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校教师是高校的核心资源,高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校人才的竞争。如何更好地使教师为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更努力地工作,使教师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促进高校战略目标更快地实现,这就是高校教师激励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专职教师 兼职教师 激励制度
我国的普通高校按类型定位分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为数最多,是高校扩招的主力军。然而由于其本身底子薄、基础差、师资力量薄弱、管理经验欠缺、管理方式落后及生员素质较低等原因,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甚至下滑[1],学生培养质量较低。但是除上述原因以外,高校本身的战略(办学定位)不当、战略的执行不力、管理模式与战略不吻合甚至背道而驰,都是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教学型高校的战略应该是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发展特色教育,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人才。其它部门和机构都应服从这个战略,服务于教学。然而有些教学型高校的激励制度将科研放在最突出的位置,造成重科研轻教学的不合理导向,甚至出现了教师轻教或厌教的不正常现象。在教学设施、教学条件、教学师资、生源质量等硬件确定的前提下,高校的管理就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重要因素[2]。
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令人担忧的现状,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教学质量工程。教学质量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实施战略,促进教学,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就要求建立较完善的教师教学激励制度。而教师教学激励制度,可以有效地将教师导向教学,确保以教学为中心的战略的执行。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局面。
一、普通高校教师工作特点分析
(一)兼课教师的工作特点
普通高校机构设置较多,一般设有20多个行政机关部门,20多个教学部门。各机关部门和系、院行政管理人员众多,他们在管理工作以外,还兼任几十到几百课时不等的课程教学工作,因此将这部分人员称为兼课教师。
兼课教师工作特点:一、收入较高。兼课教师除了享有较高的管理岗位津贴外,还享有课时津贴。二、报酬高于责任。普通高校都是公办大学,事业单位,领导管理岗位津贴较高,但人力资源管理不规范,缺乏问责。不作为、慵懒的现象常见,甚至有些不尽责而导致工作事故的情况发生,但即使这类事故给学校造成了损失,学校也没有追究相关领导人员责任或仅仅象征性的处理。三、占有资源较多。领导职务管理人员依据其领导权力,往往在制定规则、各类课题申报和评审、成果评奖、晋升、评先评优、差旅补助、学习机会等方面占有资源,获取职务带来的隐性收益。四、出差较多,有时需要加班。管理工作常与外界交流联系,因此出差较多;学校迎接或开展各类检查、验收、汇报工作时,任务较多,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加班完成。五、教学质量较难保证。兼课教师身兼数职,出差较多,应酬较多,精力有限,难免临阵赶场上课或经常调课,较难以保证教学的有序开展,甚至影响教学质量。
(二)专职教师的工作特点
普通高校专职教师负责相应课程的教學、实习指导、毕业论文指导等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等研究工作。专职教师一年需完成500-6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按学期课表上课,不需要坐班。
专职教师具有以下工作特点:一、收入一般。专职教师完成了500-6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才能得到相应职称的全年课时津贴,超过年课时工作量的,按超课时计算,但超课时费很低。二、工作量繁重。经常加班备课、改作业、进行教学的各项准备。不少教师每周二十多个课时的教学任务,教学压力很大,任务繁重。三、工作精神压力大。高校教师是典型的脑力劳动者,除了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这些将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常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甚至造成失眠、神经衰落、内分泌失调、秃头等生理现象。四、出差少,工作单调。工作与外界交流联系少,工作单调。五、可支配资源很少。由于专职教师职务关系,在制定规则、各类课题申报和评审、成果评奖、晋升、评先评优、差旅补助、学习机会等方面处于弱势。六、教学质量容易保证。专职教师工作单调,出差少,应酬少,课程准备较充分,可以保证教学的有序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七、教学技能水平较高。专职教师长期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工作,教学技巧娴熟,教学技能较高,较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教学现状和学科动态。
