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我的职务是重庆市城口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主要任务是建设为新农村服务的流通网络。”曾经推动过重庆乡镇综合政治体制改革实验,后被免职和“双规”的魏胜多,在2008年1月这样介绍自己的最新情况,“现在的工作当然能够为老百姓做些事情,但离我个人的政治抱负有些远了。”
魏胜多说:“到目前为止,我先后给重庆市委、中纪委和全国人大写过16封申诉信,从来没有得到过直接答复。”但是他表示自己不会停下来。
2003年8月,重庆市城口县坪坝镇进行了一次综合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验,是由坪坝镇党委独自进行的。之后在县里、市里的干预下,被迫停止。推动这次改革实验的主要领导,时任坪坝镇党委书记的魏胜多被免职和“双规”了15天,后又被罢免县人大代表资格。时至今日,魏胜多仍然在为当年的行为奔走、申诉,“期望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回应”。
想法
2003年8月,坪坝镇出现了_一份发至村级的改革方案:镇党委书记的产生实行三票制,先由党代表预选,再由全民投票选出正式候选人,之后由全体党员直接投票产生党委书记:镇长由全民投票选出;副镇长及各部门领导由镇长组阁;建立党代表常任制,由党员从现任党代表中每一个支部选一人担任;组成镇党内讨论重大事项的议事机构;人大常任代表则由村民直接从现任人大代表中每一个选区选一名,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例会,监督政府财政预决算的全过程,还可以对镇政府提出不信任案等。
推动这场直选实践的主要领导是坪坝镇党委书记,时年34岁的魏胜多。
“我一直觉得地方应该把权力交给人大,交给人民。”魏勝多说,“现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人大的关系不清楚,所有事情都是党委说了算,党委书记说了算;但是如果出了问题,都是由政府承担,而地方党委是不能被追究的。”
“党内更需要民主,这是改革的必须,我决定拿出我的位置来。”魏胜多又说,“我觉得仅仅选举镇长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党委书记也要直接选举担任。”
2001年魏胜多到坪坝镇任党委书记后,“就一直希望能够这样做”,也多次向上级领导谈了想法。一次重庆市的一名领导来视察工作,他便在会议上提出了这样的想法,但是被县里陪同的一名领导把话打断了;还有一次他又对县里下去检查工作的一名领导提出,但是县领导认为:最好不要这样做,如果选出一个农民当镇长怎么办?
魏胜多回答说:“如果是人民群众的意愿,我觉得这样就说明我们现在的镇长不行,而新的镇长可以带领大家脱贫奔小康。”县领导最后说:“我不好表态。”
在得不到上级领导的明确支持后,魏胜多觉得“非常着急,这样的现状不能再继续了”,他说:“我读了不少书,进行过不少思考,许多人之所以不愿意这样做,是有他们的考虑,也许是利益,也许是不愿意惹麻烦,更可能是没有政治机会。”
“而作为一名镇党委书记,我觉得自己有这样的机会。”魏胜多说,“我没有正式向县委报告,因为我知道一定会有领导出面让选举无法进行。”
魏胜多是想做完之后请县委来评判对错,有问题由他来承担,不给县委添麻烦。2008年1月,魏胜多回忆起自己当时的天真想法:等选出了群众满意的镇领导再报上去,请上级领导支持、批准。
曾经有人提出,这次改革应该放到下届乡镇政府换届时进行,这就可以避免“违法”操作。魏胜多认为这是空想,他说:“之所以要现在搞这个,是想再为坪坝的百姓做事,为所有的干部认认真真地给老百姓办事立个‘规矩’,即建立一套完善的扩大基层民主的长效机制,把权力还给人民,而不再把群众的利益、乡村的发展寄托在某一个清官上。”
魏胜多认为乡镇领导在地方建立起权威,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是不行的,但是坪坝镇的干部调动比较频繁。他回忆说:“我刚来坪坝时,干群关系非常紧张,群众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愤恨到极点。我一是抓经济,努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二是改进工作作风,大刹干部吃喝风,把农民负担从120元减至50元,群众才开始接受我。”
“有了群众基础才能进行乡镇体制改革,如果等到明年的换届,我被调动了,这个改革何时能够实施?”事隔4年有余,魏胜多仍然记得自己当时的话。竞选
“在最初的几天没有任何人到选举委员会报名。”魏胜多在2008年1月回忆说。
原因之一是候选人资格的限制:书记和镇长候选人的年龄必须在25~40岁之间,而且具有大专学历。这样的年龄及学历限制,除镇党委和政府工作人员,或镇中学的教师外,绝大多数农村的基层干部或群众都不符合条件。
魏胜多说:“政府和党委的工作人员担心直接与自己的上司竞争领导职位会带来以后的不便。”
