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课题:黑河学院校级项目《曲终人散》的黑色幽默研究(RWY201421)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约书亚·弗里斯的《曲终人散》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美国白领办公室的人生百态,员工内心的沉重与彷徨。黑色幽默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其中叙述话语、叙事聚焦和叙事技巧等叙事策略的运用形象的地画了叙述者“我们”的焦躁不安与精神危机。本文着重分析小说的写作特点和叙事技巧,研究破碎片段言语呈现的叙述结构松散,淡漠、反讽语气达到的“黑色幽默的效果”,多维视角反映的现实荒诞和虚无。小说叙事方法体现的强烈反传统色彩,对小说的主题构建与情节推动意义深远。
关键词:黑色幽默;松散结构;多维视角;修辞手段
作者简介:郭丽莉(1981.10-), 女,汉族,黑河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2
《曲终人散》是美国黑色幽默流派新锐作家约书亚·弗里斯的处女作小说,他用幽默又略带沉重的笔调,叙述了本世纪初一家美国广告代理公司里发生的故事。这家公司已日渐衰落,业务开展陷入困境,到处是流言蜚语和裁员的威胁,个人生活的不幸与困惑也掺杂其中。整部小说既像一幅超现实主义画卷,又好似一场即将落幕的狂欢聚会,让读者在忍俊不禁之后感到淡淡的忧伤,纵是曲终,余音犹在。
一、黑色幽默理论概述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文学流派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战后兴起的,是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态的文学流派,把痛苦与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1]。黑色幽默小说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强颜欢笑取代传统的喜剧疯癫,运用滑稽讽刺弱化传统的悲剧色彩”[2],黑色幽默是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在叙事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力争体现强烈的反传统色彩,打乱小说的情节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
本文基于黑色幽默理论,着重分析小说的叙事风格和技巧。通过“情节碎片化”、“作者和叙述者概念的混淆”及“多位叙事视角”等黑色幽默显著的写作特点分析作品中亦真亦假的世界,通过相关选段展示各种叙事技巧在作品中的运用。
二、《曲终人散》的松散叙事结构
(一) 破碎的故事情节特色
黑色幽默小说将传统意义上的情节淡化,小说本身不再是一个结构紧密的封闭体。摒弃传统的时间顺序发展,抛却前因后果的逻辑思路扩展,代之以独立的判断和细节的堆积,内容上显得松散,意义上也更加模糊,形成开放性的组织结构。松散的技巧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没有明显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只有破碎的结构,恰如黑色幽默。第二卷《进入新世纪》中的部分段落充分彰显了破碎的故事情节特色。
早晨——本尼的挑战——乔蒲柏到底是谁——卡尔加比迪安——第一次打岔——卡伦吴的猛烈攻击——带我回家——第二次打岔——卡伦吴的猛烈攻击——带我回家——第二次打岔——玩偶乔蒲柏——更精彩的故事——本尼尚在广告——布里兹给本尼的遗赠——漫不经心走过布里兹身旁(李育超,2013:48)[3]
在叙述中,情节的发展不断推进,但情节的完整性经常遭到破坏,时常会因为叙述人、甚至作者的突然插入而导致叙述角度的多样化,打破了单一的叙述模式。小说打破了全知全能的叙述方法,由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有时是主人公,有时是与作者情形相似的一位叙述人进行叙述,片段中主人公不断变换叙事内容,随意而零散。叙述者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自己的立场和倾向性,叙事的主观性无疑成为小说最大的问题,从而使小说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使小说的真实性让位于虚构性,情节让位于语言,小说的语言成为小说世界的主导。
(二)碎片性质的开放意义
