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方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人才数量和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国民道德素养和社会诚信却出现了严重滑坡,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已成为当下中国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且,各个群体中息有不同程度精神问题、心理疾病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
这显然是一个严峻的社会现状,对此,我们不能不直面这样的问题:以往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提高人的素质?
德为修身之本
德,即人的思想品德。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这个人有没有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教育应该首先从这个基础做起。但我们这么多年的教育,恰恰就是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基础。一方面,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衡量好学生坏学生的标准,评判教育成功不成功的尺码,往往只简单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也正因为这样的教育体制,我们在现实中看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许多考试成绩上的尖子生却是生活中的呆子;另一方面,我们长期以来只注重理想教育,忽视了现实阴暗的一面,导致理想与现实不能有效衔接,这种空洞的说教式的教育,不但不能培养起国民崇高的精神情操,反而助长了某种歪风邪气。所以,人才绝对不仅仅以文凭来衡量,学历也绝对不能代表素质。
《大学》有言:“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修身之本在于修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莫不如是。因为人若无德,犹如物体失去了作用,必将解体分身。所以,无论三界十方,品物万类,皆以修德作为唯一的和最为重要的立身之基。我们只有真正从人的最基础的修德做起,才能说得上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那才是真正的素质。
道德教育须寓崇高于平凡
《论语》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意思是说就人的先天本性而言,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差异,但由于后天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的不同等因素,造成了个体不同的习性。
道德教育并不是空洞的说教,崇高的理想必须寓于平凡之中,只有在生动的现实之中寓德于教,道德教育才能充满无穷的生命力。笔者认为,道德教育应突出培养“三心”:
第一,培养感恩心。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时刻刻都与别人发生着联系,一个孤立的自我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学会感恩,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基本善良本性。首先,要感恩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又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古语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品德如何,从他的“孝”上就可以做出判断。在古代,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之说。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那么他又怎么能对别人好呢?曾经有媒体报道,我们国家的一名运动员拿了世界冠军,记者采访问她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什么,她说,是想报答父母。这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没想到她却因此受到了领导的批评,因为按领导的意见,这个运动员应该说此时此刻最想感谢的是祖国和人民,是党和政府,是各级领导的培养,等等。诸如此类的道德教育,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洞说教,不但达不到道德教育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其次,要感恩来自他人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我们的古训,在生活当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受到来自各方的恩惠和帮助,何况,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之中,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事情麻烦别人、打扰别人。对于别人给予的帮助,我们都应心存感激。再次,要感恩国家。我们今天能有好的生活,全得益于党的英明领导,使得我们有一个安宁恬静的社会环境。古语说: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可见,政治昌明,社会安定,对于我们平民百姓何其重要。这种朴实的感恩情怀,也许比不上那些高调的宣传口号,却容易让人接受。
第二,培养爱心。爱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培养爱心,关键是培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的精神。归纳起来,就是要建立“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的人际关系。在单位,如果我们都要履行职责,那么对于下属和晚辈而言,我们是上对于上司和长辈,我们又是下。所以,在这种人际交往中,如果大家都能怀有一颗爱心,人际关系就会非常和谐。作为上者,对下应该宽容爱护,尽心尽责地关照提携;作为下者,对上应该谦恭有礼,尊敬爱戴。而在平等主体之间,则要相互尊重,彼此平等,此即所谓的”敦伦尽分”。
