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育具有独特的魅力,语文教师要以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为教学目标。本文通过理解审美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分析文学所具有的審美作用,借助一些典型的教学课例的解读,阐明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引发思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渗透思考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二点“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由此可见,重视语文教育情感的培育和渗透,引导学生在美好健康的情感中学习语文,品读语文,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它以“培养感情为目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帮助他们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它的基本特点表现在:
首先,形象性。美的首要特点为它是具体的形象。只有具体的形象才可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因此,美育是寓于形象的教育。其次,情感性。美育是通过美的事物对人的感染达到教育目的的,它总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而不是像科学理论那样以理服人。再次,娱乐性。美育是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是在愉快、欢乐之中,使人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
文学具有审美作用。文学,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文学的审美作用首先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具有愉悦的作用。这种愉悦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决定于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之所以乐于吟诵诗歌,欣赏小说,观看影视,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认识,接受教育,更是出于娱乐和休息的需要。其次,文学的审美作用起着交流感情、感染人的作用。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其艺术形象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能直接诉诸人们的情感,以情感的魅力打动人、激励人。文学作品一旦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就不仅能使人们因某种情感获得适度的宣泄和满足而保持心理平衡,更能使人们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升华。因此,真正审美情感的获得,能极大地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激发人们对于美的热爱和追求,从而提高做一个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人的自觉性。
以文学教学为切入点,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发现美、欣赏美、渗透美的过程。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从各方面表现了人类的审美过程和创造精神,这些经典之作,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
审美过程,首先是情感活动,然后上升为理性活动,再回归到情感活动,最后凝结为思想认识,这是由文学作品特有的审美作用所决定的。作家创作时,体现的是“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刘勰语),教师引导学生时,教学过程应该是“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语),作为审美的主客体皆紧扣一个“情”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美的教育,注重美的渗透,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陶冶他们的性灵,净化他们的感情,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才能。
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文学的审美作用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呢?
一、美读——先声夺人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突出了朗读训练的重要作用,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朗读训练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如何进行朗读训练,达到良好的美读效果呢?
教师范读。教师范读得好,往往是美育的先导。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使诗歌、散文等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出神入化地渲染出来,让学生进入审美情景之中。例如,朗读《记念刘和珍君》时,可以悲愤的情感、低沉的语音、缓急交错的节奏读出;读《囚绿记》则以愉悦的情感、明快的语音、舒展的节奏读出,效果都很好。除此之外,还可采用配乐散文、配乐诗歌等。音乐的旋律与著名朗诵家的功力珠联璧合,更感人至深。屈原的《离骚》是一首“骚体诗”,南楚的方言、历史、神话、风物等,全诗感情回环激荡,反反复复,脉络不易掌握,学生在内容的理解上很有难度,情感上是比较排斥的,授课时教师可以播放音频,朗诵者那浑厚深沉、极富感染力的朗读,能够自然而然地拨动同学们的心弦,整个课堂呈现静寂肃穆的气氛,这种气氛既有利于学生体会诗的美学价值,又可以使学生在这种心理陶醉中陶冶情操,美化人格。
美之极乃情之至,自是有先声夺人之效。
学生朗读。文章有多美,美在哪里,要真正品味到,一定要亲自感受,因此,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显得很重要,对此,教师要善于引导,从吐字发音、理解内容和技巧等方面给予耐心指导,出于口,记于心,让学生直接受到作品的强烈感染。
二、美赏——出神入化
散文的意境、小说的氛围、诗歌的画面感,是需要通过教师加以渲染描绘并艺术地再现的,进而使学生步入美境之中,尽情投入,全身心领会,达到文情融汇、物我合一的境界,最终使情感得到美的升华。
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必须充分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以诗歌为例,诗中的意象是诗人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赏析诗歌时,教师要抓住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仔细体味,“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营造的意境,把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体会独特的意境美,从而准确“入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令人心驰神往的诗作,诗中紧扣春、江、花、月、夜、来写,以月为主,月如花,芬芳四溢,月如醇,令人迷醉,描绘了一幅幽静朦朧恬美的春江月夜风景图,诗人借助景物,创造出一种勾人心魂令人陶醉的意境。既有实写,又有虚写,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的良辰美景,有情有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交织成了有机的整体,使人神醉。通过这样的“美赏”,学生陶醉于自然美、爱情美的描写中,体悟出诗句中对人生哲理、自然奥秘的思索与探寻。
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使自然景观产生的美成为学生的精神营养,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进而使学生深刻把握自然事物与自然对象的精神意义和生命意义,获得更大的审美愉悦。
再如学习徐志摩《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时,教师可结合诗句,通过课件给学生展现几幅图景:一是“金柳”,河畔的柳树,被夕阳染成金色,像盛装的新娘,艳影倒映在康河的波光中。二是绿油油的“青荇”,在康河清澈的柔波中,似在向诗人招手。三是“清泉”,在榆荫下像是天上的彩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四是“长篙”,撑着满载星辉的小船,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去寻梦,去放歌。
这样美妙清幽、充满朦胧意境美的画面,怎不令诗人热爱与眷恋,不令学生赞美与神往?
