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建设中,相关系统构建中的计算交换存储控制等设备成为它们的核心硬件,这些核心设备能否正常工作,将直接关系到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那么,规划设计出合理高效的计算机机房将这些高质量高性能的设备发挥出最大作用成为建设重点。本文主要就计算机机房规划设计做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机房建设;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268-01
信息化建设中,相关系统构建中的计算交换存储控制等设备成为它们的核心硬件,这些核心设备能否正常工作,将直接关系到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把实现信息化建设各环节所需的各自功能的核心设备(电子计算机)安置于一个科学合理的空间,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空间即计算机机房。
计算机机房建设包括硬件设备和环境架构。人们往往很重视在系统所需的设备上投资,力求设备的高端化,而却忽略机房建设的投资。为避免因设计失误引发各种设备故障,以致造成计算机系统瘫痪带来损失,因此重视并合理规划机房建设尤为重要。
一、机房建设
实现信息化,离不开网络的完善,网络的完善离不开电子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安置在机房环境下,因此,机房建设实际上是一个环境的建设。计算机的运行受温湿度的波动、尘埃的积聚、静电的积累与释放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造成的故障大多比较隐形不易察觉。机房建设将是通过相关的科学技术辅助设备及工程手段,完成环境、供配电、防雷接地、屏蔽、消防及机房系统故障自我诊断任务在内的一个整体工程。
电子计算机系统绝大部分约占80%以上是由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和线路组成,电路元件排列越紧密,机柜内的单位体积发热量越大,元器件之间的绝缘要求抗干扰要求越高,对机房的洁净度要求也越高。电子元器件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造成机房内温度升高,电阻器件在温、湿度大幅度变化的条件下工作,其阻值的变化将导致功率发生变化。同时,作为一级供电负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时,电源的保证至关重要。重要实验表明,当计算机机房的相对湿度为30%时,静电电压为500V;当相对湿度达到20%时,静电电压为10000V,而当相对湿度降低5%时,则静电电压达到2000V。虽然静电的寄生电流很低,但计算机设备对此却相当敏感,静电放电引起计算机故障主要是因为放电电流瞬时流过机壳,对电源线信号线产生的感应噪声所致。以上各种因素都会导致计算机秩序的紊乱。
如何为计算机设备营造一个优良的运行环境,就是机房建设的重点关注方面。这个环境是包括温湿度控制、洁净度调整、抗干扰能力、抗静电危害等内容在内的整体考虑。因此,整体机房建设将按照包括关于计算站场地环境的相关标准在内的所有规范中的数据为依据进行。
二、机房环境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机房选址。机房选址要科学合理。避免设在底楼或顶楼,应远离无线电干扰源和强电力源,远离震源和污染源。依据机房建设标准和需求等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功能间区划的科学性,使网络线搭接及电源配电线的路由最近,走线要符合布线的安全距离,并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强电的电源布线应尽量靠近主机房的负荷中心,平面布置要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及管理,空调的气流组织要合理,以达到最好的效能。可以划分为配电间、UPS间、主控机房、操作间等。
(二)机房环境。包括装修装饰材料的选择和温湿度指标的实现。装修材料尽可能选用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非燃烧材料或难燃材料,装饰材料应选择气密性好、不吸尘不发尘、易清洁、受温湿度变化影响小的材料。机房地板要选用全钢型抗静电活动地板,负荷承载能力要强,而且要求具有良好的防静电、防火、防潮、防锈等功能,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有关标准。
机房内温湿度环境主要是还是靠选择合适的空调来实现,机房空调的选用最重要的是空调功率应该与机房所需制冷量匹配。空调建议使用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最好使用两台,两台空调一用一备,轮换运行,一台停运另一台能够自启动。空调的加湿除湿功能能够保证机房湿度符合条件,减少机房静电的产生。机房室温应保持在20℃至25℃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0%至70%。
(三)机房供配电系统。机房供电系统是机房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机房供电的高可用性是建立在电力系统从UPS的选型配电系统设计、配电线路规划以至插座设计,并将整个系统进行严格的组合安装这样一个完整的工程基础上的,电力系统中的每一环节都应具备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机房设备供电最好与机房照明用电、机房空调供电分开。机房供电应该采用两路电源,每路电源从不同线路引入,保证两路电源不会同时中。在机房供配电设计时,应准确统计出设备的负荷功率,合理选择UPS电源,每台UPS的负载率不得超过70%,并在UPS的输入前端设置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配电系统中要设置完善的继电保护,在交流线路的入口端及UPS的输入端设置浪涌电压保护器,以防护浪涌对设备的危害。机房内地板下的配电线路应采用阻燃铜芯屏蔽导线穿金属线槽或金属管敷设,电源线应尽量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并做好接地,最大限度的避免电磁干扰。UPS输出供电线路应尽可能短,以确保UPS供电的质量。
(四)机房网络布线。在明确机房每个机柜及功能区域的基础上,才能对机房布线做出合理统筹规划。布线可根据机房的不同结构,采取地板布线或吊顶布线等方式,一般要求布线距离尽量短而整齐,排列有序,并做到标注正确。机房内布线,电源线和弱电线应放在金属布线槽内,且电源线槽与弱电线槽的距离不小于10cm。选用线槽时要考虑到以后增加线路空间。在机房地板下要有接地用的铜排,供各种信号接地、电源接地、安全接地、交流接地、直流接地使用。
(五)机房防雷。由于机房进出线缆和供配电系统所需的电力线缆会引雷入室,因此,机房内在配电柜内安装电源防雷器以实现防感应雷。通常我们在做机房工程的设计时,必須统筹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雷电串入机房。可采取屏蔽、等电位连接措施。
参考文献:
[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2]孔祥茹,中心机房的供电设计[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0(02)