第三,培养责任心。责任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社会的责任。道德教育首先是要教育做人的本分,让一个人从小就知道作为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自觉地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一点,在古代的私塾教育里体现得特别明显。私塾教育强调的是“洒扫应对”,教育的中心是培养孩子的生存、生活技能,以及如何待人接物。这种教育完全基于“自立立人、自利利他”的指导思想,我们回过头来,可以发现其非常理性,也非常人性化。司马迁有一句名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是说人的本性是追求利益的,人是有私心的。所以,道德教育首先要教育人知荣明耻,然后是培养崇高,没有基础的崇高好比是空中楼阁。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食粮
中国的传统文化概而言之,可以简单地以儒、道、释三家文化作为主要代表。关于儒、道、释文化与人的修身养性和人的素质的关系,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生动的比喻说,儒家文化好比粮店,人总是要吃粮食的,所以人是必须学习和接受儒家思想的;道家文化是药店,生病了总是需要喝药的;如果我们不生病,当然也可以不去药店;而佛家文化是百货商店,里面物品应有尽有,你需要什么,都可以在里面找到。他认为,学习儒、道、释,就是要做到以儒养德,以道养身,以佛养心。
我们经常讲修身养性。实际上,修身养性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素质的过程。作为凡人,我们都有生老病死,但至少应该明了如何做到少病缓老,身心健康,这样才可以自身得利,不拖累家庭,才谈得上以健康的身心更好地去服务组织和社会。
首先,体会儒家文化的精髓。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围绕人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集中强调了仁、义、礼、智、信的修身建德之道。儒家思想认为,人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不仅不可逃避,而且具有自身的圆满性和价值的绝对性。儒家圣贤归纳为一个基本道理,就是希望通过道德的教化、感化,把人塑造成懂情感、明人伦、守秩序的道德理性君子。
其次,学习道家文化的智慧。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无为,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主要立足于自然主义,承认万物存在的合理性,从而教育人要懂得自身的局限,防止人类失去理智、狂妄和无知。在道家的经典里,《易经》应是必读之书。就连圣人孔子都曾慨叹,“假我数年,五十学易,则无大过矣”。《易经》是智慧之书,它能帮助我们开启智薏、增长智慧。
再次,如果想更深入一点,也不妨了解一些佛家思想。中国禅宗二祖慧可曾说:
“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由此可见,佛法乃洞悉人生真谛和宇宙生命本源的大科学,就此而言,其思想超越了儒家和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随着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加大的生活压力,人们越来越感到精神焦虑、心灵迷失。心病还需心药医,佛学可以帮助我们排解心灵的痛苦并求得内心的安宁。
修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过程,这必须经过漫长而广泛的熏陶。人们通过对传统儒、释、道的阅读、学习、认知,进而对周围环境、他人行为的比较对照,逐渐培养起正确的真善美、假恶丑的价值判断标准,并以此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显然是一个严峻的社会现状,对此,我们不能不直面这样的问题:以往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提高人的素质?
德为修身之本
德,即人的思想品德。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这个人有没有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教育应该首先从这个基础做起。但我们这么多年的教育,恰恰就是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基础。一方面,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衡量好学生坏学生的标准,评判教育成功不成功的尺码,往往只简单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也正因为这样的教育体制,我们在现实中看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许多考试成绩上的尖子生却是生活中的呆子;另一方面,我们长期以来只注重理想教育,忽视了现实阴暗的一面,导致理想与现实不能有效衔接,这种空洞的说教式的教育,不但不能培养起国民崇高的精神情操,反而助长了某种歪风邪气。所以,人才绝对不仅仅以文凭来衡量,学历也绝对不能代表素质。
《大学》有言:“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修身之本在于修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莫不如是。因为人若无德,犹如物体失去了作用,必将解体分身。所以,无论三界十方,品物万类,皆以修德作为唯一的和最为重要的立身之基。我们只有真正从人的最基础的修德做起,才能说得上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那才是真正的素质。
道德教育须寓崇高于平凡
《论语》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意思是说就人的先天本性而言,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差异,但由于后天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的不同等因素,造成了个体不同的习性。
道德教育并不是空洞的说教,崇高的理想必须寓于平凡之中,只有在生动的现实之中寓德于教,道德教育才能充满无穷的生命力。笔者认为,道德教育应突出培养“三心”:
