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小学美术教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些学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文探究了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以期为美术教育的创新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
当前学校美术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美术课课时太少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上好美术课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带入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观察与创作。美术源于生活,它不能一直“高高在上”,生活化的学习能让学生消除对学习的反感,化被动为主动,事半功倍地积累与创作。将美术教育融入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与家长密切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大多数人对美术的认识还停留在简单的线条上,但实际生活中美术元素无处不在,如好看的建筑轮廓,衣服上的漂亮图案,植物上的各种花纹等。美术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世界的美,掌握美术创作技能,培养审美能力。教师不仅要在课上完成授课任务,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并且把自己看到的美记录下来。考虑到小学生爱玩,教师需要与家长建立联系,让家长在生活中引导孩子。
美术课本中的很多内容是学生自己很难理解并完成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作业。如小学美术(人教版)第十三课“金色的浮雕”,教材要求学生用锡纸材料制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创新和再造能力。而学生一个人难以完成,需要家长的启发和指导。
有些家长并不重视美术教育,因此很难满足学生美术学习的需要。所以,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在学校学到相关知识,还要引导家长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
二、布置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活中处处有美术,只要学生愿意观察。脱离生活的美术苍白无力,毫无美感可言。美术教学要注重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发现美。我们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开放。学生创造力豐富,对身边的事物认知欲望强烈,美术课程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除此之外,小学生也愿意主动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外作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校中的艺术氛围更加浓厚。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画本,用来画生活中的趣事。例如,学生秋游回来后,可以让他们回忆秋游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最后画下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画出来的东西更真实,更接近生活。
三、参加节日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观察与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美术的学习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们可以从这些点点滴滴中获得提升。
儿童节、母亲节、端午节等节日活动,都可以是学生的创作素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儿童节时给十年后的自己送一张明信片,在母亲节的时候送给母亲一张自制的贺卡,在端午节的时候制作一张手抄报。鼓励学生参加节日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节日活动的意义重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节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
四、结语
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是一切创作活动的基础。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常常照本宣科,不接地气。本文就三个方面阐述了优化现有美术教学的策略,以使学生创作出发自内心、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不断探索,创新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全秀春.探寻生活之美好,实现美术教育生活化——《指南》背景下幼儿美术生活化教育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
[2]朱健.感知审美,体味生活——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例谈[J].科普童话,2016(11).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
当前学校美术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美术课课时太少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上好美术课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带入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观察与创作。美术源于生活,它不能一直“高高在上”,生活化的学习能让学生消除对学习的反感,化被动为主动,事半功倍地积累与创作。将美术教育融入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与家长密切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大多数人对美术的认识还停留在简单的线条上,但实际生活中美术元素无处不在,如好看的建筑轮廓,衣服上的漂亮图案,植物上的各种花纹等。美术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世界的美,掌握美术创作技能,培养审美能力。教师不仅要在课上完成授课任务,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并且把自己看到的美记录下来。考虑到小学生爱玩,教师需要与家长建立联系,让家长在生活中引导孩子。
美术课本中的很多内容是学生自己很难理解并完成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作业。如小学美术(人教版)第十三课“金色的浮雕”,教材要求学生用锡纸材料制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创新和再造能力。而学生一个人难以完成,需要家长的启发和指导。
有些家长并不重视美术教育,因此很难满足学生美术学习的需要。所以,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在学校学到相关知识,还要引导家长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
二、布置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活中处处有美术,只要学生愿意观察。脱离生活的美术苍白无力,毫无美感可言。美术教学要注重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发现美。我们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开放。学生创造力豐富,对身边的事物认知欲望强烈,美术课程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除此之外,小学生也愿意主动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外作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校中的艺术氛围更加浓厚。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画本,用来画生活中的趣事。例如,学生秋游回来后,可以让他们回忆秋游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最后画下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画出来的东西更真实,更接近生活。
三、参加节日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观察与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美术的学习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们可以从这些点点滴滴中获得提升。
儿童节、母亲节、端午节等节日活动,都可以是学生的创作素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儿童节时给十年后的自己送一张明信片,在母亲节的时候送给母亲一张自制的贺卡,在端午节的时候制作一张手抄报。鼓励学生参加节日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节日活动的意义重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节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
四、结语
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是一切创作活动的基础。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常常照本宣科,不接地气。本文就三个方面阐述了优化现有美术教学的策略,以使学生创作出发自内心、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不断探索,创新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全秀春.探寻生活之美好,实现美术教育生活化——《指南》背景下幼儿美术生活化教育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
[2]朱健.感知审美,体味生活——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例谈[J].科普童话,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