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立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对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考虑到区域或流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借鉴国际上先进节水水平标准和国内用水部门节水水平,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指导实际工作以及正确评估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节水措施;水资源管理;内涵;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节水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关键。21世纪的中国水资源发展战略,旨在强化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实现节水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鉴于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节水”和“节水型社会”的概念是相对的、发展变化的,并且不同层次范围内合理用水的总特征,必须用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加以评价。因此,开展节水水平评价方法研究,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依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符合生产实际的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科学合理的區域或流域节水水平评价方法,规范用水系统,提高用水效益,促进节约用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节水型社会中节水概念与内涵的延伸
节水型社会中“节水”的概念,与传统意义的节水相比,其外延要宽泛得多,内涵也更为丰富,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1)节水主要是指通过工程、生物等措施降低水资源开发、传输、利用和排水过程中的无效损耗,提高有效水分比例。从资源的角度来看,“真实节水”的概念是指减少的无效损耗量。另外,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污染导致水体丧失其资源的有效性,也属于水资源损失量范畴,从这一点出发,防污与水资源保护也应纳入到节水框架当中。
(2)节水是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等手段实现一定耗水量下的经济产出和生态产出的最大化。目前,实现一定耗水量下的经济产出和生态产出的最大化途径主要有2种:一是提高单位体积水的经济和生态产出,主要通过降低有效耗水中的“低效”耗水部分来实现;二是将原来高耗水、低产出部门的用水向低耗水、高产出部门转移,主要是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用水结构调整。
(3)一次性水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是节水的广义形式。节水的对象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因此凡能够有利于节约淡水资源的行为和措施都属于节水的范畴,水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无疑具有这一功能。具体有2种形式:一是循环利用,二是废污水处理回用。
总之,节水型社会中的节水是广义的、全过程的、综合性的,是全社会有计划地主动性节水。
二、节水型社会的阶段划分
由于节水型社会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处的节水型社会阶段也不同。所谓“节水型”的概念是相对的、发展变化的,鉴于此,阶段的划分首先应能够反映节水型社会的客观实际和具体问题,其次对于节水型社会的进程分析具有科学性,有早期的预警能力和辨识性。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即节水型社会起步阶段、节水型社会初步实现阶段、节水型社会基本实现阶段和节水型社会建成阶段,它们分别代表节水水平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1)起步阶段:水资源浪费严重,通过加强管理和调整用水系统结构,逐渐促使用水趋于合理,工业、农业、城市的节水潜力较大。
(2)初步实现阶段:主要采取技术改进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体系已经初步建成;社会产业布局逐步合理,实现全社会用水在生产和消费上的高效合理,支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基本实现阶段:面向高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工农业、各部门、各用水户的用水指标和用水定额得到科学合理地确定,在水市场的调节作用下,全社会人人都具有高度的节水意识。节水型农业、工业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处于不断协调的过程中。
(4)建成阶段:它是节水型社会发展最高的发展阶段,在本阶段中,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城市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建设进入了协调有序的发展过程中。
三、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尽管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内涵及重要性已被国际和国内水资源界所认同,但节水节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节水型社会,用哪些指标来衡量,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节水型社会评价就是要定量地弄清特定地区用水效率和社会生产、生活所需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可满足程度。在量化研究过程中,由于具体区域的实情千差万别,而且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果没有一套明确、清晰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衡量标准,则很难将节水型社会从理念的层次上发展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管理模式,用于指导实际工作以及正确评估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推广价值。其指标体系应能反映节水型农业、工业、城市的状况,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优化配置状况,水环境改善状况,水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协调发展状况。
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科学设置评价节水型社会的指标体系,是客观评价和反映节水型社会水平的重要依据。确立节水型社会指标体系,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立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型社会。考虑到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科技水平较低的现状,在借鉴国际上节水标准的基础上,必须遵循科学、实用、简明的原则,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评价指标既要立足于现有的基础和条件,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不同地区、不同资源条件下的用水水平;又要考虑发展的因素和不同地区的可比性,避免指标间的重叠;并能反映节水型社会的涵义和实现的程度。
(2)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节水型社会是由不同层次和不同要素组成,既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等大系统,又包括工业、农业及城市等各个层面和子系统。确定指标时要分别确定总体指标和群体指标等不同层次,并要分别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做到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3)综合性与具体性相结合:指标体系既要反映节水型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又要对各个方面发展水平做具体分析;既要全面、详细,又要简要、明确。
(4)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节水型社会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不同地区所处的节水水平和程度也不同。因此,评价指标中既要有静态指标,又要有反映不同阶段的动态指标。
(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指标体系应尽量选择可量化指标,难以量化的重要指标可以采用定性描述指标。
(6)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应便于对各地节水型社会建设进行实际指导,又要简明易懂,便于分析、评价和监测。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水的关系,通过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节水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自然相处,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代表着高度发展的社会文明,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水资源问题中既包含了个体需求,也包含了公共需求,并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不同领域。这就要求在充分开发利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的同时,充分考虑水资源问题的社会属性,建立广泛的水资源管理监督制度、科学配置水资源的水市场和公众参与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等。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必然的、可靠的途径。