二、普通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普通高校都是公办本科院校。作为本科院校,较为年轻,其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各项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普通高校现有的激励制度不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职员工激励制度,多分散的分布于不同的学校管理制度中。
(一)兼课教师的激励制度现状与问题
兼课教师激励制度相对专职教师和一般管理人员的较多,分布广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兼课教师激励条款多,受益面广,普遍存在多重激励。兼课教师作为管理人员,享受为实行坐班制人员设立的管理系列绩效津贴;作为教学人员,享受为教学人员设立的教学系列绩效津贴。许多兼课教师是教授或博士,还将享受教授、博士特殊津贴。
2、有些激励制度门槛太低,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如教授、博士特殊津贴本来是激励在教学、科研关键岗位发挥积极作用的高层次人员而给予的特殊津贴。但该激励获得的条件太低,以至于教授、博士不努力,都能享受50%以上的教授、博士特殊津贴,稍微努点力,即可享受75%以上的教授、博士特殊津贴。因此,该项激励制度基本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3、现有激励制度偏向于物质激励,缺乏多元化激励。各种津贴均是物质激励,而其它激励如精神激励很少。
4、兼课教师的一些需求未能在制度中得到激励。比如:在组织中对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对待特别在乎,当自己的收入付出比与他人的收入付出比相等时的公平感需求;作为公司成员的归属感的需求;参加管理、技术培训,参观学习其它学校先进模式、先进管理经验的需求,参加相关学术交流会、研讨会的需求,有个人知识、素质提升的需求;设定具体而恰当的目标的需求;完成了既定目标而获得奖励的需求,这种奖励可以使员工行为得到强化,但管理者应当想办法增加奖励的透明度;针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不同的奖励的需求。
5、享受激励的条件过于单一。侧重科研方面的考核,教学方面的考核权重太小,没有管理工作方面的考核权重。
6、激励导向不符合学校战略。现有激励制度过于导向科研,忽视了教学的中心地位,忽视了管理工作本身。造成重科研,轻教学,轻管理,甚至厌教现象。
7、福利制度不够完善。
(二)专职教师的激励制度现状与问题
H学院专职教师的激励制度较兼课教师的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激励导向不符合学校战略。现有激励制度中科研激励力度大,远高于教学,结果自然过于导向科研,忽视了教学的中心地位。造成重科研,科研工作急功近利的现象;轻教学,应付教学,甚至厌教现象。
2、现有激励制度偏向于物质激励,缺乏多元化激励。这些分散的激励制度主要通过物质奖励与惩罚的方式,而很少通过精神、授权、晋升等多元化的激励,让教师自主选择。
3、有些激励制度门槛太低,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如教授、博士特殊津贴本来是激励在教学、科研关键岗位发挥积极作用的高层次人员而给予的特殊津贴。但该激励获得的条件太低,以至于教授、博士不努力,都能享受50%以上的教授、博士特殊津贴,稍微努点力,即可享受75%以上的教授、博士特殊津贴。因此,该项激励制度基本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4、专职教师的很多需求未能在激励制度得到激励。比如:在组织中对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对待特别在乎,当自己的收入付出比与他人的收入付出比相等时的公平感需求;获得在同行业同层次高校中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的需求;参加教学、技术、管理培训的期望,参加教學、科研交流会的需求,有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等素质提升的继续学习的需求;获得上级、同事对其工作的认可,获得上级、同事对其工作表现的反馈,尤其是鼓励表扬的需求;当员工之间条件不相等时,适宜差别的收入付出比,让其产生公平差别感的需求;更换到更好的岗位,获得职位提升的需求;成就感需求;设定具体而恰当的目标的需求;完成了既定目标而获得奖励的需求,这种奖励可以使员工行为得到强化,但管理者应当想办法增加奖励的透明度;针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不同的奖励的需求。
5、教学津贴的系部二次分配未能有效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H学院绩效津贴分配暂行办法,系部管理、教辅及工勤人员的绩效津贴由学院直接拨到系部,统一纳入系部二次分配,但系部二次分配民主化不够,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
6、享受激励的条件过于单一。侧重科研方面的考核,教学方面的考核权重太小,没有管理工作方面的考核权重。
7、福利制度不够完善。
三、现有激励制度问题产生的原因
现有激励制度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经过分析,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学院领导大多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管理理论基础,对管理的方式方法研究较少,
