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种变成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曲艺艺谚中的“话是开心的钥匙”“离开了麦子地就断了琴弦”“观众是衣食父母”等既凸显了曲艺文化数以千年的优秀传统,亦对曲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做出掷地有声的回答。《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以下简称《艺诀和术语》)以体现情感朴实、言之有物、韵味隽永、易传易记等为特点,力求成为曲艺人精神价值、审美理念、职业特征、生存方式、艺术规范等生动鲜活的文化载体、学养智慧和才华结晶。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笔丰厚的艺术遗产,是经过千百年时间与实践的考核与检验而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藏里的一把永不生锈的“开心钥匙”。
曲艺的身份与名字确立历史并不太长,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它才从民间艺术形式独立出来,成为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但含有曲艺艺术品质、特征的中华说唱艺术的历史却源远流长,它可以追溯到民间说故事、讲笑話,宫廷中俳优的弹唱歌舞、滑稽表演,据不完全统计,至今留存的各民族曲艺形式仍有近500个。正因为以口头叙事传统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是构成中华文化坚实、强大的重要基础,所以出版《艺诀和术语》绝非仅是曲艺界对自身所从事艺术规律与实践经验的单纯探寻、总结,而是曲艺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从我做起”的实际行动;是具有“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使命感的新曲艺人,以清醒的文化自觉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建设所完成的一项文化工程。
在瀚如烟海的中国艺术的谚语和口诀中,如国画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戏曲的“移步不换形”等,因为被艺术界普遍认可而早已成为具有经典意义的美学理念。而曲艺的艺谚艺诀中亦不乏此类品质的箴言妙语,如“演谁像谁不是谁”,是说曲艺人笔下、嘴里的“谁”个个都像谁,但最终却是作者、演员自己眼与心里的“谁”。这是一种极其贴近艺术本质的认知,因为独创性是艺术的生命,个性是艺术的灵魂。而从艺者的感情意向、审美素养和其个性因素,往往可以在艺术实践中转化成艺术家的独创性和与众不同。曲艺里的评书艺术讲究“雨夹雪”,即做足“夹评夹叙”文章。不仅如此,它还要求评与叙之间自然贴切、不显痕迹,所以艺谚又说:“书不夹雪,如同生铁”。所以,我们切不可因为曲艺艺谚艺诀来自于民间说唱艺人的口口相传,便可忽略或怀疑它的学术与经典价值。或许正是掌握了它的真谛,侯宝林、马季、姜昆等的相声既一脉相承又各有其美。
保持自身本色的前提是具备清醒的文化自觉,就要熟悉自身不可取代的魅力与价值。曲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从艺者的一专多能:“没学历的学生,学习力却要历久不倦;没名字的作者,编出的故事却深受欢迎、百听不厌;没编制的乐队,却会自拉自唱与观众互动且随机应变;没影子的导演,却可以扬长避短让自己的个性、绝活等得到最佳呈现;没讲台的先生,老百姓却觉得劝人有方,受到教化、启迪,与之亲密无间。”因为重视、强调人才需要具备“复合型”的特质,曲艺艺术的艺谚艺诀,便带着十分鲜明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他”的色彩,如前边引用的“演谁像谁不是谁”,有的相声前辈便用它来解释相声“说学逗唱”里的“学”:学京剧必须令观众觉得是京剧,然而它最终凸显的绝不是京剧,而是相声演员将其“相声化”了的京剧。