[3]樊金巧,中心机房配电系统改造[J],软件导刊,2007(21)
[4]陈峰,马艳萍.网络核心机房设计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机房建设;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268-01
信息化建设中,相关系统构建中的计算交换存储控制等设备成为它们的核心硬件,这些核心设备能否正常工作,将直接关系到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把实现信息化建设各环节所需的各自功能的核心设备(电子计算机)安置于一个科学合理的空间,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空间即计算机机房。
计算机机房建设包括硬件设备和环境架构。人们往往很重视在系统所需的设备上投资,力求设备的高端化,而却忽略机房建设的投资。为避免因设计失误引发各种设备故障,以致造成计算机系统瘫痪带来损失,因此重视并合理规划机房建设尤为重要。
一、机房建设
实现信息化,离不开网络的完善,网络的完善离不开电子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安置在机房环境下,因此,机房建设实际上是一个环境的建设。计算机的运行受温湿度的波动、尘埃的积聚、静电的积累与释放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造成的故障大多比较隐形不易察觉。机房建设将是通过相关的科学技术辅助设备及工程手段,完成环境、供配电、防雷接地、屏蔽、消防及机房系统故障自我诊断任务在内的一个整体工程。
电子计算机系统绝大部分约占80%以上是由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和线路组成,电路元件排列越紧密,机柜内的单位体积发热量越大,元器件之间的绝缘要求抗干扰要求越高,对机房的洁净度要求也越高。电子元器件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造成机房内温度升高,电阻器件在温、湿度大幅度变化的条件下工作,其阻值的变化将导致功率发生变化。同时,作为一级供电负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时,电源的保证至关重要。重要实验表明,当计算机机房的相对湿度为30%时,静电电压为500V;当相对湿度达到20%时,静电电压为10000V,而当相对湿度降低5%时,则静电电压达到2000V。虽然静电的寄生电流很低,但计算机设备对此却相当敏感,静电放电引起计算机故障主要是因为放电电流瞬时流过机壳,对电源线信号线产生的感应噪声所致。以上各种因素都会导致计算机秩序的紊乱。
如何为计算机设备营造一个优良的运行环境,就是机房建设的重点关注方面。这个环境是包括温湿度控制、洁净度调整、抗干扰能力、抗静电危害等内容在内的整体考虑。因此,整体机房建设将按照包括关于计算站场地环境的相关标准在内的所有规范中的数据为依据进行。
二、机房环境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机房选址。机房选址要科学合理。避免设在底楼或顶楼,应远离无线电干扰源和强电力源,远离震源和污染源。依据机房建设标准和需求等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功能间区划的科学性,使网络线搭接及电源配电线的路由最近,走线要符合布线的安全距离,并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强电的电源布线应尽量靠近主机房的负荷中心,平面布置要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及管理,空调的气流组织要合理,以达到最好的效能。可以划分为配电间、UPS间、主控机房、操作间等。
(二)机房环境。包括装修装饰材料的选择和温湿度指标的实现。装修材料尽可能选用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非燃烧材料或难燃材料,装饰材料应选择气密性好、不吸尘不发尘、易清洁、受温湿度变化影响小的材料。机房地板要选用全钢型抗静电活动地板,负荷承载能力要强,而且要求具有良好的防静电、防火、防潮、防锈等功能,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有关标准。
机房内温湿度环境主要是还是靠选择合适的空调来实现,机房空调的选用最重要的是空调功率应该与机房所需制冷量匹配。空调建议使用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最好使用两台,两台空调一用一备,轮换运行,一台停运另一台能够自启动。空调的加湿除湿功能能够保证机房湿度符合条件,减少机房静电的产生。机房室温应保持在20℃至25℃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0%至70%。
(三)机房供配电系统。机房供电系统是机房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机房供电的高可用性是建立在电力系统从UPS的选型配电系统设计、配电线路规划以至插座设计,并将整个系统进行严格的组合安装这样一个完整的工程基础上的,电力系统中的每一环节都应具备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机房设备供电最好与机房照明用电、机房空调供电分开。机房供电应该采用两路电源,每路电源从不同线路引入,保证两路电源不会同时中。在机房供配电设计时,应准确统计出设备的负荷功率,合理选择UPS电源,每台UPS的负载率不得超过70%,并在UPS的输入前端设置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配电系统中要设置完善的继电保护,在交流线路的入口端及UPS的输入端设置浪涌电压保护器,以防护浪涌对设备的危害。机房内地板下的配电线路应采用阻燃铜芯屏蔽导线穿金属线槽或金属管敷设,电源线应尽量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并做好接地,最大限度的避免电磁干扰。UPS输出供电线路应尽可能短,以确保UPS供电的质量。
(四)机房网络布线。在明确机房每个机柜及功能区域的基础上,才能对机房布线做出合理统筹规划。布线可根据机房的不同结构,采取地板布线或吊顶布线等方式,一般要求布线距离尽量短而整齐,排列有序,并做到标注正确。机房内布线,电源线和弱电线应放在金属布线槽内,且电源线槽与弱电线槽的距离不小于10cm。选用线槽时要考虑到以后增加线路空间。在机房地板下要有接地用的铜排,供各种信号接地、电源接地、安全接地、交流接地、直流接地使用。
(五)机房防雷。由于机房进出线缆和供配电系统所需的电力线缆会引雷入室,因此,机房内在配电柜内安装电源防雷器以实现防感应雷。通常我们在做机房工程的设计时,必須统筹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雷电串入机房。可采取屏蔽、等电位连接措施。
参考文献:
[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2]孔祥茹,中心机房的供电设计[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0(02)
[3]樊金巧,中心机房配电系统改造[J],软件导刊,2007(21)
[4]陈峰,马艳萍.网络核心机房设计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