反应不强烈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历史上坪坝群众还从来没有参与镇长的直接选举,更遑论党委书记。
1992~1993年间,该镇在人大选举中,上级圈定的副乡长人选连续两次投票都没过半,人大代表周永华被选为副乡长。然而一个月后,周被上级免职,理由是“贿选”;而落选的副乡长人选随即被另行任命为乡党委副书记,还是坪坝镇的领导之一。这次事件几乎摧毁了坪坝人对“选举”的信任。
然而,还是有人愿意“重蹈覆辙”。2003~年8月22日,经过几天的焦急等候之后,坪坝镇中学的政教处主任马茂林在校长曾会兵(镇选举委员会成员)的反复动员下出来参加镇长竞选。但是党委书记的位置却一直没有人报名,魏胜多说:“也许是大家觉得我做书记还不错,竞争不过我,但没有对手让我觉得有点遗憾。”
8月26日上午在坪坝镇政府礼堂召开了“坪坝镇综合政治体制改革竞选演讲会”。由报名参选的3名候选人进行竞选的演讲。参加会议的人包括镇上的居民,各村的干部,以及愿意参加这个会的所有选民,实际到会人员有200多人,会议由镇人大主席刘廷文主持。简单的开场白后,刘介绍了第一名候选人魏胜多。魏胜多发表了镇党委书记的竞选演讲,尽管他是唯一的候选人。
随后,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计算机专业的马茂林,从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改善交通人居环境、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阐述了他的施政纲领,并强调改善干群关系,承诺分村分点每月下基层20天。
开始时,马茂林表示他只是出来“陪选”的。他说:“以往的选举都是村干部代替村民投票,每个干部手里拿着几十张选票,在这种情况下我根本不可能获胜。”但是后来他被告知此次选举将加以改革,“委托票不允许家庭以外成员代投;候选人可以派自己的选举观察员到各投票站现场观察,候选人可以组织竞选班子,下乡开展竞选活动”。他决定认真地当一次候选人,进行一场真正的竞选。
马茂林的竞选活动似乎给第三名候选人,时任镇长何云明造成了压力,大家起先都不当回事的“假”戏,似乎要真做了。在前 一天,有人建议何云明也搞竞选活动,何说:“我不搞那庸俗的活动,不搞花架子,不作不现实的承诺。”事实上,他在公开辩论中作了不少具体承诺,称自己有“以人为本,人格至上”的现代行为理念,“有时为了人民的利益,即使是受委屈,或者丢官摘帽也在所不惜”
时年34岁的何云明,农民出身。1995年,他从一个桑蚕技术员的岗位上凭着自己的苦干被人大代表“另选他人”选到副乡长的位置上,成为国家公职人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从票箱里跳出来的副乡长。”
据知情者介绍,何云明开始抱着一种“游戏”的态度,认为自己稳操胜券。但是看到别人活动,加之他自己曾有过的那段经历,他开始有点坐不住了。后来有人认为,如果何云明对魏胜多的改革实验多一些支持,比如他报名竞选书记,坪坝选举的结局也许会有所不同。曾经有人问何云明如果落选怎么办时,他没有作答。在竞选演讲会上,有许多选民代表都積极站起来对各名竞选人提出了种种自己关心的问题。
8月27日,离投票还有两天,马茂林一早便赶往光明村,挨家挨户走访选民。镇中学也组成10个竞选后援团到各村、厂镇为他造势。一些村民回忆说:“当时我们的积极性被两名镇长候选人的竞选调动起来了,大家都开始议论谁做镇长更好了。”
双规
2003年8月28日下午3时许,城口县的几名干部突然来到坪坝镇镇政府。10分钟后,镇党委副书记林依模透露:“情况有变。”半小时后,这些来人代表县委召开了镇党委会议,宣布坪坝镇的直选乡镇领导综合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向县委报告;在不是换届的时候进行换届,破坏了《选举法》,镇长直选也违反《宪法》的行为,违反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必须立刻停止。同时马茂林接到镇里正式通知,说“明天的选举不搞了”。
次日晚上10点钟,刚刚从村里回来的魏胜多,连晚饭都没顾上吃就被等候多时的县里人带上一辆吉普车,向县城方向驶去。11点,县纪委副书记对魏胜多宣读了一份县委的决定:鉴于他犯有严重的政治错误,即日起免去他坪坝镇党委书记的职务,对他实行“双规”。
“魏书记被免职、双规”的消息迅速在坪坝镇传开,引起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议论。8月30日,县纪委的一名常委被任命为坪坝镇党委书记。
8月29日起,魏胜多被关在县纪委的一问办公室,之后又转移到县政府宾馆,房间里的电视搬走了,报纸也不让看,每天有六七个人24小时轮班陪着。县纪委副书记告诉他:“你必须认真交待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
2008年1月,魏胜多回忆当时的情形:“我告诉他们我确实认真地思索了,生长在农村的我太了解农民的疾苦和愿望了。促使我最终作出改革决定的因素,是群众利益应该高于一切。”
这次改革前,有人对魏胜多提到他的这次改革风险很大,问他的底线是什么?魏胜多在屋里转了两圈后回答:“不坐牢。”“那你可能会失去很多。”别人提醒说。