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异迹而同趣、相异而相通的关系,它们具有各自独立的指向、独特魅力,又有彼此相关的联系与交融。这些亦体现在一些不同行当艺谚艺诀的共享与通用。像“唱曲难而易,说白易而难”之类,虽系戏曲、曲艺通用,我们则力求站在曲艺的视角、联系曲艺实践对其进行恰如其分地阐释与论证。《艺诀和术语》亦具备指向、侧重不同的特点,所以编著者才将它们分成了若干章节。至于如何在阅读与实践中,处理、把握好它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只能借用歌德的一句名言——“人们凭着自己的聪明划分出各种各样的界线,最后凭着爱,再把它们全部推倒”。总之,既不能轻视每一条的独立价值,又不要忽略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渗融。以曲艺发展史的眼光看曲艺艺谚艺诀,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传统。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曲艺懂得,艺术兴衰起于人亦止于人,紧紧围绕着培养、塑造“人”这一核心,才是曲艺艺术口口相传、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曲艺的艺谚艺诀是曲艺塑造人的系统,惟有具备这样的意识与视野,才会切身体味到曲艺先辈与曲艺智慧视“人”为艺术兴衰之根本的远见卓识与不俗境界。
诚然,编著《艺诀和术语》的初衷是为了传承与弘扬优秀曲艺传统,只是我们深入传统的根本目的却是要将曲艺艺术与今天的新时代衔接与贴近。平心而论,传统的曲艺艺谚艺诀中本身便有大量的、与新时代审美相契合的现代理念,甚至其中亦不乏含有先进文化品质的元素。基于此,编撰者便试图能够用新时代新曲艺人的视角,拨开水面的浪花、泡沫,探寻水底的流向、走势,最大可能地对曲艺艺术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做出科学、理性、清晰的回答。由此,《艺诀和术语》富有三种品质:
曲艺是什么?是一把开心的“钥匙”。“开心”是其形式,“钥匙”则体现出对内容的要求。就此而言,曲艺与《文心雕龙》提倡的“文附质”“质待文”“文质相称”相呼应。“钥匙”告诉我们:开心是受众的目的,所以曲艺作品就应该充分发挥钥匙的功能,于寓教于乐、寓庄于谐中巧妙地打开受众的心灵。由此可言,曲艺追寻观众开心,绝非单一由生理刺激引发笑声,而是与“钥匙”功能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化成动心的故事、宽心的语言、入心的曲调、会心的哲理等曲艺美的千姿百态。
艺术的最大价值,是审美功能与宣教功能的协调、统一。而曲艺艺谚艺诀让我们知道:曲艺审美始终将“说什么与怎么说”,即“有意义和有意思”看成浑然天成、不容分割的“一个”。诸如“心中有活人,出言人才活”等,这些艺谚之所以没有指具体表演、创作,是因为它体现的是曲艺的“整体观”,强调曲艺形式与内容的协调与平衡。再如艺谚“说书唱戏劝人方”,没有涉及具体技术、技巧,其中的“方”字却赐予人对“方式”“方法”“方案”“方略”“妙方”“配方”“外圆内方”等“千方百计”的联想。 有的人文学者提出,若要抵达艺术的高境界,三种修养不可缺少,即音乐的、哲学的、诗歌的。优秀的曲艺艺谚艺诀提示我们:若能沉下心深入地品味经典曲艺,完全可以一并提升人的综合修养。
曲艺从哪里来?从广袤大地中来,所以曲艺“离开了麦子地就断了琴弦”。
“离开了麦子地就断了琴弦”属于曲艺艺术的“新艺谚”,它摘自于描写有700多年历史的河南马街书会艺人生活的方言话剧《老街》里的幕间唱词:“艺人难艺人难艺人真难,爹赏饭娘赏饭埝子难圆,可惜这好曲好唱感地动天,离开了麦子地就断了琴弦。”作者所言极是,老百姓喜欢与习惯围拢、扎堆儿看曲艺的“麦子地”,才是曲艺与曲艺人得以生存、成长乃至收获自强、自信的土壤。所以,“离开了麦子地就断了琴弦”不胫而走,成为一句新的艺谚,也与艺谚“麦前麦后,说书唱曲的黑瘦”相呼应——麦子收割前后,农村常常会邀请曲艺艺人演出,以庆贺丰收,那时就是艺人们最辛苦的时候。