缺乏科学管理的意识和思路,对管理对象的人文关怀不够。
(二)学院高层对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发展途径可能不统一,没有很好的根据学校的战略目
标和员工的需求制定教师激励制度,造成激励制度未能有效为学校的发展战略服务。
(三)学院高层对教职员工的工作认识不够,认为增加收入就定能提高工作绩效,而忽视
了教职员工的其它需求。
(四)学院目前生源充足,招生情况良好,学生就业情况在同类同层次高校中偏上,学校
高层可能忽视了管理改革。
(五)没有很好的根据激励理论设计高校教师激励制度。
四、学院教师激励制度问题的对策
对于学校教师激励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其问题原因后,结合相关激励理论与H学院的实际情况,可以应用以下激励对策。
(一)目标激励。通过推行目标责任制,使学校目标层层落实,每个教职员工既有目标又有压力,产生强烈的动力,努力完成任务。为员工提供一份挑战性工作。按部就班的工作最能消磨斗志,要员工有振奋表现,必须使工作富于挑战性。
(二)物质激励。增加教师的工资、生活福利、保险,发放奖金、生活用品,奖励住房,工资晋级等方式。
(三)尊重激励。如果管理者不重视员工感受,不尊重员工,就会大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仅仅为了获取报酬,激励从此大大削弱。这时,懒惰和不负责任等情况将随之发生。尊重是加速员工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尊重激励是一种基本激励方式。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有助于企业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
(四)参与激励。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毫无疑问,很少有人参与商讨和自己有关的行为而不受激励的。因此,让职工恰当地参与管理,既能激励职工,又能为企业的成功获得有价值的知识。通过参与,形成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建立和提高员工参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制度和职工持股制度,加强员工各层次与领导层的交流沟通,提高员工主人翁参与意识[3-5]。
(五)关心激励。对教职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关心,如建立教师生日情况表,校长签发教师生日贺卡,关心教师的困难和慰问或赠送小礼物。
(六)荣誉激励。对员工劳动态度和贡献予以荣誉奖励,如会议表彰、发给荣誉证书、光荣榜、在公司内外媒体上的宣传报导、家访慰问、流览观光、疗养、外出培训进修、推荐获取社会荣誉、评选星级标兵等。
(七)示范激励。通过学校、机关、系院领导和工作模范的行为示范、敬业精神来正面影响教师。
(八)竞争激励。提倡学校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有序平等竞争以及优胜劣汰。
(九)信息激励。要经常交流学校、教师之间的信息,进行思想沟通,如通过信息发布会、发布栏、校报、部门会议、恳谈会、校领导接待日、EMAIL、微博、QQ群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十)文化激励。培养高校自身文化并贯彻到日常管理中,让其得到教师的认可并融入其中,促使高校自身文化成为教师的一种精神动力。
(十一)负激励(处罚)。激励并不全是鼓励,它也包括许多负激励措施,如淘汰激励、罚款、降职和开除激励。按照激励中的强化理论,激励可采用处罚方式,即利用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控制技术,如批评、降级、罚款、降薪、淘汰等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或带有压力的条件,以否定某些不符合要求的行为[6-8]。
(十二)自我激励。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参考文献:
[1]戴林富.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困惑与对策[J], 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1):86.
[2]蔡青.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教学型高校教育质量标准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2.
[3]朱晓峰.知识管理激励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4,22:112-116.
[4]傅承涛.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10:299.
[5]马立强.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激励管理的有效性研究[J].江苏商论,2007,6:128-129.
[6]毛清华.中小企业核心员工的差异化激励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5:109-110.
[7]胡俊超.国外激励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基于“经济人”假设和放宽假设的分析[J].企业经济,2007,4:129-131.
[8]赵善庆.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J].决策探索,2004,2:34.
