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只包括其专业能力,同时需要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及人格素养。五育并举背景下,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并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修正自身言行,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格及素养。在学生素质教学中,体育教学是重要学科之一,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具备的优势,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增强。本文就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及学生综合素养有所增益。
【关键词】五育背景;体育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一、在小学体育课堂常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课堂常规是促使课堂教学顺利实施并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保障和基本途径,是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纪律与规范。严格的课堂常规教育,有助于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并为德育渗透创造良好的环境,有益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及品格素养,通过常规的严格要求,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需要每位教师将遵守课堂常规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并真正落实到体育教学各环节中。同时,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言传身教,严格自我要求,在提高自身体育专业素养的同时,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及品质完善,从言行、仪表、做人等方面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表率作用。
在小學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体育项目各有其不同的技术要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找到与德育教育的契合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各教学环节中,利用教学中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教法起着主导作用,它是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必备条件,是体育课组织工作重点,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品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共同完成体育课的任务,同时也是贯彻教育因素的重要环节。
二、针对学生教学各环节的表现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活动范围广、组织过程繁琐、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点。同时,各项体育项目也各有其运动特点,并对学生的体能、意志力、团队配合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具有较大的教学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握每一个德育教育契机,有针对性地展开德育渗透教育,使学生受到直观、有效的教育。
(一)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品格、素养最容易自然展现出来,这也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时机。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对于运动者的体能、毅力、意志、品格、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都是一种检验。在这些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如疲劳、疼痛、恐惧等身体机能反应,并由此引发学生怕苦怕累、怕没面子、患得患失、自私等多种心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和鼓励,激励学生战胜自我、挑战困难、相互帮助,通过相互激励,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的精神品质意志力得到提升。同时,有针对性地科学设定渐近式教学目标,以促使学生通过每一步目标的完成,从中体会成功和战胜自我的成就感与自信心。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战胜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其纪律意识
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纪律意识非常重要,也是强化学生纪律意识的教育契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同时关注每位学生的态度和纪律观念,对出现行为涣散、纪律意识薄弱、集体观念淡薄的学生,要强化纪律规定、坚持运动标准,以真正达到体育运动强身健体、增强品德素养的目标。为了达到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目的,很多体育项目都有运动距离、运动速度、运动次数、运动强度的规定及标准要求。
(三)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其协作精神
体育教学不仅包括个体的训练,也包括很多团队的训练,这些团队训练项目正是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大局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的时机。如,篮球、排球训练、接力跑及拔河训练等都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团结、拼搏、协作精神的过程。如果全体队员不能形成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则在比赛场上就会成为一团散沙,更谈不上取得比赛的胜利。所以,教师要在团队项目的训练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的成绩和荣誉取决于每一位成员的协作,自己的行为带头团队的成败得失,只有以集体荣誉为上、密切协作、甘于奉献、相互关爱,才能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协作精神。
(四)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其安全意识
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不仅会影响到正常教学,也会给伤者带来伤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包括正确使用运动器械、做好运动前的训练、按标准训练等,使学生具备使自己安全、使他人安全的意识。同时,要教育学生做好器材准备、场地准备及器材收拾等基础工作,为体育训练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使其养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三、准确把握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时间点
(一)准确把握德育教育渗透时间点
在我国体育运动史上,很多体育项目在国际上都处于先进行列,并取得过优异的成绩,这些成绩及其背后所发生的运动员的感人事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我国在羽毛球、田径、游泳、乒乓球、举重及跳水、排球等项目是我国的优势项目,曾多次为国家赢得荣誉,也涌现出众多拥有良好的体育精神和体育品质的优秀运动员,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可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喜爱明星、关注偶像、荣誉感强的天性和特点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更容易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采用有效的德育渗透教育方法
在课堂体育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教育,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时机,同时要掌握正确、有效的方法。如,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在学生出现学习受阻、疲劳厌倦的时候,教师要把握时机,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意志力的培养,增强学生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毅力。教师可首先为学生进行规范动作的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技巧,并一起练习。在教师的带动和鼓励下,学生会克服困难,进行有效训练,并逐步形成不怕苦不怕累、勤奋训练的体育精神。由于教师根据学生心理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因而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五育并举背景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品质和体育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并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修正自身言行,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格及素养。作为实施素质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体育教学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具备的优势,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养及品质的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段炳容.浅谈小学体育课的德育渗透[J].中国学校体育,2000(04)