曲艺是从“麦子地”里走出来的,它的“骨血”“基因”要求它所有的功夫、技巧、智慧都要为拴住麦子地里观众的腿而存在,而很多优秀的说书家便成了对观众审美情趣、喜爱了如指掌的心理学家。好曲艺无不富有机趣。明末清初的戏剧家李渔曾言:“‘机趣’二字,填词家必不可少。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许多曲艺艺谚都是艺人与观众“相依为命”或艺人“投其所好”的证明:“听书听扣”,是说个性鲜明的人物、婉转曲折的故事与新奇有趣的情节才能拽住麦子地里听书的人儿;“噱乃书中宝,无噱书不好”则提醒说书者,惟有曲艺那种俗辙雅韵的趣味儿、诙谐幽默的笑料能够给听书人提神儿;“说的是古书,讲的是俗理”,它可不单是指曲艺有说古书的传统,更指明“通俗性”是曲艺人牵手观众的路径、通道,所谓“丢掉通俗性,就是丢观众”——通俗性是曲艺艺术的生命之魂。曲艺之所以强调“有人有事有情有趣儿”,因为它让麦子地里的观众品着有味、听着得劲。
“观众是衣食父母”是几乎所有艺术从业者的共同认可,也是回答“曲艺到哪里去”的最朴实、最亲切、最响亮的声音。
曲藝发展史,是由曲艺人与观众共同书写的。所以,“观众是衣食父母”亦可以解释为“观众视艺人为儿女”。而仔细品味一些艺谚,我们能发现“曲艺人与观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想好,颠个倒”,说的是曲艺思维的出发点,更是曲艺人与观众相依为命的真情义;“不隔声不隔音,最关键的是不隔心”,说的是曲艺审美的立足点,更是曲艺人与观众难以割舍的好情缘;“千人一面无人看,一人千面看不厌”,说的是曲艺技巧的支撑点,更是曲艺人与观众心心相印的好情感;“要想深,通古今”,说的是曲艺素养的制高点,更是曲艺人与观众比肩共存的大情怀。
“腔无新旧,悦耳为上”,这里的“悦”当然是指观众开心,因为只有观众开心曲艺人才可以收获自己的开心。1957年四川成都出土的两件精美异常的“说书俑”,一为站式、一为坐式。坐者赤足裸上身,左腋下夹手鼓,右手握着鼓棒前伸,屈左腿,抬右腿,方面大耳,满额皱纹,大鼻硕口,做笑唱状,眉飞色舞,一副说书说到精彩之处,喜形于色按捺不住的神态。以始于“颜值”,敬于“才华”,久于“品性”而论,支撑曲艺走过漫长历史的,除了自身的颜值与才华外,美好的品性是更重要的“基因”。曲艺艺谚有“无书不益人”之说,益人,强调的就是曲艺作品及其内容的价值观与审美观。
曲艺艺谚告诉我们:“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优秀的曲艺文学作品大多具备“劝世贤文”的品质。从这样的意义上说,老百姓目光所及的“话题”,便是曲艺文学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创作资源——家长里短的典型化、多向情感的人性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与复杂化,及其社会问题的深刻化等,皆是说书人与曲艺作品的价值体现。优秀的曲艺题材总是在“大多数”最热心、最关注,能够切身体验或翘翘脚可以触摸到的“人情物理”之中。曲艺观众对历史题材与现代题材的选择一向大度、包容,但对说书艺人来说,说什么与怎么说则必须统一到“面对新时代说”的境界。好的说书家与好的曲艺书目,即使讲述千年往事,亦懂得千方百计地下气力去把握、演绎人物千年不变的情感规律,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束缚,适应、满足大众百姓共性的、久远的审美需求。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曲艺人只有不忘初心,始终保持情感、喜爱与观众畅通无阻,才能永葆旺盛不衰的艺术创造力与感染力。曲艺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由此而言,人民性是曲艺最重要的艺术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到底,曲艺依附的“皮”不是“艺谚艺诀”,而是它与大众百姓的真情真意。
