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窗花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背景:
  本次活动是由《吉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中学前班下册《可爱的祖国》主题中“灿烂的文化”系列活动中的“剪窗花”。
  在进行《可爱的祖国》这一主题活动前,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我国有关传统艺术和工艺的 图片和资料,在班级布置“灿烂的文化”角,幼儿对剪纸非常感兴趣,于是开展了下面活动。
  活动目标:
  1、掌握剪纸的基本方法,体验剪纸的乐趣。
  2、通过学习儿歌,感受儿歌趣味的语言情境,并能通过创编表演动作表现文学作品。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正方形彩纸,剪刀,窗花作品,画好底稿的窗花样品若干,展示板。乐曲《小星星》和《过新年》。
  2.经验准备:根据实际情况,课前练习使用剪刀,剪简单的线条图案范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活动手指。
  听乐曲表演手指操《小星星》
  2.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请来了好朋友,它是唱着歌来的,听“咔嚓嚓,咔嚓嚓”,是谁呀?原来是小剪刀,它呀可能干了,剪了很多窗花,展示窗花作品。
  二、基本部分
  ㈠学习儿歌《剪窗花》
  过渡语:这些漂亮的窗花是谁教小剪刀的?听听小剪刀是怎么说的?
  1.教师有节奏和有韵律的朗读儿歌,幼儿欣赏。
  2.跟着小剪刀一起读儿歌好吗、幼儿跟教师朗读。
  3.小手也会说儿歌呢,边拍手边读。
  4.表演儿歌。
  过渡语:小手不但会说儿歌,还会跳舞呢?
  ①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边读边表演儿歌。
  ②幼儿自由组合,表演儿歌。
  ㈡剪窗花。
  过渡语:奶奶家的小客人在哪?再次欣赏窗花作品。
  ⑴谈话活动。
  小朋友们说一说:
  ①窗花是什么?
  幼1:漂亮的花
  幼2:红花
  幼3:用纸剪出来的花
  小结: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
  ②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幼:欣赏
  小结:窗花是用来欣赏,美化环境的,还可以作礼物赠送他人。
  ③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经常看到窗花?
  幼:过年
  幼1:结婚
  幼2:农村
  小结:在过新年、过春节、结婚、农村农闲时会看到窗花,它象征吉祥、喜庆、好运,预示着美好的愿望。
  ⑵剪窗花活动
  过渡语:小朋友想不想,和小剪刀一起剪窗花?
  1.介绍剪纸方法。
  2.向幼儿提供画好的窗花样品。
  3.在《过新年》乐曲中,幼儿尝试剪窗花。
  4.教师适时指导,并提示幼儿:
  ①小剪刀不要碰伤手,注意安全。
  ②剪的过程不要打开看。
  ③将剪好的作品,轻轻从有开口的地方打开。
  ⑶分享幼儿剪纸作品。
  1.欣赏活动。
  请小朋友将剪好的窗花作品,粘贴到展示板上。
  2.讨论活动。
  ①这些窗花是什么图案?你会想到什么?
  幼:雪花
  幼1:雪花在天空中飞舞
  幼2:冬天,冷
  幼3:冰糖葫芦,堆雪人
  ②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幼:红红的
  ③为什么窗花都是红红的?