“其实也无所谓,我敢拿我的政治生命去搏,就不会在乎那些,我妻子说我是一个工作狂。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我会感到对不起他们。”
在被双规的15天里,不断有人来找魏胜多谈话,希望他能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争取“组织的宽大处理”。但是他坚持认为:“我没有错,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是为自己才做这样的事情,我是为了坪坝的群众,为了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而做。”
魏胜多回忆说:“在失去自由的那些日子里,我要求工作组让我学习十六大的报告,我想看看自己的行为与党的会议精神有没有相违背,但是这样的要求一直都没有得到满足。”
“我在外面看了十六大的报告,主动拿了一份材料交给工作组,希望他们转给魏胜多学习,但是他们没有给。”魏胜多的妻子说,“相反是有领导来找我谈话,希望我以后多关心、帮助他,但是我不相信我的丈夫会犯政治错误,因为我了解他。”
“我觉得上级领导缺乏气量,”魏胜多说,“如果觉得不妥,他们可以先叫停,然后坐下来讨论,没有必要一来就把人带走。”
后来有人提醒魏胜多:“这个问题不是坪坝的问题,而是中国的问题。在上级,特别是中央没有相关规定以前,你扛不动这个问题,县委、市委领导也不敢站出来支持你。”存款
“我亲眼看到工作组的人到镇里的信用社查账,后来有人说那是去查魏胜多的存款。”坪坝镇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有关人士说,“按照他们的理解,像魏胜多这样位置的人,_定会有许多说不清楚来历的存款。”
“但是我让他们失望了,我所有的存款只有18元多一点。”魏胜多说,“我每个月的工资都花完了。”
无论是以前在其它地方任乡镇领导,还是到了坪坝镇任书记,魏胜多一直坚持不报销出差费、电话费,所有钱都是他自己用工资开支了,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城口是国家级贫困县,镇里的经费更是困难,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少花一点,就可以省下很多钱来做其它事情。”
2003年前后魏胜多每个月的工资大约是七八百元,他的妻子在税务局工作,收入比他高,他妻子说:“以前我和女儿只能用我的工资,自从他被撤职后所有的钱都交回家了,现在我们家里比以前有钱用了。”
很多人认为魏胜多做了这么多年乡镇领导,不应该是这样的经济情况。但是工作组查了所有与他相关的人后,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一名市委工作组的领导后来对城口县的一些干部说:“这个人的清正廉洁是你们学习的榜样。”
“也许我也可以像其他一些干部一样,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弄点钱,然后往上面送,让自己坐得稳点,甚至步步高升。”魏胜多回忆说,“但是我不愿意这样做,而不是没有机会做,我也有许多做生意的朋友,特别是守着这么多的自然资源。镇上2万人中还有2000人因为贫穷出门打工,让我很心痛。”
魏胜多很希望能够将坪坝镇的农民负担降为零,那时候给予他底气和信心的是他出面谈判成功即将到坪坝投资的几家企业。其中一家是重庆龙泉水泥厂,计划到坪坝投资250073建一家水泥厂可以解决1000多人的劳动岗位;另一家是县里的星鑫矿业公司,原来准备去西安投资的,被魏胜多打动决定改到坪坝来投资。
“但是政治的行动明显影响到经济活动的运作,我被双规后,几家企业都表示不来投资了。”魏胜多遗憾地说,“特别是有一名老板后来告诉我,就连你这样正派的书记都说免就免了,我们怎么还敢去城口县投资。”
“恢复自由后走在街上,经常会有人主动问我的情况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结果。我很感动,因为关心、理解我的人很多,只是他们不敢,也没有机会站出来说话。”魏胜多说。
“双规”的第10天,重庆市委工作组的领导跟魏胜多有过一次谈话,他们认为,魏胜多为人清正廉洁,如果不出这事是优秀的县级后备干部。他们肯定了魏胜多心怀群众、舍 弃小我进行改革的愿望是好的,但开的药方是错的。
“用他们的话说,我前进一步是先进,前进两步就是先烈,前进三步、四步就没人敢说这是好的了”魏胜多说,“我请他们来开个药方,但是他们无言以对。”
另外几名改革实验的“重要参与者”后来也命运各异:马茂林于2006年被调到县教育局;何云明几个月后改任坪坝镇人大主任,后来又被调到左岚乡任乡长至今;刘廷文随后被赋闲,不久后退休养老。
结论
“2003年9月13日被“双规”了15天后,县委有关领导与我谈话,对我提了几点要求,包括不许和记者见面,不许私自回坪坝镇,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等等。后来我发现这些要求已经波及城口县的所有干部和坪坝镇的所有群众。”2008年月,魏胜多回忆说,“我觉得这些要求都太没有道理,如果是一件是非明确的事情,有什么必要遮遮掩掩呢?”
