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分子成像定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peng1986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MR技术在提供心脏和大血管疾病的解剖和功能信息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类技术又称为心血管MR( cardiovascular MR, CMR)技术[1-4].分子影像( molecular imaging,MI)侧重于在细胞和分子(蛋白)水平定性及定量地探测与重要生理过程和疾病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又称分子靶点)的表达[5-7].由于这些分子靶点在活体组织中表达量极低(通常为nmol水平),常规CMR技术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对比度和分辨率来直接检测这些分子靶点。

其他文献
随着CT技术的发展,尤其是MSCT的普及应用和低剂量肺癌早期筛查的开展,肺内直径<10mm的结节(称小结节或亚厘米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提高[1].肺内淋巴结(intrapulmonary lymph nodes,IPLNs)被认为是由正常淋巴组织发展而来,在胸膜下的异常肺组织内尤其在有吸烟史的患者中偶然发现,直径多<10 mm;对于此类病变,常规X线片往往不能显示,常在体检中无意发现[2]。
期刊
由《中华放射学杂志》和西门子影像学院联合举办的低剂量CT图像大赛,经过严密组织和精心策划,以及数月的积极筹备和努力,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圆满落下了帷幕。本届图像大赛共收到有效图像300余例,在评奖过程中,严格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要求,按照最优化低剂量的原则,从图像的剂量水平、诊断信息和美学标准等3个方面进行评比。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1 ]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病变致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研究发现,大多数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并不严重,68%的ACS是由狭窄程度<50%的斑块引起[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期刊
目的 分析和总结MR DWI扫描试验在甲状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现特征.方法 术前经MRI常规检查和DWI检查的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42例,男10例,女32例.年龄20 ~72岁,平均(42±13)岁,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利用美国GE公司图像后处理软件Functool,根据不同的b值(300、500、800 s/mm2)产生ADC值,比较良、恶性病变部位的ADC值,对其进行独立样本的£检验并绘制ROC曲
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CT对比增强扫描的重要不良反应之一.研究表明,对比剂剂量与CIN的发生率有线性关系,减少对比剂剂量可降低CIN的发生率[1].传统的头颈血管CTA检查,在颈部动脉显影的同时,颈部静脉也显影,同时上腔静脉内也存在较大量的对比剂.静脉显影不但有可能影响头颈部动脉的显影质量,而且增加了患者发生CIN的风险.本研究中,笔者采用
期刊
淋巴上皮样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LE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在组织学上与鼻咽未分化癌相似,可发生在鼻咽以外前肠起源的器官.涎腺LEC罕见,占所有涎腺肿瘤1%以下[1].该病于1962年由Hilderman等[2]首先提出,义被称为淋巴上皮瘤样癌、恶性淋巴上皮病变、伴淋巴样间质的未分化癌、未分化癌在淋巴上皮病变中等.在WHO涎腺肿瘤分类第2版定义为伴淋巴样间质的
期刊
胸部是CT低剂量研究最主要的领域之一,但最佳管电流的研究报道较多,却不甚统一.胸部最小管电流应随部位不同而异的争议依然存在[1].而自动曝光控制技术缓解了这一担忧,同时对自动曝光控制技术影响因素的研究也逐渐引起注意[2-6].笔者旨在探讨使用自动管电流曝光技术(CARE Dose 4D)进行胸部扫描时,手臂上举姿势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为CT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肺通气功能的评估对于各种肺疾病患者非常重要.尽管临床上有很多方法用于肺通气功能的评估,但这些技术均有其自身的不足.近年来,以氙气增强为基础的双能量CT(DSCT)肺通气成像不仅能同时提供全肺的解剖信息,而且能提供全肺和局部的肺通气功能信息,是能量CT成像的热点领域.笔者对氙气增强的DSCT通气成像的基本技术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肝脏假性淋巴瘤是临床上一种极为罕见的良性肿瘤,为了提高对其影像表现的认识,笔者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肝脏假性淋巴瘤患者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搜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肝脏假性淋巴瘤患者资料,其中女3例、男1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0岁.2例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1例为上腹
期刊
患儿男,5岁.平素体健,无任何疾病史.因右眼球结膜充血2个月,右眼球萎缩1周,于2010年3月15日就诊.2个月前患儿自诉右眼视物不清,父母发现其右眼球结膜充血、流泪、无分泌物.曾予以抗炎治疗,疗效不佳.体检:一般情况可,右眼视力无光感,左眼视力0.6.右眼球萎缩,凹陷,结膜混合充血.下方角膜片状混浊,虹膜大部分后粘连;上方周边前房消失,瞳孔欠圆,光反射消失.晶状体呈瓷白色混浊,无法看到眼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