第一卷《你不懂我的心》中,叙述者是“我们”——由个体的声音汇聚而成,“我们”代表的是林恩·梅森、汤姆·莫那、埃姆博·路德维格、本尼·沙斯伯格和弗兰克·布利兹勒拉等人。第三卷《何去何从》中,叙述者特指“林恩”——本文的主人公之一。在第四卷《人来人往》中,叙述者又变回“我们”,叙述的内容也不断跳跃,令人眼花缭乱。叙述者的态度、观点和行为意义的客观性、真实性都无从考证,读者对其中内容所呈现的荒诞怪异抱有怀疑。整本小说中类似的、具有明显拼凑效果的叙述,使叙事结构的碎片性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叙事的条理性和完整性始终被一些偶然的、突发的事件所破坏,缺乏逻辑的完整。黑色幽默小说往往以“追寻”模式开始,以不了了之结束,主旨为看透意义的虚无和荒诞,放弃了人和理性的追求,转向更多的真相揭露和调侃。松散的叙事结构不允许黑色幽默小说自圆其说,倾向于呈现出一个开放的结局,留给读者去破解。
(三)碎片化叙述的主题构建
裁员——汤姆的最后一小时——简妮高谵克的悲剧——经济衰退——紧急措施——关于汤姆的争议——令人毛骨悚人的照片——汤姆莫那的椅子的故事——和西班牙海盗一起走过长廊——桑德斯——两封邮件——汤姆莫那的椅子的故事(第二部分)(李育超,2013::13)[4]
第二卷《进入新世纪》中,选取了例子进行情节的破碎化分析。“我们”首先谈论公司裁员的厄运会降临到我们头上,然后对象直指汤姆·莫那,在得知自己即将被解聘后,汤姆想把电脑砸到办公室窗户上。接下来“我们”想象未来的悲惨境遇——“在丑陋的街巷里搜寻还可以抽上一口烟头”[5]。(李育超,2013:15)笔锋一转到了另一场惨案——简妮9岁的女儿意外被害。此后,话题继续转换,开始涉及蓝领工人、白领精英、企业公民和失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对汤姆离职前最后一个小时表现的描述等。通过一系列破碎、凌乱的叙述,呈现给读者一副浓墨重彩的办公室场景,刻画了人物的玩世不恭;运用黑色幽默的假设进行反讽,指出在利不关己,人们无关痛痒的唏嘘,展现了“我们”在生活中的沉重和苦闷、眼泪与痛苦、忧郁与残酷的精神危机主旨。 三、作品中叙述者与作者之间概念的模糊
小说家在赋予作品中人物叙事功能的同时,没有放弃自身的特权。在依靠小说中叙述者展开文本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入作者对叙述者的评论;或是作者以小说中某个人物形式出现,对作品中的人物加以评论,使小说的框架层层叠加,模糊了叙述者和作者、真实世界和小说世界的界限。
在小说中,作者首先依靠的叙述者为“我们”——办公室中的大部分员工。通过“我们”的叙述,读者获得他们的感知、焦躁和浮动。
我们这群人桀骜不驯,拿着过于优厚的薪水。早上我们没有什么指望。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喜欢几乎所有的人。(李育超,2013:1)[6]
国内形势对我们相当有利,我们很容易弄到创业资金。(李育超,2013:5)[7]
但在最后一章,笔锋一转,小说中出现了一个名为汉克·尼尔瑞的小说家。在汉克的新书发布会上,他朗读了自己的创作,正是《曲终人散》的内容,所以读者不得不推翻先前的认知,怀疑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是作者自身还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在作者的一再干涉下,读者对叙述人的可信度产生怀疑,进而怀疑小说的真实性,挑战语言叙事的可靠性。
四、《曲终人散》多维叙述视角
黑色幽默小说在安排视角方面往往不停变换角度,多层面深入。在某一叙述人主讲的同时,往往安排了多种话语入侵,作补充叙述或悖论叙述,使小说亦真亦假,亦实亦需,形成多维视角和开放思维的布局,表现为作者在叙述当中插入,发表一些见解后退出。
小说自始将“我们”作为主要叙述者,到了第三卷《何去何从》中,叙述者转为“她(林恩)”。在这一卷中,读者们所感知的皆为林恩的自身经历,为她罹患乳癌和爱情坎坷而感同身受。尽管此卷只占据全书的十分之一,但读者对于故事的叙述者有着清醒的认知。下一卷《人来人往》中,叙述者又重新更换为“我们”。但峰回路转,读者最终意识到所有的这一切情节叙述都口出于一位名为汉克的黑人小说家,他在自己的新书发布会上朗读了自己的创作:
“手术前一天晚上,她没有交集晚宴要去参加,也没有颁奖仪式和社交聚会。——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了, 此后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吃上正常的一餐。”(李育超,2013:373)[8]
这一段话与小说第三卷中的内容如出一辙,所以读者恍然大悟,原来汉克才是小说的作者。通过这种作者和叙述者身份的突然翻转,作者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写入小说,又从小说叙述者的角度将这一主观感受打乱,造成一个小说的虚拟世界。“叙述者”既可以是小说的作者,也可以是小说中的人物。这种多角度的叙述往往形成小说的碎片结构,但基于叙述混淆,使得小说更能体现他的主旨。
五、《曲终人散》中讽刺手法的运用
