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总评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笙歌不知归何处,今朝园圃花又开。”在扑朔迷离的面纱揭开后,2013年高考语文卷如期面世,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也以丰富多彩的面貌呈现于我们眼前。
  命题审视
  一、选材、设题凸显语文性,蕴涵语文味
  语文是语言文字,有着重要的工具性;语文更是语言文学,有着非常强的审美性。因此,语文试卷应“回归语文”“体现本色”,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力避“泛语文化”倾向,应保持并不断强化自身的审美性、人文性。2013年各份语文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大都较好地贯彻了这一思路。
  从命题材料看,所选文本语文性强,题材内容更加瞩目人的精神生活,能引发读者深思回味;而且选文多为完整篇章,删改较少,保留了原有意味,阅读真实度高。比如全国课标甲卷选用的阿城小说《峡谷》,作为寻根文学的一篇代表作,既有真善美的主题,文学性又非常鲜明,它以“我”的耳闻目睹为线索,描写神奇的峡谷与质朴的边民,观察细致,笔法老练,用语奇崛;重庆卷的《枪口下的人格》不仅文学性强,且表现出可贵的现代意识,在考查同学们的文学知识与欣赏水平的同时,也对同学们进行了“遵循人道主义精神和捍卫人格尊严”的教育;江苏卷选文老舍的《何容何许人也》,强调为人当光明磊落、坚持自我,不妥协、不改变,材料的择取体现人文关怀,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人生、尊重生命。湖南卷阅读一反多取材中国现代文学中鲁迅、徐志摩作品的惯例,首次选用了外国作品——法国作家奥杜的《未婚妻》。该篇属于写人记事类散文,故事充满着人情味、人性美(作品中“我”的内心情感丰富而复杂,既从农民夫妇对“我”父母般的关爱中感到了温暖,又产生了对自己身世、处境的伤感之情;看到农民夫妇一家的恩爱、和谐,心生羡慕,“未婚妻”的幸福还引发了“我”对爱情的期待和渴望),其文字清新朴实,读后齿颊留香。
  从试题设置看,课标卷的设题坚持了新课标指引的“自主性阅读”和“探究性学习”的方向,题型设计更加灵活,注重考查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比如上海卷考题,从信息筛选、环境描写的作用、画线句含意、人物形象以及结尾段的艺术匠心等角度切入设问,对同学们阅读能力实施了坚实的测查,覆盖面广,题目设置科学合理。而重庆卷的“作者对贝尔蒂和霍夫曼持何态度?你怎样看待文中所涉及的风度和尊严”“贝尔蒂对俘虏霍夫曼的态度是否值得肯定?他该不该舍命去救胆小怕死的迈尔?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等,明显强化了对作品意蕴的个性化解读。
  二、“主旨”“思路”“标题”仍为测试热点
  文章的主旨与思路(尤其是开头、结尾的处理),是近些年命题者关注的热点。对文本主旨的测查,如江西卷第16题“请概括本文的主题”,浙江卷第15题“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针对文本整体思路的考查,如安徽卷第13题“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全国课标乙卷第11题第(4)小题“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对作品开头的考查,如天津卷第20题“有人认为第一自然段可删去,有人认为不应删,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对结尾部分的考查,如重庆卷第14题“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的含意”,山东卷第21题“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辽宁卷第11题第(4)小题“小说结尾写到亚诺什心存歉疚。他是否应该还钱?请结合作品加以解说,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对文本标题的测查热度也是有增无减。如四川卷第17题“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山东卷第22题“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天津卷则以选择题形式检测到考生对题目含意的理解(“标题‘胡杨人家’既点出了老代一家生活的环境,又暗指这家人具有胡杨一样的品格”),等等。
  2014年,“主旨”“思路”“标题”这些“热点”将仍受命题人“厚爱”。为此,我们除把握文学作品开头、结尾的常规考法外,更要培养认真梳理原文思路、仔细理会构思技巧、准确概括作品主题的阅读意识,以及结合语境、有的放矢地答题的解题意识,避免乱贴标签和盲目套用术语。
  三、问题“探究”趋于成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要求“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考试说明》也针对“探究”提出了明确的考查要求。总体上看,2013年探究题的测试可以说是全面开花,且在试题命制上呈现出两大特点:
