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自己一次机会,什么都不要做,别在一定时间抵达某个地方,别朝着某一个特定的方向。在这里,你可以随心所欲。这是你的机会,可以迷路、掉进溪里或发现一个美丽的地方。
——摘自蓝迪日志
影像易于使人清醒。一张拍摄于1975年的老照片上,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巡山员蓝迪·摩根森正在特纳亚湖溜冰。周边的景观显示,这是百分百纯自然湖面结成的冰场,杳无人迹,也缺乏安全设施。蓝迪悠闲的表情显示出他正享受其中。静态画面有着骇然的动感,如当头棒喝般提醒人们:蓝迪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出于20世纪后半程某个激进的自然主义作家的杜撰。
这部叫做《山中最后一季》的纪实作品,就是蓝迪的传记,也是为数不多的对所有北美自然主义文学作品中那些如神明般的实景描写司空见惯的群体—美国国家公园巡山员们的真实人生写照。1996年7月21日,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的传奇巡山员蓝迪·摩根森,在他投身将近30年的工作地巡逻时失踪。为此,当时园方动用了规模空前的人员和装备,联络了相关多个单位协同展开史无前例的搜救行动,最终却一无所获。所有当事人包括以搜救为主业之一的蓝迪的同事们当时内心的感受,用文字无以形容。蓝迪事件通过电视、广播、报社记者和国家公园署晨间报告传遍园区周边,其震撼人心的影响难以估量。
大部贯顶终年积雪、底部无垠山色的内华达山脉是北美的徽章。仅次于黄石公园的全美两座国家公园: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与国王峡谷国家公园比邻而居,总面积接近3500平方公里。尤其是后者,近98%是荒野。所谓荒野,即渺无人迹的完全天然环境。因此天赋,美国人建国以来的“荒野之情”可谓绵长。国家公园的巡山员独守空山,工作区域以平方公里计量,常年在这里“静静捍卫着美国的自然资产和往来的游客”。巡山员哨所每年人来人往,巡山员没有退休金,其家人也没有医疗优惠,是永远的“临时工”, 年老不堪要求离职时,只会得到奖状或奖章。巡山员必须自费接受执法和急救训练,主要在游客如织的夏季工作;在山中的给养需要自己准备,依靠糟糕的通讯器材呼叫救援。搜救结束后无论结果好坏,园区不会对其进行任何心理辅导。
对于现代社会,正值人生巅峰时期而从事这样一份职业。正如书中的那位巡山员“桑格”的故事:“结束一段惊涛骇浪的恋情,辞去计算机工程师的职务,来到山里疗伤。”这恐怕是最合理的动机。收录在书中的另一张蓝迪的制服照,戴着公园署的徽章和扁檐帽,还没有像后来那样蓄须,这时便像极了美国各地每座城市里的公务人员,并无出奇之处。但这些人往往拥有森林、地理、信息、哲学或艺术史专业背景,有些人是老师、摄影师、作家、滑雪教练、纪录片导演或学者,还有人是和平主义者、退伍军人或冒险专家。现在这份工作又把他们训练成荒野医师、执法人员和搜救专家。荒野打击、锤炼他们,把他们变成真正的地理学家、自然学家、野生动植物学家和历史学家。简言之,他们当然对荒野有诉求,有必要离群索居,受其召唤而来,荒野成为他们的后盾。但人生远没有这般浅薄,群山荒野也改变了人们。当旅游旺季来临,他们是背包客们仰赖的救援英雄,同时也是捡拾垃圾、取缔非法营火或开罚单而讨人厌的执法者。而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当他们跋涉数十公里搜救,最终却有可能不得不面对遇难者的遗体。无论如何,《山中最后一季》是向这个由内华达山脉铸就的传奇人物群体的致敬之作。
1996年7月21日这一天,蓝迪照例在帐篷外留了便条,在灰色制服衬衫上别上国家公园巡山员的徽章和名牌,拿着旧滑雪杖出发执勤了。他走入迷雾中,时光在此刻倒流。20世纪40年代初,蓝迪出生于一个热爱自然的美国家庭,在优胜美地公园里的河水中“受洗”,度过童年时光。二战即将进入尾声时,父亲戴纳辞去金融业的工作,带领全家搬入优胜美地公园内一家公司的员工宿舍。那是一栋浪漫的野外小屋,摩根森一家尽情享受着莫塞德河的流水潺潺和傍晚引发怀旧气氛的松木营火。