《艺诀和术语》是对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的集成。离开了对曲艺专业术语的了解,曲艺艺谚艺诀便成了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里,曲艺艺人都是被社会歧视的弱势群体,于是渐渐地形成了自我保护的“江湖”。江湖自有江湖的道——有江湖的规矩也有江湖的暗语。曲艺的专业术语虽不是江湖暗语,但却与之有扯不断的联系。比方“腥加尖”,倘若弄不懂何谓“腥”“尖”,多数人就会对此茫然不解,不知所云。所以,曲艺的专业术语与曲艺艺谚艺诀虽系不同概念,却又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时代在发展,曲艺及其艺谚必与时代同行,评弹原以“说、噱、弹、唱”见长,后来有评弹界的贤达为其添上第五个字:演。诚然,评弹的“演”不同于“现身说法”的戏剧,而是点到为止。于是我们看到的艺谚是“说、噱、弹、唱、演”。
《艺诀和术语》首先面对的读者是曲艺业内人士和正在入门的曲艺新人,因为惟有不断了解、熟悉曲艺独立存在理由与价值,对曲艺不可取代的个性特征有比较全面、相对深刻的了解与掌握,才有可能成长、发展为曲艺的“行家里手”。其次,曲艺的艺谚艺诀是一代代曲艺艺人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对曲艺艺术独有价值与规律及其长与短的自我审视与自知之明,因为它与功利、虚名没有多少联系,属于“小人物的大智慧”之列,故而求真求实、有理有用、常读常新。其次,它能为从事艺术其他行当的读者开辟一条触类旁通的新路径,使其“迁想妙得”“化他为我”。第三,为大众读者提供一册探究民族曲艺精神与文化精髓的曲艺文化读本,通过对曲艺艺谚艺诀与专业术语的了解,渐渐培养出一批熟悉、热爱并真正懂得欣赏曲艺艺术的新观众。
《艺诀和术语》是若干时代积累的产物,由此有的则难免带着极为明显的旧时代痕迹,甚至也有与今天新时代精神、新时代审美格格不入或不太相符的“污渍”与“劣迹”。曲艺艺谚说:“一句邪,矮半截”,其实,人之所言只是其价值观、审美观与思想、素养的载体,“一句邪”源于“人半截”。所以,尽管严格按照汇集、分辨、诠释的步骤,编撰者做了许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甄别与筛选,但由于受自身素养、审美眼光的局限,依然会存在诸多不足乃至错误,由此恳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教,以便今后修正、提升。
“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以柏拉图的名言作为我们编著、诠释《艺诀和术语》过程与感悟,似乎最为允当。
曲艺的身份与名字确立历史并不太长,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它才从民间艺术形式独立出来,成为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但含有曲艺艺术品质、特征的中华说唱艺术的历史却源远流长,它可以追溯到民间说故事、讲笑話,宫廷中俳优的弹唱歌舞、滑稽表演,据不完全统计,至今留存的各民族曲艺形式仍有近500个。正因为以口头叙事传统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是构成中华文化坚实、强大的重要基础,所以出版《艺诀和术语》绝非仅是曲艺界对自身所从事艺术规律与实践经验的单纯探寻、总结,而是曲艺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从我做起”的实际行动;是具有“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使命感的新曲艺人,以清醒的文化自觉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建设所完成的一项文化工程。
