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工资问题与企业发展关系,分析了企业现有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工资管理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企业;工资管理;浅析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都将进一步的得以完善。企业的工资管理关系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应该受到格外的关注。只有员工的工资分配体系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否则,将会是企业中一个潜在的危险。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对工资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认真执行相关管理制度,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凝聚成企业的精神力量,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为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加筹码。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企业中大多数员工的薪资及福利待遇有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由薪资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员工对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满意度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工资制度的改革,使得一些原既得利益者不再享有优势;一些员工的薪资虽然有了提高,但由于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导致不满情绪的产生。下面,就企业工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做初步探讨。
1 工资问题与企业发展关系
谈到企业的工资问题,需要简要地从企业的演变发展来观察。企业除原始积累过程外,通常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转变而来:一是从原来的乡镇企业,街道集体企业等通过改变其隶属和管理关系而来;二是企业改制形成从集体企业向企业的转变;三是通过资产变动方式,即兼并、转让、破产清算等演变形成。
企业发展成型后,仅靠其独有的资源经营权和市场机遇,还很难正常生存和发展。为什么企业能在行业壁垒重、技术门槛高、市场风险大的情况下发展呢?其中之一就是在用人上独特灵活的方法。由于企业在工资决定上的优势和灵活性,能招聘到各类迫切需要的专业人才,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企业初期发展的秘诀。人才资源的猎取和运作,对干企业来说具有更为重要和更为特殊的战略意义。首先是节约了人才的培养时间,其次是节约了人才培养成本。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其带有规律性的发展特征。
但在获得了这个必要的平台、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之后,企业所具有的“工资优势”逐渐演变为“工资困境”。企业的高薪优势,因为竞争对手的加入、环境的改变、人才的充分供给、宏观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进步等原因,逐渐出现递减效应。由于人力资源成本过高导致产品成本较高问题、人力资源激励后劲不足等原因,又反过来造成其竞争优势丧失,成为阻滞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最终造成较为激烈的“管理冲突”,成为企业决策者、经营管理者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2 企业现有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工资体系凌乱,理性欠缺,感性过重
现在很多大型的集团化企业都会在每年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大量招收优秀应届毕业生,作为公司的储备人才,在需要的时候,就不会因为人员紧缺问题对公司造成重要影响。这种人才储备模式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非常有利,不但能够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更不会造成同等岗位工资差距过大等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小型的企业来讲,如果采用这种模式的话,就会增大很多成本负担。因此,很多企业都是需要人的时候才开始招聘,但是,这个时候因为人员紧缺的问题,工资势必会有所上涨,所以就会对其他同岗位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对企业的工资体系产生一定的冲击,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秩序混乱,员工之间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2.2 企业工资管理缺乏科学系统性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工资的调节,其本身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但是,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工资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掺杂了很多人为的因素在里面。尽管,企业一直都在关于工资的问题上进行改革与调整,但是,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制度的不完善加上执行的力度不够,导致企业的工资结构单一并且模糊。单一的工资发放模式,使得员工对工作失去的应有的激情,变主动工作为被动工作,大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架势。另外,工资的不公开制度,会令员工对彼此的工资互相猜测,对企业的工资发放公平性产生质疑,不利于员工安心工作。
2.3 工资制度安排缺乏人本主义的精神
由于所有权权威在企业中的不可替代和不可動摇性,包括工资决策在内的所有事项都具有鲜明的所有者权威特征。法权关系在这里表现得无以复加,以致企业的生死存亡发展快慢等,往往都取决于企业一把手的个人素质和文化背景特征。可以想象,企业的工资、福利、保险、奖励,这些对员工来说必须量化的东西如果遭遇尺度模糊和不确定性,其结果是何种情况。
3 企业工资管理的应对方法
3.1 制定具有人本主义特征的动态工资管理体系
按照激励和业绩考核原则来设置动态工资管理体系,要制定科学有效、切合实际的业绩考核指标及方法,设计能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励经营管理者的工资结构和回报比率,实施岗位付酬要素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是:确定岗位及岗位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并按付酬要素方法兑现工资,同时对所设置岗位实行绩效考核,对每一个方面的要素进行个别考评,以防止畸重畸轻的情况出现。
3.2 引进人力资本,以解决企业中的人力资本产权相关问题