  幼:喜庆
  幼1:温暖,热闹
  小结:小朋友们说的非常好,窗花是剪纸艺术,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窗花的 图案有人物、动物、花草树木、昆虫、山水、果蔬等,表达人们对美的追求。红红的窗花能给人们带来喜气和好运,预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红红的也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红红火火,更加繁荣富强 。
  三、结束部分
  1.情商教育
  老师希望,小朋友和小剪刀做朋友,剪出更多更好的剪纸作品,来表达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
  2.整理剪纸工具。
  四、活动延伸
  1.创编儿歌《剪窗花》。
  2.创编动作表演儿歌。
  活动反思:一张小小的纸片,像万花筒一样,剪出各种图案的窗花,小朋友们特别好奇,兴趣非常高。在幼儿知道了,剪纸是中国独有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后,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本次活动以小剪刀为线索,以剪窗花为主线,教师始终是一个隐性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鼓励幼儿观察窗花,表演窗花,大胆的探究、体验、感受、表达并享受自主操作的乐趣,每一环节都是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纲要》中“活动要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使“剪窗花”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附:剪窗花
  小剪刀,咔嚓嚓
  奶奶教我剪窗花
  剪只小兔,能吃草
  剪只小猴,摇尾巴
  奶奶抬头笑哈哈
  欢迎你们到我家。
  (作者单位:长岭县第一幼儿园)
其他文献
在游戏中进行音乐教育,这种方式实际上在著名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早已得到了应用。来自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世界上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音乐教学方法之一,他追求的是在游戏中将动作、音乐、语言等紧密结合,适用于儿童,让他们在游戏中了解音乐中的旋律与节奏,获得了很大成功。  所以说游戏化不仅体现在音乐游戏这样的特殊成分,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多采、具有游戏化和类似游戏的特征,使体
期刊
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它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美术更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着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美术的社会功能也不是单一的,而是体现在多方面的。概括地说,美术主要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我国教育部也要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美育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也要好好开展。但目前现状来看,各学校
期刊
幼儿手工活动是一种游戏性的幼儿造型活动,它深受幼儿的喜爱,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发展幼儿手、眼、脑的协调性,手的灵活性能及形象思维能力、空间知觉能力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在动手又动脑的玩玩、做做中,幼儿可以学到很多造型知识,又能开发智力,还可以形成耐心、细致的习惯,手工教学活动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幼儿手工活动中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一、造型的基础体验  手工活动和绘
期刊
折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手工折纸富于变化,造型生动活泼可爱。实际证明,折纸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并且充满想像力和创造力。但是作为艺术教育活动,折纸可能是最难上的艺术教育课了,没有任何老师以折纸为内容做过公开课。每次折纸课我们都会听到有孩子问“老师,我不会折!”“老师,再怎么折?”“老师,你给我折行吗?”每次折纸课我们都是忙碌地穿梭于孩子们中间,帮这个折,给那个翻,可仍有大部分孩子没有学会。每
期刊
叶圣陶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幼儿教育,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既少不了,也快不了。与幼儿同行,其实就是牵着“蜗牛”散步的过程,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幼儿教育,就是要遵循规律,高屋建瓴,引领幼儿,静待其“慢长”,让幼儿充分地沐浴成长的阳光雨露、感受成长的美妙与快乐。那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积极“慢长”呢?关键是做好以下三点:  一、积极“慢长”旨在促进幼儿自己成长。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
期刊
主体性教育是当今最令人振奋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它集中地体现了当今这个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伟大时代的基本精神,反应了教育活动内在的人文精神。学前教育也是如此,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要注意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是发展性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带着这些理念,
期刊
心灵天然的好奇心。音乐教育引导幼儿在愉快活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中,以“乐”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幼儿性格开朗,身心健康,精神饱满,、获得发展,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  1多方位创造演奏乐器,让幼儿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乐器是幼儿表达节奏的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演奏乐器也是令孩子感到快乐的活动。在各种乐器中,打击乐器是孩子最容易掌握的乐器之一,因此
期刊
美术教育,在教师眼中,是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和激发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幼儿眼中,是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无声的语言。如何有效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的情趣和能力,从技能技巧的教育转化为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加强美术教育引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时期是人的艺术开始的表现时期,而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启蒙,绘画、手工、美术欣赏等极其简单初步
期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生活常规,学习习惯的养成,将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说到常规管理,在幼儿教育中我们都在努力想寻找一种既轻松、又愉快的路子,如: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吃饭前念念儿歌等,但不科学地压制现象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普遍存在。如:“不快点睡午觉就不让你起床,爸爸妈妈来接不准走”;“不好好吃饭就不让你参加游戏”等,又如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压制幼儿吵闹,用力拍铃鼓等,这样做幼儿表面
期刊
一、概念界定  (一)京剧的起源与发展  京剧(Beijing Opera)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最,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公元1790年(清乾隆55年),徽戏开始进京。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三庆班”,随后又有“四喜”、“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