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邦山、尖峰、仙婆岭
由于史图博的英国海图未尽精确,加上若干笔误,他翻越“那邦山”的叙述,线路扑朔迷离,甚难判定,却事关重大,必须厘清。
海猛是处在从东南向西北延伸的海南岛中部山脉北坡的主峰那邦之东(高4070米,英国海图标作尖峰Shaip pcak——原注)(12页。本文史图博著作页码,均指2001年海南翻印的1964年中科院广东民族研究所编印之《海南岛民族志》页码,下文不另加注)。
据我所知,在贯串东西方向的海南岛中央山脉的南边西部住有本地黎。1932年由白沙峒越过这中央山脉到海南岛的西南部旅行的时候,我才多少了解到这西部本地黎村庄的一些情况(115页)。
史图博所谓“从东南向西北延伸的海南岛中部山脉”,考其为地质学上“昌江-琼海东西向深大断裂”的一段。在白沙县境,显示为从元门乡至邦溪镇延绵达46公里的峰峦,包括东起黄猄角岭、瓦禾岭、仙婆岭,在那来村南面的“马岭”过渡一下,再西延至白打岭、三分嶺、至石碌镇东北的牙营岭为止。这些山岭,有的民国以来已有固定名称,有的未有,不同的地图至今还在各说各话。
史图博所记的主峰“尖峰”,即仙婆岭,海拔1347米,折约4420呎。英国海图标注其海拔为4070(该图五指山标高为6800,可见所有山高都以英尺),与当代技术测绘误差不超过10%,算是很准确。中译本正文显然误译为公尺,那差距大了。
仙婆岭,同时也是另一条山脉的主峰,即自西南至东北延绵白沙县中部、地质学称为“临高-望楼断裂山系”的一段,山峦延绵刚好也接近46公里。仙婆岭正是该断裂与昌江-琼海构造带“反接”的触点,两条构造线叠加,在这里形成小型山结,海拔为方圆数十里诸峰之首,在全岛,高度大概也能进入前二十名。
临高-望楼断裂,是南渡江流域与珠碧、昌化流域的分水岭,明清海南史料泛称为“狗革岭”,是白沙黎区著名险隘,今九架(粤语与“狗革”谐音)岭及九架村地名仍存。两山脉交接处有个山坳,南叉河由此东流牙叉镇,河谷上游有那放村,与史氏所载“那邦”海南话同音。“主峰那邦”显然是土名,因那邦村而起。
8月1日,我们越过那邦东南约510米(无液气压计——原注)高的山顶到达那来(12页)。
在那邦东面的山顶上,可以眺望西面很远的广大地区,在那里,可以看到陆地逐渐消失在海里,除了孤立的圆锥形的山夹(顶)之外是相当平坦的。纵目鸟瞰,看不见村落和草原,全都给森林复盖着。在水平线上,可断断续续地看见西海岸的砂丘和海洋(13页)。
所以,史氏记述“由白沙峒越过这中央山脉到海南岛的西南部旅行”,不确。他翻越的其实是“临高-望楼断裂”(见示意图),否则是看不到西海岸的。
诸多错记,反显能耐
史图博的翻山高度记述,也有问题。当代地图可见,从九架岭至铂随岭延绵十几公里都没有海拔510米这么矮的山坳,即使那邦村与那来村本身,海拔都超过300米。他肯定是沿南叉河上溯一段,然后翻过南高岭与仙婆岭之间的山坳去那来村,这是最合理的路线,也才可以称为“山顶”,并“可以眺望西面很远的广大地方”直至海岸线。这个山坳,海拔是830多米。未必是气压计的错,只是记述文字欠准,如果表述为与翻山前后两村“相对高差510米”就很贴切。
同时,“在那邦东面的山顶上”这句,是将“那来”误写成“那邦”了。因为既然这个“那邦”不指山顶,就只能指村,而那来村之东才有“山顶”,那邦村之东,只有河谷低地。
此外,原译本12页的“尖峰”的英文“Shaip pcak”有误,115页英文正确,但是“那来”方位描述又有错误,将“九格岭”误作“尖峰”了:
即在那邦【英国海军部海图的尖峰(Sharp Peak)(原注)】西南10公里的那来……
大大小小的误差,足致迷糊,不再一一列举。
目前能看到的史图博中译本是1960年代由日文版重译,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译本难免粗疏,这类错误有多少属原文,多少属译文问题,就不知道了。
即使译文都对,都是原文的错,只要设想,史图博凭着粗略地图、一只指南针和一支气压计,加上事前备课,在环境完全陌生、沟通全靠翻译、毫无技术助理的情况下跟随向导钻深山老林,栉风沐雨,一个脑袋既要设计尽可能高效的考察线路,又要随时判断方位应对不测之险,还要忙于考察作业和记录,而且完全没有“复盘”订正的机会……出现类似细节错误,太难免了!这类错误一旦代入当时场景,就会反过来,让我们深感其学养之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