作者简介:
陈雅斐:(1971—),女,汉族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关键词] 专职教师 兼职教师 激励制度
我国的普通高校按类型定位分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为数最多,是高校扩招的主力军。然而由于其本身底子薄、基础差、师资力量薄弱、管理经验欠缺、管理方式落后及生员素质较低等原因,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甚至下滑[1],学生培养质量较低。但是除上述原因以外,高校本身的战略(办学定位)不当、战略的执行不力、管理模式与战略不吻合甚至背道而驰,都是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教学型高校的战略应该是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发展特色教育,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人才。其它部门和机构都应服从这个战略,服务于教学。然而有些教学型高校的激励制度将科研放在最突出的位置,造成重科研轻教学的不合理导向,甚至出现了教师轻教或厌教的不正常现象。在教学设施、教学条件、教学师资、生源质量等硬件确定的前提下,高校的管理就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重要因素[2]。
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令人担忧的现状,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教学质量工程。教学质量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实施战略,促进教学,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就要求建立较完善的教师教学激励制度。而教师教学激励制度,可以有效地将教师导向教学,确保以教学为中心的战略的执行。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局面。
一、普通高校教师工作特点分析
(一)兼课教师的工作特点
普通高校机构设置较多,一般设有20多个行政机关部门,20多个教学部门。各机关部门和系、院行政管理人员众多,他们在管理工作以外,还兼任几十到几百课时不等的课程教学工作,因此将这部分人员称为兼课教师。
兼课教师工作特点:一、收入较高。兼课教师除了享有较高的管理岗位津贴外,还享有课时津贴。二、报酬高于责任。普通高校都是公办大学,事业单位,领导管理岗位津贴较高,但人力资源管理不规范,缺乏问责。不作为、慵懒的现象常见,甚至有些不尽责而导致工作事故的情况发生,但即使这类事故给学校造成了损失,学校也没有追究相关领导人员责任或仅仅象征性的处理。三、占有资源较多。领导职务管理人员依据其领导权力,往往在制定规则、各类课题申报和评审、成果评奖、晋升、评先评优、差旅补助、学习机会等方面占有资源,获取职务带来的隐性收益。四、出差较多,有时需要加班。管理工作常与外界交流联系,因此出差较多;学校迎接或开展各类检查、验收、汇报工作时,任务较多,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加班完成。五、教学质量较难保证。兼课教师身兼数职,出差较多,应酬较多,精力有限,难免临阵赶场上课或经常调课,较难以保证教学的有序开展,甚至影响教学质量。
(二)专职教师的工作特点
普通高校专职教师负责相应课程的教學、实习指导、毕业论文指导等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等研究工作。专职教师一年需完成500-6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按学期课表上课,不需要坐班。
专职教师具有以下工作特点:一、收入一般。专职教师完成了500-6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才能得到相应职称的全年课时津贴,超过年课时工作量的,按超课时计算,但超课时费很低。二、工作量繁重。经常加班备课、改作业、进行教学的各项准备。不少教师每周二十多个课时的教学任务,教学压力很大,任务繁重。三、工作精神压力大。高校教师是典型的脑力劳动者,除了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这些将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常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甚至造成失眠、神经衰落、内分泌失调、秃头等生理现象。四、出差少,工作单调。工作与外界交流联系少,工作单调。五、可支配资源很少。由于专职教师职务关系,在制定规则、各类课题申报和评审、成果评奖、晋升、评先评优、差旅补助、学习机会等方面处于弱势。六、教学质量容易保证。专职教师工作单调,出差少,应酬少,课程准备较充分,可以保证教学的有序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七、教学技能水平较高。专职教师长期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工作,教学技巧娴熟,教学技能较高,较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教学现状和学科动态。