在瀚如烟海的中国艺术的谚语和口诀中,如国画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戏曲的“移步不换形”等,因为被艺术界普遍认可而早已成为具有经典意义的美学理念。而曲艺的艺谚艺诀中亦不乏此类品质的箴言妙语,如“演谁像谁不是谁”,是说曲艺人笔下、嘴里的“谁”个个都像谁,但最终却是作者、演员自己眼与心里的“谁”。这是一种极其贴近艺术本质的认知,因为独创性是艺术的生命,个性是艺术的灵魂。而从艺者的感情意向、审美素养和其个性因素,往往可以在艺术实践中转化成艺术家的独创性和与众不同。曲艺里的评书艺术讲究“雨夹雪”,即做足“夹评夹叙”文章。不仅如此,它还要求评与叙之间自然贴切、不显痕迹,所以艺谚又说:“书不夹雪,如同生铁”。所以,我们切不可因为曲艺艺谚艺诀来自于民间说唱艺人的口口相传,便可忽略或怀疑它的学术与经典价值。或许正是掌握了它的真谛,侯宝林、马季、姜昆等的相声既一脉相承又各有其美。
保持自身本色的前提是具备清醒的文化自觉,就要熟悉自身不可取代的魅力与价值。曲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从艺者的一专多能:“没学历的学生,学习力却要历久不倦;没名字的作者,编出的故事却深受欢迎、百听不厌;没编制的乐队,却会自拉自唱与观众互动且随机应变;没影子的导演,却可以扬长避短让自己的个性、绝活等得到最佳呈现;没讲台的先生,老百姓却觉得劝人有方,受到教化、启迪,与之亲密无间。”因为重视、强调人才需要具备“复合型”的特质,曲艺艺术的艺谚艺诀,便带着十分鲜明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他”的色彩,如前边引用的“演谁像谁不是谁”,有的相声前辈便用它来解释相声“说学逗唱”里的“学”:学京剧必须令观众觉得是京剧,然而它最终凸显的绝不是京剧,而是相声演员将其“相声化”了的京剧。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异迹而同趣、相异而相通的关系,它们具有各自独立的指向、独特魅力,又有彼此相关的联系与交融。这些亦体现在一些不同行当艺谚艺诀的共享与通用。像“唱曲难而易,说白易而难”之类,虽系戏曲、曲艺通用,我们则力求站在曲艺的视角、联系曲艺实践对其进行恰如其分地阐释与论证。《艺诀和术语》亦具备指向、侧重不同的特点,所以编著者才将它们分成了若干章节。至于如何在阅读与实践中,处理、把握好它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只能借用歌德的一句名言——“人们凭着自己的聪明划分出各种各样的界线,最后凭着爱,再把它们全部推倒”。总之,既不能轻视每一条的独立价值,又不要忽略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渗融。以曲艺发展史的眼光看曲艺艺谚艺诀,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传统。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曲艺懂得,艺术兴衰起于人亦止于人,紧紧围绕着培养、塑造“人”这一核心,才是曲艺艺术口口相传、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曲艺的艺谚艺诀是曲艺塑造人的系统,惟有具备这样的意识与视野,才会切身体味到曲艺先辈与曲艺智慧视“人”为艺术兴衰之根本的远见卓识与不俗境界。
诚然,编著《艺诀和术语》的初衷是为了传承与弘扬优秀曲艺传统,只是我们深入传统的根本目的却是要将曲艺艺术与今天的新时代衔接与贴近。平心而论,传统的曲艺艺谚艺诀中本身便有大量的、与新时代审美相契合的现代理念,甚至其中亦不乏含有先进文化品质的元素。基于此,编撰者便试图能够用新时代新曲艺人的视角,拨开水面的浪花、泡沫,探寻水底的流向、走势,最大可能地对曲艺艺术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做出科学、理性、清晰的回答。由此,《艺诀和术语》富有三种品质:
一、描画“肖像”,回答曲艺“我是谁”的问题
曲艺是什么?是一把开心的“钥匙”。“开心”是其形式,“钥匙”则体现出对内容的要求。就此而言,曲艺与《文心雕龙》提倡的“文附质”“质待文”“文质相称”相呼应。“钥匙”告诉我们:开心是受众的目的,所以曲艺作品就应该充分发挥钥匙的功能,于寓教于乐、寓庄于谐中巧妙地打开受众的心灵。由此可言,曲艺追寻观众开心,绝非单一由生理刺激引发笑声,而是与“钥匙”功能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化成动心的故事、宽心的语言、入心的曲调、会心的哲理等曲艺美的千姿百态。
