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介入管理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分析

来源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6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社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介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管理效果.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5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AIDS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52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0例,由社工主动介入管理,社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协助依从性教育和治疗.对照组256例,行常规的治疗,没有社工人员介入.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的变化.结果 显示,社工介入管理6个月后,观察组心理健康218例(80.74%),对照组心理健康126例(4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7,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5.19%,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05,P<0.05).HIV感染者/AIDS患者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过程中,社工的介入能使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心理得到抚慰,对疾病的治疗、认知具有引导性作用,保障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新确诊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中青年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压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新确诊感染HIV的中青年MSM,采用HIV/AIDS压力评量表对感染者压力水平进行测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Berger艾滋病感知歧视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收集可能影响中青年MSM中HIV感染者/AIDS患者压力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并有望根治的癌症,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研究表明,WHO先后认可HPV 12个月持续感染、6个月持续感染可作为新HPV疫苗注册临床试验设计的替代终点,这一替代终点属于经过验证的替代终点,可直接用于新HPV疫苗临床试验.本文论证了我国应用这一替代终点加速新HPV疫苗研发上市的限制因素,并提出相应监管建议.
目的:总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clinical research institute,CRI)对医学院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 initiated trials,IIT)项目以及对市级医院IIT项目的监查经验,旨在为研究者实施IIT提供有益参考.方法:主要参照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s,GCP)2020版、《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相关规定,构建监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数据收集等相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艾滋病防控领域.近年来,在移动客户端微信和问卷星等软件的帮助下,众多研究者开展了大量艾滋病相关调查研究.移动网络调查也已经逐渐成为网络调查的主要形式.在艾滋病流行趋势预测、早期预警、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动员检测、项目管理以及艾滋病防控措施的效果评价等方面,移动互联网数据技术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网络调查在内的数据收集等技术在艾滋病防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科学利用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目的:应用顺铂诱导Beagle犬急性肾损伤模型,评价新型尿液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效能.方法:通过对Beagle犬单次给予3 mg·kg-1顺铂静脉注射(iv),建立了急性肾损伤模型,应用ELISA和Luminex液相芯片方法检测分析尿液中9种新型生物标志物浓度,并与传统血清指标尿素氮(BUN)和肌酐(Cr)进行比较,结合肾脏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尿液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效能.结果: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Beagle犬单次给予3 mg·kg-1,iv,d 7肾脏发生轻度的肾小管变性、
纤维蛋白原是凝血级联反应最后环节的凝血因子,目前人纤维蛋白原被普遍用于纤维蛋白原缺乏引起的急性出血治疗和预防中.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国外已上市的人纤维蛋白原产品临床试验的特点,旨在为国内企业开展此类产品临床试验提供借鉴.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治疗为代表的肿瘤免疫疗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迅速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模式.然而,临床随访数据表明,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从单克隆抗体免疫疗法中获益.与大多数抗体药物相比,小分子药物有更好的组织渗透性,可以直接靶向固有或适应性免疫细胞的检查点蛋白下游细胞内通路.未来,小分子免疫疗法或可作为抗体药物的补充或联合抗体药物来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效果或克服耐药问题.本文对进入临床研发阶段的小分子肿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治愈药物.大学生是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影响的重点人群之一.HIV感染者中大学生比例逐年上升.扩大大学生HIV检测率可以及早发现HIV感染状态,从而有效地提供干预和治疗等相关服务.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HIV自我检测在大学生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我国开展大学生HIV自我检测干预模式提供重要参考.
药品研发数据是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的重要证据,是药品注册核查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药品研制环节对数据管理规则和要求的理解和落实还存在差距.本文从药品注册核查角度对数据管理要求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数据管理相关法规指南进行分析,建立了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要求等法规办法中有关的条款与国际上通行的数据“ALCOA+”原则的对应关系,提出了药品注册核查对数据与记录的基本遵循原则,梳理了我国药品研制及生产现场注册核查常见数据可靠性缺陷情况,以期为行业药品研发及注册中数据管理提供参考,
药物毒性数据库的开发和计算毒理学新模型研究已逐渐成为21世纪药物毒性评价的新范式.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计算机预测技术,可以快速了解、分析和评估药物毒性、作用机制或暴露特征等相关信息.药物毒性数据的分析与预测结果也成为支持药品研发或监管决策的重要新手段.世界发达国家许多毒理研究机构都开发和建立了各自特点的毒理学数据库.本文通过数据库查询、文献检索等调查收集了一些国际上与药物毒性相关数据库资源,旨在为药物毒理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可参考的信息来源,为我国药物安全性评估和科学监管提供数据库资源信息和新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