不用说,家庭深深地影响了蓝迪兄弟。自然而然间,亨利·戴维·梭罗、约翰·缪尔著作中的句子,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在他的唇齿间流动,对自然和荒野的感情日渐深厚。随着年纪的增长,蓝迪对野外活动变得得心应手,在偏僻的湖泊冒险溜冰、在野地滑雪,攀爬巨砾,征服雄伟的花岗页岩。一天来回的远足逐渐不再能满足他,取而代之的是独自在野外过夜而毫不介意。父母对此半是欣喜半是担心。蓝迪在大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决定休学到国家公园署做第一份正式工作。那时,哲学课程他全都拿了A等,对高山的感情上升到了“三观”层面,再也无法拒绝荒野的呼唤。远足时频频遇到的巡山员,使他发觉这是留在山中最好的方式,目标不是优胜美地,而是南边的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这份30年的职业造就了后来的蓝迪,一个激进的自然主义者或是一个极端的环保主义者,也许应该再加上“不太走运”的自然主义文学作家或者旅行文学作家。
与蓝迪成长为一名志在与高山荒野共享自己神性的巡山员同一时间轴的,是美国国家公园角色的演变,是美国人“荒野之情”理性再造的历程,优胜美地正是美国社会生活的缩影。二战时期这里的“胜利公园”里,来往进出的都是穿制服的美国陆军和海军士兵,园区内最有名的旅馆成了军人疗养院。诺曼底登陆后,天然气不再受战时配给限制,游客激增,园区加大建设力度。1965年7月越战征兵动员时,蓝迪不得不重返校园以避免像哥哥赖瑞一样罹患“创伤后压力症候群”,那是一代美国青年的痛。而前一年,随着《荒野法案》的通过,新一波环境运动兴起时提出的“野生环境不能光是保留,还必须仔细呵护、妥善管理并予以尊重”成为共识。美国国家公园署后来一直被迫在“保护”和“利用”这两个互相冲突的原则之间谋求平衡。高山草原放牧过度、驮畜践踏、湖区露营人数过多、资源几乎殆尽这类严峻问题,催生了一系列荒野管理的“圣经”。人们想要亲近自然,不得不让渡部分自由。对于蓝迪这位从小沉浸在爱默生、李奥帕德和梭罗等人思想、23岁就志愿离群索居在山上过斯巴达式清简生活的青年来说,他矢志不渝要捍卫的瓦尔登湖和沙郡触手可及。而新的园区管理急需增加巡山员人数,从哪一个方面来说蓝迪来的都恰逢其时。他留在了山上,与自然交换了人生最好的时光。
有一年蓝迪在麦克勒草原值勤时,曾经写道:“我住在内华达高山海拔2960米高的谷地里,我不会透露地点,因为读完我下面所写的,可能有些人会想来这里,但来这里的人已经够多了。幸好你们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喧嚣污浊、充满二氧化硫的城市。太棒了!我可不想成为鼓动各位离开的人。各位越常待在城里,我的山就越孤独,而我就喜欢这样。至于寻觅山野的人,我依然不会透露地点,各位自己找吧,当你遇着了,感觉会更加甜美。”
——摘自蓝迪日志
影像易于使人清醒。一张拍摄于1975年的老照片上,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巡山员蓝迪·摩根森正在特纳亚湖溜冰。周边的景观显示,这是百分百纯自然湖面结成的冰场,杳无人迹,也缺乏安全设施。蓝迪悠闲的表情显示出他正享受其中。静态画面有着骇然的动感,如当头棒喝般提醒人们:蓝迪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出于20世纪后半程某个激进的自然主义作家的杜撰。
这部叫做《山中最后一季》的纪实作品,就是蓝迪的传记,也是为数不多的对所有北美自然主义文学作品中那些如神明般的实景描写司空见惯的群体—美国国家公园巡山员们的真实人生写照。1996年7月21日,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的传奇巡山员蓝迪·摩根森,在他投身将近30年的工作地巡逻时失踪。为此,当时园方动用了规模空前的人员和装备,联络了相关多个单位协同展开史无前例的搜救行动,最终却一无所获。所有当事人包括以搜救为主业之一的蓝迪的同事们当时内心的感受,用文字无以形容。蓝迪事件通过电视、广播、报社记者和国家公园署晨间报告传遍园区周边,其震撼人心的影响难以估量。
大部贯顶终年积雪、底部无垠山色的内华达山脉是北美的徽章。仅次于黄石公园的全美两座国家公园: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与国王峡谷国家公园比邻而居,总面积接近3500平方公里。尤其是后者,近98%是荒野。所谓荒野,即渺无人迹的完全天然环境。因此天赋,美国人建国以来的“荒野之情”可谓绵长。国家公园的巡山员独守空山,工作区域以平方公里计量,常年在这里“静静捍卫着美国的自然资产和往来的游客”。巡山员哨所每年人来人往,巡山员没有退休金,其家人也没有医疗优惠,是永远的“临时工”, 年老不堪要求离职时,只会得到奖状或奖章。巡山员必须自费接受执法和急救训练,主要在游客如织的夏季工作;在山中的给养需要自己准备,依靠糟糕的通讯器材呼叫救援。搜救结束后无论结果好坏,园区不会对其进行任何心理辅导。
