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hong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现象分析和原因探讨,旨在为高速公路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协调发展提供对策。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1 高速公路建设概况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其大规模建设和总里程的迅速增加,近年来持续保持在世界第二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交通运输基础条件。然而,中国目前高速公路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尚不成熟,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早在1996年,我国交通部就印发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现阶段高速公路建设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下面笔者主要针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详尽分析。
  2 目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期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2.1.1 生态系统结构受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开挖路堑、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行为,容易导致植被破坏、沟谷消失和次生裸地的出现;这一现象随着公路里程数的增加,将越来越明显地呈现。有数据统计显示,20%以上美国国土面积受到道路的生态影响。而我国交通运输网密度实际大于美国的道路分布,由此可见,长此以往,高速公路周边的生态破坏问题势必危及全国各地。
  2.1.2 土地利用格局破碎化
  受地形、预算等条件制约,高速公路多建设在地势平缓的土地上,而此类土地往往耕地比例较大。我国高速路段每公里平均使用沥青1000吨,这样的土地不可能再恢复为良田,而公路两侧的土地同样难免受到污染,因而高速公路对基本农田结构造成的重新分割和资源占用是不可逆转的。另一种情况下,设计方为响应我国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号召,设计存在形式主义,片面缩短里程,反而易出现强拉直线的情况,线位大量占用经济作物田。此举看似节约土地,实则浪费耕地。
  2.1.3 水资源流失
  高速公路在铺设过程中,沿线的河流改道、桥梁变更以及废弃材料滑入河道导致增大地表径流、影响原有河道的断面结构等,增加局部地表水资源流失的潜在风险。
  再有,高速路段建设中的隧道开挖,也可能造成局部地下水下降。
  2.1.4 有毒废弃物污染
  施工期间产生的营地生活污水、废油等垃圾进入沟渠、河道,造成水体污染;弃渣、剩余施工材料等建筑垃圾的堆放和散落,则会污染周边动植物栖息地,甚至直接造成动植物死亡。
  2.2 运营期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2.2.1 沿线生物种损失
  高速公路通车之后,防风带等廊道以及路段本身,都对公路两侧的生态环境具有分隔作用,阻碍了哺乳动物和脊椎动物等生物的活动范围和繁殖;夜间行车灯光则会对动物造成惊吓,干扰其出没。再者,自然环境中水泥路面和路基的植入,加上运行期间的粉尘、二氧化碳和汽车散热,使得公路及其侧边出现小气候特征,并聚集新的次生环境适应种群。二者结合,对沿途生物造成物种隔离,使得生物多样化水平下降。
  2.2.2 大气污染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废气以及公路扬尘,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2.2.3 噪声污染
  高速公路作为货运的重要途径,其路面上载重车密度尤其偏大,较之普通路段更易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我国交通发展迅猛,实际交通量往往在三到五年内突破工程预算中的设计交通量,导致降噪效果不足。
  2.2.4 水体污染
  散装、泄露的货车,运送重金属等具有污染性的货物时,必然对沿途径流造成污染;再者,部分使用劣质沥青的路面,其水溶性往往对路面径流雨水造成污染。公路径流直接排入饮用水体和养殖水体,有毒物质在环境中堆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
  2.2.5 荒地生态环境影响
  现今我国高速公路的线路规划已有避开耕地、林地的理念,然而荒地的生态环境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荒地仅仅是不适合农业发展的土地,其实生态系统结构较之耕地更为复杂,大面积荒地往往可能有当地特有的动植物物种,因此同样具有巨大的生态保护价值。
  3 思考及对策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交通运输功能与格局也在发生着剧烈变化。如不及时对现有建设进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避免途径,其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态环境威胁是长效性和积累性的。
  3.1 认真规划景观设计,提出工程设计要求
  在进行高速公路的设计和修建时,要与环境相适应,考虑选址位置,优化设计方案;连接线多用老路,减少新路的挖掘,废渣进行循环利用,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开采。
  在规划绿化设计时,不能套用现成的景观设计方案,而必须结合项目区域的实际,绿化方面选用成活率高、降噪性强的树种和草种;在处理物种隔离的问题上,要预留专项资金,建设一定数量的动物通道。
  3.2 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适应潜在变化影响
  在工程的实施建造过程中,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做好主动预防工作,避免环境破坏后才进行事后治理。在此方面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十天高速公路鄂陕界至安康段部分标段的施工中采用原始的马帮运输施工材料,充分表现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理念。
  此外,有关部门应改变传统的评价思路,适应新生态观的保护意识,不再把项目工程的影响视为需要控制在最小程度的破坏,而采用“融合、平衡、适应”的积极态度,将施工措施调整为能够与环境互动甚至对环境产生正面改善功能。
  3.3 做好环境影响后测评,建立长效考核制度
  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在高速公路运营三到五年后,对项目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的、客观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我国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各项考核往往止于竣工,而未观测长远影响。这对于各有关部门的警示和约束作用是不够的。
  4 结语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虽然起步较晚,但进程迅速。十一五期间,随着新版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规划的提出,如何确保高速公路建设体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力求达到经济、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使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历程掀起新的篇章,是今后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赵剑强.公路交通与环境保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6-17
  [2] 蔡志洲编译,公路项目环境评价中的生态观点[J]. 国外公路,1995,15(2):38-401
  [3] 郑志华、崔保军.高速公路评价区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初探川.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4,27(1):46-48
  [4] 张卫平,董建辉.山区高速公路生态恢复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8月
其他文献
趣味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如能正确使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只要在教学中抓住“学生”这个要素,让他们做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主体,尊重且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再加
【摘 要】 本文对T型刚构桥墩采用增大截面、植筋、施加竖向体外预应力的综合加固方法进行了分析,在常规加固方法的基础上,从加固方式、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墩柱加固  目前,我国公路、铁路交通事业蒸蒸日上,不少高速公路已建成投入运营中。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修建的大跨梁式桥中,带挂梁的预应力T型刚构桥是主要的桥型之一。由于各种原因,使用
期刊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小学生眼里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认知能力差,但是却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对陌生事物
金属矿床的矿石综合利用,是矿物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和复杂的问题。重介质浮选联合流程,可以成为处理铅、锌、硫矿石时,提高选别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南京铅
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时代,新闻信息的量也在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人们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领悟到一些新闻信息的主旨,也可能形成共鸣,但一些信息若存在误导时
不同学生英语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等具有较大差别,为了使所有学生均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需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更多的考虑,对分层教学法进行合理应用,
教科书是传承文化、推动和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教科书的发展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叙述一些翔实的史料,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自然科学,是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而数学实验教学,则是是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让幼儿从生活中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为此,教师应积极提供能激发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语言使用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乐意与人交谈,注意倾听对
为探讨青藏高原老芒麦为优势种草地合适的放牧强度,采用对角线随机样方取样法,设置对照(CK:扣笼)、轻度放牧(LG:采食率50%)、中度放牧(MG.-采食率70%)和重度放牧(HG:采食率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