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决定成功!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xbdmmy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必须讲究方法论。今天互联网的竞争格局,远远不是十年前的样子,必须具有不同的创见,而不同的创见的前提,就是要有行业格局认知,看清大趋势,在大趋势下做判断。所谓战略,就是在这样的格局认知下,找到破局点,制定路线图,投入资源。如果不去建立这样的认知,公司很容易陷入误区。
  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纯粹靠一个单点爆发,已经很难。过去的10年,甚至20年,互联网是一片蛮荒之地,需求稀缺,人才也稀缺。只要你投身这个行业,随便找个单点开始深耕;只要你还算努力和坚韧,运气也不太差,就有机会做家不错的公司。所以,那个时候不需要预测,需要的就是干干干!
  但这个世界是不连续的。经过20年的发展,今天,互联网已经是一个传统行业。
  这个时候,要求我们想清楚,行业里的大风在哪里,并做出预测。因此,你的脑海里必须有一个对这个行业越来越清晰的认知格局脑图。
  哪里已经是过度竞争,哪里刚兴起却没人察觉,三四线城市网民的不同在哪,互联网与哪个行业、以哪种形式的结合会有机会等等。
  我们需要在这样的大格局下,在过去积累的认知红利之上,重新构建新的认知体系,制定战略的新打法。要去更大的空间,寻找新的破局点和机会。
  我讲过一句话,叫“现象即规律”。现在,我把它解释得更清楚一点,叫“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所有单点都是大趋势下的必然。”一个现象,它发生的时候,一定有大趋势支撑它。
  我曾经一度认为:美国人强调“不同的创见”很有情怀,后来发现,本质不是情怀,而是为了减少竞争成本。因为美国创业者们比我们更早进入血海竞争阶段,“勤奋+努力+不要命”已经很难产生质的差别,才逼迫他们用“更勤奋的思考”来避免高成本的竞争,从而降低失败概率。
  创业必须讲究方法论,必须讲究不同情形下的不同方法。今天互联网的竞争格局,远远不是十年前的样子,必须有不同的创见,而不同的创见的前提,就是要有行业格局认知,看清大趋势,在大趋势下做判断。
  所谓战略,就是在这样的格局认知下,找到破局点,制定路线图,投入资源。如果不去建立这样的认知,公司很容易陷入误区。
  避免战略认知的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见招拆招,啥热做啥,啥熟悉做啥。
  这是懒惰思考,不愿意认知升级的表现。结果就是越做越多,越做越累,越做越委屈。
  一年多前,我跟几个高管反思,猎豹今天是不是做挺多的?我们在过去野蛮生长中,不断强调快速执行,做热点,认为只要做好这个点就会有机会。没有用整个大趋势或者叫大格局下的战略,做一个大方向下的可串联的点。
  要知道,整个互联网的竞争加剧比我们想象中要快得多。如果每个单点,不是在一个大格局下的累加,那么每个单点都会遇到对手强大的竞争,很难长大。
  我们老说战略的懒惰,就这个意思。看到一个机会,扑上去。看到另一个机会,再扑上去。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但回头一看,各种方向上布满了各种产品,彼此不能借力,也没办法真正在单点上聚焦。
  第二个误区是:做产品的方法论依然停留在5年前,认为抓一个简单功能热点就能颠覆格局。
  我经常在微博上收到各种私信,说他有个点子,要颠覆腾讯,颠覆阿里,问要不要见他?这种私信我基本不回,为什么?
  因为我不觉得存在这样的点。
  如果20年前,想个网址导航,还有可能成为hao123。几个人在屋子里攒出一个聊天APP,还有机会是QQ,逆向一个Dos3.0,写个WPS,一不小心就成为一家上市公司。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但这个时代真的过去了。
  移动互联网的APP,不稀缺了,越来越少的APP可能异军突起。APP呈现越来越强的头部效应。而头部的那些大佬们,已经总结了一整套如何面对单点突破的小对手。
  尽管你精干灵活,但他们会用生态、用流量、用更强大的研发力量碾压你。也就是说,只把一个单点做到极致就能创造奇迹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归根到底,还是以前互联网不被重视,具备互联网技能和认知的人有限,所以你做了,别人要么看不起,要么做不来。而今天,“互联网就是金矿”的认知,已经深入人心;互联网相关从业者,浩浩荡荡。容易打的仗,已经打完了。
  怎么办?只有花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构建自己的行业格局认知。在看上去繁杂纷扰的信息中,不断深度思考,加大自己的认知优势,然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找到不为人知的机会,趁着大家还不够懂,突然发起战役,全力以赴。
  这就回到开头的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构建这样一种格局思考的能力?
