耗应该将前期的设计和后期的管理相结合,而且应该提上日程,当作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做。否则,很有可能导致“徒有节能降耗之形,并无节能降耗之实”。
  选择可行的解决方案
  当医院管理者有了正确的节能观念后,选择可行的节能方案便成了当务之急。
  孙浩介绍说,很多设计单位一直都很重视采用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新技术、新设备,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已经建成的医院建筑,应该对现有情况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以空调系统为例,医院的空调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不同空间的控制模式不同,如手术室、CT室、ICU病房、传染病房、办公室等空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需要不同的控制模式;换气次数多(即新风量较大);为防止交叉感染,有正压负压控制需求;环境空气及品质、温湿度要求较高;等等。
  孙浩经过分析认为,医院空调系统能耗较办公楼要高,这是由于房间的开放性、长时间运行、新风量大以及人员流量大等因素造成的,例如,常见科室的换气次数及正负压要求为:实验室要求正压,最小新风换气2次/h,最小送风换气4次/h;公共环境要求同压,最小新风换气2次/h,最小送风换气4次/h;舒适的病房要求负压(或同压),最小新风换气2次/h,最小送风换气4次/h;手术室采用全新风系统,要求正压,最小新风换气15次/h,最小送风换气15次/h,手术室全回风系统要求正压,最小新风换气5次/h,最小送风换气25次/h。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选择空调系统,另外,精确的控制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换气量和正负压,对于温湿度和空气品质的控制,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解决方案来完成,在解决方案中,控制系统至关重要。
  孙浩又列举了灯光控制的一些做法。他认为:“完整的灯光控制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功能:照明控制、遮阳控制、室内环境控制、时间/事件控制、人体移动控制、恒照度控制,等等。灯光控制系统应该覆盖门诊大厅、公共区域、医疗室、手术室、病房、急救室、药房、器材室、会议大厅和会议室、办公室、车库、地下停车库、外部环境等区域。”
  根据孙浩的经验,这些要求都可以通过现有的成熟技术来满足,精确的控制仍然是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新能源的使用,医院应该慎重。因为使用新能源未必都能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关键要看用得是否合适,另外也要看新能源本身是否真的节能。而且,从全局考虑,新能源是否能够节能降耗,要从新能源产生的源头开始考虑。例如太阳能电池,它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消耗任何能源(有时会更换一些零部件),而且无污染,但是据相关专家介绍,太阳能电池在生产过程中是要消耗大量能源的,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环节甚至跟炼钢炼铁差不多。
  这就要求医院管理者和医院建筑的设计人员要对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概念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选择到真正合适的解决方案。
  应该重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据孙浩了解,有很多医院管理者并不重视节能降耗。他分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医院没有相关数据,而且一直都不重视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没有数据,对能源的消耗情况就不可能有全面和清晰的认识,自然很难有节能降耗的观念,即使有,也往往不知从何处着手。如果对相关数据稍微关注一些,对医院自身的能耗情况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也便于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此外,由于缺乏数据,一些节能技术和设备的效果无法通过对比体现出来,导致一些医院管理者对节能技术和先进设备持怀疑态度。这也阻碍了医院建筑节能降耗的发展和进步。
  他说:“为了收集和分析数据,医院有必要设置能效管理系统,该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存储管理超量的数据信息;报告指定时间段的能耗总计;可按日期和能源分类生成报告;跟踪并管理能量消耗并附有年至日的详细信息;利用历史数据分析并优化系统运作;预算跟踪。”
  孙浩最后说:“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医院的能耗情况,掌握各种节能设施的效果,从而找到医院在节能方面的短板,为改进提供依据。”
   (责任编辑 凌云)
其他文献
医技科室在医院平面中的布局  医技科室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导致其与门诊、急诊、住院等其余空间产生紧密联系。合理组织医技科室与其他功能单元的关系,使不同门诊科室、急诊和住院的患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到达相应位置,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  *影像诊断,多设在首层  影像诊断与急诊、门诊、住院均有较密切的联系,且由于其设备较重、需要做防护处理、改扩建可能性较大等原因,故多设在医技楼首层。  *特检科,与
期刊
书中有“文”,就是要传承中华文化根脉、弘扬独特艺术价值;书中有“道”,就是要遵循书法艺术规律、彰显时代精神气象;书中有“人”,就是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焕发艺术生命力;书中有“德”,就是要追求艺文兼备、德艺双馨的艺术人生。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在与会代表和书法界引起热烈的反响和强烈的共鸣。  书中
期刊
第二届中国卫生论坛在京举行   本刊讯8月18日,由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卫生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以“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为主题,研讨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出席会议。卫生部部长、论坛主席陈竺讲话。    《中国医疗电子行业战略研究(2011年)》在京发布  本刊讯8月25日,赛迪顾问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医疗电子行业战略
期刊
2010年,徐州市中心医院内科医技楼、徐州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徐州市人民医院新院三个设计项目同时招标。令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经过激烈竞争,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三所一举全部拿下,所长姚红梅就是这3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这无疑是姚红梅建筑设计生涯中值得书写的一笔。  姚红梅198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1996年获得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随后进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设计项目涵盖办
期刊
近年来,《琅琊榜》《甄嬛传》《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国产优秀电视剧作品,走出国门,在北美、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播出,真正实现了国产电视剧从“拿来主义”到输出创新。  从20世纪80年代末《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四大名著走向海外市场,到如今《者患传》登陆美国,到最近的《琅琊榜》在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播出受到追捧,再到11月30日播出的电视剧《芈月传》,尚未
期刊
德国沙芬堡医院位于环境优美的风景区内,占地5万平方米,设有700张床位。在风景区中建设的医院,不得不让我们好奇万分,建筑师如何定位的?怎样处理好医院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一起分享德国建筑师的设计思路吧——  缩小体量,融入环境   建筑师选择了尊重环境,利用地形,化整为零的办法。通过缩小体量,使新建的医院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而不是过分强调自己。从医院主入口方向看,医院体量很小,不像一个有着700张床位
期刊
摘 要:通过深圳市滨海医院打造绿色医院的实践过程,阐明了在绿色医院建设中,医疗功能布局、医疗流程是关键。建筑应服从功能需要,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应以绿色建筑、先进的装备及数字化医院建设来保障,达到运营高效、服务高效,有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绿色医院建设实践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Explained that medical functional
期刊
茫茫宇宙间,人人都是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才有了爱的渴望,爱的理由,爱的价值。人是离不开同类的,而在同类之中,你和谁结成了亲密的关系,则缘于相遇。亲情,一个生命投胎到一个人家,把一对男女认作父母,这是相遇。爱情,一对男女原本素不相识,忽然生死相依,成了一家人,这是相遇。友情,两个独立灵魂之间的共鸣和相知,这是相遇。相遇是一种缘,多么偶然,又多么珍贵。  那么
期刊
(本网讯 艺海)12月17日至21日,主题为“两岸一家亲,同圆中国梦”的2014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在厦门市美术馆举行,共展出来自海峡两岸近80名书画家的350幅作品,受到两岸民众的广泛好评。  本届书画展由中国艺术学会、北京龙山艺术院、厦门市美术家协会、福建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海峡两岸书画家协会联合主办。书画展自八月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指导单位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艺术研
期刊
刘文西1933年生于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水竹村。1950年在上海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美术,195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五年制国画系,受绘画大师潘天寿先生教导。1956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浙江省委员会授奖给刘文西“优秀的‘三好’积极分子”。受延安革命历史和古元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响,毕业实习时,第一次奔赴延安。从此他热爱上了陕北这块土地和那里的人民。毕业后,被刘蒙天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