  一是体现出回归语文、立足文本进行探究的导向。如全国课标甲卷的探究题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此种设题方式进一步强调了理解主体与文本本体的关系,既具语文性也具思辨味,使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结合更为密切——解答该题时,既要准确把握“峡谷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一个自然形象,与骑手一样有着重要的审美意义”,又要明确“从形象塑造上看,峡谷是骑手的主要活动空间”“从艺术表现上看,峡谷的描写使人与物有机融合,峡谷的原始沉静与骑手的孤独沉默相辅相成”(若能读懂“从思想内涵上看,峡谷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原始美与生命力的赞叹之情,这不仅丰富了小说内涵,也使小说的主题更为鲜明”,那就更好);在此基础上方能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看法”。湖北卷的探究题“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将探究定位在学生对作品“体悟”的高地之上,克服了以往有些探究题游离文本的局限,同样切合“探究”之要义。
  二是注重对同学们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的深层次考查。如四川卷的探究题为“塔里木河带给我们很多启示。结合文章,就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谈谈自己的思考”。选文《负重的河流》聚焦“文学、文化、文明”,表现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的严肃思考,其意味深长,震撼力强——围绕“负重的河流”,展示出“塔里木河身处沙漠,不得不与沙漠进行长期坚韧的较量”“塔里木河给沙漠带来生命与文明,却又不得不亲历文明的衰落”“塔里木河的奔腾和消失承载着人们的热爱、慌恐等复杂情感,引发了沉重的思考”。试卷的设题(把握“河流”的象征意义、文化内涵,进而探讨“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要求洞察全文,同学们在细读全篇,从字里行间品读作者思想感情的前提下,还须具备有关“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方面的一些积淀,以保证解读角度无偏误。例如从“河流是人类文化的源头”的向度解读,答案可组织为“塔里木河曾赋予罗布泊人浪漫的生活气息,长江、黄河乃至家乡的每一条河,都滋养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如今地球上的许多河流正像塔里木河一样在萎缩,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否则将会给人类及其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当然,“河流具有超越自然生命的文化魅力”也是理想的探究视角。诸如此类的探究题,重点关注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更适宜于检测考生的知识积累与有创意阅读的探究能力。   此外,多套考卷的阅读题要求同学们“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如安徽卷第14题“第⑦段称赞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其实,作者当时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完成的这篇文章,同样显示了他的‘见识与魄力’。请结合文本,从两个方面谈谈作者的‘见识与魄力’”,考题指向的是作者的“观察与思考”“见识与魄力”。另外像江苏卷第14题“‘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以及福建卷第15题“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的涵义”,看起来关注的只是文中重要语句,实则也针对着“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考生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具体分析,再概括作答。
  附录:考查情况一览
  1.大纲卷1套
  卷别文体篇目作者题量分值
  全国大纲卷散文林肯中心的鼓声木心422
  2.课标卷17套
  卷别文体篇目作者题量分值
  全国课标甲卷小说峡谷阿城4(含多选题1道)25
  全国课标乙卷小说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阿根廷]莱·巴尔莱塔4(含多选题1道)25
  北京卷散文浙江的感兴王佐良4(含多选题1道)27
  上海卷散文惠特曼访问记[英]埃德蒙·戈斯6(含选择题1道)21
  辽宁卷小说圣诞夜的歌声[匈牙利]约卡伊·莫尔4(含多选题1道)25
  江苏卷散文何容何许人也老舍420
  福建卷散文瓦王剑冰3(含多选题1道)15
  安徽卷散文樱桃黄裳424
  山东卷小说活着余华418
  天津卷散文胡杨人家刘之蔚6(含多选题1道)21
  浙江卷散文牛铃叮当李清明520
  广东卷散文过岭师陀315
  湖南卷散文未婚妻[法]奥杜422
  湖北卷散文罗曼·罗兰徐志摩4(含多选题1道)20
  江西卷散文平常的沈从文黄永玉4(含多选题1道)21
  重庆卷小说枪口下的人格徐树建523
  四川卷散文负重的河流黄毅4(含多选题1道)22
  命题展望
  一、重视小说文本的阅读测查
