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既是形成、发展体育运动的条件,也是限制、阻碍某些运动项目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在科学运动选材的时候,必需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运动选材与环境因素作一综述。
关键词:运动选材;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70-001
任何体育运动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赛龙舟是从大江大海条件下形成的,滑雪是在高山冰雪环境下形成的,马术是牧业与搏击的副产品,射箭与射击是狩猎与战争的产物。尽管今天已进入设备技术时代,对于活动范围小的运动项目,可借助人类力量,建造人工冰场、游泳池、人工攀岩等,但是,高山滑雪、冲浪、翻板、登山等运动,恐怕将永远需要依靠自然结构技术,由自然理论支配,更何况数千年来形成的历史习俗、传统观念,是一时难以改变的,如在阿拉伯世界开展花样游泳、女子跳水等运动难度将是很大的。环境既是形成、发展体育运动的条件,也是限制、阻碍某些运动项目的重要因素。我们在科学运动选材的同时,不得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与运动选材
1.地理位置与运动选材
我国地处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间,幅员辽阔,南北纬度跨55°,东西经度跨57°。这便造成了我国地理位置的复杂性。全国由北向南分属5个不同纬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由东向西又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程度不同的地区。复杂的地理位置成为体育人才地域性分布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成果表明,生长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同种个体,其机体形态相对高大;生长在低纬度湿热地区的同种个体,机体形态相对矮小。我国以面、豆杂食为主的北方居民,地处纬度相对较高地区,身材高大、臂长腿长,肺活量大,脉搏次数少,力量性和耐力素质较好;而生活在低纬度地区,以稻及细粮为主食的南方居民,则身材适中,肺活量小,脉搏次数多,速度、灵活性素质较好。所以,我国北方运动员以力量型、耐力型为主要项目优势,而南方则以速度型和灵活型为主要项目优势。这就为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运动员,在选择能发挥其特长的项目上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科学运动选材提供了参考。
2.地势与运动选材
地势和地形条件孕育了各自特有的优势体育项目。
区域地势和地形条件对体育运动项目的产生和发展影响很大,对某些特定项目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地势和地形条件差异巨大,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三个阶梯,分别为:自西向东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分割线的青藏高原,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分割线的三大高原与三大盆地,以海岸线为分割线的三大平原、三大丘陵。这三大阶梯造成了不同地域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进而对竞技体育项目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各个地形区有各自的优势体育项目。例如,高原这一地形特征是造就耐力型运动员的一种特殊自然环境。所谓高原,即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平地。高原地区缺氧,气压、氧分压、空气密度均低于平原。翻开世界田径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长跑的纪录大多由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选手创造,而这一地区海拔高度都在2500—3000米。而我国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海拔平均2000米左右,是我国耐力型运动员最集中的地区。
久居高原且经常进行耐力锻炼的人,红血球数目可增至600万-650万个,可提高血氧容量,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从而在紧张、激烈的运动中获得更多的能量,创造出优异的成绩。而开展海洋上的“蓝色运动”,如帆船、帆板等则必须是在沿海地区,显然我国的此运动项目在东部沿海省份成绩最为突出。1984─2008年七届奥运会比赛成绩发现,长江流域水上项目几乎垄断局面,其中跳水和游泳项目分别夺得29枚和7枚金牌,北方仅获得相应金牌项目为7枚和2枚,大多冠军更是生长在水乡,更是验证了这一规律。
3.气候与运动选材
气候条件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制约着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产生和布局。我国的气候条件差异主要表现在南北上的温度差异。不同的气候条件使运动项目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那些对气候要求十分苛刻的项目如滑冰、滑雪等冰上运动和雪上运动,只适合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在全国各类运动会中的滑冰、滑雪等项目的冠军是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
二、社会环境与运动选材
1.文化背景与运动选材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民族传统,受其影响体育文化也是各具风格。如中原文化区的山西、陕西和河南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区域内常保留一些古老的体育项目,像河南的太极拳、少林武术,山西、陕西的踩高跷等,西北文化区和青藏文化区的马术、射箭和摔跤,南方华中文化区河湖地带的赛龙舟运动,山东、河北的武术,大连、成都、北京则流行足球等等。
此外,不同的民族地区有各自源远流长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草原游牧民族蒙古族、藏族的骑马、射箭、摔跤;回族的木球、武术;苗族的苗拳、跳鼓、赛龙舟、射弩等。
2.经济基础与运动选材
经济条件是体育发展和普及的重要基础保障。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一方面有充足的财力来发展体育事业,另一方面人们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体育经济活动。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差异明显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高于内地中西部地区。与此相应,体育普及程度和体育高竞技人才的分布也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此外,东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较内地高。对外开放使得沿海地区易引进和吸收国外一些新的体育项目如跆拳道、网球、曲棍球、击剑等,同时还易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体育理念,促使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运动选材;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70-001