第一,培养感恩心。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时刻刻都与别人发生着联系,一个孤立的自我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学会感恩,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基本善良本性。首先,要感恩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又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古语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品德如何,从他的“孝”上就可以做出判断。在古代,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之说。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那么他又怎么能对别人好呢?曾经有媒体报道,我们国家的一名运动员拿了世界冠军,记者采访问她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什么,她说,是想报答父母。这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没想到她却因此受到了领导的批评,因为按领导的意见,这个运动员应该说此时此刻最想感谢的是祖国和人民,是党和政府,是各级领导的培养,等等。诸如此类的道德教育,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洞说教,不但达不到道德教育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其次,要感恩来自他人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我们的古训,在生活当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受到来自各方的恩惠和帮助,何况,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之中,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事情麻烦别人、打扰别人。对于别人给予的帮助,我们都应心存感激。再次,要感恩国家。我们今天能有好的生活,全得益于党的英明领导,使得我们有一个安宁恬静的社会环境。古语说: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可见,政治昌明,社会安定,对于我们平民百姓何其重要。这种朴实的感恩情怀,也许比不上那些高调的宣传口号,却容易让人接受。
第二,培养爱心。爱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培养爱心,关键是培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的精神。归纳起来,就是要建立“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的人际关系。在单位,如果我们都要履行职责,那么对于下属和晚辈而言,我们是上对于上司和长辈,我们又是下。所以,在这种人际交往中,如果大家都能怀有一颗爱心,人际关系就会非常和谐。作为上者,对下应该宽容爱护,尽心尽责地关照提携;作为下者,对上应该谦恭有礼,尊敬爱戴。而在平等主体之间,则要相互尊重,彼此平等,此即所谓的”敦伦尽分”。
第三,培养责任心。责任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社会的责任。道德教育首先是要教育做人的本分,让一个人从小就知道作为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自觉地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一点,在古代的私塾教育里体现得特别明显。私塾教育强调的是“洒扫应对”,教育的中心是培养孩子的生存、生活技能,以及如何待人接物。这种教育完全基于“自立立人、自利利他”的指导思想,我们回过头来,可以发现其非常理性,也非常人性化。司马迁有一句名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是说人的本性是追求利益的,人是有私心的。所以,道德教育首先要教育人知荣明耻,然后是培养崇高,没有基础的崇高好比是空中楼阁。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食粮
中国的传统文化概而言之,可以简单地以儒、道、释三家文化作为主要代表。关于儒、道、释文化与人的修身养性和人的素质的关系,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生动的比喻说,儒家文化好比粮店,人总是要吃粮食的,所以人是必须学习和接受儒家思想的;道家文化是药店,生病了总是需要喝药的;如果我们不生病,当然也可以不去药店;而佛家文化是百货商店,里面物品应有尽有,你需要什么,都可以在里面找到。他认为,学习儒、道、释,就是要做到以儒养德,以道养身,以佛养心。
我们经常讲修身养性。实际上,修身养性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素质的过程。作为凡人,我们都有生老病死,但至少应该明了如何做到少病缓老,身心健康,这样才可以自身得利,不拖累家庭,才谈得上以健康的身心更好地去服务组织和社会。
首先,体会儒家文化的精髓。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围绕人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集中强调了仁、义、礼、智、信的修身建德之道。儒家思想认为,人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不仅不可逃避,而且具有自身的圆满性和价值的绝对性。儒家圣贤归纳为一个基本道理,就是希望通过道德的教化、感化,把人塑造成懂情感、明人伦、守秩序的道德理性君子。
其次,学习道家文化的智慧。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无为,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主要立足于自然主义,承认万物存在的合理性,从而教育人要懂得自身的局限,防止人类失去理智、狂妄和无知。在道家的经典里,《易经》应是必读之书。就连圣人孔子都曾慨叹,“假我数年,五十学易,则无大过矣”。《易经》是智慧之书,它能帮助我们开启智薏、增长智慧。
再次,如果想更深入一点,也不妨了解一些佛家思想。中国禅宗二祖慧可曾说:
“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由此可见,佛法乃洞悉人生真谛和宇宙生命本源的大科学,就此而言,其思想超越了儒家和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随着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加大的生活压力,人们越来越感到精神焦虑、心灵迷失。心病还需心药医,佛学可以帮助我们排解心灵的痛苦并求得内心的安宁。
修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过程,这必须经过漫长而广泛的熏陶。人们通过对传统儒、释、道的阅读、学习、认知,进而对周围环境、他人行为的比较对照,逐渐培养起正确的真善美、假恶丑的价值判断标准,并以此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