  2013年18套高考卷中,有5套选择了小说,比例似乎不算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全国课标卷、辽宁卷等已连续七年考小说。事实上,小说是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有鲜活的生命、浓郁的情感、深刻的意蕴;有许许多多或悲壮或缠绵,或欢乐或悲伤,或激烈或优雅的故事;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有艺术化的辽阔的大地、浩瀚的大海、幽蓝的星空……走进小说世界,就是步入人类的心灵天地,领悟生活的真谛,接受精神上的洗礼。可以预计,2014年高考语文卷中小说的考查势头会有所走高。
  二、现当代名家依然是“座上宾”
  2013年多份语文卷,继承了往年选考名家作品的传统,几位文坛大家初次亮相,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比如余华,作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他的成名作,重要作品有《兄弟》《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中《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木心,是一位全方位的艺术家,1982年定居纽约,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黄裳,当代散文家、高级记者,在戏剧、新闻、出版领域均有建树;黄永玉,著名画家,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诗人、散文家,文学作品包括《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王剑冰,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曾获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全国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中国文联理论奖等;王佐良,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被誉为“江南真才子”;李清明,著有散文集《滚石上山》《梦起洞庭》《微雨独行》《寥廓江天》等,先后有20多篇作品在军队和地方的评选中获奖。此外,还有几位作家,其作品是第二次(或第三次)进入高考卷,如已故著名作家老舍、师陀、徐志摩,当代作家阿城等。
  2014年文学作品备考,在散文方面,应关注巴金、沈从文、郁达夫、茅盾、丰子恺、王蒙、余秋雨、贾平凹、韩少功、张抗抗、迟子建、李汉荣、赵丽宏、肖复兴、林清玄等作家,和朱光潜、季羡林、张中行、朱以撒等学者的作品。小说方面,要多关注林斤澜、路遥、陆文夫、铁凝、冯骥才、莫言、毕飞宇、王安忆、方方、池莉、陈建功、曹文轩等作家的精短之作(或中长篇节选)。
  备考指导
  一、扎扎实实学好课文,以求厚积而薄发
  一方面,高考文学类文本的人文思想、艺术手法等在必修和选修教材的课文中均有显著体现,只有平时在老师指引下,认认真真读通每一篇课文,临场有限的答题时间内,才不至于茫然无绪;另一方面,高考试题的设计,有时会与语文教材内容直接相关(更多的在结合方式上较为巧妙),例如今年天津卷第18题的第一问为“文章结尾处化用了哪两首中国现代诗”,答案涉及的《再别康桥》《雨巷》均见于必修课本。
  二、多读思维含金量高的名篇时文,从而夯实根基
  何谓“多读”?最好是每天都能读上一二篇。阅读时注意两点:一是尽可能带着“问题意识”来细读,边读边用心思考,边读边发现疑问。二是讲究“内容为主,形式次之”。无论何种文学作品,都是由内容、形式两个要素构成的,形式为内容服务;一般情况下,内容题总要多于形式题,其分值也要高于形式题,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上,包括人事物景、原因结果、情感哲理、含意启迪等;形式上,只要抓住文本最突出的一种写法,进行动态认知、个性解读即可。如果切实做好了“多读思维含金量高的名篇时文”这项工作,不仅有利于阅读备考,对作文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三、多练高考“真题”,从中觅取“真经”
  高考真题(特别本省区近几年的试题)是最具示范性、最值得揣摩和研析的“典型题”“经典题”。琢磨高考真题时,务必想明白、悟透彻,进而明晰各种题型的解答路径,以确保基本程序、思路不偏离正确的轨道。一般而言,可在粗看题目后通读原文一遍,先解决“文本各段分别写的是什么”“段与段之间是何种关系”“全文主旨是什么”这样三个问题;接下来,逐一细察每道题的考查方向、限制要求,在统观全篇后找准答案区间;第三步,则是分点、具体作答——“分点”强调答题思路的周全,“具体”要求紧密联系原文,充分利用好文本中的关键词、核心句。通过深入研读“真题”,同学们可以对部分常考题组织答案的路径了然于胸。
  此外,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常涉及的术语,对于自己较有代表性的错题,理应作一番书面整理,以供随时翻阅或自我提醒。
  (作者:唐惠忠,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RSS(Rich Site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作为一种新技术, 已被广泛应用于新闻站点、Weblog和在线学习机构等。所谓RSS,是指采用XML技术在站点之间实现文档标题、摘要及其他类型Web内容共享的一种技术。RSS使一对一的交流范式转换为一站式,它赋予用户一种与对特定主题感兴趣的任何用户交流信息的能力。虽然个人网页早已具有同样宽泛的接触,但在动态的内容、有效的传递和有目的的分发方面
期刊
摘要:解决多故障定位的非多项式完全问题(NP-complete)在P比特级光网络中变的更加困难。计算复杂度、计算时间与网络的输入规模成指数增长关系。文章阐述已有的多故障定位算法以及协议,包括透明的故障定位算法、推理算法、深度探测算法、启发式生成树算法以及有限区域向量匹配协议(LVM)等,深入分析了P比特级光网络中多故障定位NP-corrIplete问题的难点所在,同时提出一种基于蚁群优化进行告警的
