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抗源京核8811品系抗小麦条锈病主效基因的单体分析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单体分析技术,用中国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CY31和埃塞俄比亚菌系35E134的单孢菌系对重要抗源京核8811品系进行抗条锈基因分析及定位。结果表明:京核8811含有抗35E134菌系、位于2A染色体上和抗CY31菌系、位于4D染色体上的两对显性抗条锈基因,二者均控制0-0;的侵染型。异同比较显示,定位基因不同于国际上已定名的抗条锈基因,谓之新基因,暂定名为YrJh1和YrJh2。YrJh2具有比YrJh1更宽的抗性谱,二者同时存在,使京核8811具有较强的抗条锈性,抗中国目前所有小种,建议作为重要抗原作
其他文献
从两个水稻品种、4种外植体来源的愈伤组织中,筛选出幼胚愈伤组织,通过反复继代和悬浮培养,建立了具旺盛分裂能力的胚性悬浮细胞系。胚性悬浮细胞为圆球形、单个或聚集成多细胞
采用PCR方法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川农16”中克隆得到一个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新基因LMWCN16-2(Gen Bank No.AY296753)。该基因具有LMW-GS基因的典型结
逆预测又称逆回归,是从依靠变数Y的某一定值Y0预测独立变数X的对应值X0及其100(1-α)%可信区间。本文详细地解释了逆回归的原理、方法和注意问题,推导了逆回归的一些基本公式,并用两
用in planta方法进行遗传转化极大地促进了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功能基因组研究,但在农作物中仍少有in planta的成功报道。我们采用in planta方法,用含有质粒pSG529、pHTT613和ApSC
根据黄淮麦区的生态特点,研究了冬小麦超高产(hm^2产9000kg)籽粒)栽培的理论与技术。结果指出,于土肥水条件良好的高产麦田,在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上,小麦开花至成熟阶段的干物
用高表达的转PEPC基因水稻HPTER-01作父本,与水稻不育系培矮64S、29130S、7001S以及恢复系5129、437进行杂交,获得505株后代材料,鉴定出42株高PEPC活性和高光合效率的植株。与其
作物同种及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之间的基因漂移(基因流)是防范作品种生物学混杂及评估转基因新种质田间释放后所产生的生态学效应的基础参数。本研究以显性抗除草剂(拿捕净)谷子种
用小麦族7个部分同源群的40个RFLP探针对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附加系进行分析,在证的有细胞学鉴定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供了纤毛鹅观草染色体部分同源群的分子证据。即96K025、96K026中添 对纤毛鹅观
26个大豆基因型和 18个小麦基因型的叶片和种子的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值 (△ 13C)在正常供水和缺水的田间条件下皆有明显的基因型差别。土壤干旱降低△ 13C值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 WUE)并增大了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值。抗旱性不同的基因型的叶片和种子的△ 13C平均值及相应的 WUE与抗旱性大小之间表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抗旱性强的基因型的△ 13C比抗旱性中等和差者较低而相应的 WUE较高。叶片
利用SDS-PAGE技术,从河北省及其它省引进小麦地方品种900份中,鉴定出了普通小麦Waxy-D1基因缺失材料一份,Waxy-B1基因缺失材料6份。这些材料的发现,为我国开展品质育种研究打下了基础,尤其是Waxy-D1隐性材料尤为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