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夏夜,抚顺三块石森林公园林场门前,一改往日寂静。附近的村民们带着盆、桶、诱蛾灯汇集到空地,这里将进行一场消杀栗山天牛之战。栗山天牛每三年一代,幼虫近两年半的时间里生活在树干内,钻蛀树干,是林场一大虫害。为了减少使用杀虫剂,政府鼓励群众人工捕捉,论斤收购栗山天牛。成虫羽化到产卵之前便是最好的捕捉时期。
诱蛾灯支好约一刻钟,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虫子就争先恐后地飞来。灯前方铺满的是蛾子第一方队,紧接着就是乌泱泱的栗山天牛大军。人们拿着纸篓、垃圾桶、锅盆等容器盛装,再集中往装有水的汽油桶里倒。
来林场的游客中,一个瘦瘦的戴着眼镜的男孩儿看到油桶里的战利品,面露不忍:有零星的锹甲被当成天牛抓进来了。和天牛不同,锹甲的幼虫不吃活树只吃腐木,算不上是害虫。他礼貌地跟身边忙碌的村民说:“我帮你抓天牛,锹甲给我行吗?”“行啊,你抓吧!”得到允许后,男孩儿忙碌起来。这里的天牛铺天盖地,几乎没法下脚,他从晚上9点忙到半夜,徒手捧起天牛一把把地往桶里放,看见大桶内有锹甲就赶紧往外捡——锹甲和天牛一样,在水中撑不了多久就会淹死。不管是斑股深山锹还是红腿刀锹,能救一只是一只。
这个救锹甲的男孩儿叫吴禹衡,是沈阳市铁西区勋望小学六年二班的学生。“锹甲是指鞘翅目锹甲科昆虫。鞘翅目昆虫的特点是有硬翅膀为外壳,所以俗称为甲(壳)虫,像天牛、瓢虫、独角仙、蟑螂都是常见的甲虫。”吴禹衡头头是道地介绍起甲虫,三言两语间为我们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他是地道的昆虫迷,和甲虫结缘,是从一年级时爸爸送给他的一对彩虹锹甲开始。
二
彩虹锹甲原产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锹甲——威武的上颚,金属质感的鞘翅,连害怕虫子的人,都会情不自禁赞叹它的精美外表。
饲养彩虹锹甲并不复杂:在1L 的收纳盒里加大半盒的水,倒入专门的养虫木屑,搅拌混合后压紧实,模拟野外腐败的木头。挖一个浅洞放入一只彩虹锹甲的一龄虫,再盖上木屑,扣上盒盖儿留好透气孔就可以了。别看盒子表面平静如常,幼虫自会在木屑里挖出食道,边挖边吃。如果木屑由深褐色变成浅黄色,变得没有营养了,就要换新的。幼虫经过三龄期把自己吃得足够胖后,就能进入前蛹期。“饲养甲虫就像种花,你给它准备好环境后,就是耐心等待了。”吴禹衡如此总结。
虽然养甲虫大部分时间是等待,可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甲虫不能顺利成活。比如幼虫马上要化蛹时,饲养盒被碰翻扣到地下死亡;甲虫没有完成化蛹被过早挖出来;羽化时遭到晃动导致失败;成虫翻身后没能翻回来,活活累死……每一只甲虫生命的终止,都让吴禹衡伤心。
爸爸安慰他:“虫子死了,哭也没用。应该考虑哪里做的没尽责,怎么做能减少它们死亡。做好你应该做的,看能不能在下一批有所改变。”爸爸的话提醒了吴禹衡,他发现五花八门的意外大多是源于饲养不认真,从此他更注意饲养的细节。