2003年9月15日,听来探望他的朋友透露:坪坝镇的群众正在签名上书,请他回去当书记,已有几千人签了名。魏胜多立刻请来人带话,千万不要这样做。随后不久的一天。魏胜多实在忍不住偷偷回到了坪坝,看见自己的宿舍和办公桌被工作组搜查后的一片狼藉,听说工作组去查他的存款,他说:“那时候,我开始有种心寒的感觉。”
一名坪坝镇的居民说:“那天我们看见魏书记回来,以为他官复原职了,于是奔走相告。”群众自发买了许多鞭炮放起来,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他们的判断错了,不久后县纪委开来了一辆车,要求魏胜多立刻离开。
2004年4月,魏胜多又被“罢免”了县人大代表资格,这些结果显然就是对他和他推动的改革给出了最后的结论。
随后,魏胜多被调到县扶贫办任普通干部,先被安排搞项目调研,后又到培训中心,然后又被安排搞政策研究……这样东一枪、西一枪过了两年多,其间2004年,县扶贫办先后两次安排他到外地学习培训,却都被县里卡住了。
也就在2004年4月魏胜多被“罢免”县人大代表之时,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的7个乡镇悄然举行了乡镇长直选。按照《半月谈》分析,云南红河的实践“符合党的十六大精神,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而坪坝镇的改革实验却被当地领导部门认定为“严重的政治错误”。
魏胜多说:“后来有人对我说,如果当时县里把坪坝的改革作为试点,现在在全国都是第一流、顶呱呱的。”2004年11月的一天,魏胜多带着这期《半月谈》来到县纪委,一名副书记看了上面的报道后表示,红河选举和坪坝改革是不一样的。
2006年明,城口县分别主管纪委和组织-工作的两名县委副书记一起找魏胜多谈话,表示县里要为其“调整领导职位”,但是谈话情形并不愉快,最后魏胜多甚至拂袖而去。魏胜多说:“因为他们一直表示我是有错误的,仍然给我戴了许多政治‘大帽子’,我觉得这样的谈话是没有必要的,我绝不是那种会为官位妥协的人。”
尽管如此,县里仍然公示了对魏胜多的“新任命”,随后就下了调令“任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地属城口县境内),但是魏胜多隔了一个多月才上任。
“本来我是不愿意去的,因为觉得这样的部门离自己的政治抱负太远。”魏胜多说,“后来了解到保护区的工作内容,觉得到那里也可以为保护区内的老百姓做很多事情。与其自己在扶贫办终日碌碌无为,还不如去保护区做点实事。”
“在保护区认真做了许多事情”后的2007年3月,城口县突然下文把魏胜多调到县供销合作社任副主任,主要任务是建设为新农村服务的流通网络。魏胜多为此找过县里有关领导,领导说了一大堆调动的理由,并表示“是暫时性的安排”。
“现在因为工作关系,我还经常会到坪坝去,见到那里的父老乡亲,心中总是感慨万千。”魏胜多说,“大家都很关心我,因为以前的经历和遭遇,感觉大家和我的关系更好了,一名居委会主任的话令我非常感动,不久前他开问一名到坪坝视察工作的县领导,‘为什么我们支持的人,你们都要反对?’”
