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效率提出了较高要求,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是实施有效教学。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应采取的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所说的“有效”是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的具体的发展和进步。实施有效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负担,引导学生乐学,最终提高学习效率。高中化学难度较大,内容也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很是吃力,有的甚至丧失了兴趣。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降低化学教学难度,让学生轻松、快乐、有效学习成为重要目标。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应采取的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让学生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研究、参与、实践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学习二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可以先问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火灾,我们如何去灭火?学生会说用水和灭火器。那大家有没有见到过水和灭火器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点火的现象呢?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吸引学生关注教师下面所要进行的演示实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会感到非常好奇,就会主动地思考、猜测,学生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二、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 自主探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初步形成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生要了解化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方面,让学生学会分析简单的问题,因为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借助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比如学习氯气的性质时,有善于思考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氯气是有毒的,那为什么还可以用到自来水里面杀菌消毒?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己思考并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再如学习来自煤和石油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进行石蜡热分解实验,这个实验可以得到一个难溶于水的气体。气体产生时,教师要及时提问:产生的这种气体是烷吗?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学生的积极性挺高,经过热烈的讨论,他们设计出四种方案:第一种就是把生产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然后看溶液有没有褪色;第二种方案是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看看溴水有没有褪色;第三种方案是将气体装入瓶中,与氯气混合后再进行光照,看看气体颜色的变化,看看集气瓶壁上是不是有油状的液滴;第四种方案是在导管口点燃,看看是不是能燃烧。考虑到这四种方案,学生就分组进行实验并最好记录。实验后学生发现第一种方案和第二种方案中产生的气体含有与烷性质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物质,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迫切地想知道这种物质是什么,这就为教师讲乙烯的化学性质打下来良好的基础。这样自主探究的体验,能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很多有趣的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有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实施信息化教学,让信息为教与学服务。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特有的动静结合特点,能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多彩的画面与生动的展示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刺激,让学生边看边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能变抽象为具体、生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内感受化学,理解化学知识,为学生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变枯燥为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完整的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通过交流、合作学习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交流合作的学习模式有助于教学
过程的系统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互相参与的过程。交流合作的学习模式是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比如教师提出问题或者由学生自身提出问题,通过激烈的讨论,相互交流看法。在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相互交流、讨论知识与问题的思维方法,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化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互动。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表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还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交流时间与自由,让学生能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现行的教材比较注重学生的交流,包括学生小组间的交流,也包括师生间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内讨论、小组间讨论,也可以实行竞争抢答等方式。比如学习氯水的漂白性质时,可以进行简单的演示实验,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氯水,红色会慢慢褪去。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为什么红色会褪去呢?再设计实验证实褪色是由哪种微粒引起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之间进行着激烈的讨论,着眼点在于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氯水中存在的微粒分别和酚酞及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最后学生得出结论是次氯酸的漂白性引发褪色,也可以是发生了中和反应,使溶液的PH 值小于8,出现褪色现象。在实验的过程中,从构思到选择胶体都能激发学生的热情,紧密地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在课堂中展示出来,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笔者在这里推荐一本高考复习参考书《高中化学总复习》,内容共分七章: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基本实验。每章均分三个部分:一、知识重点和规律;二、例题分析和解题思路;三、能力训练。其中能力训练又按难易程度分为A、B两组。
总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有很多种途径,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创设适当地教学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效教学既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选择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比如: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问题解决法、自学法、归纳法演绎法等。建议各地的高中化学老师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家、因人制宜。根据教学内容合同选择教学策略和恰当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怎样学好高中化学[M]1996年1月第1版,刘振贵,科学出版社
[2]中学化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M]1990年6月第1版,张艳秋、肖毅然等编著,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3]高中化学总复习[M]1991年12月第4版,北京市教育局教学研究部编,北京出版社
[4]2014年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三维设计(化学)[M]韩杰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所说的“有效”是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的具体的发展和进步。实施有效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负担,引导学生乐学,最终提高学习效率。高中化学难度较大,内容也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很是吃力,有的甚至丧失了兴趣。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降低化学教学难度,让学生轻松、快乐、有效学习成为重要目标。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应采取的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让学生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研究、参与、实践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学习二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可以先问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火灾,我们如何去灭火?学生会说用水和灭火器。那大家有没有见到过水和灭火器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点火的现象呢?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吸引学生关注教师下面所要进行的演示实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会感到非常好奇,就会主动地思考、猜测,学生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二、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 自主探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初步形成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生要了解化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方面,让学生学会分析简单的问题,因为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借助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比如学习氯气的性质时,有善于思考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氯气是有毒的,那为什么还可以用到自来水里面杀菌消毒?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己思考并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再如学习来自煤和石油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进行石蜡热分解实验,这个实验可以得到一个难溶于水的气体。气体产生时,教师要及时提问:产生的这种气体是烷吗?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学生的积极性挺高,经过热烈的讨论,他们设计出四种方案:第一种就是把生产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然后看溶液有没有褪色;第二种方案是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看看溴水有没有褪色;第三种方案是将气体装入瓶中,与氯气混合后再进行光照,看看气体颜色的变化,看看集气瓶壁上是不是有油状的液滴;第四种方案是在导管口点燃,看看是不是能燃烧。考虑到这四种方案,学生就分组进行实验并最好记录。实验后学生发现第一种方案和第二种方案中产生的气体含有与烷性质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物质,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迫切地想知道这种物质是什么,这就为教师讲乙烯的化学性质打下来良好的基础。这样自主探究的体验,能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很多有趣的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有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实施信息化教学,让信息为教与学服务。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特有的动静结合特点,能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多彩的画面与生动的展示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刺激,让学生边看边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能变抽象为具体、生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内感受化学,理解化学知识,为学生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变枯燥为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完整的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通过交流、合作学习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交流合作的学习模式有助于教学
过程的系统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互相参与的过程。交流合作的学习模式是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比如教师提出问题或者由学生自身提出问题,通过激烈的讨论,相互交流看法。在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相互交流、讨论知识与问题的思维方法,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化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互动。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表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还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交流时间与自由,让学生能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现行的教材比较注重学生的交流,包括学生小组间的交流,也包括师生间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内讨论、小组间讨论,也可以实行竞争抢答等方式。比如学习氯水的漂白性质时,可以进行简单的演示实验,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氯水,红色会慢慢褪去。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为什么红色会褪去呢?再设计实验证实褪色是由哪种微粒引起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之间进行着激烈的讨论,着眼点在于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氯水中存在的微粒分别和酚酞及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最后学生得出结论是次氯酸的漂白性引发褪色,也可以是发生了中和反应,使溶液的PH 值小于8,出现褪色现象。在实验的过程中,从构思到选择胶体都能激发学生的热情,紧密地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在课堂中展示出来,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笔者在这里推荐一本高考复习参考书《高中化学总复习》,内容共分七章: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基本实验。每章均分三个部分:一、知识重点和规律;二、例题分析和解题思路;三、能力训练。其中能力训练又按难易程度分为A、B两组。
总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有很多种途径,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创设适当地教学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效教学既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选择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比如: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问题解决法、自学法、归纳法演绎法等。建议各地的高中化学老师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家、因人制宜。根据教学内容合同选择教学策略和恰当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怎样学好高中化学[M]1996年1月第1版,刘振贵,科学出版社
[2]中学化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M]1990年6月第1版,张艳秋、肖毅然等编著,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3]高中化学总复习[M]1991年12月第4版,北京市教育局教学研究部编,北京出版社
[4]2014年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三维设计(化学)[M]韩杰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