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1,2,4-丁三醇(BT)水溶液为起始原料,发烟硝酸/浓硫酸为硝化剂,采用微反应器连续合成1,2,4-丁三醇三硝酸酯,考察反应温度、物料及混酸比例、停留时间对反应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工艺参数为:1,2,4-丁三醇:发烟硝酸:浓硫酸的摩尔比为1:5:4,反应温度15℃,停留时间48 s,工艺收率90.5%,产品含量98.8%.与传统间歇釜式合成工艺相比,该工艺实现了1,2,4-丁三醇三硝酸酯合成反应的稳定进行,反应温度接近室温,消除了过程反应热的积累和温度波动,缩短反应时间.
【机 构】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氟氮化工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1,2,4-丁三醇(BT)水溶液为起始原料,发烟硝酸/浓硫酸为硝化剂,采用微反应器连续合成1,2,4-丁三醇三硝酸酯,考察反应温度、物料及混酸比例、停留时间对反应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工艺参数为:1,2,4-丁三醇:发烟硝酸:浓硫酸的摩尔比为1:5:4,反应温度15℃,停留时间48 s,工艺收率90.5%,产品含量98.8%.与传统间歇釜式合成工艺相比,该工艺实现了1,2,4-丁三醇三硝酸酯合成反应的稳定进行,反应温度接近室温,消除了过程反应热的积累和温度波动,缩短反应时间.
其他文献
以7-羟基-4-甲基香豆素与丙烯酰氯通过亲核取代反应自制香豆素荧光单体(CFB),将环氧化后的马来酸酐(MA)与香豆素荧光单体(CFB)、苯乙烯磺酸钠(SSS)和丙烯酸(AA)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种荧光示踪型羧酸盐阻垢剂(PECSA).采用FTIR、1 H NMR及SEM对其结构和CaCO3垢晶形进行表征.以阻垢率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阻垢法分别研究了阻垢剂用量、水浴温度及Ca2+浓度对PECSA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示踪型阻垢剂阻垢性能优异,阻垢剂浓度与荧光强度线性相关性好(R2=0.9815
为了提高Sb(Ⅴ)的吸附去除效果,考察了改性pH、Fe(Ⅲ)浓度、改性时间、改性温度等对Fe(Ⅲ)改性卡式变形杆菌吸附剂(简称为FMPAs)制备的影响,并对其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H、Fe(Ⅲ)浓度、改性时间会显著影响FMPAs吸附Sb(Ⅴ)的效果,其最佳改性条件为:Fe(Ⅲ)浓度0.1 mol/L、pH=3、温度35℃、改性时间24 h.SEM-EDS、XRD和FTIR表征表明,改性后Fe(Ⅲ)成功地负载到菌体上,Fe3+与多糖中Na+、K+发生离子交换反应产生的Polyose-Fe、非晶态无
采用调控块状石墨相氮化碳(g-C3 N4)的微观形貌来增加比表面积是提高其光催化性能的有效方法.利用不同溶剂的导向作用将前驱体组装成超分子聚集体,并在熔融盐介质中煅烧,成功制备了锥形、花状、珊瑚状和多孔球形形貌的g-C3 N4.通过红外光谱、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其结构,并进行光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相对于块状g-C3 N4,多形貌g-C3 N4均引入了氰基基团,并增大了比表面积,拓宽了可见光吸收范围.由于光生载流子的复合被抑制,多形貌g-C3 N4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明
采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柠檬酸三丁酯(TBC)、马来酸二辛脂(DOM)对Sasobit温拌沥青进行二次改性,借助布氏黏度实验比较不同改性沥青的降黏效果,并结合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测力延度试验对不同沥青流变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OP、TBC和DOM分别使Sasobit温拌沥青的拌和温度下降26.7%,33.3%和13.3%,Sasobit的降温效果得到提升;三款增塑剂的添加,使Sasobit温拌沥青的车辙因子减小,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增大,高温性能变差,但在64℃下,不同增塑剂/Sasobit复
利用文丘里效应制成空化装置进行NOX脱除,探究不同影响因素对NOX催化氧化吸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NOX浓度为1000 mg/L,NO2/NO为1.5,吸收液体积15 L,pH=11的条件下,NOX的去除率达81%.在吸收液中添加SDBS、Fe2+和Mn2+,均能有效提高NOX去除率.在最优条件下(pH=11.0,CSDBS=0.06 mg/L,CFe2+=1.5 mmol/L),NOX去除效率可达86.0%.
采用控制改变反应物浓度以及反应温度,针对于蔗糖作为还原剂来生产制备二氧化氯,对于参与反应的各个反应物进行了相关动力学研究,并确定了各种反应物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得出反应物级数都较低,反应活化能较小,该反应容易进行.该动力学研究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减缓含CO2油气井固井水泥环的腐蚀破坏,延长井筒生产寿命,制备出一种聚合物微球型防腐蚀剂(PSAC),首先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评价了其抗腐蚀性能,最后初步探讨了其抗腐蚀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微球型防腐蚀剂(PSAC)具有纳米尺度且呈现核-壳结构;PSAC赋予油井水泥石非渗透特性,使得水泥石抗渗性和致密性提高,有效减缓了水泥石腐蚀速率.PSAC通过成膜效应和微球填充效应,提高水泥石基体密实性和抗渗性,减少易腐蚀组份Ca(OH)2初始含量,从而达到提高水泥石抗CO2腐蚀性能的目的.
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炭材料.利用XRD、Raman、碘吸附值、氮气吸附-脱附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不同活化温度下多孔炭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经KOH活化后的多孔炭材料具有石墨微晶和无定形碳共存的结构特征,炭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同时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当活化温度为750℃时,多孔炭材料PC-750的BET比表面积可达1207 m2/g,微孔率为86.74%,活化过程中,温度是控制炭材料形成微孔的关键因素.多孔炭材料PC-750在0.5
基于甲壳素的热重分析结果,研究不同浸渍比的氯化镁(MgCl2)催化作用下甲壳素的热解特性.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拟合快速热解阶段的动力学参数,探究了甲壳素在热解时活化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浸渍比的MgCl2催化作用下,甲壳素的热重曲线明显向低温区移动,热解活化能显著降低.动力学表观参数表明,无论反应级数为多大,数据拟合效果均较好,说明该热解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
为了制备一种新型的两性壳聚糖,拓展壳聚糖的应用范围,以甲壳素为原料,通过化学修饰,制备一种亲疏水结构的两性壳聚糖.首先甲壳素的C6-OH与2-氯乙胺盐酸盐(ACH)反应,接着C2-氨基脱乙酰化,最后与柠檬醛进行希夫碱反应.采用紫外、红外和X-射线衍射(XRD)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两性壳聚糖在253 nm处具有最大紫外吸收峰,其酰胺Ⅰ、Ⅱ、Ⅲ谱带的特征吸收峰分别位于1650,1575,1380 cm-1;与甲壳素在9°和19°处明显的特征衍射峰相比,两性壳聚糖9°处的特征峰消失,19°处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