艺术的最大价值,是审美功能与宣教功能的协调、统一。而曲艺艺谚艺诀让我们知道:曲艺审美始终将“说什么与怎么说”,即“有意义和有意思”看成浑然天成、不容分割的“一个”。诸如“心中有活人,出言人才活”等,这些艺谚之所以没有指具体表演、创作,是因为它体现的是曲艺的“整体观”,强调曲艺形式与内容的协调与平衡。再如艺谚“说书唱戏劝人方”,没有涉及具体技术、技巧,其中的“方”字却赐予人对“方式”“方法”“方案”“方略”“妙方”“配方”“外圆内方”等“千方百计”的联想。 有的人文学者提出,若要抵达艺术的高境界,三种修养不可缺少,即音乐的、哲学的、诗歌的。优秀的曲艺艺谚艺诀提示我们:若能沉下心深入地品味经典曲艺,完全可以一并提升人的综合修养。
二、寻根问底,回答曲艺“我从哪里来”的问题
曲艺从哪里来?从广袤大地中来,所以曲艺“离开了麦子地就断了琴弦”。
“离开了麦子地就断了琴弦”属于曲艺艺术的“新艺谚”,它摘自于描写有700多年历史的河南马街书会艺人生活的方言话剧《老街》里的幕间唱词:“艺人难艺人难艺人真难,爹赏饭娘赏饭埝子难圆,可惜这好曲好唱感地动天,离开了麦子地就断了琴弦。”作者所言极是,老百姓喜欢与习惯围拢、扎堆儿看曲艺的“麦子地”,才是曲艺与曲艺人得以生存、成长乃至收获自强、自信的土壤。所以,“离开了麦子地就断了琴弦”不胫而走,成为一句新的艺谚,也与艺谚“麦前麦后,说书唱曲的黑瘦”相呼应——麦子收割前后,农村常常会邀请曲艺艺人演出,以庆贺丰收,那时就是艺人们最辛苦的时候。
曲艺是从“麦子地”里走出来的,它的“骨血”“基因”要求它所有的功夫、技巧、智慧都要为拴住麦子地里观众的腿而存在,而很多优秀的说书家便成了对观众审美情趣、喜爱了如指掌的心理学家。好曲艺无不富有机趣。明末清初的戏剧家李渔曾言:“‘机趣’二字,填词家必不可少。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许多曲艺艺谚都是艺人与观众“相依为命”或艺人“投其所好”的证明:“听书听扣”,是说个性鲜明的人物、婉转曲折的故事与新奇有趣的情节才能拽住麦子地里听书的人儿;“噱乃书中宝,无噱书不好”则提醒说书者,惟有曲艺那种俗辙雅韵的趣味儿、诙谐幽默的笑料能够给听书人提神儿;“说的是古书,讲的是俗理”,它可不单是指曲艺有说古书的传统,更指明“通俗性”是曲艺人牵手观众的路径、通道,所谓“丢掉通俗性,就是丢观众”——通俗性是曲艺艺术的生命之魂。曲艺之所以强调“有人有事有情有趣儿”,因为它让麦子地里的观众品着有味、听着得劲。
三、展望未来,回答曲艺“我到哪里去”的问题
“观众是衣食父母”是几乎所有艺术从业者的共同认可,也是回答“曲艺到哪里去”的最朴实、最亲切、最响亮的声音。
曲藝发展史,是由曲艺人与观众共同书写的。所以,“观众是衣食父母”亦可以解释为“观众视艺人为儿女”。而仔细品味一些艺谚,我们能发现“曲艺人与观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想好,颠个倒”,说的是曲艺思维的出发点,更是曲艺人与观众相依为命的真情义;“不隔声不隔音,最关键的是不隔心”,说的是曲艺审美的立足点,更是曲艺人与观众难以割舍的好情缘;“千人一面无人看,一人千面看不厌”,说的是曲艺技巧的支撑点,更是曲艺人与观众心心相印的好情感;“要想深,通古今”,说的是曲艺素养的制高点,更是曲艺人与观众比肩共存的大情怀。
“腔无新旧,悦耳为上”,这里的“悦”当然是指观众开心,因为只有观众开心曲艺人才可以收获自己的开心。1957年四川成都出土的两件精美异常的“说书俑”,一为站式、一为坐式。坐者赤足裸上身,左腋下夹手鼓,右手握着鼓棒前伸,屈左腿,抬右腿,方面大耳,满额皱纹,大鼻硕口,做笑唱状,眉飞色舞,一副说书说到精彩之处,喜形于色按捺不住的神态。以始于“颜值”,敬于“才华”,久于“品性”而论,支撑曲艺走过漫长历史的,除了自身的颜值与才华外,美好的品性是更重要的“基因”。曲艺艺谚有“无书不益人”之说,益人,强调的就是曲艺作品及其内容的价值观与审美观。