二、普通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普通高校都是公办本科院校。作为本科院校,较为年轻,其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各项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普通高校现有的激励制度不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职员工激励制度,多分散的分布于不同的学校管理制度中。
(一)兼课教师的激励制度现状与问题
兼课教师激励制度相对专职教师和一般管理人员的较多,分布广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兼课教师激励条款多,受益面广,普遍存在多重激励。兼课教师作为管理人员,享受为实行坐班制人员设立的管理系列绩效津贴;作为教学人员,享受为教学人员设立的教学系列绩效津贴。许多兼课教师是教授或博士,还将享受教授、博士特殊津贴。
2、有些激励制度门槛太低,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如教授、博士特殊津贴本来是激励在教学、科研关键岗位发挥积极作用的高层次人员而给予的特殊津贴。但该激励获得的条件太低,以至于教授、博士不努力,都能享受50%以上的教授、博士特殊津贴,稍微努点力,即可享受75%以上的教授、博士特殊津贴。因此,该项激励制度基本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3、现有激励制度偏向于物质激励,缺乏多元化激励。各种津贴均是物质激励,而其它激励如精神激励很少。
4、兼课教师的一些需求未能在制度中得到激励。比如:在组织中对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对待特别在乎,当自己的收入付出比与他人的收入付出比相等时的公平感需求;作为公司成员的归属感的需求;参加管理、技术培训,参观学习其它学校先进模式、先进管理经验的需求,参加相关学术交流会、研讨会的需求,有个人知识、素质提升的需求;设定具体而恰当的目标的需求;完成了既定目标而获得奖励的需求,这种奖励可以使员工行为得到强化,但管理者应当想办法增加奖励的透明度;针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不同的奖励的需求。
5、享受激励的条件过于单一。侧重科研方面的考核,教学方面的考核权重太小,没有管理工作方面的考核权重。
6、激励导向不符合学校战略。现有激励制度过于导向科研,忽视了教学的中心地位,忽视了管理工作本身。造成重科研,轻教学,轻管理,甚至厌教现象。
7、福利制度不够完善。
(二)专职教师的激励制度现状与问题
H学院专职教师的激励制度较兼课教师的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激励导向不符合学校战略。现有激励制度中科研激励力度大,远高于教学,结果自然过于导向科研,忽视了教学的中心地位。造成重科研,科研工作急功近利的现象;轻教学,应付教学,甚至厌教现象。
2、现有激励制度偏向于物质激励,缺乏多元化激励。这些分散的激励制度主要通过物质奖励与惩罚的方式,而很少通过精神、授权、晋升等多元化的激励,让教师自主选择。
3、有些激励制度门槛太低,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如教授、博士特殊津贴本来是激励在教学、科研关键岗位发挥积极作用的高层次人员而给予的特殊津贴。但该激励获得的条件太低,以至于教授、博士不努力,都能享受50%以上的教授、博士特殊津贴,稍微努点力,即可享受75%以上的教授、博士特殊津贴。因此,该项激励制度基本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4、专职教师的很多需求未能在激励制度得到激励。比如:在组织中对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对待特别在乎,当自己的收入付出比与他人的收入付出比相等时的公平感需求;获得在同行业同层次高校中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的需求;参加教学、技术、管理培训的期望,参加教學、科研交流会的需求,有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等素质提升的继续学习的需求;获得上级、同事对其工作的认可,获得上级、同事对其工作表现的反馈,尤其是鼓励表扬的需求;当员工之间条件不相等时,适宜差别的收入付出比,让其产生公平差别感的需求;更换到更好的岗位,获得职位提升的需求;成就感需求;设定具体而恰当的目标的需求;完成了既定目标而获得奖励的需求,这种奖励可以使员工行为得到强化,但管理者应当想办法增加奖励的透明度;针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不同的奖励的需求。
5、教学津贴的系部二次分配未能有效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H学院绩效津贴分配暂行办法,系部管理、教辅及工勤人员的绩效津贴由学院直接拨到系部,统一纳入系部二次分配,但系部二次分配民主化不够,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
6、享受激励的条件过于单一。侧重科研方面的考核,教学方面的考核权重太小,没有管理工作方面的考核权重。
7、福利制度不够完善。
三、现有激励制度问题产生的原因
现有激励制度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经过分析,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学院领导大多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管理理论基础,对管理的方式方法研究较少,
缺乏科学管理的意识和思路,对管理对象的人文关怀不够。
(二)学院高层对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发展途径可能不统一,没有很好的根据学校的战略目