2007年10月,魏胜多第二次去重庆市纪委反映自己的问题,再次接待他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初坪坝改革的方向是对的,只是之前没有得到县里的同意、批复。魏胜多认为:市纪委现在的答复与当初的处分决定是不一致的。工作人员又表示:只能这样答复了,对于原来已经处理的事情,他们现在很难表态。
魏胜多说:“我自认为是一名忠心为共产党,希望党更好的普通党员干部,而数年来所遭遇的一切让我觉得委屈;但我不会放弃正常的渠道反映情况,因为我对上级、对中央一直是信任的,相信他们终究会给我一个客观、公正的回应。”他希望将来自己仍然能够有机会选择一种自己真正热心的工作,为老百姓、为社会做点实事。
魏胜多说:“到目前为止,我先后给重庆市委、中纪委和全国人大写过16封申诉信,从来没有得到过直接答复。”但是他表示自己不会停下来。
2003年8月,重庆市城口县坪坝镇进行了一次综合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验,是由坪坝镇党委独自进行的。之后在县里、市里的干预下,被迫停止。推动这次改革实验的主要领导,时任坪坝镇党委书记的魏胜多被免职和“双规”了15天,后又被罢免县人大代表资格。时至今日,魏胜多仍然在为当年的行为奔走、申诉,“期望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回应”。
想法
2003年8月,坪坝镇出现了_一份发至村级的改革方案:镇党委书记的产生实行三票制,先由党代表预选,再由全民投票选出正式候选人,之后由全体党员直接投票产生党委书记:镇长由全民投票选出;副镇长及各部门领导由镇长组阁;建立党代表常任制,由党员从现任党代表中每一个支部选一人担任;组成镇党内讨论重大事项的议事机构;人大常任代表则由村民直接从现任人大代表中每一个选区选一名,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例会,监督政府财政预决算的全过程,还可以对镇政府提出不信任案等。
推动这场直选实践的主要领导是坪坝镇党委书记,时年34岁的魏胜多。
“我一直觉得地方应该把权力交给人大,交给人民。”魏勝多说,“现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人大的关系不清楚,所有事情都是党委说了算,党委书记说了算;但是如果出了问题,都是由政府承担,而地方党委是不能被追究的。”
“党内更需要民主,这是改革的必须,我决定拿出我的位置来。”魏胜多又说,“我觉得仅仅选举镇长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党委书记也要直接选举担任。”
2001年魏胜多到坪坝镇任党委书记后,“就一直希望能够这样做”,也多次向上级领导谈了想法。一次重庆市的一名领导来视察工作,他便在会议上提出了这样的想法,但是被县里陪同的一名领导把话打断了;还有一次他又对县里下去检查工作的一名领导提出,但是县领导认为:最好不要这样做,如果选出一个农民当镇长怎么办?
魏胜多回答说:“如果是人民群众的意愿,我觉得这样就说明我们现在的镇长不行,而新的镇长可以带领大家脱贫奔小康。”县领导最后说:“我不好表态。”
在得不到上级领导的明确支持后,魏胜多觉得“非常着急,这样的现状不能再继续了”,他说:“我读了不少书,进行过不少思考,许多人之所以不愿意这样做,是有他们的考虑,也许是利益,也许是不愿意惹麻烦,更可能是没有政治机会。”
“而作为一名镇党委书记,我觉得自己有这样的机会。”魏胜多说,“我没有正式向县委报告,因为我知道一定会有领导出面让选举无法进行。”
魏胜多是想做完之后请县委来评判对错,有问题由他来承担,不给县委添麻烦。2008年1月,魏胜多回忆起自己当时的天真想法:等选出了群众满意的镇领导再报上去,请上级领导支持、批准。
曾经有人提出,这次改革应该放到下届乡镇政府换届时进行,这就可以避免“违法”操作。魏胜多认为这是空想,他说:“之所以要现在搞这个,是想再为坪坝的百姓做事,为所有的干部认认真真地给老百姓办事立个‘规矩’,即建立一套完善的扩大基层民主的长效机制,把权力还给人民,而不再把群众的利益、乡村的发展寄托在某一个清官上。”
魏胜多认为乡镇领导在地方建立起权威,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是不行的,但是坪坝镇的干部调动比较频繁。他回忆说:“我刚来坪坝时,干群关系非常紧张,群众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愤恨到极点。我一是抓经济,努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二是改进工作作风,大刹干部吃喝风,把农民负担从120元减至50元,群众才开始接受我。”
“有了群众基础才能进行乡镇体制改革,如果等到明年的换届,我被调动了,这个改革何时能够实施?”事隔4年有余,魏胜多仍然记得自己当时的话。竞选
“在最初的几天没有任何人到选举委员会报名。”魏胜多在2008年1月回忆说。
原因之一是候选人资格的限制:书记和镇长候选人的年龄必须在25~40岁之间,而且具有大专学历。这样的年龄及学历限制,除镇党委和政府工作人员,或镇中学的教师外,绝大多数农村的基层干部或群众都不符合条件。