产权关系是明确的,但对于规范的现代企业而言,单一的资本结构是不够的,这也正是企业深陷“家族式企业”陷阱的原因。企业的资本改造和企业改造,应当首先解决人力资本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在家族资本中注入外来资本的血液,另一方面也是资本形式多元化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人力资源产权的引入对于企业稳定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3.3 企业产权与经营权分离,确立绩效考核制度
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明确的产权关系来达到经营绩效的目标,这就为所有权控制经营权、推进和实现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最大制度创新莫过于对经理人的经营目标考核和工资的设计、控制和激励。把经营权交给经理人,把责任与权利、风险和收益同时交给经理人,这既保障了所有权的安全和效率,也解决了经营者的贡献和报酬,对整个企业的经营运作都以绩效考核设计,这样的制度创新其实也不是什么新观点,而是已经比较熟悉的委托-代理问题或代理制,其核心一是激励,二是监督,关键在于有效的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管理现行分配制度种种问题和弊端既有制度本身问题,也有管理运作问题,更主要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要剖析思想认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坚决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严格贯彻新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标准,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根据市场变化和工作需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定编、定岗、设置岗位,并通过岗位规范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责任和上岗条件。
3.4 设置工资管理的目标,实施工资决策管理
这包括工资体系、工资水平、工资结构三大核心决策,以及工资构成、特殊群体的工资、工资日常管理三大支持手段。工资体系是由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来计算的基本工资,由职位
、技能、年功(资历)等因素组成;工资水平是企业内部的工资平均值,它形成企业工资的外部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工资结构则是内部职位职级等级差异关系,形成企业工资的内部竞争机制。这些设置都涉及到工资构成、特殊群体工资及工资管理政策和策略等。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企业在人员工资管理方面做出重大调整,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整体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工资管理是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稳定发展。本文针对企业工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 陈淑华.加强国有企业工资管理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浅析我市国有企业工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10).
[2] 袁显平,张金锁.国有集团企业工资管理策略研究———以煤业集团企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0,(03).
[3] 刘晓梅.企业工资管理岗位绩效实施中的相关问题[J].人力资源管理,2012,(01).
关键词:企业;工资管理;浅析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都将进一步的得以完善。企业的工资管理关系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应该受到格外的关注。只有员工的工资分配体系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否则,将会是企业中一个潜在的危险。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对工资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认真执行相关管理制度,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凝聚成企业的精神力量,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为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加筹码。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企业中大多数员工的薪资及福利待遇有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由薪资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员工对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满意度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工资制度的改革,使得一些原既得利益者不再享有优势;一些员工的薪资虽然有了提高,但由于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导致不满情绪的产生。下面,就企业工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做初步探讨。
1 工资问题与企业发展关系
谈到企业的工资问题,需要简要地从企业的演变发展来观察。企业除原始积累过程外,通常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转变而来:一是从原来的乡镇企业,街道集体企业等通过改变其隶属和管理关系而来;二是企业改制形成从集体企业向企业的转变;三是通过资产变动方式,即兼并、转让、破产清算等演变形成。
企业发展成型后,仅靠其独有的资源经营权和市场机遇,还很难正常生存和发展。为什么企业能在行业壁垒重、技术门槛高、市场风险大的情况下发展呢?其中之一就是在用人上独特灵活的方法。由于企业在工资决定上的优势和灵活性,能招聘到各类迫切需要的专业人才,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企业初期发展的秘诀。人才资源的猎取和运作,对干企业来说具有更为重要和更为特殊的战略意义。首先是节约了人才的培养时间,其次是节约了人才培养成本。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其带有规律性的发展特征。
但在获得了这个必要的平台、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之后,企业所具有的“工资优势”逐渐演变为“工资困境”。企业的高薪优势,因为竞争对手的加入、环境的改变、人才的充分供给、宏观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进步等原因,逐渐出现递减效应。由于人力资源成本过高导致产品成本较高问题、人力资源激励后劲不足等原因,又反过来造成其竞争优势丧失,成为阻滞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最终造成较为激烈的“管理冲突”,成为企业决策者、经营管理者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2 企业现有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工资体系凌乱,理性欠缺,感性过重