[2]李华铭.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体育科技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北京 100000)
【关键词】五育背景;体育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一、在小学体育课堂常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课堂常规是促使课堂教学顺利实施并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保障和基本途径,是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纪律与规范。严格的课堂常规教育,有助于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并为德育渗透创造良好的环境,有益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及品格素养,通过常规的严格要求,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需要每位教师将遵守课堂常规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并真正落实到体育教学各环节中。同时,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言传身教,严格自我要求,在提高自身体育专业素养的同时,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及品质完善,从言行、仪表、做人等方面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表率作用。
在小學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体育项目各有其不同的技术要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找到与德育教育的契合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各教学环节中,利用教学中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教法起着主导作用,它是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必备条件,是体育课组织工作重点,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品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共同完成体育课的任务,同时也是贯彻教育因素的重要环节。
二、针对学生教学各环节的表现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活动范围广、组织过程繁琐、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点。同时,各项体育项目也各有其运动特点,并对学生的体能、意志力、团队配合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具有较大的教学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握每一个德育教育契机,有针对性地展开德育渗透教育,使学生受到直观、有效的教育。
(一)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品格、素养最容易自然展现出来,这也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时机。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对于运动者的体能、毅力、意志、品格、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都是一种检验。在这些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如疲劳、疼痛、恐惧等身体机能反应,并由此引发学生怕苦怕累、怕没面子、患得患失、自私等多种心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和鼓励,激励学生战胜自我、挑战困难、相互帮助,通过相互激励,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的精神品质意志力得到提升。同时,有针对性地科学设定渐近式教学目标,以促使学生通过每一步目标的完成,从中体会成功和战胜自我的成就感与自信心。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战胜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其纪律意识
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纪律意识非常重要,也是强化学生纪律意识的教育契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同时关注每位学生的态度和纪律观念,对出现行为涣散、纪律意识薄弱、集体观念淡薄的学生,要强化纪律规定、坚持运动标准,以真正达到体育运动强身健体、增强品德素养的目标。为了达到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目的,很多体育项目都有运动距离、运动速度、运动次数、运动强度的规定及标准要求。
(三)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其协作精神
体育教学不仅包括个体的训练,也包括很多团队的训练,这些团队训练项目正是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大局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的时机。如,篮球、排球训练、接力跑及拔河训练等都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团结、拼搏、协作精神的过程。如果全体队员不能形成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则在比赛场上就会成为一团散沙,更谈不上取得比赛的胜利。所以,教师要在团队项目的训练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的成绩和荣誉取决于每一位成员的协作,自己的行为带头团队的成败得失,只有以集体荣誉为上、密切协作、甘于奉献、相互关爱,才能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协作精神。
(四)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其安全意识
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不仅会影响到正常教学,也会给伤者带来伤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包括正确使用运动器械、做好运动前的训练、按标准训练等,使学生具备使自己安全、使他人安全的意识。同时,要教育学生做好器材准备、场地准备及器材收拾等基础工作,为体育训练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使其养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三、准确把握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时间点
(一)准确把握德育教育渗透时间点
在我国体育运动史上,很多体育项目在国际上都处于先进行列,并取得过优异的成绩,这些成绩及其背后所发生的运动员的感人事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我国在羽毛球、田径、游泳、乒乓球、举重及跳水、排球等项目是我国的优势项目,曾多次为国家赢得荣誉,也涌现出众多拥有良好的体育精神和体育品质的优秀运动员,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可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喜爱明星、关注偶像、荣誉感强的天性和特点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更容易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采用有效的德育渗透教育方法
在课堂体育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教育,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时机,同时要掌握正确、有效的方法。如,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在学生出现学习受阻、疲劳厌倦的时候,教师要把握时机,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意志力的培养,增强学生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毅力。教师可首先为学生进行规范动作的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技巧,并一起练习。在教师的带动和鼓励下,学生会克服困难,进行有效训练,并逐步形成不怕苦不怕累、勤奋训练的体育精神。由于教师根据学生心理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因而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五育并举背景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品质和体育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并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修正自身言行,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格及素养。作为实施素质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体育教学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具备的优势,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养及品质的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段炳容.浅谈小学体育课的德育渗透[J].中国学校体育,2000(04)
[2]李华铭.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体育科技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北京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