期刊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合作,独立思考的品质。《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基于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得相应的图式,实现学生自我监控与团队合作,促进学生不断调整自身学习行为以达到学习的最优化。PBL教学理念认为:“问题既是学习的起源,也
期刊
近年来有文章在讨论催化剂的概念时指出: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增大反应速率的物质的提法不妥,认为应当将“增大”表述为“改变”更为妥当。并进一步提出:催化剂包括正催化剂和负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同样也称为催化剂。  笔者认为上述提法是一种离开了科学发展的、过时了的观点。  一、催化和催化剂  “催化”顾名思义是催促化学反应,加快化
期刊
一、“大象”牙膏  1.实验用品  30%的双氧水、碘化钾浓溶液或碘化钾固体、洗衣液或肥皂液。50 mL量筒、火柴、木条。  2.实验操作  用量筒量取10 mL 30%的双氧水,向量筒中加入2 mL洗衣液,然后加入2克碘化钾固体,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充满气体的泡沫中。观察现象。  3.实验原理  双氧水在催化剂碘化钾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的氧气和水,加上洗衣液一类的发泡剂,可以产生大量的泡沫,
期刊
在一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如果通入N2或H2,平衡必定正向移动,NH3的物质的量增加。但是,如果上述情况发生在一个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结果又怎样呢?这是我们经常遇到而又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  不少人认为,通入N2或H2的瞬间,N2或H2的浓度增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上述平衡必定正向移动,所以NH3的物质的量增加。实际情况是不是如此?让我们
期刊
高考《考试说明》中,英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第五档(很好)是这样描述的:“覆盖所有内容要点;应用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方面有少许错误,但为尽力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具备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最高标准定位到了这样一个高度,既利于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又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当然,高考中要获得书面表达的
期刊
函数的基本性质与函数的综合运用是高考对函数内容考查的重中之重,其中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是高考命题的必考内容之一,有具体函数,还会涉及抽象函数.函数单调性是函数在定义域内某个区间上的性质,函数奇偶性是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的性质.研究基本性质,不可忽略定义域对函数性质的影响.函数定义域体现了函数图像左右方向的延伸程度,而值域又表现了函数图像在上下方向上的延伸程度.对函数单调性要深入复习,深刻理解单调性定义
期刊
我国燃放烟花爆竹历史悠久,是百姓喜庆的重要习俗。近年来,燃放烟花爆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引发人们对限制、取消燃放烟花爆竹和传承传统习俗文化之间的争论。近两年雾霾天气频发,这一问题再度引发人们的思考与讨论。烟花爆竹燃放产生的物质主要是氮、硫的氧化物,与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氮和硫的氧化物”以及“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有关内容密切相关。以“烟花爆竹燃放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为课题,
期刊
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更概念非本质的特征、改变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形式或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举例说明.(注: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请参阅教材)  人教A版选修22第96页例1:在△ABC中,三个内角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c,且A,B,C成等差数列,a,b,c成等比数列,求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