三、美析——虽幽必显
文学作品的深刻性往往表现为形象及立意的含蓄、曲折,许多文学作品的美学意味并不是一目了然、唾手可得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深层次的挖掘、探索,以情披文,才能做到“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语)。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语)意思是:作家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这种情态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将显现,被人所理解。教学研讨时,和一些老师谈起教学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大多有教学失落感,因为学生不喜欢,文章偏长,偏难,难在与那个时代相隔太久远,难在鲁迅独特的语言风格,文中有许多句子学生不易理解。例如:“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等等,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缘由”指的是什么?在文中有阐述吗?“沉默”,就是“默无声息”吗?文中怎么描述“沉默”的?指导学生划出文中的句子,然后反复地品味,探寻鲁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这一美析使其幽处必显,其深邃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灵魂,从而达到了共鸣。
“美读”“美赏”“美析”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师的表现如何。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教学素养,培育崇高品质,由此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引领学生;要作情感的火引子,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要用艺术的巧手,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心灵感应,使其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Z].2002.4.
[3]钟彩莲.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论坛,2001(6).
[4]潘桂云.强化审美教育策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5]孙绍振.阅读审美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09.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渗透思考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二点“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由此可见,重视语文教育情感的培育和渗透,引导学生在美好健康的情感中学习语文,品读语文,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它以“培养感情为目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帮助他们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它的基本特点表现在:
首先,形象性。美的首要特点为它是具体的形象。只有具体的形象才可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因此,美育是寓于形象的教育。其次,情感性。美育是通过美的事物对人的感染达到教育目的的,它总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而不是像科学理论那样以理服人。再次,娱乐性。美育是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是在愉快、欢乐之中,使人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
文学具有审美作用。文学,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文学的审美作用首先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具有愉悦的作用。这种愉悦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决定于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之所以乐于吟诵诗歌,欣赏小说,观看影视,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认识,接受教育,更是出于娱乐和休息的需要。其次,文学的审美作用起着交流感情、感染人的作用。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其艺术形象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能直接诉诸人们的情感,以情感的魅力打动人、激励人。文学作品一旦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就不仅能使人们因某种情感获得适度的宣泄和满足而保持心理平衡,更能使人们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升华。因此,真正审美情感的获得,能极大地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激发人们对于美的热爱和追求,从而提高做一个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人的自觉性。
以文学教学为切入点,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发现美、欣赏美、渗透美的过程。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从各方面表现了人类的审美过程和创造精神,这些经典之作,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
审美过程,首先是情感活动,然后上升为理性活动,再回归到情感活动,最后凝结为思想认识,这是由文学作品特有的审美作用所决定的。作家创作时,体现的是“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刘勰语),教师引导学生时,教学过程应该是“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语),作为审美的主客体皆紧扣一个“情”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美的教育,注重美的渗透,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陶冶他们的性灵,净化他们的感情,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才能。
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文学的审美作用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呢?
一、美读——先声夺人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突出了朗读训练的重要作用,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朗读训练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如何进行朗读训练,达到良好的美读效果呢?