黑色幽默小说最显著的特点是“揭露、讽刺、批判现实社会,他们用强烈的、夸张到荒谬的幽默、嘲讽以及歪曲事实的手法来揭露世界的丑恶和畸形”[9]。黑色幽默的修辞手法既无顾影自怜的悲悯,也非毫无人情的淡漠,而是“典型的反讽语气,既嘲笑,又自嘲,悲中有喜,喜中有悲,形成典型的黑色幽默的效果”[10]。
反讽的语气首先表现在对一些严肃场合的戏剧性处理上,突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在第一卷《你不懂我的心》中,“我们”一开始感叹“我们享受的福利种类之多、数额之高令人惊叹”,同时也戏谑“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怀疑公司是不是划得来”,这种自我否定形成强烈的反差,又起到讽刺的效果。唏嘘之余不免让人反思白领职员处于经济危机下,现代美国公司繁琐而又无聊的生活。小说中的反讽语气充分体现了“黑色”和“幽默”的特点,它贯穿于小说的始终,使读者在阅读时亦笑亦哭,体会到人类面临的灰暗时刻、黑色时刻以及自己的孤立和无助。于是人们只有与小说的人物一起发出苦涩的笑声,在笑声中暂时忘却苦难。黑色幽默在点滴的叙述中深刻透露的悲喜剧的特点显示他对人性身后的关怀和对人类一手造成的恶劣的生存环境的无奈。
六、结论
纵观黑色幽默的叙述风格和技巧,约书亚在《曲终人散》中运用的“黑色”和“幽默”特点涵盖了小说的松散的结构,反讽的语气和多角度的叙述特点。在由语言创造的小说世界中,既显示出现实的一面,又无限虚幻,暴露出语言的本质。总之,黑色小说发掘现代生活的本质决定了他叙事风格的特殊性,而其叙事的种种特点又突出了对这一本质的揭露,使得黑色幽默小说的主题更加鲜明。
注释: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eclapkXjnwKRvgA35ONBvOBrG0lKyoPe6VBIxmnVfPWLSOcaQ7souzGTdgVWZh1IKqR0Bb-0AF6WsKkKpEGMK
[2]宋琳琳.《曲终人散》的黑色幽默风格探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1).
[3][4][5][6][7][8]李育超译. 《曲终人散》[M].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48,13,15,1,3,5,229,373
[9]孙会军,徐珊珊. 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在新时期的汉译[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3).
[10]洪治纲. 绝望深处的笑声———论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摘 要:约书亚·弗里斯的《曲终人散》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美国白领办公室的人生百态,员工内心的沉重与彷徨。黑色幽默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其中叙述话语、叙事聚焦和叙事技巧等叙事策略的运用形象的地画了叙述者“我们”的焦躁不安与精神危机。本文着重分析小说的写作特点和叙事技巧,研究破碎片段言语呈现的叙述结构松散,淡漠、反讽语气达到的“黑色幽默的效果”,多维视角反映的现实荒诞和虚无。小说叙事方法体现的强烈反传统色彩,对小说的主题构建与情节推动意义深远。
关键词:黑色幽默;松散结构;多维视角;修辞手段
作者简介:郭丽莉(1981.10-), 女,汉族,黑河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2
《曲终人散》是美国黑色幽默流派新锐作家约书亚·弗里斯的处女作小说,他用幽默又略带沉重的笔调,叙述了本世纪初一家美国广告代理公司里发生的故事。这家公司已日渐衰落,业务开展陷入困境,到处是流言蜚语和裁员的威胁,个人生活的不幸与困惑也掺杂其中。整部小说既像一幅超现实主义画卷,又好似一场即将落幕的狂欢聚会,让读者在忍俊不禁之后感到淡淡的忧伤,纵是曲终,余音犹在。
一、黑色幽默理论概述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文学流派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战后兴起的,是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态的文学流派,把痛苦与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1]。黑色幽默小说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强颜欢笑取代传统的喜剧疯癫,运用滑稽讽刺弱化传统的悲剧色彩”[2],黑色幽默是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在叙事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力争体现强烈的反传统色彩,打乱小说的情节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
