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举办权花落上海的前前后后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en5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坚持20多年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的历史必然,是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摆脱近代长期贫弱、走向伟大复兴的宏伟决策,也是飞速进步的当代中国敞开胸怀、积极致力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和国际展览事业发展的一项多赢选择。自1999年“东方明珠”上海决定代表中国申请承办2010年世博会以来,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决心、中国市场的魅力和前景,打动和吸引了全世界。3年来,上海踌躇满志、全力以赴,向成为被誉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奥林匹克”世博会主办城市的愿望努力冲刺,最终在2002年12月3日成功取得举办权。这将是世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那么,中国这条“申博”路是如何艰辛且精彩走过的呢?
  
  众志成城:百年梦想今欲圆
  
  事实上,举办世博会,是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百年盛会。
  中国近代一些先知先觉的有识之士,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开始著文介绍世博会,并主张中国举办世博会,促进工艺进步、生产增长和商业发达。例如启蒙思想家郑观应早在1894年刊发的《盛世危言》一书中,就详细介绍了世博会的历史。他强调,“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救中国之贫,莫如大兴工艺”。但是,旧中国国力衰弱,外侮频仍,郑观应等有识之士举办世博会的设想和建议,只能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
  到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发展、大繁荣,让中国人越来越充满信心及有能力申请举办世博会。
  1958年,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张闻天就曾建议上海举办世博会。1958年4月,张闻天一行抵达上海,用了4天时间主动约请了上海分管涉外部门的多位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谈话。在一次座谈中,上海市外办副主任、上海市对外经贸局局长齐维礼向张闻天介绍了1956年10月13日至29日他作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贸易访问团的团长,率团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参加在突尼斯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博览会的情况。谈话结束时,张闻天要齐维礼写一个书面材料,建议1959年在上海举办一届国际博览会。
  在上海和分管涉外部门的多位负责人畅谈3天后,张闻天发现了不少情况。于是,1958年4月8日至9日,张闻天在上海先后发出了致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并报毛泽东主席的两份报告。1958年4月13日,张闻天又上报了致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并报毛泽东主席的第三份报告,即关于建议1959年在上海举办国际博览会的报告,并附上了齐维礼的书面意见书。张闻天在报告中,充分肯定了齐维礼关于1959年在中国举办国际博览会建议的重要性。
  张闻天的报告和齐维礼的建议报送周恩来总理后,周恩来总理于1958年4月18日作出3点重要批示:一、即送主席阅。二、抄送如前。三、已告外事、经济等小组,加以研究。
  从批示的时间来看,对关于“申博”的重要建议和报告,周恩来总理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作出了反应。但无奈1958年的中国过分地强调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调动人民群众大干、苦干社会主义积极性的重要性,而忽略了经济规律的客观作用以及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因此,张闻天、齐维礼的报告和建议在当时石沉大海,没有结果。但在新中国国际博览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他们二位无疑是奋斗开拓的先驱。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上海开始进行“申博”可行性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初,进一步为“申博”进行了发展战略研究、总体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准备。
  1993年,国际展览局接纳中国为第46个成员国。1999年在昆明举办园艺博览会期间,上海市人民政府就决定申请承办2010年世博会。同年12月8日,中国政府代表在国际展览局代表大会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上海作为“申博”城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自此,中国正式开始走上了“申博”路:
  ——2000年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成立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办委员会,并确定了以国务委员吴仪为主任委员的申办委员会成员名单。
  ——2000年4月10日,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网站(世博网)正式开通。4月27日,上海市领导召开世博会工作会议,对3年“申博”大纲进行初步讨论,对主题、成员、单位分工、场地、宣传和“申博”口号提出补充修改意见,同时审阅了宣传上海形象的电视片以及经过初选的世博会申办徽标。
  ——2001年5月2日,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正式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了申请函。除中国以外,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还有俄罗斯、韩国、波兰、阿根廷和墨西哥。
  ——2002年1月30日,在当时的6个申办国家中,中国第一个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了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报告以及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的支持信。中国政府郑重承诺:确保认真执行《国际展览公约》的各项规定;保证采取一切措施为所有参展人员及展品提供安全保障和入境便利,并对发展中国家参展提供优惠;保证在财力上给予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支持并作最终担保。这一切,都显示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对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庄重姿态和强大实力。
  ——2002年3月11日至16日,国际展览局考察团对中国及上海进行实地考察。国家主席江泽民3月11日在中南海会见由国际展览局副主席兼执行委员会主席卡门·塞雯女士率领的国际展览局考察团一行时说:“我相信,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举办一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界博览会。”同一天,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会见卡门·塞雯女士一行时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把2010年世博会办成历史上最成功的世界博览会。”
  ——申办期间,无论在北京、上海,还是在西部边陲乌鲁木齐等全国大中城市,都可在街头看到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醒目海报:红霞满天的大海上,两个互动交融的圆如东升旭日,代表了各国经济、科技、文化成果和世界人民智慧的汇聚、交流,一个可爱的中国孩子睁大眼睛,兴奋地向这两个圆张开双臂……这是中国人民热情期盼世博会最生动的写照。
  3年来,从“大学生骑车申博万里行”到2010名上海市民代表宣誓,从“万人签名”到“长江三角洲申博之旅”,中国民众支持、参与申博的各种活动如银河之星,难以计数。“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汇聚上海,博览世界”、“走近东方文明,展示世界未来”等6140多条朗朗上口的“申博”口号,凝聚了全国26个省市区民众的智慧和热情。
  