教师范读。教师范读得好,往往是美育的先导。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使诗歌、散文等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出神入化地渲染出来,让学生进入审美情景之中。例如,朗读《记念刘和珍君》时,可以悲愤的情感、低沉的语音、缓急交错的节奏读出;读《囚绿记》则以愉悦的情感、明快的语音、舒展的节奏读出,效果都很好。除此之外,还可采用配乐散文、配乐诗歌等。音乐的旋律与著名朗诵家的功力珠联璧合,更感人至深。屈原的《离骚》是一首“骚体诗”,南楚的方言、历史、神话、风物等,全诗感情回环激荡,反反复复,脉络不易掌握,学生在内容的理解上很有难度,情感上是比较排斥的,授课时教师可以播放音频,朗诵者那浑厚深沉、极富感染力的朗读,能够自然而然地拨动同学们的心弦,整个课堂呈现静寂肃穆的气氛,这种气氛既有利于学生体会诗的美学价值,又可以使学生在这种心理陶醉中陶冶情操,美化人格。
美之极乃情之至,自是有先声夺人之效。
学生朗读。文章有多美,美在哪里,要真正品味到,一定要亲自感受,因此,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显得很重要,对此,教师要善于引导,从吐字发音、理解内容和技巧等方面给予耐心指导,出于口,记于心,让学生直接受到作品的强烈感染。
二、美赏——出神入化
散文的意境、小说的氛围、诗歌的画面感,是需要通过教师加以渲染描绘并艺术地再现的,进而使学生步入美境之中,尽情投入,全身心领会,达到文情融汇、物我合一的境界,最终使情感得到美的升华。
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必须充分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以诗歌为例,诗中的意象是诗人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赏析诗歌时,教师要抓住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仔细体味,“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营造的意境,把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体会独特的意境美,从而准确“入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令人心驰神往的诗作,诗中紧扣春、江、花、月、夜、来写,以月为主,月如花,芬芳四溢,月如醇,令人迷醉,描绘了一幅幽静朦朧恬美的春江月夜风景图,诗人借助景物,创造出一种勾人心魂令人陶醉的意境。既有实写,又有虚写,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的良辰美景,有情有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交织成了有机的整体,使人神醉。通过这样的“美赏”,学生陶醉于自然美、爱情美的描写中,体悟出诗句中对人生哲理、自然奥秘的思索与探寻。
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使自然景观产生的美成为学生的精神营养,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进而使学生深刻把握自然事物与自然对象的精神意义和生命意义,获得更大的审美愉悦。
再如学习徐志摩《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时,教师可结合诗句,通过课件给学生展现几幅图景:一是“金柳”,河畔的柳树,被夕阳染成金色,像盛装的新娘,艳影倒映在康河的波光中。二是绿油油的“青荇”,在康河清澈的柔波中,似在向诗人招手。三是“清泉”,在榆荫下像是天上的彩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四是“长篙”,撑着满载星辉的小船,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去寻梦,去放歌。
这样美妙清幽、充满朦胧意境美的画面,怎不令诗人热爱与眷恋,不令学生赞美与神往?
三、美析——虽幽必显
文学作品的深刻性往往表现为形象及立意的含蓄、曲折,许多文学作品的美学意味并不是一目了然、唾手可得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深层次的挖掘、探索,以情披文,才能做到“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语)。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语)意思是:作家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这种情态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将显现,被人所理解。教学研讨时,和一些老师谈起教学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大多有教学失落感,因为学生不喜欢,文章偏长,偏难,难在与那个时代相隔太久远,难在鲁迅独特的语言风格,文中有许多句子学生不易理解。例如:“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等等,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缘由”指的是什么?在文中有阐述吗?“沉默”,就是“默无声息”吗?文中怎么描述“沉默”的?指导学生划出文中的句子,然后反复地品味,探寻鲁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这一美析使其幽处必显,其深邃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灵魂,从而达到了共鸣。
“美读”“美赏”“美析”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师的表现如何。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教学素养,培育崇高品质,由此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引领学生;要作情感的火引子,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要用艺术的巧手,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心灵感应,使其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Z].2002.4.
[3]钟彩莲.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论坛,2001(6).
[4]潘桂云.强化审美教育策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5]孙绍振.阅读审美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