现在很多大型的集团化企业都会在每年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大量招收优秀应届毕业生,作为公司的储备人才,在需要的时候,就不会因为人员紧缺问题对公司造成重要影响。这种人才储备模式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非常有利,不但能够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更不会造成同等岗位工资差距过大等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小型的企业来讲,如果采用这种模式的话,就会增大很多成本负担。因此,很多企业都是需要人的时候才开始招聘,但是,这个时候因为人员紧缺的问题,工资势必会有所上涨,所以就会对其他同岗位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对企业的工资体系产生一定的冲击,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秩序混乱,员工之间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2.2 企业工资管理缺乏科学系统性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工资的调节,其本身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但是,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工资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掺杂了很多人为的因素在里面。尽管,企业一直都在关于工资的问题上进行改革与调整,但是,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制度的不完善加上执行的力度不够,导致企业的工资结构单一并且模糊。单一的工资发放模式,使得员工对工作失去的应有的激情,变主动工作为被动工作,大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架势。另外,工资的不公开制度,会令员工对彼此的工资互相猜测,对企业的工资发放公平性产生质疑,不利于员工安心工作。
2.3 工资制度安排缺乏人本主义的精神
由于所有权权威在企业中的不可替代和不可動摇性,包括工资决策在内的所有事项都具有鲜明的所有者权威特征。法权关系在这里表现得无以复加,以致企业的生死存亡发展快慢等,往往都取决于企业一把手的个人素质和文化背景特征。可以想象,企业的工资、福利、保险、奖励,这些对员工来说必须量化的东西如果遭遇尺度模糊和不确定性,其结果是何种情况。
3 企业工资管理的应对方法
3.1 制定具有人本主义特征的动态工资管理体系
按照激励和业绩考核原则来设置动态工资管理体系,要制定科学有效、切合实际的业绩考核指标及方法,设计能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励经营管理者的工资结构和回报比率,实施岗位付酬要素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是:确定岗位及岗位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并按付酬要素方法兑现工资,同时对所设置岗位实行绩效考核,对每一个方面的要素进行个别考评,以防止畸重畸轻的情况出现。
3.2 引进人力资本,以解决企业中的人力资本产权相关问题
产权关系是明确的,但对于规范的现代企业而言,单一的资本结构是不够的,这也正是企业深陷“家族式企业”陷阱的原因。企业的资本改造和企业改造,应当首先解决人力资本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在家族资本中注入外来资本的血液,另一方面也是资本形式多元化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人力资源产权的引入对于企业稳定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3.3 企业产权与经营权分离,确立绩效考核制度
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明确的产权关系来达到经营绩效的目标,这就为所有权控制经营权、推进和实现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最大制度创新莫过于对经理人的经营目标考核和工资的设计、控制和激励。把经营权交给经理人,把责任与权利、风险和收益同时交给经理人,这既保障了所有权的安全和效率,也解决了经营者的贡献和报酬,对整个企业的经营运作都以绩效考核设计,这样的制度创新其实也不是什么新观点,而是已经比较熟悉的委托-代理问题或代理制,其核心一是激励,二是监督,关键在于有效的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管理现行分配制度种种问题和弊端既有制度本身问题,也有管理运作问题,更主要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要剖析思想认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坚决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严格贯彻新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标准,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根据市场变化和工作需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定编、定岗、设置岗位,并通过岗位规范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责任和上岗条件。
3.4 设置工资管理的目标,实施工资决策管理
这包括工资体系、工资水平、工资结构三大核心决策,以及工资构成、特殊群体的工资、工资日常管理三大支持手段。工资体系是由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来计算的基本工资,由职位
、技能、年功(资历)等因素组成;工资水平是企业内部的工资平均值,它形成企业工资的外部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工资结构则是内部职位职级等级差异关系,形成企业工资的内部竞争机制。这些设置都涉及到工资构成、特殊群体工资及工资管理政策和策略等。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企业在人员工资管理方面做出重大调整,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整体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工资管理是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稳定发展。本文针对企业工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 陈淑华.加强国有企业工资管理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浅析我市国有企业工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10).
[2] 袁显平,张金锁.国有集团企业工资管理策略研究———以煤业集团企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0,(03).
[3] 刘晓梅.企业工资管理岗位绩效实施中的相关问题[J].人力资源管理,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