魏胜多说:“政府和党委的工作人员担心直接与自己的上司竞争领导职位会带来以后的不便。”
反应不强烈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历史上坪坝群众还从来没有参与镇长的直接选举,更遑论党委书记。
1992~1993年间,该镇在人大选举中,上级圈定的副乡长人选连续两次投票都没过半,人大代表周永华被选为副乡长。然而一个月后,周被上级免职,理由是“贿选”;而落选的副乡长人选随即被另行任命为乡党委副书记,还是坪坝镇的领导之一。这次事件几乎摧毁了坪坝人对“选举”的信任。
然而,还是有人愿意“重蹈覆辙”。2003~年8月22日,经过几天的焦急等候之后,坪坝镇中学的政教处主任马茂林在校长曾会兵(镇选举委员会成员)的反复动员下出来参加镇长竞选。但是党委书记的位置却一直没有人报名,魏胜多说:“也许是大家觉得我做书记还不错,竞争不过我,但没有对手让我觉得有点遗憾。”
8月26日上午在坪坝镇政府礼堂召开了“坪坝镇综合政治体制改革竞选演讲会”。由报名参选的3名候选人进行竞选的演讲。参加会议的人包括镇上的居民,各村的干部,以及愿意参加这个会的所有选民,实际到会人员有200多人,会议由镇人大主席刘廷文主持。简单的开场白后,刘介绍了第一名候选人魏胜多。魏胜多发表了镇党委书记的竞选演讲,尽管他是唯一的候选人。
随后,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计算机专业的马茂林,从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改善交通人居环境、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阐述了他的施政纲领,并强调改善干群关系,承诺分村分点每月下基层20天。
开始时,马茂林表示他只是出来“陪选”的。他说:“以往的选举都是村干部代替村民投票,每个干部手里拿着几十张选票,在这种情况下我根本不可能获胜。”但是后来他被告知此次选举将加以改革,“委托票不允许家庭以外成员代投;候选人可以派自己的选举观察员到各投票站现场观察,候选人可以组织竞选班子,下乡开展竞选活动”。他决定认真地当一次候选人,进行一场真正的竞选。
马茂林的竞选活动似乎给第三名候选人,时任镇长何云明造成了压力,大家起先都不当回事的“假”戏,似乎要真做了。在前 一天,有人建议何云明也搞竞选活动,何说:“我不搞那庸俗的活动,不搞花架子,不作不现实的承诺。”事实上,他在公开辩论中作了不少具体承诺,称自己有“以人为本,人格至上”的现代行为理念,“有时为了人民的利益,即使是受委屈,或者丢官摘帽也在所不惜”
时年34岁的何云明,农民出身。1995年,他从一个桑蚕技术员的岗位上凭着自己的苦干被人大代表“另选他人”选到副乡长的位置上,成为国家公职人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从票箱里跳出来的副乡长。”
据知情者介绍,何云明开始抱着一种“游戏”的态度,认为自己稳操胜券。但是看到别人活动,加之他自己曾有过的那段经历,他开始有点坐不住了。后来有人认为,如果何云明对魏胜多的改革实验多一些支持,比如他报名竞选书记,坪坝选举的结局也许会有所不同。曾经有人问何云明如果落选怎么办时,他没有作答。在竞选演讲会上,有许多选民代表都積极站起来对各名竞选人提出了种种自己关心的问题。
8月27日,离投票还有两天,马茂林一早便赶往光明村,挨家挨户走访选民。镇中学也组成10个竞选后援团到各村、厂镇为他造势。一些村民回忆说:“当时我们的积极性被两名镇长候选人的竞选调动起来了,大家都开始议论谁做镇长更好了。”
双规
2003年8月28日下午3时许,城口县的几名干部突然来到坪坝镇镇政府。10分钟后,镇党委副书记林依模透露:“情况有变。”半小时后,这些来人代表县委召开了镇党委会议,宣布坪坝镇的直选乡镇领导综合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向县委报告;在不是换届的时候进行换届,破坏了《选举法》,镇长直选也违反《宪法》的行为,违反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必须立刻停止。同时马茂林接到镇里正式通知,说“明天的选举不搞了”。
次日晚上10点钟,刚刚从村里回来的魏胜多,连晚饭都没顾上吃就被等候多时的县里人带上一辆吉普车,向县城方向驶去。11点,县纪委副书记对魏胜多宣读了一份县委的决定:鉴于他犯有严重的政治错误,即日起免去他坪坝镇党委书记的职务,对他实行“双规”。
“魏书记被免职、双规”的消息迅速在坪坝镇传开,引起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议论。8月30日,县纪委的一名常委被任命为坪坝镇党委书记。
8月29日起,魏胜多被关在县纪委的一问办公室,之后又转移到县政府宾馆,房间里的电视搬走了,报纸也不让看,每天有六七个人24小时轮班陪着。县纪委副书记告诉他:“你必须认真交待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
2008年1月,魏胜多回忆当时的情形:“我告诉他们我确实认真地思索了,生长在农村的我太了解农民的疾苦和愿望了。促使我最终作出改革决定的因素,是群众利益应该高于一切。”
这次改革前,有人对魏胜多提到他的这次改革风险很大,问他的底线是什么?魏胜多在屋里转了两圈后回答:“不坐牢。”“那你可能会失去很多。”别人提醒说。
