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前总理,2015年11月10日逝世,享年96岁
作为国际知名的政治家,施密特受到世界舆论的高度褒扬,他的政治个性,他的领导风格,成为全球再次关注的焦点。施密特被西方世界认为是经济政策上卓有建树的“伟人”,政治和军事上“杰出的战略思想家”。他出版了颇有分量的《论均势战略》《伟人与大国》等多部著作,成为当时极为畅销的政治书籍。
出生于1918年12月23日的施密特,曾梦想成为一名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者,然而纳粹的兴起改变了他的人生。随后,他进入工厂,又随即奔赴德国东西线战场,成为一名德国军官,也因之成为了“战犯”。战后,他进入汉堡大学学习经济学,随即从政,在地方小有名气,因富有攻击性的辩论风格而闻名。在五六十年代经历过基层政治的历练后,施密特于1969年进入勃兰特政府,开始了他逐渐主政联邦的历程。1974年至1982年荣任总理,以其鲜明的个性,雷厉风行的行动风格,在内政外交建设上富有成效,奠定了德国在均势国际格局中的地位。
作为一名来自北方的德国领导人,他以冷静、有魄力、强力应对危机等著称。虽然在诸多德国领导人中,施密特不算最受欢迎者,但他实现了权力和优雅的完美结合。最值得一提的是,1977年在应对国内恐怖分子时的魄力。当年,恐怖分子劫持了汉莎航空的客机,并要挟德国政府,要求释放关押在监狱的红军派。然而,施密特重现了“俾斯麦”式铁腕回应方式,秘密派遣一支28人的反恐救援队,奔赴索马里被劫持的地点。营救是成功的,除了营救前机长被杀之外,86名乘客全部获救。但随后恐怖分子报复,一名西德的企业家被杀。施密特对于恐怖分子的不宽容态度,彰显了他作为一名知名领导人的独立、自信和聪明个性。
作为一名活跃于冷战高峰时代的大国领导人,施密特奉行均势政策,在东西阵营中寻求平衡。政治价值观的开放、包容和相对中立,成为他的显著特征。上世纪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的逐渐解冻,德国与中国的关系也逐渐开始热络起来。1975年,受周恩来的邀请,施密特访问中国,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施密特一直认为欧洲低估了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访华给施密特留下了一个复杂和矛盾的中国印象。中国人的质朴,灿烂的文化,让施密特流连忘返,但中国的落后和政治运动,又让他惴惴不安。而后邓小平时代再次访华,他感到舒服多了,对于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充满了信心,特别是相对苏联而言,他更为肯定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施密特仍是中国发展的长期关注者,积极肯定中国模式,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奇迹,他也成为比基辛格“更老”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尽管后者在当下中国更为炙手可热。
他的平衡、客观和中立,在对待美国和苏联的态度上也可见一斑。又如,施密特是亲美的,对美国怀有深厚的感激之情,一直颇为赞赏美国民族的巨大活力,也强调德美联盟关系的重要性,但他从不讳言对美国政策的批评,而且,在常规性的访美之前,他破天荒第一次来了个莫斯科之行,让霸主美国十分担忧德国的离心,可能导致大西洋联盟的裂痕。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施密特却拒绝追随美国制裁苏联,这又激化了两国领导人长期存在的龃龉。1981年,身为德国总理的施密特,大胆支持巴勒斯坦的民族自决权,这在他的前任们是不可想象的。
施密特主政时期,正是西方世界遭受石油危机之时,但经济学背景出身的他,成功带领德国走向了一条“致富之路”。
施密特的行动力和执行力非常强,正如《时代周报》在他的颂词中写道,他是个现实主义者,眼光敏锐,富有决心,但这些都是建立在深思熟虑和广纳良言的基础上。对于施密特来说,执政并不仅仅意味着只求政治生存,更意味着通过扎实的工作,完成具体的目标。欧洲一体化的进展,西方大国之间的合作,都留下了施密特的先驱脚步。
1986年退休后,他成为欧洲货币联盟体系和欧洲中央银行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正因如此,法国总统奥朗德才说,“有了施密特,才有了欧元的诞生。”国内信奉中左经济政策的他,强调市场经济是必需的,但同时得与社会主义成分相结合。
施密特执政的八年,是冷战高峰和转折的关键时期,退休后,他仍活跃于德国和世界政治当中,发表各种政见。对德国人来说,他不仅仅是一位前总理,更是一位导师。根据上世纪90年代波恩的民调,仍有60%的民众非常希望他重返总理职位,只是健康原因使得他无法参与选举而作罢。施密特身上体现了作为严谨德国人的诸多特性,比如自信、冷静、行动力、强硬,但不失多元和包容一面。如此而言,这位高寿的政坛巨星,也代表了一种世界政治舞台上的“正能量”,这也为他赢得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极高的赞赏和盛誉。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