本文基于黑色幽默理论,着重分析小说的叙事风格和技巧。通过“情节碎片化”、“作者和叙述者概念的混淆”及“多位叙事视角”等黑色幽默显著的写作特点分析作品中亦真亦假的世界,通过相关选段展示各种叙事技巧在作品中的运用。
二、《曲终人散》的松散叙事结构
(一) 破碎的故事情节特色
黑色幽默小说将传统意义上的情节淡化,小说本身不再是一个结构紧密的封闭体。摒弃传统的时间顺序发展,抛却前因后果的逻辑思路扩展,代之以独立的判断和细节的堆积,内容上显得松散,意义上也更加模糊,形成开放性的组织结构。松散的技巧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没有明显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只有破碎的结构,恰如黑色幽默。第二卷《进入新世纪》中的部分段落充分彰显了破碎的故事情节特色。
早晨——本尼的挑战——乔蒲柏到底是谁——卡尔加比迪安——第一次打岔——卡伦吴的猛烈攻击——带我回家——第二次打岔——卡伦吴的猛烈攻击——带我回家——第二次打岔——玩偶乔蒲柏——更精彩的故事——本尼尚在广告——布里兹给本尼的遗赠——漫不经心走过布里兹身旁(李育超,2013:48)[3]
在叙述中,情节的发展不断推进,但情节的完整性经常遭到破坏,时常会因为叙述人、甚至作者的突然插入而导致叙述角度的多样化,打破了单一的叙述模式。小说打破了全知全能的叙述方法,由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有时是主人公,有时是与作者情形相似的一位叙述人进行叙述,片段中主人公不断变换叙事内容,随意而零散。叙述者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自己的立场和倾向性,叙事的主观性无疑成为小说最大的问题,从而使小说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使小说的真实性让位于虚构性,情节让位于语言,小说的语言成为小说世界的主导。
(二)碎片性质的开放意义
第一卷《你不懂我的心》中,叙述者是“我们”——由个体的声音汇聚而成,“我们”代表的是林恩·梅森、汤姆·莫那、埃姆博·路德维格、本尼·沙斯伯格和弗兰克·布利兹勒拉等人。第三卷《何去何从》中,叙述者特指“林恩”——本文的主人公之一。在第四卷《人来人往》中,叙述者又变回“我们”,叙述的内容也不断跳跃,令人眼花缭乱。叙述者的态度、观点和行为意义的客观性、真实性都无从考证,读者对其中内容所呈现的荒诞怪异抱有怀疑。整本小说中类似的、具有明显拼凑效果的叙述,使叙事结构的碎片性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叙事的条理性和完整性始终被一些偶然的、突发的事件所破坏,缺乏逻辑的完整。黑色幽默小说往往以“追寻”模式开始,以不了了之结束,主旨为看透意义的虚无和荒诞,放弃了人和理性的追求,转向更多的真相揭露和调侃。松散的叙事结构不允许黑色幽默小说自圆其说,倾向于呈现出一个开放的结局,留给读者去破解。
(三)碎片化叙述的主题构建
裁员——汤姆的最后一小时——简妮高谵克的悲剧——经济衰退——紧急措施——关于汤姆的争议——令人毛骨悚人的照片——汤姆莫那的椅子的故事——和西班牙海盗一起走过长廊——桑德斯——两封邮件——汤姆莫那的椅子的故事(第二部分)(李育超,2013::13)[4]
第二卷《进入新世纪》中,选取了例子进行情节的破碎化分析。“我们”首先谈论公司裁员的厄运会降临到我们头上,然后对象直指汤姆·莫那,在得知自己即将被解聘后,汤姆想把电脑砸到办公室窗户上。接下来“我们”想象未来的悲惨境遇——“在丑陋的街巷里搜寻还可以抽上一口烟头”[5]。(李育超,2013:15)笔锋一转到了另一场惨案——简妮9岁的女儿意外被害。此后,话题继续转换,开始涉及蓝领工人、白领精英、企业公民和失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对汤姆离职前最后一个小时表现的描述等。通过一系列破碎、凌乱的叙述,呈现给读者一副浓墨重彩的办公室场景,刻画了人物的玩世不恭;运用黑色幽默的假设进行反讽,指出在利不关己,人们无关痛痒的唏嘘,展现了“我们”在生活中的沉重和苦闷、眼泪与痛苦、忧郁与残酷的精神危机主旨。 三、作品中叙述者与作者之间概念的模糊
小说家在赋予作品中人物叙事功能的同时,没有放弃自身的特权。在依靠小说中叙述者展开文本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入作者对叙述者的评论;或是作者以小说中某个人物形式出现,对作品中的人物加以评论,使小说的框架层层叠加,模糊了叙述者和作者、真实世界和小说世界的界限。
在小说中,作者首先依靠的叙述者为“我们”——办公室中的大部分员工。通过“我们”的叙述,读者获得他们的感知、焦躁和浮动。
我们这群人桀骜不驯,拿着过于优厚的薪水。早上我们没有什么指望。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喜欢几乎所有的人。(李育超,2013:1)[6]
