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明清时期福建生产技术在琉球的传播

来源 :海交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与琉球(今日本冲绳)由于其特殊的地缘关系,在明清时期曾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交往.明初,凡外商入贡者皆设市舶司以领之,'在福建者专为琉球而设'.[1]清袭明制,福建仍是中琉交往的唯一口岸.在明清中琉友好交往的五百余年间,福建文化通过各种途径输入琉球,对琉球的宗教思想、文学艺术、生产科技、教育医学、园林建筑、饮食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对明清时期福建生产技术在琉球的传播作一粗浅的考察.
其他文献
清乾隆以后尤其是嘉庆、道光年间,在我国东南的闽、粤等省,出现了大量的安南即越南制钱。几乎有取代清朝制钱的趋势。对于这个特殊的经济现象,学者们研究甚少。只有彭信威先生偶
印光任、张汝霖<澳门记略>录薛馧<澳门记>云:"遵澳而南,放洋十里许,右舵尾,左鸡颈;又十里许,右横琴,左九澳.湾峰表里四立,象箕宿,纵横成十字,日十字门,又称澳门云.其东南百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