  精诚所至:中国陈述掷地有声打动人心
  
  2002年12月3日,世界聚焦这一神圣而紧张的时刻!在摩洛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大会上,成员国代表会聚一堂,投票决定哪个国家将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
  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的争夺,是世博会申办历史上竞争最为激烈的一次。原有6个国家,由于阿根廷的退出,而成为5个国家的城市的角逐。除了中国的上海以外,还有俄罗斯的莫斯科、韩国的丽水、墨西哥的克雷塔罗和波兰的弗洛兹瓦夫。如果上海申办成功,中国将成为举办综合类世博会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投票前,墨西哥(克雷塔罗)、俄罗斯(莫斯科)、韩国(丽水)、波兰(弗洛兹瓦夫)和中国(上海)先后作了申办陈述。
  中国(上海)的陈述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城市”主题,也是全世界都在热切关注的话题。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务委员吴仪等分别用英文发言,中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主持陈述。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代表中国政府陈述道:
  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各位代表庄严保证,如果我国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我们将实现所做过的所有承诺,使这届世博会成为一次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56个民族和睦相处、相互交融,形成了绚烂多彩的中国文化,建造着温馨而美丽的家园。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一支力量。中国的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经济繁荣。这个文明古国的现代化进程表明,中国已经并将更加敞开她博大的胸怀,与世界各国、各民族交流合作,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正是中国融入整个世界的一个缩影。在那里,经济欣欣向荣,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中西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文化争辉,社会稳定,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是举办世博会的理想城市。
  我深信,如果中国能举办2010年世博会,“讲求和谐、注重共赢”的中国文化,必将有利于国际展览事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有利于促进各国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广泛交往合作,有利于各国在这样一个舞台获得各自所寻求的商机和利益,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繁荣和稳定。
  2010年在中国举办一次世博会,是13亿中国人由来已久的梦想。因此,我从心底里希望你们,尊敬的各位代表,帮助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我保证,中国将会把它办成一届伟大的世博会。
  国务委员、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委主任委员吴仪也字字千斤地陈述说:
  中国的陈述就要结束了!我的13亿同胞正翘首等待着各位的选择。他们对世博会的热情和渴望,可能远远超出您的想像。
  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目光投向中国,因为中国有巨大的市场;越来越多的游客走向中国,因为中国有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中国的朋友,因为中国人民热情纯朴、友善好客。
  如果您选择了中国,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民,将会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向世界证明,您的选择睿智而有远见!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绝不会让您失望!上海将给您一个惊喜!
  欢迎来中国,欢迎来上海!请您投我们一票!
  中国在进行“申博”陈述中,伴随着象征高新科技的激光琴演奏的中国民歌《茉莉花》,中国的“申博”短片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魅力,现场一共响起了5次非常热烈的掌声。
  在整个“申博”宣传片中,10多次响起了中国民乐《茉莉花》的旋律,征服了现场的与会成员国代表、国展局官员和众多记者。当片中一个年仅3岁左右的小孩以稚嫩的嗓音唱起《茉莉花》时,全场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用传唱世界的《茉莉花》来作为“申博”片的主题,是导演张艺谋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
  片中还多次展示了上海东西方文化结合的多元文化,既有舞龙舞狮队、城隍庙、上海老街等古色古香的上海景致,也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等充满了现代气息的上海风情。
  张艺谋曾这样和盘托出他所摄制“申博”片的初衷:上海总是让我“惊艳”。我一年到上海好几次,下飞机后驶入高速公路,次次感受都不同,新奇、绚烂、目不暇接。这个城市的变化速度之快,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堪与比肩。所以“申博”片会用大量短镜头的切换,用快速的、橱窗式的展示手法,表现上海惊人的现代化进程与激越的活力动感。
  