曲艺艺谚告诉我们:“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优秀的曲艺文学作品大多具备“劝世贤文”的品质。从这样的意义上说,老百姓目光所及的“话题”,便是曲艺文学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创作资源——家长里短的典型化、多向情感的人性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与复杂化,及其社会问题的深刻化等,皆是说书人与曲艺作品的价值体现。优秀的曲艺题材总是在“大多数”最热心、最关注,能够切身体验或翘翘脚可以触摸到的“人情物理”之中。曲艺观众对历史题材与现代题材的选择一向大度、包容,但对说书艺人来说,说什么与怎么说则必须统一到“面对新时代说”的境界。好的说书家与好的曲艺书目,即使讲述千年往事,亦懂得千方百计地下气力去把握、演绎人物千年不变的情感规律,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束缚,适应、满足大众百姓共性的、久远的审美需求。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曲艺人只有不忘初心,始终保持情感、喜爱与观众畅通无阻,才能永葆旺盛不衰的艺术创造力与感染力。曲艺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由此而言,人民性是曲艺最重要的艺术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到底,曲艺依附的“皮”不是“艺谚艺诀”,而是它与大众百姓的真情真意。
四、一些个人的感悟
《艺诀和术语》是对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的集成。离开了对曲艺专业术语的了解,曲艺艺谚艺诀便成了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里,曲艺艺人都是被社会歧视的弱势群体,于是渐渐地形成了自我保护的“江湖”。江湖自有江湖的道——有江湖的规矩也有江湖的暗语。曲艺的专业术语虽不是江湖暗语,但却与之有扯不断的联系。比方“腥加尖”,倘若弄不懂何谓“腥”“尖”,多数人就会对此茫然不解,不知所云。所以,曲艺的专业术语与曲艺艺谚艺诀虽系不同概念,却又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时代在发展,曲艺及其艺谚必与时代同行,评弹原以“说、噱、弹、唱”见长,后来有评弹界的贤达为其添上第五个字:演。诚然,评弹的“演”不同于“现身说法”的戏剧,而是点到为止。于是我们看到的艺谚是“说、噱、弹、唱、演”。
《艺诀和术语》首先面对的读者是曲艺业内人士和正在入门的曲艺新人,因为惟有不断了解、熟悉曲艺独立存在理由与价值,对曲艺不可取代的个性特征有比较全面、相对深刻的了解与掌握,才有可能成长、发展为曲艺的“行家里手”。其次,曲艺的艺谚艺诀是一代代曲艺艺人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对曲艺艺术独有价值与规律及其长与短的自我审视与自知之明,因为它与功利、虚名没有多少联系,属于“小人物的大智慧”之列,故而求真求实、有理有用、常读常新。其次,它能为从事艺术其他行当的读者开辟一条触类旁通的新路径,使其“迁想妙得”“化他为我”。第三,为大众读者提供一册探究民族曲艺精神与文化精髓的曲艺文化读本,通过对曲艺艺谚艺诀与专业术语的了解,渐渐培养出一批熟悉、热爱并真正懂得欣赏曲艺艺术的新观众。
《艺诀和术语》是若干时代积累的产物,由此有的则难免带着极为明显的旧时代痕迹,甚至也有与今天新时代精神、新时代审美格格不入或不太相符的“污渍”与“劣迹”。曲艺艺谚说:“一句邪,矮半截”,其实,人之所言只是其价值观、审美观与思想、素养的载体,“一句邪”源于“人半截”。所以,尽管严格按照汇集、分辨、诠释的步骤,编撰者做了许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甄别与筛选,但由于受自身素养、审美眼光的局限,依然会存在诸多不足乃至错误,由此恳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教,以便今后修正、提升。
“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以柏拉图的名言作为我们编著、诠释《艺诀和术语》过程与感悟,似乎最为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