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因此,辅导员要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适应大学生群体出现的新情况,肩负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职责:
1.建设民主法治的校园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略,既具有价值观意义,又具有方法论意义。对于高校和辅导员来说,也要坚持法治,依“法”治校。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学校教育必须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树立法治观念,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改变传统的人治思想,这里的“法”指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宏观的“法”;其二,学校和班级要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有自己稳定、规范的管理、考评的准则,这样才能避免学校管理和学生工作的随意化、主观化的倾向,这里的“法”指学校和学生管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微观的“法”。学校和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只有严格地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事,才能保障其严谨、有序;否则,朝令夕改、政令不畅,人心不齐、七手八脚,只会降低学校管理的效率,影响学校的稳定、协调发展。当然,法治并不排斥民主。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从作为辅导员管理的受动方而言,学生是客体;但是,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管理活动在学生身上能否生效、学生是否愿意接受管理,学生则掌握着“主动权”,从这个方面而言,学生又是“主体”。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只有倾听学生的想法、维护学生的正当权利、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将师生双方当作人格平等的主体,保障民主畅通,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2.建设公平正义的校园
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之一,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作为大学生日常管理最直接、最关键的力量,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要严于律己、以身垂范,要把公平正义作为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标尺,对学生一视同仁,杜绝暗箱操作。辅导员掌握着对学生“生杀予夺”的“大权”:在奖(助)学金评定、推优评先、任命学生干部、学生入党、保研等方面,辅导员无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时时需要公正、事事需要公正、处处需要公正。辅导员要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既要在起点上、程序上保障公正,还要兼顾结果的公正。公平正义也是一种伦理学意义上的“善”,学生工作必须贯彻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因涉及机密问题不能公开的情况除外),将大学校园打造成公正之区、首善之区,让学生带着一种浓厚的公平正义理念,走出校园、进入社会,更好地发挥辐射和模范带头作用。
3.建设诚信友爱的校园
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人”是大学校园的主语和关键词,大学到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也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的思想观念冲击着大学校园,使得有些大学生心态浮躁不安、理想信念淡薄、人际关系冷漠、学习的功利化倾向严重、考试作弊、学术腐败等等问题屡屡发生。表明当代大学校园中的诚信友爱问题不仅仅是思想和道德问题,它已经是关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安身立命的原则性问题。“人和万事兴”,只有人人相互关爱尊重、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校园,才是一个洋溢着阳光和温暖、充满真善美的和谐校园。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大师、大楼,还在于大气、大爱。诚信友爱、团结友善不仅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辅导员既要以身作则,做诚信友爱的典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文明的言行引导学生、以敬业的精神教育学生、以渊博的学识折服学生,又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感,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诚信友爱的品格,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4.建设充满活力的校园
和谐校园应该是“和而不同”“活而不乱”的校园。青年大学生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他们肩上承载着家庭、学校、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培养听话的、循规蹈矩的学生,老老实实、四平八稳的学生比较受欢迎,标新立异、个性张扬的学生不怎么受欢迎。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是模仿有余而创新不足、动口能力有余而动手能力不足、智商有余而智慧不足。针对不同文化的融合,费孝通先生曾说过,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同理,大学校园的学生千差万别,和谐的校园决不应该是一潭死水、千人一面的校园,而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包容的校园,是高度重视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校园(这并不是要否定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和正面管理)。辅导员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教育大学生成为人格丰盈的,具有独立意识、创新能力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5.建设安定有序的校园
安定是前提和保障,只有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大学生充满活力、好奇心和闯劲,这是他们的优点,但是,他们又存在容易冲动、感情用事,容易大喜大悲、心理波动剧烈,容易形而上学地看问题等缺点。辅导员要加强引导和疏导,及时发现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的症结,及早发现他们身上的“易燃易爆点”,做到防患于未然,让大学生在安定有序的校园中激发活力,完善、发展自己。要坚持“安定有序”与“充满活力”的统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有张有弛,才是大学之道。建设安定有序的校园,要求辅导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开展工作,对大学生加强政治引导,帮助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习指导,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生活指导,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总之,辅导员要在为大学生办实事、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维护校园的安定与和谐。
6.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文氛围浓郁的校园
校园的空间环境是一所大学的物质外壳,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师生的情感。优美的校园环境给人以陶冶,使人有更多的时间驻足、流连,令人心旷神怡,同时,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往往蕴涵着人类活动的多种意义。校园环境也是学校的隐性课程,优美的校园环境所体现出的青春气息和文化氛围,不仅使师生得到美的享受,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情投身到学习和工作中去,还对大学生起着无声的感染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心理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辅导员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关心爱护校园的各种设施、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关心爱护校园的一路一楼、一石一水、一草一木,同心协力,营造一个清洁、绿色、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又在这种自然景观美丽、人文氛围浓郁的校园环境中进一步提升、完善自己,努力促进自己的全面、和谐发展。
总之,和谐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也为辅导员施展自己的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校辅导员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工作的新视角、新方法、新途径,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1).
[2]赵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高校和谐校园[J].教育探索,2006(10):52-53.
[3]杨应慧.论高校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79-80.
