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文入情,寓教于美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tory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育具有独特的魅力,语文教师要以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为教学目标。本文通过理解审美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分析文学所具有的審美作用,借助一些典型的教学课例的解读,阐明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引发思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渗透思考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二点“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由此可见,重视语文教育情感的培育和渗透,引导学生在美好健康的情感中学习语文,品读语文,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它以“培养感情为目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帮助他们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它的基本特点表现在:
  首先,形象性。美的首要特点为它是具体的形象。只有具体的形象才可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因此,美育是寓于形象的教育。其次,情感性。美育是通过美的事物对人的感染达到教育目的的,它总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而不是像科学理论那样以理服人。再次,娱乐性。美育是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是在愉快、欢乐之中,使人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
  文学具有审美作用。文学,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文学的审美作用首先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具有愉悦的作用。这种愉悦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决定于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之所以乐于吟诵诗歌,欣赏小说,观看影视,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认识,接受教育,更是出于娱乐和休息的需要。其次,文学的审美作用起着交流感情、感染人的作用。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其艺术形象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能直接诉诸人们的情感,以情感的魅力打动人、激励人。文学作品一旦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就不仅能使人们因某种情感获得适度的宣泄和满足而保持心理平衡,更能使人们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升华。因此,真正审美情感的获得,能极大地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激发人们对于美的热爱和追求,从而提高做一个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人的自觉性。
  以文学教学为切入点,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发现美、欣赏美、渗透美的过程。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从各方面表现了人类的审美过程和创造精神,这些经典之作,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
  审美过程,首先是情感活动,然后上升为理性活动,再回归到情感活动,最后凝结为思想认识,这是由文学作品特有的审美作用所决定的。作家创作时,体现的是“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刘勰语),教师引导学生时,教学过程应该是“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语),作为审美的主客体皆紧扣一个“情”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美的教育,注重美的渗透,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陶冶他们的性灵,净化他们的感情,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才能。
  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文学的审美作用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呢?
  一、美读——先声夺人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突出了朗读训练的重要作用,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朗读训练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如何进行朗读训练,达到良好的美读效果呢?
  教师范读。教师范读得好,往往是美育的先导。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使诗歌、散文等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出神入化地渲染出来,让学生进入审美情景之中。例如,朗读《记念刘和珍君》时,可以悲愤的情感、低沉的语音、缓急交错的节奏读出;读《囚绿记》则以愉悦的情感、明快的语音、舒展的节奏读出,效果都很好。除此之外,还可采用配乐散文、配乐诗歌等。音乐的旋律与著名朗诵家的功力珠联璧合,更感人至深。屈原的《离骚》是一首“骚体诗”,南楚的方言、历史、神话、风物等,全诗感情回环激荡,反反复复,脉络不易掌握,学生在内容的理解上很有难度,情感上是比较排斥的,授课时教师可以播放音频,朗诵者那浑厚深沉、极富感染力的朗读,能够自然而然地拨动同学们的心弦,整个课堂呈现静寂肃穆的气氛,这种气氛既有利于学生体会诗的美学价值,又可以使学生在这种心理陶醉中陶冶情操,美化人格。
  美之极乃情之至,自是有先声夺人之效。
  学生朗读。文章有多美,美在哪里,要真正品味到,一定要亲自感受,因此,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显得很重要,对此,教师要善于引导,从吐字发音、理解内容和技巧等方面给予耐心指导,出于口,记于心,让学生直接受到作品的强烈感染。
  二、美赏——出神入化
  散文的意境、小说的氛围、诗歌的画面感,是需要通过教师加以渲染描绘并艺术地再现的,进而使学生步入美境之中,尽情投入,全身心领会,达到文情融汇、物我合一的境界,最终使情感得到美的升华。
  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必须充分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以诗歌为例,诗中的意象是诗人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赏析诗歌时,教师要抓住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仔细体味,“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营造的意境,把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体会独特的意境美,从而准确“入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令人心驰神往的诗作,诗中紧扣春、江、花、月、夜、来写,以月为主,月如花,芬芳四溢,月如醇,令人迷醉,描绘了一幅幽静朦朧恬美的春江月夜风景图,诗人借助景物,创造出一种勾人心魂令人陶醉的意境。既有实写,又有虚写,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的良辰美景,有情有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交织成了有机的整体,使人神醉。通过这样的“美赏”,学生陶醉于自然美、爱情美的描写中,体悟出诗句中对人生哲理、自然奥秘的思索与探寻。
  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使自然景观产生的美成为学生的精神营养,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进而使学生深刻把握自然事物与自然对象的精神意义和生命意义,获得更大的审美愉悦。
  再如学习徐志摩《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时,教师可结合诗句,通过课件给学生展现几幅图景:一是“金柳”,河畔的柳树,被夕阳染成金色,像盛装的新娘,艳影倒映在康河的波光中。二是绿油油的“青荇”,在康河清澈的柔波中,似在向诗人招手。三是“清泉”,在榆荫下像是天上的彩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四是“长篙”,撑着满载星辉的小船,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去寻梦,去放歌。
  这样美妙清幽、充满朦胧意境美的画面,怎不令诗人热爱与眷恋,不令学生赞美与神往?
