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水陆二仙丹治疗膜性肾病作用机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探究水陆二仙丹的有效成分与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TCMSP数据库,筛选水陆二仙丹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与OMIM数据库筛选水陆二仙丹与膜性肾病相关的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构建药物调控网络,得到疾病基因靶点与药物靶点汇总结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水陆二仙丹治疗膜性肾病的蛋白互作网络.运用R3.6.1进行GO与KEGG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筛选出9种水陆二仙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金樱子7种、芡实2种.共筛选出药物潜在作用靶点1308个,其中金樱子711个、芡实597个,最终获得56个与膜性肾病相关的作用靶点.PPI网络中共包括63种功能蛋白,其中存在454个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GO共富集89个注释条目,KEGG共富集115个注释条目.结论 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探究了水陆二仙丹治疗膜性肾病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发现水陆二仙丹中含有槲皮苷、山柰酚、谷甾醇、维生素E等成分作用于VEGFA、AR、CASP3、CASP8等多个靶点和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体现出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合调节作用特点.为今后深入探究水陆二仙丹治疗膜性肾病的有效作用成分与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电针是指在针灸针上通上连续或断续的微量电流波而治疗疾病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电针具有重复性好、预后良好以及无不良反应等优势.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是指茎乳突
依照子宫内膜病理变化特质和中医病机演进历程创新性提出子宫内膜功能减退类疾病的概念,涵盖3种发病率较高的子宫内膜疾病.基于文献追溯整理,遵循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