一次,在人工蛹室内,一只彩虹锹甲的离蛹维持要羽化的姿势已有一周,颜色已经变得接近成虫,却呆呆地趴着不动,迟迟不进行羽化。吴禹衡赶紧把它拿出来,用手指轻触彩虹锹甲头顶上的皮——皮下已经变硬,确定可以羽化。吴禹衡小心地把锹甲头顶上的皮搓掉一点儿,看到它的小脑袋微微地晃悠几下,证明自己还活着。难道是没力气了?甲虫只要羽化失败,就零几率生还。人工帮甲虫羽化成功的案例极少,但他决定死马当活马医,试一下。软的地方他用手指慢慢搓,腿部硬的地方用镊子、小剪刀一点点揭掉外皮……做到一半时,锹甲终于自己站起来了。翅膀的地方很软,本无从下手,还好小家伙儿开始努力地在前面拉出翅膀,吴禹衡顺势在后面像帮它脱衣服一样拽住蜕皮……经过艰难的人工干预,这只幸运的彩虹锹甲最终羽化成功了!这让吴禹衡非常有成就感。
三
不同品种的甲虫有不同的习性,有些甲虫幼虫空间不够时易互相伤害。有些甲虫需要群养,有助于化蛹、羽化同步。这是吴禹衡饲养无数甲虫得来的经验。吴禹衡还曾想养蜘蛛,养蜚蠊(蟑螂),但一向支持他的爸爸以不吉祥、有毒、有危险等借口推脱。而妈妈更是直接表态:不能养!他只好暂时作罢。
不光是饲养,吴禹衡还喜欢研究甲虫。他在品德与生活课上,用PPT投影向同学们普及甲虫的知识。他手绘《辽宁八大锹甲》等图,直观可爱地介绍锹甲种类及饲养指南。
通过观察抚顺栗山天牛个体远大于书中所述,吴禹衡推断它们是从省外迁移至当地。“这里寒冷,天牛需要更长的幼虫期,所以个体比南方的更大。环境变化,生物也在变化,一些工具书也会过时,需要订正。”吴禹衡捧着一本快翻爛的《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昆虫学家,把研究甲虫变成终身的事业。”
很多家长怕孩子发展业余爱好影响学习,吴禹衡的妈妈也曾有过担心。但她发现,饲养甲虫让儿子变得更有责任心,做事情也更仔细,便正向引导。吴禹衡不太喜欢学英语,妈妈便鼓励道:“网上下载的外文甲虫资料,正需要你学好英语啊!”把兴趣和学习目的联系到一起,会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这让吴禹衡一刻都不放松自己的学习。有关甲虫的理想,他要努力实现。
夏夜,抚顺三块石森林公园林场门前,一改往日寂静。附近的村民们带着盆、桶、诱蛾灯汇集到空地,这里将进行一场消杀栗山天牛之战。栗山天牛每三年一代,幼虫近两年半的时间里生活在树干内,钻蛀树干,是林场一大虫害。为了减少使用杀虫剂,政府鼓励群众人工捕捉,论斤收购栗山天牛。成虫羽化到产卵之前便是最好的捕捉时期。
诱蛾灯支好约一刻钟,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虫子就争先恐后地飞来。灯前方铺满的是蛾子第一方队,紧接着就是乌泱泱的栗山天牛大军。人们拿着纸篓、垃圾桶、锅盆等容器盛装,再集中往装有水的汽油桶里倒。
来林场的游客中,一个瘦瘦的戴着眼镜的男孩儿看到油桶里的战利品,面露不忍:有零星的锹甲被当成天牛抓进来了。和天牛不同,锹甲的幼虫不吃活树只吃腐木,算不上是害虫。他礼貌地跟身边忙碌的村民说:“我帮你抓天牛,锹甲给我行吗?”“行啊,你抓吧!”得到允许后,男孩儿忙碌起来。这里的天牛铺天盖地,几乎没法下脚,他从晚上9点忙到半夜,徒手捧起天牛一把把地往桶里放,看见大桶内有锹甲就赶紧往外捡——锹甲和天牛一样,在水中撑不了多久就会淹死。不管是斑股深山锹还是红腿刀锹,能救一只是一只。
这个救锹甲的男孩儿叫吴禹衡,是沈阳市铁西区勋望小学六年二班的学生。“锹甲是指鞘翅目锹甲科昆虫。鞘翅目昆虫的特点是有硬翅膀为外壳,所以俗称为甲(壳)虫,像天牛、瓢虫、独角仙、蟑螂都是常见的甲虫。”吴禹衡头头是道地介绍起甲虫,三言两语间为我们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他是地道的昆虫迷,和甲虫结缘,是从一年级时爸爸送给他的一对彩虹锹甲开始。
二