“其实也无所谓,我敢拿我的政治生命去搏,就不会在乎那些,我妻子说我是一个工作狂。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我会感到对不起他们。”
在被双规的15天里,不断有人来找魏胜多谈话,希望他能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争取“组织的宽大处理”。但是他坚持认为:“我没有错,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是为自己才做这样的事情,我是为了坪坝的群众,为了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而做。”
魏胜多回忆说:“在失去自由的那些日子里,我要求工作组让我学习十六大的报告,我想看看自己的行为与党的会议精神有没有相违背,但是这样的要求一直都没有得到满足。”
“我在外面看了十六大的报告,主动拿了一份材料交给工作组,希望他们转给魏胜多学习,但是他们没有给。”魏胜多的妻子说,“相反是有领导来找我谈话,希望我以后多关心、帮助他,但是我不相信我的丈夫会犯政治错误,因为我了解他。”
“我觉得上级领导缺乏气量,”魏胜多说,“如果觉得不妥,他们可以先叫停,然后坐下来讨论,没有必要一来就把人带走。”
后来有人提醒魏胜多:“这个问题不是坪坝的问题,而是中国的问题。在上级,特别是中央没有相关规定以前,你扛不动这个问题,县委、市委领导也不敢站出来支持你。”存款
“我亲眼看到工作组的人到镇里的信用社查账,后来有人说那是去查魏胜多的存款。”坪坝镇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有关人士说,“按照他们的理解,像魏胜多这样位置的人,_定会有许多说不清楚来历的存款。”
“但是我让他们失望了,我所有的存款只有18元多一点。”魏胜多说,“我每个月的工资都花完了。”
无论是以前在其它地方任乡镇领导,还是到了坪坝镇任书记,魏胜多一直坚持不报销出差费、电话费,所有钱都是他自己用工资开支了,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城口是国家级贫困县,镇里的经费更是困难,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少花一点,就可以省下很多钱来做其它事情。”
2003年前后魏胜多每个月的工资大约是七八百元,他的妻子在税务局工作,收入比他高,他妻子说:“以前我和女儿只能用我的工资,自从他被撤职后所有的钱都交回家了,现在我们家里比以前有钱用了。”
很多人认为魏胜多做了这么多年乡镇领导,不应该是这样的经济情况。但是工作组查了所有与他相关的人后,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一名市委工作组的领导后来对城口县的一些干部说:“这个人的清正廉洁是你们学习的榜样。”
“也许我也可以像其他一些干部一样,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弄点钱,然后往上面送,让自己坐得稳点,甚至步步高升。”魏胜多回忆说,“但是我不愿意这样做,而不是没有机会做,我也有许多做生意的朋友,特别是守着这么多的自然资源。镇上2万人中还有2000人因为贫穷出门打工,让我很心痛。”
魏胜多很希望能够将坪坝镇的农民负担降为零,那时候给予他底气和信心的是他出面谈判成功即将到坪坝投资的几家企业。其中一家是重庆龙泉水泥厂,计划到坪坝投资250073建一家水泥厂可以解决1000多人的劳动岗位;另一家是县里的星鑫矿业公司,原来准备去西安投资的,被魏胜多打动决定改到坪坝来投资。
“但是政治的行动明显影响到经济活动的运作,我被双规后,几家企业都表示不来投资了。”魏胜多遗憾地说,“特别是有一名老板后来告诉我,就连你这样正派的书记都说免就免了,我们怎么还敢去城口县投资。”
“恢复自由后走在街上,经常会有人主动问我的情况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结果。我很感动,因为关心、理解我的人很多,只是他们不敢,也没有机会站出来说话。”魏胜多说。
“双规”的第10天,重庆市委工作组的领导跟魏胜多有过一次谈话,他们认为,魏胜多为人清正廉洁,如果不出这事是优秀的县级后备干部。他们肯定了魏胜多心怀群众、舍 弃小我进行改革的愿望是好的,但开的药方是错的。
“用他们的话说,我前进一步是先进,前进两步就是先烈,前进三步、四步就没人敢说这是好的了”魏胜多说,“我请他们来开个药方,但是他们无言以对。”
另外几名改革实验的“重要参与者”后来也命运各异:马茂林于2006年被调到县教育局;何云明几个月后改任坪坝镇人大主任,后来又被调到左岚乡任乡长至今;刘廷文随后被赋闲,不久后退休养老。
结论
“2003年9月13日被“双规”了15天后,县委有关领导与我谈话,对我提了几点要求,包括不许和记者见面,不许私自回坪坝镇,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等等。后来我发现这些要求已经波及城口县的所有干部和坪坝镇的所有群众。”2008年月,魏胜多回忆说,“我觉得这些要求都太没有道理,如果是一件是非明确的事情,有什么必要遮遮掩掩呢?”