  众望所归:上海四轮投票一路领先终获胜
  
  陈述结束后,国际展览局89个成员国的代表以无记名方式进行投票。根据规定,如果某城市在首轮投票中获得三分之二的票数,则一举当选,否则第一轮投票将淘汰得票最少的城市,并进入第二轮投票。以此类推,直到仅剩两个候选城市时,由得多数票者取得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
  国际展览局第132次成员国大会投票表决的这天,可谓惊心动魄,胜负一瞬。各申办国竞争相当激烈,投票先后经历四轮。
  在首轮投票中,中国以36票居第一,但未获得三分之二票数,韩国28票、俄罗斯12票、墨西哥6票,波兰被淘汰出局。
  在第二轮投票中,中国获38票、韩国34票、俄罗斯10票,墨西哥遭淘汰。
  在第三轮投票中,中国获44票、韩国32票、俄罗斯12票被淘汰。
  在最后一轮投票中,中国以54票胜出!
  在与俄罗斯、墨西哥、波兰和韩国的公平友好竞争中,中国的票数一路领先,脱颖而出,一举成功赢得了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中国获得主办权,意味着将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综合性的世博会。世界博览会的历史上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这一结果正如曾多次访问上海的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比森特·冈萨雷斯·洛斯塞塔莱斯先生所说:“世博会如果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意义重大。因为发展中国家对举办世博会更有热情、更有兴趣,都希望借此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自己。反过来讲,世界也应该多了解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就。”
  
  举国欢腾:胜利歌声豪迈唱响
  
  12月3日,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的消息一传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向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代表团发去贺电。
  贺电全文如下:
  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代表团:
  欣悉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经过不懈努力,成功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这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
  当前,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举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必将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相信上海一定会不辜负全国各族人民的希望和重托,不辜负世界各国人民的友情和信任,出色地、高水平地举办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中共中央
   国务院
  2002年12月3日
  在成功的喜悦消息传回中国大地时,全国上下欢欣喜悦,个个笑逐颜开,奔走相告,激情振奋,欢欣鼓舞,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欢庆这一胜利。
  蒙特卡洛当地时间12月3日晚,在“申博”投票结束之后,中国“申博”代表团举行了庆祝酒会。酒会气氛非常热烈,李岚清还登台用原文演唱了一首《我的太阳》。
  这晚是一个不眠夜,在摩洛哥蒙特卡洛现场的中国人更是难抑兴奋之情,“申博”办主任汪均益在酒会上当场朗诵了一首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当朗诵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全场掌声雷动。
  上海电视台十几名前方记者登台演唱了一首《歌唱祖国》,所有的人都和着他们的节奏齐声高歌,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筹办工作:繁忙、高效、有序展开
  
  2005年1月20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正式发布。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3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2006年8月19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前的第1351天,世博园区工程建设正式开始。在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世博会的重要建筑相继开工。
  2007年12月18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核心建筑之一的中国馆正式动工,标志着世博会园区建设的核心工程已经全面启动。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2008年3月20日,被誉为世界博览会历史上一项创举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项目在黄浦江畔奠基。上海世博会是150多年来首次选取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设立“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创意始于中国“申博”期间。该区域规划“将城市作为最独特的展品”,展示全球公认的、具有创新意义和示范价值的城市保护及开发的实践案例。
  2008年4月14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要亮点——“网上世博会”项目正式启动。瑞士成为第一个正式参加网上世博会项目的国家。网上世博会将使上海世博会成为“永不落幕的世博会”。2009年3月27日,上海世博会门票正式开售。
  截止2009年7月底,已有23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世博园区内的建设开始进入冲刺阶段,世博园区志愿者和城市服务站点志愿者的招募工作也开始启动……
  中国需要世博会,世博会也需要中国。获得了一份幸运的中国,一定会给世界增添一片异彩。2010年上海世博会,必将在世博会历史上留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篇章。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产妇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宫腔水囊压迫联合治疗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盖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84例分娩并出现产后出血现象的产妇,所
布-加综合征(BCS)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难治性疾病,为指导和规范BCS的外科治疗,经多次讨论、研究手术步骤及要点并进行深入探讨与系统总结,同时结合国内外文献就B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