  三、美析——虽幽必显
  文学作品的深刻性往往表现为形象及立意的含蓄、曲折,许多文学作品的美学意味并不是一目了然、唾手可得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深层次的挖掘、探索,以情披文,才能做到“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语)。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语)意思是:作家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这种情态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将显现,被人所理解。教学研讨时,和一些老师谈起教学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大多有教学失落感,因为学生不喜欢,文章偏长,偏难,难在与那个时代相隔太久远,难在鲁迅独特的语言风格,文中有许多句子学生不易理解。例如:“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等等,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缘由”指的是什么?在文中有阐述吗?“沉默”,就是“默无声息”吗?文中怎么描述“沉默”的?指导学生划出文中的句子,然后反复地品味,探寻鲁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这一美析使其幽处必显,其深邃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灵魂,从而达到了共鸣。
  “美读”“美赏”“美析”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师的表现如何。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教学素养,培育崇高品质,由此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引领学生;要作情感的火引子,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要用艺术的巧手,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心灵感应,使其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Z].2002.4.
  [3]钟彩莲.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论坛,2001(6).
  [4]潘桂云.强化审美教育策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5]孙绍振.阅读审美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09.
其他文献
摘 要: 刘文西将浓浓的黄土情与绘画紧密结合,创造出一系列属于当下时代、振奋人心的作品。本文从作品的表现题材及艺术语言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分析“黄土情结”在刘文西绘画中的体现。  关键词: 刘文西 黄土情结 艺术表现  刘文西以半个世纪的辛勤创作,开创了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黄土画派”,塑造出一系列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陕北黄土地人物形象,从画领袖到农民、从田间劳作到小憩,个个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一
摘 要: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因此,在外语教学活动中,既要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又要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英语教学与文化渗透相结合,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学中年级 英语课堂 文化渗透模式  一、小学中年级英语课堂教学的特
摘 要: 作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际走访省内高职院校,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归纳出辅导员队伍工作存在的问题,从管理队伍的角度,以质量为手段介入,提出一些提高辅导员队伍工作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 辅导员队伍 工作质量 提升方法  1.辅导员工作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国内研究现状  百度百科定义,辅导员是指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工作的教师。辅导
摘 要: 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作者结合多年来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探索。教学内容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组织上分组写作和集体点评相结合,教学方法上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相结合。实践证明,实践教学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其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摘 要: 学院文化建设决定了学院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价值。从文化资本角度看,学院文化资本具有显性、隐性两种价值形态,而其存在形式则有三种:个体化资本,指的是学院的个体文化;客观化资本,代表物质化的文化产品;制度化资本,表现为学院的标识、规章制度等。在校园文化建设场域中,学院个体文化塑造的惯习必须与场域需求一致,才能占有优势地位,学院通过深化学科建设、加强师资培养、构建制度体系等方式进行资本的有效运作,
摘 要: 余华的小说放弃了传统叙事文本中的线性结构和因果联系,转向了时间的空间表达和事件的偶合性。通过对其文本的阅读,可以发现余华的小说通过内部凸显的并置和循环圈结构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秩序和逻辑的背离,进而追求个体生命感觉的真实。以循环圈和空间并置结构这两个叙事结构为切入点可以看到余华小说对历史和现实的质疑,以及对人类精神本质的勾勒。  关键词: 并置式结构 循环圈结构 余华小说  传统的叙事作品
摘 要: 文本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學的重要内容,学生往往存在误读现象。本文从学生文本误读产生的原因分析入手,探究误读潜藏的价值,并提出巧化误读为悟读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关键词: 文本阅读 误读 潜藏价值  文本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高考对考生文本阅读能力的考查是重头戏。在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学生文本误读现象比比皆是。误读,指不能正确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等,其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信息,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数字习语作为英语习语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不同的文化內涵。本文拟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英语数字习语入手,对英语习语形成的文化背景进行研究,探讨其所体现出来的英语文化底蕴及文化根源。以期有助于深入了解英语语言和西方民族文化心理,进而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文化背景
摘 要: 随着新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显得愈加重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生急速减少,导致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出现矛盾,更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简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其在农村地区小学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以及任务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案例。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  (一)定义  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通
摘 要: 园林专业是理工类学科中的一个小分支,针对该专业开发的成系统的语文阅读课程资源较少,单一的语文教材无法满足该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语文阅读课程资源的获取途径是什么?有何特点?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阅读课程资源?这些都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中职 园林专业 阅读课程资源 现状调查  一、概念的界定  1.课程资源的概念。  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的文人已经开始自觉地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