任何体育运动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赛龙舟是从大江大海条件下形成的,滑雪是在高山冰雪环境下形成的,马术是牧业与搏击的副产品,射箭与射击是狩猎与战争的产物。尽管今天已进入设备技术时代,对于活动范围小的运动项目,可借助人类力量,建造人工冰场、游泳池、人工攀岩等,但是,高山滑雪、冲浪、翻板、登山等运动,恐怕将永远需要依靠自然结构技术,由自然理论支配,更何况数千年来形成的历史习俗、传统观念,是一时难以改变的,如在阿拉伯世界开展花样游泳、女子跳水等运动难度将是很大的。环境既是形成、发展体育运动的条件,也是限制、阻碍某些运动项目的重要因素。我们在科学运动选材的同时,不得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与运动选材
1.地理位置与运动选材
我国地处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间,幅员辽阔,南北纬度跨55°,东西经度跨57°。这便造成了我国地理位置的复杂性。全国由北向南分属5个不同纬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由东向西又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程度不同的地区。复杂的地理位置成为体育人才地域性分布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成果表明,生长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同种个体,其机体形态相对高大;生长在低纬度湿热地区的同种个体,机体形态相对矮小。我国以面、豆杂食为主的北方居民,地处纬度相对较高地区,身材高大、臂长腿长,肺活量大,脉搏次数少,力量性和耐力素质较好;而生活在低纬度地区,以稻及细粮为主食的南方居民,则身材适中,肺活量小,脉搏次数多,速度、灵活性素质较好。所以,我国北方运动员以力量型、耐力型为主要项目优势,而南方则以速度型和灵活型为主要项目优势。这就为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运动员,在选择能发挥其特长的项目上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科学运动选材提供了参考。
2.地势与运动选材
地势和地形条件孕育了各自特有的优势体育项目。
区域地势和地形条件对体育运动项目的产生和发展影响很大,对某些特定项目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地势和地形条件差异巨大,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三个阶梯,分别为:自西向东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分割线的青藏高原,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分割线的三大高原与三大盆地,以海岸线为分割线的三大平原、三大丘陵。这三大阶梯造成了不同地域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进而对竞技体育项目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各个地形区有各自的优势体育项目。例如,高原这一地形特征是造就耐力型运动员的一种特殊自然环境。所谓高原,即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平地。高原地区缺氧,气压、氧分压、空气密度均低于平原。翻开世界田径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长跑的纪录大多由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选手创造,而这一地区海拔高度都在2500—3000米。而我国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海拔平均2000米左右,是我国耐力型运动员最集中的地区。
久居高原且经常进行耐力锻炼的人,红血球数目可增至600万-650万个,可提高血氧容量,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从而在紧张、激烈的运动中获得更多的能量,创造出优异的成绩。而开展海洋上的“蓝色运动”,如帆船、帆板等则必须是在沿海地区,显然我国的此运动项目在东部沿海省份成绩最为突出。1984─2008年七届奥运会比赛成绩发现,长江流域水上项目几乎垄断局面,其中跳水和游泳项目分别夺得29枚和7枚金牌,北方仅获得相应金牌项目为7枚和2枚,大多冠军更是生长在水乡,更是验证了这一规律。
3.气候与运动选材
气候条件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制约着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产生和布局。我国的气候条件差异主要表现在南北上的温度差异。不同的气候条件使运动项目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那些对气候要求十分苛刻的项目如滑冰、滑雪等冰上运动和雪上运动,只适合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在全国各类运动会中的滑冰、滑雪等项目的冠军是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
二、社会环境与运动选材
1.文化背景与运动选材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民族传统,受其影响体育文化也是各具风格。如中原文化区的山西、陕西和河南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区域内常保留一些古老的体育项目,像河南的太极拳、少林武术,山西、陕西的踩高跷等,西北文化区和青藏文化区的马术、射箭和摔跤,南方华中文化区河湖地带的赛龙舟运动,山东、河北的武术,大连、成都、北京则流行足球等等。
此外,不同的民族地区有各自源远流长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草原游牧民族蒙古族、藏族的骑马、射箭、摔跤;回族的木球、武术;苗族的苗拳、跳鼓、赛龙舟、射弩等。
2.经济基础与运动选材
经济条件是体育发展和普及的重要基础保障。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一方面有充足的财力来发展体育事业,另一方面人们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体育经济活动。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差异明显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高于内地中西部地区。与此相应,体育普及程度和体育高竞技人才的分布也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此外,东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较内地高。对外开放使得沿海地区易引进和吸收国外一些新的体育项目如跆拳道、网球、曲棍球、击剑等,同时还易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体育理念,促使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