[4]吴哲.论高校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使命与作用[J].教书育人,2006(S2):33-34.
1.建设民主法治的校园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略,既具有价值观意义,又具有方法论意义。对于高校和辅导员来说,也要坚持法治,依“法”治校。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学校教育必须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树立法治观念,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改变传统的人治思想,这里的“法”指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宏观的“法”;其二,学校和班级要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有自己稳定、规范的管理、考评的准则,这样才能避免学校管理和学生工作的随意化、主观化的倾向,这里的“法”指学校和学生管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微观的“法”。学校和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只有严格地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事,才能保障其严谨、有序;否则,朝令夕改、政令不畅,人心不齐、七手八脚,只会降低学校管理的效率,影响学校的稳定、协调发展。当然,法治并不排斥民主。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从作为辅导员管理的受动方而言,学生是客体;但是,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管理活动在学生身上能否生效、学生是否愿意接受管理,学生则掌握着“主动权”,从这个方面而言,学生又是“主体”。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只有倾听学生的想法、维护学生的正当权利、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将师生双方当作人格平等的主体,保障民主畅通,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2.建设公平正义的校园
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之一,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作为大学生日常管理最直接、最关键的力量,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要严于律己、以身垂范,要把公平正义作为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标尺,对学生一视同仁,杜绝暗箱操作。辅导员掌握着对学生“生杀予夺”的“大权”:在奖(助)学金评定、推优评先、任命学生干部、学生入党、保研等方面,辅导员无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时时需要公正、事事需要公正、处处需要公正。辅导员要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既要在起点上、程序上保障公正,还要兼顾结果的公正。公平正义也是一种伦理学意义上的“善”,学生工作必须贯彻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因涉及机密问题不能公开的情况除外),将大学校园打造成公正之区、首善之区,让学生带着一种浓厚的公平正义理念,走出校园、进入社会,更好地发挥辐射和模范带头作用。
3.建设诚信友爱的校园
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人”是大学校园的主语和关键词,大学到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也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的思想观念冲击着大学校园,使得有些大学生心态浮躁不安、理想信念淡薄、人际关系冷漠、学习的功利化倾向严重、考试作弊、学术腐败等等问题屡屡发生。表明当代大学校园中的诚信友爱问题不仅仅是思想和道德问题,它已经是关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安身立命的原则性问题。“人和万事兴”,只有人人相互关爱尊重、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校园,才是一个洋溢着阳光和温暖、充满真善美的和谐校园。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大师、大楼,还在于大气、大爱。诚信友爱、团结友善不仅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辅导员既要以身作则,做诚信友爱的典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文明的言行引导学生、以敬业的精神教育学生、以渊博的学识折服学生,又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感,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诚信友爱的品格,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4.建设充满活力的校园
和谐校园应该是“和而不同”“活而不乱”的校园。青年大学生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他们肩上承载着家庭、学校、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培养听话的、循规蹈矩的学生,老老实实、四平八稳的学生比较受欢迎,标新立异、个性张扬的学生不怎么受欢迎。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是模仿有余而创新不足、动口能力有余而动手能力不足、智商有余而智慧不足。针对不同文化的融合,费孝通先生曾说过,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同理,大学校园的学生千差万别,和谐的校园决不应该是一潭死水、千人一面的校园,而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包容的校园,是高度重视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校园(这并不是要否定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和正面管理)。辅导员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教育大学生成为人格丰盈的,具有独立意识、创新能力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5.建设安定有序的校园
安定是前提和保障,只有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大学生充满活力、好奇心和闯劲,这是他们的优点,但是,他们又存在容易冲动、感情用事,容易大喜大悲、心理波动剧烈,容易形而上学地看问题等缺点。辅导员要加强引导和疏导,及时发现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的症结,及早发现他们身上的“易燃易爆点”,做到防患于未然,让大学生在安定有序的校园中激发活力,完善、发展自己。要坚持“安定有序”与“充满活力”的统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有张有弛,才是大学之道。建设安定有序的校园,要求辅导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开展工作,对大学生加强政治引导,帮助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习指导,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生活指导,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总之,辅导员要在为大学生办实事、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维护校园的安定与和谐。
6.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文氛围浓郁的校园
校园的空间环境是一所大学的物质外壳,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师生的情感。优美的校园环境给人以陶冶,使人有更多的时间驻足、流连,令人心旷神怡,同时,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往往蕴涵着人类活动的多种意义。校园环境也是学校的隐性课程,优美的校园环境所体现出的青春气息和文化氛围,不仅使师生得到美的享受,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情投身到学习和工作中去,还对大学生起着无声的感染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心理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辅导员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关心爱护校园的各种设施、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关心爱护校园的一路一楼、一石一水、一草一木,同心协力,营造一个清洁、绿色、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又在这种自然景观美丽、人文氛围浓郁的校园环境中进一步提升、完善自己,努力促进自己的全面、和谐发展。
总之,和谐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也为辅导员施展自己的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校辅导员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工作的新视角、新方法、新途径,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1).
[2]赵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高校和谐校园[J].教育探索,2006(10):52-53.
[3]杨应慧.论高校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79-80.
[4]吴哲.论高校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使命与作用[J].教书育人,2006(S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