彩虹锹甲原产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锹甲——威武的上颚,金属质感的鞘翅,连害怕虫子的人,都会情不自禁赞叹它的精美外表。
饲养彩虹锹甲并不复杂:在1L 的收纳盒里加大半盒的水,倒入专门的养虫木屑,搅拌混合后压紧实,模拟野外腐败的木头。挖一个浅洞放入一只彩虹锹甲的一龄虫,再盖上木屑,扣上盒盖儿留好透气孔就可以了。别看盒子表面平静如常,幼虫自会在木屑里挖出食道,边挖边吃。如果木屑由深褐色变成浅黄色,变得没有营养了,就要换新的。幼虫经过三龄期把自己吃得足够胖后,就能进入前蛹期。“饲养甲虫就像种花,你给它准备好环境后,就是耐心等待了。”吴禹衡如此总结。
虽然养甲虫大部分时间是等待,可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甲虫不能顺利成活。比如幼虫马上要化蛹时,饲养盒被碰翻扣到地下死亡;甲虫没有完成化蛹被过早挖出来;羽化时遭到晃动导致失败;成虫翻身后没能翻回来,活活累死……每一只甲虫生命的终止,都让吴禹衡伤心。
爸爸安慰他:“虫子死了,哭也没用。应该考虑哪里做的没尽责,怎么做能减少它们死亡。做好你应该做的,看能不能在下一批有所改变。”爸爸的话提醒了吴禹衡,他发现五花八门的意外大多是源于饲养不认真,从此他更注意饲养的细节。
一次,在人工蛹室内,一只彩虹锹甲的离蛹维持要羽化的姿势已有一周,颜色已经变得接近成虫,却呆呆地趴着不动,迟迟不进行羽化。吴禹衡赶紧把它拿出来,用手指轻触彩虹锹甲头顶上的皮——皮下已经变硬,确定可以羽化。吴禹衡小心地把锹甲头顶上的皮搓掉一点儿,看到它的小脑袋微微地晃悠几下,证明自己还活着。难道是没力气了?甲虫只要羽化失败,就零几率生还。人工帮甲虫羽化成功的案例极少,但他决定死马当活马医,试一下。软的地方他用手指慢慢搓,腿部硬的地方用镊子、小剪刀一点点揭掉外皮……做到一半时,锹甲终于自己站起来了。翅膀的地方很软,本无从下手,还好小家伙儿开始努力地在前面拉出翅膀,吴禹衡顺势在后面像帮它脱衣服一样拽住蜕皮……经过艰难的人工干预,这只幸运的彩虹锹甲最终羽化成功了!这让吴禹衡非常有成就感。
三
不同品种的甲虫有不同的习性,有些甲虫幼虫空间不够时易互相伤害。有些甲虫需要群养,有助于化蛹、羽化同步。这是吴禹衡饲养无数甲虫得来的经验。吴禹衡还曾想养蜘蛛,养蜚蠊(蟑螂),但一向支持他的爸爸以不吉祥、有毒、有危险等借口推脱。而妈妈更是直接表态:不能养!他只好暂时作罢。
不光是饲养,吴禹衡还喜欢研究甲虫。他在品德与生活课上,用PPT投影向同学们普及甲虫的知识。他手绘《辽宁八大锹甲》等图,直观可爱地介绍锹甲种类及饲养指南。
通过观察抚顺栗山天牛个体远大于书中所述,吴禹衡推断它们是从省外迁移至当地。“这里寒冷,天牛需要更长的幼虫期,所以个体比南方的更大。环境变化,生物也在变化,一些工具书也会过时,需要订正。”吴禹衡捧着一本快翻爛的《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昆虫学家,把研究甲虫变成终身的事业。”
很多家长怕孩子发展业余爱好影响学习,吴禹衡的妈妈也曾有过担心。但她发现,饲养甲虫让儿子变得更有责任心,做事情也更仔细,便正向引导。吴禹衡不太喜欢学英语,妈妈便鼓励道:“网上下载的外文甲虫资料,正需要你学好英语啊!”把兴趣和学习目的联系到一起,会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这让吴禹衡一刻都不放松自己的学习。有关甲虫的理想,他要努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