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肝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分析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4例病理诊断为肝癌的患者,收集患者在入院检查时的MRI、DWI和DCE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病变肝区和正常肝区的T1WI和T2WI信号、DWI信号和DCE图像情况,计算并比较患者病变肝区与正常肝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 正常肝区组织的T1WI和T2WI信号呈等信号水平,DWI信号呈较低水平;
【机 构】
:
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安徽淮北 235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肝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分析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4例病理诊断为肝癌的患者,收集患者在入院检查时的MRI、DWI和DCE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病变肝区和正常肝区的T1WI和T2WI信号、DWI信号和DCE图像情况,计算并比较患者病变肝区与正常肝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 正常肝区组织的T1WI和T2WI信号呈等信号水平,DWI信号呈较低水平;而病变肝区的T1WI呈低信号水平,病变肝区的T2WI信号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水平,但DWI信号呈明显高信号水平.患者病变肝区的平均ADC值低于正常肝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的MRI、DWI、DCE检查均显示独立的影像学特点,临床实践中结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前期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同时ADC值的计算对于肝癌患者病变区域的生物学特性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柴苓汤结合传统吞咽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脑卒中常规药物,同时采用传统吞咽治疗和NMES修复吞咽功能;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柴苓汤口服或鼻饲.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通过洼田饮水试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患者的效果及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中风后上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肌电图测定、上肢Brunnstrom分级、改良Ashworth分级、Fugl-Meyer功能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Hmax、Mmax、H/Max值
目的 研究慢性肾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微炎症因子、钙磷代谢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5例慢性肾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据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分为慢性肾脏病1~2期组(14例)、慢性肾脏病3期组(22例)、慢性肾脏病4期组(23例)、慢性肾脏病5期组(2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纤维蛋白原(FIB)、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
目的 分析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6例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资料,设为疟疾组,选取30名同期体验人员设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全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16例患者中白细胞计数异常者所占比例为25.0%;红细胞计数降低者所占比例为31.3%;血红蛋白降低者所占比例为37.5%;血细胞比容降低者所占比例43.8%;血小板计数异常者所占比例为93.8%.两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单核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及嗜酸粒细胞绝
目的 探讨分析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对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CIA)患者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CIA治疗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均连续护理1周.记录两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护理前、护理1周时,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情况;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
目的 分析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模式联合感觉运动训练(SMT)在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接收的80例CI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单双号分组.单号患者纳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联合SMT;双号患者纳为观察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联合SMT,干预至出院结束(住院时间为21~28 d).于干预前、出院前1 d,比较两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评估量表(FMA)]、平衡能力[采用Be
目的 探讨基于云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治疗后出院的78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基于云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随访5个月,采用健康行为量表(HPL)评价两组健康行为,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随访5个月,观察组HPL评分明显高于本组随访前(P<0.05),对照组躯体活动、营养、心理健康评分明显高于
目的 分析改良悬浮液肌内注射法对醋酸奥曲肽微球注射效果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接收的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传统组39例(醋酸奥曲肽微球注射196次)、改良组40例(醋酸奥曲肽微球注射201次).传统组参考药品说明书、按常规方法给药,改良组采取改良后的配置方法及注射程序,比较两组注射成功率、患者皮肤硬结情况及疼痛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组注射成功率、硬结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悬浮液肌内注射法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预后的影响因素及血清尿酸(UA)、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76例)和预后不良组(24例),分析影响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因素,以及血清UA、cTnT、NT-proBNP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中15例发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BA)患儿外周血中微小RNA(miRNA)-138表达与辅助性T细胞(Th)1/Th2平衡的关系.方法 选取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3例BA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组(42例),临床缓解期组(61例),另选取同期82名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qRT-PCR检测外周血miR-138、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3)表达;流式细胞检测外周血Th1、Th2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IL-4、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