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实施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an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课程对全面培养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体育课堂教学层面上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体育教学的目标出发,分析了目前课堂教学的一些弊端,提出了几点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新课改 实施策略
  
  新课改对体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如何以高质量的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对的共同问题。体育教学的成败,关键在课堂。我就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以抛砖引玉,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一、体育教学的目标
  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及运动教学,课外活动目标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练身和活跃学生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所以学校体育的目标宏观来讲应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位学生而言,是通过体育达到以下四个目标:(1)身体的发展。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包括适应不同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岗位的身体和心理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康复能力,对疲劳的抵抗力;(2)获得良好的运动技能,提高工作劳动的效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3)掌握科学的健身养生知识,提高智力素质;(4)培养正确的社会情感,形成民主、公平、竞争的意识,能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概括地说就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个性。
  二、现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一些弊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科学技术应用的程度,而基础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阶段。体育课改革必须与之相适应。过去有的教师上课“放羊式”,因为目标太高无法实现教师心中茫然,学生亦然,场地器材条件差,加之天气等原因,体育课如一盘散沙。过去考什么练什么,对于教材规定的十二项必修教材则抛在一边,无选修课与素质练习课,仅仅是为应付教学竞赛和教学检查才上几次考试项目之外的内容,学生学得少、练得也不多。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学实施策略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改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2.淡化学科界线,谋求学科整合,开发利用体育教育资源。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各学科不可分割。把体育教育延伸到美术、音乐、书法、语文、数学、科技等学科中去更好地激活体育的教育资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爱好,自己的优势、劣势。有的学生缺乏活动的主动性,但艺术感好,能用画笔画出他们心目中最快乐的体育活动;有的学生说不出活动的所以然,可能用文章记一下次难忘的体育活动;有的学生能用他美妙的歌喉唱出他对活动的感受;有的学生能挥毫泼墨用满腔热情抒发出对体育活动的热爱。要通过一些活动,把各学科教师发动起来,为体育教育各尽其能。
  3.加强目的动机教育,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和谐发展。
  人的任何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在身体练习中,了解体育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习运动技术,对广大学生来说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运用体育运动这一手段来增强体质,愉悦心情,进而掌握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基础,并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只有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目的,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动机。教师尽量让每位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注重学生意志品质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拓宽教育思路,同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认识体育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从而调剂情绪,娱乐身心、锻炼意志、促进交往、增进友谊。
  4.加强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的衔接,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
  家庭和社区是小学生除学校之外的另一个主要活动场所,成功的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三者相互交叉、共同作用、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整体。家庭和社区可以弥补学校体育教育在时间上的不足,同时为体育教育提供充足的场地和器材,在健身的同时还可以联络与家人及邻居的感情;学校可以为家庭和社区体育教育的开展提供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身习惯,引导学生改掉业余时间上网、打游戏等不良嗜好,保证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5.准确示范,精辟讲解。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示范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小学生的可塑性、模仿性都很强,他们都渴望能观摩到老师精彩的动作示范。因为正确的动作示范会深深吸引学生的练习欲,刺激其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加快掌握动作技术。动作示范不仅仅要注意多方位,示范前,还应注意分析动作的结构和要求,要考虑学生观察动作的角度,讲究动作示范的各个“面”。精辟的动作要领讲解示范,学生听起来易懂、易记,也抓住了练习的重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尽管在转变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和阻力,但基础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将不可逆转。体育课程是我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是全面培养青少年身心素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标志。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小学体育教学实习必须以基础教育改革方向为指导,始终坚持求实的态度、创新与改革的精神,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参考文献:
  [1]刘敬群.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3.
  [2]王子虎.浅论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现新课程改革.办公自动化,2009.11.
  [3]刘银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初探.新课程研究,2010.6(上旬刊).
其他文献
摘 要: 职业倦怠在各行各业已经是一个热点话题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探讨教师职业的倦怠,从原因、表现形式、相关理论研究、影响及缓解职业倦怠的一些措施对教师行业的职业倦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 教师职业倦怠 原因分析 预防与解决的策略    职业倦怠是当前教育学和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自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burn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