国内形势对我们相当有利,我们很容易弄到创业资金。(李育超,2013:5)[7]
但在最后一章,笔锋一转,小说中出现了一个名为汉克·尼尔瑞的小说家。在汉克的新书发布会上,他朗读了自己的创作,正是《曲终人散》的内容,所以读者不得不推翻先前的认知,怀疑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是作者自身还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在作者的一再干涉下,读者对叙述人的可信度产生怀疑,进而怀疑小说的真实性,挑战语言叙事的可靠性。
四、《曲终人散》多维叙述视角
黑色幽默小说在安排视角方面往往不停变换角度,多层面深入。在某一叙述人主讲的同时,往往安排了多种话语入侵,作补充叙述或悖论叙述,使小说亦真亦假,亦实亦需,形成多维视角和开放思维的布局,表现为作者在叙述当中插入,发表一些见解后退出。
小说自始将“我们”作为主要叙述者,到了第三卷《何去何从》中,叙述者转为“她(林恩)”。在这一卷中,读者们所感知的皆为林恩的自身经历,为她罹患乳癌和爱情坎坷而感同身受。尽管此卷只占据全书的十分之一,但读者对于故事的叙述者有着清醒的认知。下一卷《人来人往》中,叙述者又重新更换为“我们”。但峰回路转,读者最终意识到所有的这一切情节叙述都口出于一位名为汉克的黑人小说家,他在自己的新书发布会上朗读了自己的创作:
“手术前一天晚上,她没有交集晚宴要去参加,也没有颁奖仪式和社交聚会。——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了, 此后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吃上正常的一餐。”(李育超,2013:373)[8]
这一段话与小说第三卷中的内容如出一辙,所以读者恍然大悟,原来汉克才是小说的作者。通过这种作者和叙述者身份的突然翻转,作者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写入小说,又从小说叙述者的角度将这一主观感受打乱,造成一个小说的虚拟世界。“叙述者”既可以是小说的作者,也可以是小说中的人物。这种多角度的叙述往往形成小说的碎片结构,但基于叙述混淆,使得小说更能体现他的主旨。
五、《曲终人散》中讽刺手法的运用
黑色幽默小说最显著的特点是“揭露、讽刺、批判现实社会,他们用强烈的、夸张到荒谬的幽默、嘲讽以及歪曲事实的手法来揭露世界的丑恶和畸形”[9]。黑色幽默的修辞手法既无顾影自怜的悲悯,也非毫无人情的淡漠,而是“典型的反讽语气,既嘲笑,又自嘲,悲中有喜,喜中有悲,形成典型的黑色幽默的效果”[10]。
反讽的语气首先表现在对一些严肃场合的戏剧性处理上,突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在第一卷《你不懂我的心》中,“我们”一开始感叹“我们享受的福利种类之多、数额之高令人惊叹”,同时也戏谑“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怀疑公司是不是划得来”,这种自我否定形成强烈的反差,又起到讽刺的效果。唏嘘之余不免让人反思白领职员处于经济危机下,现代美国公司繁琐而又无聊的生活。小说中的反讽语气充分体现了“黑色”和“幽默”的特点,它贯穿于小说的始终,使读者在阅读时亦笑亦哭,体会到人类面临的灰暗时刻、黑色时刻以及自己的孤立和无助。于是人们只有与小说的人物一起发出苦涩的笑声,在笑声中暂时忘却苦难。黑色幽默在点滴的叙述中深刻透露的悲喜剧的特点显示他对人性身后的关怀和对人类一手造成的恶劣的生存环境的无奈。
六、结论
纵观黑色幽默的叙述风格和技巧,约书亚在《曲终人散》中运用的“黑色”和“幽默”特点涵盖了小说的松散的结构,反讽的语气和多角度的叙述特点。在由语言创造的小说世界中,既显示出现实的一面,又无限虚幻,暴露出语言的本质。总之,黑色小说发掘现代生活的本质决定了他叙事风格的特殊性,而其叙事的种种特点又突出了对这一本质的揭露,使得黑色幽默小说的主题更加鲜明。
注释: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eclapkXjnwKRvgA35ONBvOBrG0lKyoPe6VBIxmnVfPWLSOcaQ7souzGTdgVWZh1IKqR0Bb-0AF6WsKkKpEGMK
[2]宋琳琳.《曲终人散》的黑色幽默风格探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1).
[3][4][5][6][7][8]李育超译. 《曲终人散》[M].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48,13,15,1,3,5,229,373
[9]孙会军,徐珊珊. 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在新时期的汉译[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3).
[10]洪治纲. 绝望深处的笑声———论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