2003年9月15日,听来探望他的朋友透露:坪坝镇的群众正在签名上书,请他回去当书记,已有几千人签了名。魏胜多立刻请来人带话,千万不要这样做。随后不久的一天。魏胜多实在忍不住偷偷回到了坪坝,看见自己的宿舍和办公桌被工作组搜查后的一片狼藉,听说工作组去查他的存款,他说:“那时候,我开始有种心寒的感觉。”
一名坪坝镇的居民说:“那天我们看见魏书记回来,以为他官复原职了,于是奔走相告。”群众自发买了许多鞭炮放起来,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他们的判断错了,不久后县纪委开来了一辆车,要求魏胜多立刻离开。
2004年4月,魏胜多又被“罢免”了县人大代表资格,这些结果显然就是对他和他推动的改革给出了最后的结论。
随后,魏胜多被调到县扶贫办任普通干部,先被安排搞项目调研,后又到培训中心,然后又被安排搞政策研究……这样东一枪、西一枪过了两年多,其间2004年,县扶贫办先后两次安排他到外地学习培训,却都被县里卡住了。
也就在2004年4月魏胜多被“罢免”县人大代表之时,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的7个乡镇悄然举行了乡镇长直选。按照《半月谈》分析,云南红河的实践“符合党的十六大精神,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而坪坝镇的改革实验却被当地领导部门认定为“严重的政治错误”。
魏胜多说:“后来有人对我说,如果当时县里把坪坝的改革作为试点,现在在全国都是第一流、顶呱呱的。”2004年11月的一天,魏胜多带着这期《半月谈》来到县纪委,一名副书记看了上面的报道后表示,红河选举和坪坝改革是不一样的。
2006年明,城口县分别主管纪委和组织-工作的两名县委副书记一起找魏胜多谈话,表示县里要为其“调整领导职位”,但是谈话情形并不愉快,最后魏胜多甚至拂袖而去。魏胜多说:“因为他们一直表示我是有错误的,仍然给我戴了许多政治‘大帽子’,我觉得这样的谈话是没有必要的,我绝不是那种会为官位妥协的人。”
尽管如此,县里仍然公示了对魏胜多的“新任命”,随后就下了调令“任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地属城口县境内),但是魏胜多隔了一个多月才上任。
“本来我是不愿意去的,因为觉得这样的部门离自己的政治抱负太远。”魏胜多说,“后来了解到保护区的工作内容,觉得到那里也可以为保护区内的老百姓做很多事情。与其自己在扶贫办终日碌碌无为,还不如去保护区做点实事。”
“在保护区认真做了许多事情”后的2007年3月,城口县突然下文把魏胜多调到县供销合作社任副主任,主要任务是建设为新农村服务的流通网络。魏胜多为此找过县里有关领导,领导说了一大堆调动的理由,并表示“是暫时性的安排”。
“现在因为工作关系,我还经常会到坪坝去,见到那里的父老乡亲,心中总是感慨万千。”魏胜多说,“大家都很关心我,因为以前的经历和遭遇,感觉大家和我的关系更好了,一名居委会主任的话令我非常感动,不久前他开问一名到坪坝视察工作的县领导,‘为什么我们支持的人,你们都要反对?’”
2007年10月,魏胜多第二次去重庆市纪委反映自己的问题,再次接待他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初坪坝改革的方向是对的,只是之前没有得到县里的同意、批复。魏胜多认为:市纪委现在的答复与当初的处分决定是不一致的。工作人员又表示:只能这样答复了,对于原来已经处理的事情,他们现在很难表态。
魏胜多说:“我自认为是一名忠心为共产党,希望党更好的普通党员干部,而数年来所遭遇的一切让我觉得委屈;但我不会放弃正常的渠道反映情况,因为我对上级、对中央一直是信任的,相信他们终究会给我一个客观、公正的回应。”他希望将来自己仍然能够有机会选择一种自己真正热心的工作,为老百姓、为社会做点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