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尽管马克思所生活的年代与当今不可同日而语,但其科技创新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不仅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基础,而且为新时代科技创新提供了行动指南。
关键词:马克思;科技创新;当代价值
近年来,大力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问题、建设科技强国等话题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很多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著作。尽管马克思未专门研究过科技创新问题,但通过深入挖掘和梳理马克思对科技的相关论述发现,其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创新思想,且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1 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意蕴
科技创新由科技和创新组成。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统称,科学与技术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虽没有使用过“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等术语,但他却对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差别有着准确的把握。在他看来,自然科学是“某些伟大发现的因素 ”。他看到了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反过来推 动前者发展,二者互为条件。
1.1 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超额剩余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深刻指出:“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可见,孜孜不倦地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的动力。马克思划分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界限。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作日强度来榨取剩余价值。但这种通过增加工作强度和延长工作时间的 剥削方式容易引起工人的反抗,不具有持久性。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全社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先进机器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导致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因此,科技创新成为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主观动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改良生产方式或应用新机器,既“可以在一个工作日中占有更大的部分作为剩余劳动”,又可以使“数量较少的工人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比数量较多的工人所生产的更多 ”。总之,资本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攫取超额剩余价值。可以说,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是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与此同时,为了巩固竞争优势,资本家将大量利润投入研发,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资本与科技如同一对孪生兄弟。科技创新是攫取超额剩余价值的重要手段,超额剩余价值反哺研发,从而推动科技创新。
1.2 科技创新的双重效应:利弊共存
科技创新并不只是开启人类光明前景的“普罗米修斯”,也可能成为雪莱夫人小说里所描述的“弗兰肯斯坦”。尽管马克思所生活的科技发展水平与现今有所不同,但是马克思早就注意到了科技创新的双重效应。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推动力量。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生产力三要素都与科技密切相关。劳动者是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 年手稿)》中指出,机器的发明与应用“将有利 于解放了的劳动,也是使劳动获得解放的条件。” 他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指在劳动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其中最核心的是生产工具。马克思认为,各种经济时代的划分,“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科技创新与生产工具呈正相关,科技创新能力越强,生产工具越先进。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劳动对象的范围日益扩大。科技创新与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相结合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科技创新还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推动力量。马克思强调:“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可见,手推磨、蒸汽磨是不同社会形态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此科技创新也间接 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2 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当代价值
尽管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产生于 19 世纪中叶,但其理论并不局限于时代,至今依然闪耀着光芒。马克思对科技创新精辟的见解,对于当代科技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任何理论都有其“源”与“流”,理论源于实践;换言之,马克思所生活年代的科技实践是理论的源泉。而理论一旦产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随着实践的深入,理论亦不断丰富、不断 “流变”。因此,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是对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突破敌人的包围封锁,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实现民族的独立解放,形成了自力更生的科技创新思想。1940 年,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 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算一个最好的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看到了科技创新对于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他认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吹响了“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的号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从发明到应用至生产的周期日益缩短。邓小平同志敏锐洞察到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此时代境遇中,科技竞争成为各国角逐的舞台。基于马克思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肯定了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推动作用。 “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则首次大量使用了“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等术语,表达了对自主创新的重视。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化了自主创新的地 位,并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 思想推向了新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 足国情、世情与党情,着眼于国内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 及国际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就新时代科技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涉及科技人才关键论、科技强国论、科技民生论、科技竞争论、生态科技论以及科技体制保障论等多个层面。“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内容丰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前瞻性。”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对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继承与丰富,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科技强国、怎样建设科技强国的问题,深化了对科技发展规律、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目的、科技管理方式的认识,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科技 创新道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李炜钦.马克思幸福观的当代价值探析[J]. 品位·经典. 2021(19)
[2]姚瑞.《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当代价值[J]. 学理论. 2020(04)
作者簡介:
李鑫(1982-),女,吉林通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科技创新;当代价值
近年来,大力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问题、建设科技强国等话题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很多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著作。尽管马克思未专门研究过科技创新问题,但通过深入挖掘和梳理马克思对科技的相关论述发现,其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创新思想,且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1 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意蕴
科技创新由科技和创新组成。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统称,科学与技术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虽没有使用过“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等术语,但他却对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差别有着准确的把握。在他看来,自然科学是“某些伟大发现的因素 ”。他看到了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反过来推 动前者发展,二者互为条件。
1.1 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超额剩余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深刻指出:“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可见,孜孜不倦地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的动力。马克思划分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界限。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作日强度来榨取剩余价值。但这种通过增加工作强度和延长工作时间的 剥削方式容易引起工人的反抗,不具有持久性。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全社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先进机器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导致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因此,科技创新成为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主观动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改良生产方式或应用新机器,既“可以在一个工作日中占有更大的部分作为剩余劳动”,又可以使“数量较少的工人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比数量较多的工人所生产的更多 ”。总之,资本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攫取超额剩余价值。可以说,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是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与此同时,为了巩固竞争优势,资本家将大量利润投入研发,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资本与科技如同一对孪生兄弟。科技创新是攫取超额剩余价值的重要手段,超额剩余价值反哺研发,从而推动科技创新。
1.2 科技创新的双重效应:利弊共存
科技创新并不只是开启人类光明前景的“普罗米修斯”,也可能成为雪莱夫人小说里所描述的“弗兰肯斯坦”。尽管马克思所生活的科技发展水平与现今有所不同,但是马克思早就注意到了科技创新的双重效应。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推动力量。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生产力三要素都与科技密切相关。劳动者是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 年手稿)》中指出,机器的发明与应用“将有利 于解放了的劳动,也是使劳动获得解放的条件。” 他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指在劳动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其中最核心的是生产工具。马克思认为,各种经济时代的划分,“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科技创新与生产工具呈正相关,科技创新能力越强,生产工具越先进。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劳动对象的范围日益扩大。科技创新与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相结合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科技创新还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推动力量。马克思强调:“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可见,手推磨、蒸汽磨是不同社会形态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此科技创新也间接 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2 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当代价值
尽管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产生于 19 世纪中叶,但其理论并不局限于时代,至今依然闪耀着光芒。马克思对科技创新精辟的见解,对于当代科技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任何理论都有其“源”与“流”,理论源于实践;换言之,马克思所生活年代的科技实践是理论的源泉。而理论一旦产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随着实践的深入,理论亦不断丰富、不断 “流变”。因此,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是对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突破敌人的包围封锁,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实现民族的独立解放,形成了自力更生的科技创新思想。1940 年,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 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算一个最好的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看到了科技创新对于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他认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吹响了“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的号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从发明到应用至生产的周期日益缩短。邓小平同志敏锐洞察到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此时代境遇中,科技竞争成为各国角逐的舞台。基于马克思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肯定了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推动作用。 “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则首次大量使用了“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等术语,表达了对自主创新的重视。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化了自主创新的地 位,并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 思想推向了新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 足国情、世情与党情,着眼于国内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 及国际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就新时代科技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涉及科技人才关键论、科技强国论、科技民生论、科技竞争论、生态科技论以及科技体制保障论等多个层面。“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内容丰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前瞻性。”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对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继承与丰富,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科技强国、怎样建设科技强国的问题,深化了对科技发展规律、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目的、科技管理方式的认识,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科技 创新道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李炜钦.马克思幸福观的当代价值探析[J]. 品位·经典. 2021(19)
[2]姚瑞.《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当代价值[J]. 学理论. 2020(04)
作者簡介:
李鑫(1982-),女,吉林通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