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從教16年,我经历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寂落寞;品尝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辛痛楚;也和我的学生共同分享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教育幸福。其实教师的幸福感除了来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家长的信任和理解、领导的支持和肯定,还来自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呢?我以为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
幸福总是相对的,不同的期待、不同的标准会有完全不同的幸福感受。教师每天在从事着繁重琐碎的工作,不但要付出自己的体力和脑力,还要付出自己的情感。如果教师没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那将会成天抱怨而无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反之,拥有了平和的心态,就会把教书育人当做事业来追求,就会爱岗敬业、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幸福就会长驻心田。
一个富有理想的教师,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教师,必须虚心学习、勤于学习、终身学习。培根也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教出爱读书的学生。从孔夫子到魏书生,从夸美纽斯到苏霍姆林斯基,几千年的教育实践积淀下来的教育理论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思想支柱。除了要多阅读本学科及相关的专业书籍,在阅读中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外,教师还要多看看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切实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走上三尺讲台以后上了多少节公开课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很清楚地知道是一节又一节公开课伴我登上了教育事业的一级又一级台阶。当教师不辞辛劳地打造公开课的时候,公开课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经过公开课的打磨和不断反思,教师对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学生、如何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成竹在胸。上完课以后,还可以听评课老师反馈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又多了一份专业引领。上过公开课的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辛苦,但收获多多。
我从事教学工作16年,教学之余,喜欢将自己的教学得失付诸笔端,愿意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报刊与大家共同分享。每每被报刊采用一篇,即使是几百字的小文,我都感到异常欣喜,成就感、幸福感油然而生。试想,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写作的想法,不能把自己教学中的得失进行总结,不能将自己一生的教学经验留给后人,那岂不是十分可惜吗?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是有效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提高业务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每位教师都应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以获取自身的专业发展,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没有课题研究的教育是僵化的教育,没有课题研究的教师是没有生命力的机械的教师,因此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有艰辛,也有乐趣。不要奢望我们的专业成长会在一夜之间实现。每一名教师都要有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有一双洞察教育问题的眼睛,一双笔耕不已的手,一个勤于思索的大脑。只要实实在在去实践,点点滴滴去积累,反反复复去思考,勤勤恳恳去写作,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就一定会不断提升,就一定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作者单位 江苏省口岸中学
(责任编辑 陆燕)
幸福总是相对的,不同的期待、不同的标准会有完全不同的幸福感受。教师每天在从事着繁重琐碎的工作,不但要付出自己的体力和脑力,还要付出自己的情感。如果教师没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那将会成天抱怨而无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反之,拥有了平和的心态,就会把教书育人当做事业来追求,就会爱岗敬业、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幸福就会长驻心田。
一个富有理想的教师,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教师,必须虚心学习、勤于学习、终身学习。培根也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教出爱读书的学生。从孔夫子到魏书生,从夸美纽斯到苏霍姆林斯基,几千年的教育实践积淀下来的教育理论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思想支柱。除了要多阅读本学科及相关的专业书籍,在阅读中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外,教师还要多看看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切实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走上三尺讲台以后上了多少节公开课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很清楚地知道是一节又一节公开课伴我登上了教育事业的一级又一级台阶。当教师不辞辛劳地打造公开课的时候,公开课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经过公开课的打磨和不断反思,教师对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学生、如何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成竹在胸。上完课以后,还可以听评课老师反馈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又多了一份专业引领。上过公开课的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辛苦,但收获多多。
我从事教学工作16年,教学之余,喜欢将自己的教学得失付诸笔端,愿意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报刊与大家共同分享。每每被报刊采用一篇,即使是几百字的小文,我都感到异常欣喜,成就感、幸福感油然而生。试想,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写作的想法,不能把自己教学中的得失进行总结,不能将自己一生的教学经验留给后人,那岂不是十分可惜吗?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是有效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提高业务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每位教师都应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以获取自身的专业发展,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没有课题研究的教育是僵化的教育,没有课题研究的教师是没有生命力的机械的教师,因此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有艰辛,也有乐趣。不要奢望我们的专业成长会在一夜之间实现。每一名教师都要有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有一双洞察教育问题的眼睛,一双笔耕不已的手,一个勤于思索的大脑。只要实实在在去实践,点点滴滴去积累,反反复复去思考,勤勤恳恳去写作,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就一定会不断提升,就一定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作者单位 江苏省口岸中学
(责任编辑 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