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问题,是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关键问题,基础阶段的中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就归属于心理学范围的教育来说,本身就包含有太多的影响因素,这里对中学生在学习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因素进行详细的论述,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五千年的文明史,书写着中国曾经的辉煌,同时也为人类的发展创造着一个个的奇迹,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教育的神圣职责下,人类历史的社会继承性得到充分体现。然而在现实阶段来说,中国落后在了培养人才最为成功的欧美发达国家后头,中国要想再度实现中华的复兴梦,就必须正视现在中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处于基础阶段的中学教育。孩子的教育,重在思想,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教育的轨道,是中国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更好的完成接受教育的目标。世界卫生组织宣言在近年也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具有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关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家教育部已开始重视。《中国教育报》1999年8月24日头版发表了《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施教,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要求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经过调查显示,中国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在这里,本文将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详细的分类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仔细说明,并就主要的解决方法,提出针对性的参考意见。
一、学习类问题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而引起的问题也就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是心理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一些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对比,可以看出大概有81.3%的同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断成熟,他们对于环境有了更深刻、更积极的认识,这更有利于他们通过相互的接触与交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5.2%的高年级学生认为焦急不已,这又是为什么呢?毕业班的学生面临中考压力,习题,考试,变成每日必备,学生认为生活黑暗,这样容易忽略身边的人和事会陷入一个人封闭的误区,致使交际困难的产生。当问到能否和家长良好的沟通时。有高达87%的同学,回答“否”。可见,随着逐渐步入成年,人的独立意识不成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感情变化投射到他人身上,根据自己的情绪体验,来认识和评价他人,所以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和家长应该把握这一特点,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刘学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No4Vol.23:57-59.
[2]魏俊彪.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02,(13)8:69-70.
[3]陈家麟.学校心理卫生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4]戴伏英,等.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研究职业与健康,Vol.19No.5May,2003:99-101.
关键词: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五千年的文明史,书写着中国曾经的辉煌,同时也为人类的发展创造着一个个的奇迹,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教育的神圣职责下,人类历史的社会继承性得到充分体现。然而在现实阶段来说,中国落后在了培养人才最为成功的欧美发达国家后头,中国要想再度实现中华的复兴梦,就必须正视现在中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处于基础阶段的中学教育。孩子的教育,重在思想,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教育的轨道,是中国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更好的完成接受教育的目标。世界卫生组织宣言在近年也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具有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关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家教育部已开始重视。《中国教育报》1999年8月24日头版发表了《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施教,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要求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经过调查显示,中国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在这里,本文将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详细的分类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仔细说明,并就主要的解决方法,提出针对性的参考意见。
一、学习类问题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而引起的问题也就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是心理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一些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对比,可以看出大概有81.3%的同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断成熟,他们对于环境有了更深刻、更积极的认识,这更有利于他们通过相互的接触与交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5.2%的高年级学生认为焦急不已,这又是为什么呢?毕业班的学生面临中考压力,习题,考试,变成每日必备,学生认为生活黑暗,这样容易忽略身边的人和事会陷入一个人封闭的误区,致使交际困难的产生。当问到能否和家长良好的沟通时。有高达87%的同学,回答“否”。可见,随着逐渐步入成年,人的独立意识不成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感情变化投射到他人身上,根据自己的情绪体验,来认识和评价他人,所以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和家长应该把握这一特点,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刘学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No4Vol.23:57-59.
[2]魏俊彪.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02,(13)8:69-70.
[3]陈家麟.学校心理卫生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4]戴伏英,等.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研究职业与健康,Vol.19No.5May,2003: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