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创伤具有病情复杂、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救治难度大,目前创伤救治模式由于医疗条件限制、资源调度分配不及时等原因,仍然存在急救效率低与流程应用不规范等不足,创伤患者的救治面临巨大挑战。创伤患者在救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对病情诊断及治疗有价值的动态数据。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是基于大规模的数据集合,对给定的数据进行合理预判或估算的算法,现已应用于创伤患者的救治模式中,其高效精准的大数据统计分析,以及机器学习、规划决策等创新医疗技术既提高了创伤患者救治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临床医师的工作负荷,弥补了传统创伤救
【机 构】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创伤外科,苏州 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创伤外科,苏州 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创伤外科,苏州 215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伤具有病情复杂、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救治难度大,目前创伤救治模式由于医疗条件限制、资源调度分配不及时等原因,仍然存在急救效率低与流程应用不规范等不足,创伤患者的救治面临巨大挑战。创伤患者在救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对病情诊断及治疗有价值的动态数据。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是基于大规模的数据集合,对给定的数据进行合理预判或估算的算法,现已应用于创伤患者的救治模式中,其高效精准的大数据统计分析,以及机器学习、规划决策等创新医疗技术既提高了创伤患者救治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临床医师的工作负荷,弥补了传统创伤救治模式的不足。笔者就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创伤患者院前急救和院内诊治过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创伤救治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强力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与普通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56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1例,女375例;年龄48~79岁[(61.7±10.7)岁]。骨折节段:T11134例,T12154例,L1160例,L2118例。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分型(ASOTLF)均为ⅢA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严重程度评分系统(TLOFSAS)评分均≥5
目的探讨老年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合并腰椎退变性滑脱(LDS)对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医院收治的77例胸腰段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61例;年龄61~92岁[(73.9±8.4)岁]。均为单节段胸腰椎(T11~L2)骨折。单纯胸腰段OVCF49例(OVCF组),胸腰段OVCF合并LDS28例(OVCF LDS组)。术前测量并比较两组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
目的比较数字化术前设计辅助微型钢板联合重建接骨板与常规微型钢板联合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35例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25~63岁[(45.5±9.8)岁]。16例采用数字化术前设计微型钢板联合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数字规划组),19例采用常规微型钢板联合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常规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2d采用Matta
目的探讨儿童屈曲桡偏Wilkins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新亚型特点及可信度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54例;年龄2~13岁[(8.5±2.4)岁]。根据影像学特点对屈曲桡偏Wilkins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分类,分为两种亚型:ⅢA型(14例),骨折完全断裂,远端骨折块向前向外移位,无明显前后倾(
目的探讨单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RorabeckⅡ型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PDFF)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收治的13例伴严重骨质疏松(T值≤-2.5SD)的初次TKA术后RorabeckⅡ型PDF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65~85岁[(75.2±6.5)岁]。患者均行单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及早期规范的关节功能康复锻炼。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比较单半隧道、双半弯形隧道和缝线锚钉固定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8例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36例;年龄12~34岁[(19.6±5.5)岁]。20例采用关节镜下单半隧道固定重建MPFL(单半隧道组),18例采用关节镜下双半弯形隧道固定重建MPFL(双半弯形隧道组),20例采用关节镜下缝线锚钉固定重建MPFL(缝线锚钉组)。比较三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国际
目的探讨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移位特点和正位Garden指数评价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移位程度的信度、效度及其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8年10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收治的98例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骨盆X线片,其中男47例,女51例;年龄19~89岁[(64.9±16.2)岁]。患者中包括21例髋关节64排三维CT资料。由3名高年资医师先后重复2次,对每例患侧股骨颈正位Garden指数各测量3次。统计描述正位Garden指数的分布特点。采用Spearman相关
目的探讨载万古霉素(Vm)微泡(MBs)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TMD)技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生物膜形态结构、厚度及细菌活力的影响。方法以薄膜水化法制备Vm-MBs。以MRSA为受试菌株,将直径13mm的无菌盖玻片放置于24孔板中构建体外生物膜模型,结晶紫染色后通过肉眼、光镜观察生物膜形态。LIVE/DEAD、SYTO59和DIL分别对生物膜和MBs染色,染色后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态及生物膜与MBs的位置关系。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生物膜分为对照组、Vm组、Vm-MBs组、UTM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L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轴突中嘌呤能P2X3受体(P2X3R)转运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影响。方法选择72只健康SD雄性大鼠,采用手术结扎右侧坐骨神经造成坐骨神经CCI的方法构建NPP模型。按随机数字法表分为CCI组、CCI LA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4只。正常对照组仅暴露右侧坐骨神经不结扎。CCI LA组行CCI组相同处理后给予2g/L的LA(4mg/kg,腹腔注射,1次/d,共1次),其余两组以同样方式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三组大鼠分
不稳定性骶骨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常导致脊柱骨盆力学传导结构受损,引起行走功能障碍。由于骶骨复杂的局部解剖、独特的生物力学和较差的骨质量,骶骨骨折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挑战。钉棒固定系统在治疗变异骶骨骨折及较为严重骶骨骨折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技术的引入,钉棒固定系统已衍变出多种结构类型,根据固定范围是否延伸至脊柱分为脊柱骨盆稳定技术和骨盆稳定技术两大类。笔者从生物力学性能和临床疗效方面对骶骨骨折治疗相关钉棒固定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内固定的选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