对于现代社会,正值人生巅峰时期而从事这样一份职业。正如书中的那位巡山员“桑格”的故事:“结束一段惊涛骇浪的恋情,辞去计算机工程师的职务,来到山里疗伤。”这恐怕是最合理的动机。收录在书中的另一张蓝迪的制服照,戴着公园署的徽章和扁檐帽,还没有像后来那样蓄须,这时便像极了美国各地每座城市里的公务人员,并无出奇之处。但这些人往往拥有森林、地理、信息、哲学或艺术史专业背景,有些人是老师、摄影师、作家、滑雪教练、纪录片导演或学者,还有人是和平主义者、退伍军人或冒险专家。现在这份工作又把他们训练成荒野医师、执法人员和搜救专家。荒野打击、锤炼他们,把他们变成真正的地理学家、自然学家、野生动植物学家和历史学家。简言之,他们当然对荒野有诉求,有必要离群索居,受其召唤而来,荒野成为他们的后盾。但人生远没有这般浅薄,群山荒野也改变了人们。当旅游旺季来临,他们是背包客们仰赖的救援英雄,同时也是捡拾垃圾、取缔非法营火或开罚单而讨人厌的执法者。而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当他们跋涉数十公里搜救,最终却有可能不得不面对遇难者的遗体。无论如何,《山中最后一季》是向这个由内华达山脉铸就的传奇人物群体的致敬之作。
1996年7月21日这一天,蓝迪照例在帐篷外留了便条,在灰色制服衬衫上别上国家公园巡山员的徽章和名牌,拿着旧滑雪杖出发执勤了。他走入迷雾中,时光在此刻倒流。20世纪40年代初,蓝迪出生于一个热爱自然的美国家庭,在优胜美地公园里的河水中“受洗”,度过童年时光。二战即将进入尾声时,父亲戴纳辞去金融业的工作,带领全家搬入优胜美地公园内一家公司的员工宿舍。那是一栋浪漫的野外小屋,摩根森一家尽情享受着莫塞德河的流水潺潺和傍晚引发怀旧气氛的松木营火。
不用说,家庭深深地影响了蓝迪兄弟。自然而然间,亨利·戴维·梭罗、约翰·缪尔著作中的句子,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在他的唇齿间流动,对自然和荒野的感情日渐深厚。随着年纪的增长,蓝迪对野外活动变得得心应手,在偏僻的湖泊冒险溜冰、在野地滑雪,攀爬巨砾,征服雄伟的花岗页岩。一天来回的远足逐渐不再能满足他,取而代之的是独自在野外过夜而毫不介意。父母对此半是欣喜半是担心。蓝迪在大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决定休学到国家公园署做第一份正式工作。那时,哲学课程他全都拿了A等,对高山的感情上升到了“三观”层面,再也无法拒绝荒野的呼唤。远足时频频遇到的巡山员,使他发觉这是留在山中最好的方式,目标不是优胜美地,而是南边的巨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这份30年的职业造就了后来的蓝迪,一个激进的自然主义者或是一个极端的环保主义者,也许应该再加上“不太走运”的自然主义文学作家或者旅行文学作家。
与蓝迪成长为一名志在与高山荒野共享自己神性的巡山员同一时间轴的,是美国国家公园角色的演变,是美国人“荒野之情”理性再造的历程,优胜美地正是美国社会生活的缩影。二战时期这里的“胜利公园”里,来往进出的都是穿制服的美国陆军和海军士兵,园区内最有名的旅馆成了军人疗养院。诺曼底登陆后,天然气不再受战时配给限制,游客激增,园区加大建设力度。1965年7月越战征兵动员时,蓝迪不得不重返校园以避免像哥哥赖瑞一样罹患“创伤后压力症候群”,那是一代美国青年的痛。而前一年,随着《荒野法案》的通过,新一波环境运动兴起时提出的“野生环境不能光是保留,还必须仔细呵护、妥善管理并予以尊重”成为共识。美国国家公园署后来一直被迫在“保护”和“利用”这两个互相冲突的原则之间谋求平衡。高山草原放牧过度、驮畜践踏、湖区露营人数过多、资源几乎殆尽这类严峻问题,催生了一系列荒野管理的“圣经”。人们想要亲近自然,不得不让渡部分自由。对于蓝迪这位从小沉浸在爱默生、李奥帕德和梭罗等人思想、23岁就志愿离群索居在山上过斯巴达式清简生活的青年来说,他矢志不渝要捍卫的瓦尔登湖和沙郡触手可及。而新的园区管理急需增加巡山员人数,从哪一个方面来说蓝迪来的都恰逢其时。他留在了山上,与自然交换了人生最好的时光。
有一年蓝迪在麦克勒草原值勤时,曾经写道:“我住在内华达高山海拔2960米高的谷地里,我不会透露地点,因为读完我下面所写的,可能有些人会想来这里,但来这里的人已经够多了。幸好你们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喧嚣污浊、充满二氧化硫的城市。太棒了!我可不想成为鼓动各位离开的人。各位越常待在城里,我的山就越孤独,而我就喜欢这样。至于寻觅山野的人,我依然不会透露地点,各位自己找吧,当你遇着了,感觉会更加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