  判准未来,才有机会定义
  先拿我自己做例子,回顾几个破局点的思考路径。
  怎么产生出Clean Master这一个点?当时我觉得,中国互联网APP水平还是不错的,拉了一个技术同事到美国开会,请了一个挺牛的人介绍安卓。讲完后,我的同事说,这人水平一般。我想,这位同事虽然狂了点,但说得很中肯。而这位牛人,已经是一家60人硅谷创业公司的CTO。我们做了一些动效给他,他还很疑惑怎么做到的。我发现,中美之间并不存在技术代差。
  于是,我开始思考,中国APP能否走出去。最后我作出一个大趋势的判断—中國APP已经领先全球了,我们已具备这样的基础。这个判断做出以后,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包括我们上市后,该干什么?当时我的判断是,移动互联网颠覆格局的机会基本过去了,要想找到十倍增长的机会,必须从未来着手。所以那时,我跑硅谷,跑以色列,去世界各地看创业团队。在国内搞战队,办基金,只投非纯粹互联网的早期创业项目,想知道年轻创业者在干什么,互联网跨界到底怎么发生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发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尤其深度学习,开始在很多创业方向中都有体现。它把很多过去跨行业的算法统一了起来,并且效果上有了质的飞跃,这让我非常着迷。   而机器人又是个工具,和我们过去做的事情不谋而合。它到底长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这就有机会去定义。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要去定义机器人的交互是怎样的,人的感受是怎样的?我觉得这个特别吸引我,也符合我的特质。与此同时,能把基于深度学习产生的视觉、听觉技术革命,与机器人产业结合起来,更是今天很少人意识到的巨大机会。
  这个行业认知建立以后,执行也就变得简单了。去年年初,我开始下大力气组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团队。在整个行业暴热,开启人才大战的前夜,我们组建了一支精壮的国际化队伍,还全力以赴研发了产品,很快就会看到我们即将发布的AI产品,多少也算领先了业界一步。
  回想当初,我说自己要倾家荡产做机器人,很多人还认为我只是蹭个热点,搞个宣传。但把真实情况串起来后,你会发现,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同上文所述,这个单点,它不是偶然,而是整体思路的必然。
  所以,一个点不是孤立存在的。你的脑海里有没有一个大格局?这个大格局是什么?这很重要。
  找到目标,才能持续累加
  上文已经反复强调:脑海要有大格局。大格局就是对这个行业深入的、清晰的认知。
  心中要不断问这个问题—在这个行业里,什么才是真正的机会?什么才是下一个趋势?这样,你才能判断,这个点对不对。否则,可能消耗了很多人,把什么都投进去,但不形成持续爆发增长。因为它不是大趋势下的点。本质就不该做。
  要有这样的认知,就需要花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行业,去思考对手,去观察现象。在获取大量信息后,不断在脑海里做思维推演,去判断。
  这些格局认知里,你会想到一些关键词,比如全球化、视频、品牌、AI、争夺时长和红利结束等等。整个行业的大格局,没必要从零开始做认知判断,一些看上去很热门的趋势,可以选择相信,再去分析背后的规律。
  其次,养成格局和破局结合的思维习惯。破局就是找到与众不同的那个点。二者缺一不可。
  过去,我们太强调单点的重要性了。大部分人的思维习惯,停留在游击战。有个好想法,做起来。对手在哪,他们在怎么做?这个领域的趋势会怎样?这个点领先者是不是稍微抄袭下就一样了?基本都不知道,也不去了解。只在为自己的想法激动不已,恨不得明天就赶紧实现。
  今天,做一个互联网产品就像做一辆汽车。如果你只有对某个功能(比如汽车安全)的好想法,而不去认真思考资金,工厂,产业链,上下游,品牌定位,对手策略,消费者习惯迁移等因素,你认为你有机會超越宝马、奥迪、奔驰吗?
  战略,就是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逼迫自我的思考。真正的超越机会,不是来自于在工作时间上把对手逼死,而是在认知深度上先把自己逼疯。
  互联网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形势下,做战略的关键点,就在于不断加深自己的认知,找到已经存在但不为人知的那个秘密。而且,这个秘密所能孕育的机会,要足够大;离现有领先者的区域,要足够远。
  核心是你能否具备超出对手的、对行业的、与众不同的认知。基于这个格局认知,为自己撕开一道突破口。
  经过充分思考和认真研究后,制定清晰目标以及持续推进的路线图,这应该就是战略的全貌。同时我也要补充一点:战略是在这个路线图下的势能的累加,不能累加势能的,再有效果的执行,本质只是增加成本。
  这样你就可能理解了杰克·韦尔奇说的“数一数二法则”。因为不数一数二,长期没有竞争力,还耗费精力。就不是一个累加势能的点。
  如今,我们有了新的宗旨—让世界变得聪明,目标就是要围绕AI方向做累加。我们的路线很清楚,那就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累加,以6亿月度活跃用户数据为基础,用技术和产品的突进,完成整个目标。
  对目标没有持续、有效累加的事情,都没有意义。
  战略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战略就是一个杠杆。它让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放大几倍,几十倍。一旦远离这个杠杆,就变成了小公司创业模式。
其他文献
去年11月27日,小米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报告期内,小米收入达到53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5%。这是小米单季度的营收新高。  相比收入,盈利能力的提高是小米财报最大的亮点。  2019年第三季度,经调整后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增长20.3%,大超市场预期。此外,小米2019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总计92亿元,已超去年全年。  受此影响,今天开盘小米的股价最高到达9.16元,最大上涨4.