关键词:节水措施;水资源管理;内涵;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节水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关键。21世纪的中国水资源发展战略,旨在强化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实现节水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鉴于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节水”和“节水型社会”的概念是相对的、发展变化的,并且不同层次范围内合理用水的总特征,必须用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加以评价。因此,开展节水水平评价方法研究,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依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符合生产实际的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科学合理的區域或流域节水水平评价方法,规范用水系统,提高用水效益,促进节约用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节水型社会中节水概念与内涵的延伸
节水型社会中“节水”的概念,与传统意义的节水相比,其外延要宽泛得多,内涵也更为丰富,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1)节水主要是指通过工程、生物等措施降低水资源开发、传输、利用和排水过程中的无效损耗,提高有效水分比例。从资源的角度来看,“真实节水”的概念是指减少的无效损耗量。另外,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污染导致水体丧失其资源的有效性,也属于水资源损失量范畴,从这一点出发,防污与水资源保护也应纳入到节水框架当中。
(2)节水是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等手段实现一定耗水量下的经济产出和生态产出的最大化。目前,实现一定耗水量下的经济产出和生态产出的最大化途径主要有2种:一是提高单位体积水的经济和生态产出,主要通过降低有效耗水中的“低效”耗水部分来实现;二是将原来高耗水、低产出部门的用水向低耗水、高产出部门转移,主要是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用水结构调整。
(3)一次性水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是节水的广义形式。节水的对象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因此凡能够有利于节约淡水资源的行为和措施都属于节水的范畴,水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无疑具有这一功能。具体有2种形式:一是循环利用,二是废污水处理回用。
总之,节水型社会中的节水是广义的、全过程的、综合性的,是全社会有计划地主动性节水。
二、节水型社会的阶段划分
由于节水型社会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处的节水型社会阶段也不同。所谓“节水型”的概念是相对的、发展变化的,鉴于此,阶段的划分首先应能够反映节水型社会的客观实际和具体问题,其次对于节水型社会的进程分析具有科学性,有早期的预警能力和辨识性。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即节水型社会起步阶段、节水型社会初步实现阶段、节水型社会基本实现阶段和节水型社会建成阶段,它们分别代表节水水平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1)起步阶段:水资源浪费严重,通过加强管理和调整用水系统结构,逐渐促使用水趋于合理,工业、农业、城市的节水潜力较大。
(2)初步实现阶段:主要采取技术改进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体系已经初步建成;社会产业布局逐步合理,实现全社会用水在生产和消费上的高效合理,支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基本实现阶段:面向高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工农业、各部门、各用水户的用水指标和用水定额得到科学合理地确定,在水市场的调节作用下,全社会人人都具有高度的节水意识。节水型农业、工业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处于不断协调的过程中。
(4)建成阶段:它是节水型社会发展最高的发展阶段,在本阶段中,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城市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建设进入了协调有序的发展过程中。
三、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尽管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内涵及重要性已被国际和国内水资源界所认同,但节水节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节水型社会,用哪些指标来衡量,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节水型社会评价就是要定量地弄清特定地区用水效率和社会生产、生活所需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可满足程度。在量化研究过程中,由于具体区域的实情千差万别,而且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果没有一套明确、清晰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衡量标准,则很难将节水型社会从理念的层次上发展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管理模式,用于指导实际工作以及正确评估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推广价值。其指标体系应能反映节水型农业、工业、城市的状况,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优化配置状况,水环境改善状况,水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协调发展状况。
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科学设置评价节水型社会的指标体系,是客观评价和反映节水型社会水平的重要依据。确立节水型社会指标体系,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立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型社会。考虑到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科技水平较低的现状,在借鉴国际上节水标准的基础上,必须遵循科学、实用、简明的原则,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评价指标既要立足于现有的基础和条件,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不同地区、不同资源条件下的用水水平;又要考虑发展的因素和不同地区的可比性,避免指标间的重叠;并能反映节水型社会的涵义和实现的程度。
(2)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节水型社会是由不同层次和不同要素组成,既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等大系统,又包括工业、农业及城市等各个层面和子系统。确定指标时要分别确定总体指标和群体指标等不同层次,并要分别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做到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3)综合性与具体性相结合:指标体系既要反映节水型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又要对各个方面发展水平做具体分析;既要全面、详细,又要简要、明确。
(4)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节水型社会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不同地区所处的节水水平和程度也不同。因此,评价指标中既要有静态指标,又要有反映不同阶段的动态指标。
(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指标体系应尽量选择可量化指标,难以量化的重要指标可以采用定性描述指标。
(6)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应便于对各地节水型社会建设进行实际指导,又要简明易懂,便于分析、评价和监测。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水的关系,通过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节水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自然相处,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代表着高度发展的社会文明,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水资源问题中既包含了个体需求,也包含了公共需求,并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不同领域。这就要求在充分开发利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的同时,充分考虑水资源问题的社会属性,建立广泛的水资源管理监督制度、科学配置水资源的水市场和公众参与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等。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必然的、可靠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