标和员工的需求制定教师激励制度,造成激励制度未能有效为学校的发展战略服务。
(三)学院高层对教职员工的工作认识不够,认为增加收入就定能提高工作绩效,而忽视
了教职员工的其它需求。
(四)学院目前生源充足,招生情况良好,学生就业情况在同类同层次高校中偏上,学校
高层可能忽视了管理改革。
(五)没有很好的根据激励理论设计高校教师激励制度。
四、学院教师激励制度问题的对策
对于学校教师激励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其问题原因后,结合相关激励理论与H学院的实际情况,可以应用以下激励对策。
(一)目标激励。通过推行目标责任制,使学校目标层层落实,每个教职员工既有目标又有压力,产生强烈的动力,努力完成任务。为员工提供一份挑战性工作。按部就班的工作最能消磨斗志,要员工有振奋表现,必须使工作富于挑战性。
(二)物质激励。增加教师的工资、生活福利、保险,发放奖金、生活用品,奖励住房,工资晋级等方式。
(三)尊重激励。如果管理者不重视员工感受,不尊重员工,就会大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仅仅为了获取报酬,激励从此大大削弱。这时,懒惰和不负责任等情况将随之发生。尊重是加速员工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尊重激励是一种基本激励方式。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有助于企业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
(四)参与激励。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毫无疑问,很少有人参与商讨和自己有关的行为而不受激励的。因此,让职工恰当地参与管理,既能激励职工,又能为企业的成功获得有价值的知识。通过参与,形成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建立和提高员工参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制度和职工持股制度,加强员工各层次与领导层的交流沟通,提高员工主人翁参与意识[3-5]。
(五)关心激励。对教职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关心,如建立教师生日情况表,校长签发教师生日贺卡,关心教师的困难和慰问或赠送小礼物。
(六)荣誉激励。对员工劳动态度和贡献予以荣誉奖励,如会议表彰、发给荣誉证书、光荣榜、在公司内外媒体上的宣传报导、家访慰问、流览观光、疗养、外出培训进修、推荐获取社会荣誉、评选星级标兵等。
(七)示范激励。通过学校、机关、系院领导和工作模范的行为示范、敬业精神来正面影响教师。
(八)竞争激励。提倡学校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有序平等竞争以及优胜劣汰。
(九)信息激励。要经常交流学校、教师之间的信息,进行思想沟通,如通过信息发布会、发布栏、校报、部门会议、恳谈会、校领导接待日、EMAIL、微博、QQ群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十)文化激励。培养高校自身文化并贯彻到日常管理中,让其得到教师的认可并融入其中,促使高校自身文化成为教师的一种精神动力。
(十一)负激励(处罚)。激励并不全是鼓励,它也包括许多负激励措施,如淘汰激励、罚款、降职和开除激励。按照激励中的强化理论,激励可采用处罚方式,即利用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控制技术,如批评、降级、罚款、降薪、淘汰等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或带有压力的条件,以否定某些不符合要求的行为[6-8]。
(十二)自我激励。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参考文献:
[1]戴林富.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困惑与对策[J], 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1):86.
[2]蔡青.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教学型高校教育质量标准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2.
[3]朱晓峰.知识管理激励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4,22:112-116.
[4]傅承涛.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10:299.
[5]马立强.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激励管理的有效性研究[J].江苏商论,2007,6:128-129.
[6]毛清华.中小企业核心员工的差异化激励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5:109-110.
[7]胡俊超.国外激励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基于“经济人”假设和放宽假设的分析[J].企业经济,2007,4:129-131.
[8]赵善庆.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J].决策探索,2004,2:34.
作者简介:
陈雅斐:(1971—),女,汉族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