期刊
看一个公司是否真心想做开放平台,要看平台制定的规则和服务性质是否把行业的共赢、繁荣当作第一位。虽然现在整个房地产、招聘的市场形势非常不好,但58集团并不会削减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因为市场越不好,58集团服务的客户们可能越需要支持。  看一个公司和品牌是不是真心想做一个开放的平台,不要看口头上怎么讲的,而是要更关注平台是怎么做的、是怎么设计平台规则的。  13年间做好中立、开放大平台这一件事,未来
期刊
在今年1月底,在浙大管理学院的“浙大战略型企业家项目”上学完新一期课程后,林珠德就飞回了马来西亚,原本想着,过完今年的春节,再回到中国,特别是,自己的家族公司发林集团(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林集团”)投资在山东德州的“东盟国际生态城”,目前正在进入关键的时期,可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却令林珠德只能固守在马来西亚的家中。  进入4月后,新冠疫情在马来西亚也突然急速上升。截止到4月13日,马来西亚
期刊
信息革命正在影响着每个行业,资本市场机构的感受尤为强烈。负面舆论、费率压力、价值链再平衡、全面自动化、去中介化改革和持续的人才短缺都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此外,由于监管政策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忽视变革、止步不前的公司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资本市场机构可以通过打造敏捷型企业实现业务增长,获得并维系长久的客户黏性。埃森哲认为,通过积极转型,投行有望实现3?4%的净资产收益
期刊
更轻的酒店“加盟”模式来了?  今年7月,在众多OTA、酒店巨头外,飞猪也终于将触角伸向了单体酒店市场。菲住酒店联盟是飞猪旗下会员制酒店品牌。虽然定调为“会员制酒店品牌”,但按其对会员、流量的玩法,对商家的运营加持,菲住酒店联盟并不像一个酒店品牌,显然也不是OTA模式。不过,其招纳酒店的速度,似乎不亚于狂奔的OYO。  阿里巴巴副总裁范驰(花名:程咬金)以及未来酒店CEO、菲住酒店联盟项目负责人庄
期刊
從有线到IPTV、从通信运营商到播控运营商,在过去的一年里,都被诸多的合作不确定性和变化性所裹挟、所困惑。红利的衰竭,业态的变迁,比想象中来的更快。变局和抉择将成为从2019?2020年间,萦绕产业链各方心头的焦虑和思考。政策高压下的运营商思变  截止2019年10月29日,工信部发布数据,国内IPTV用户达到2.94亿,预计到年底应稳破3亿,而同期有线电视用户总量则降至2.12亿,此消彼长下,I
期刊
随着项目管理对组织战略实施的价值越来越明显,项目经理将越来越多地担任高调而具战略性的角色,甚至在带领组织走向即将来临的颠覆性时代时,担任更加重要的位置。  由PMI(项目管理协会)发布的2018《职业脉搏调查》(Pulse of the Profession?)报告中,对于项目经理之于企业的重要价值提出了严峻的课题。  当前,来自技术、商业等诸多变化,给企业组织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
期刊
就在全球新冠疫情大爆发期间,特别是在美国的新冠疫情陷入极度焦虑背景之下,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却遭做空公司接连精准狙击。  继瑞幸咖啡在今年1月31日被做空机构浑水(Muddy Waters LLC)精准狙击后,4月7日,爱奇艺又遭浑水和第三方研究公司Wolfpack Research看空,Wolfpack Research指认爱奇艺虚增了80?130亿业绩,首次利空打击,爱奇艺股价当日早盘跳水一度跌
期刊
无论你是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久经职场江湖的职业经理人,要想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就需要“向上管理”,因为在任何公司或组织中,可以允许大多数人没有下属,却很难允许少数人没有上司。  如果你是别人的上司,请千万不要误会“向上管理”。向上管理的目的,是告诉下属如何用上司较为满意和喜欢的方式做一个出色的下属。因为下属一旦掌握了向上管理的基本要领之后,会让上司的工作越来越顺利,并且会让上司从优秀到卓越。如果你
期刊
根据PMI(项目管理协会)《职业脉搏调查》①系列报告发现,有一类PMI称之为创新组织的企业在项目成功率上高达71%,并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在客户满意度、产品和服务质量、相关收入和生产力改进方面取得了极大提升。  “百箱大战”  随着智能音箱款式的爆发,名副其实的“百箱大战”正式到来。全球权威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音箱市场报告》。数据表明,高速发展的中国智能音箱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