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转变、赶超战略与科技第二次解放思想

来源 :中国智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g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在1978年后30多年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得到了印证。今天,我们处于从传统技术和传统产业型国家向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产业型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处于从制造业大国向创新型强国转型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尤为重要。
  持续发展和模式转变关键在于科技进步 根据世界经济增长方面的核算专家麦迪逊的计算,中国在公元1700 年时的GDP 规模占全球GDP 总规模的22%,1840 年时占32.9%,在农业文明和财富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自工业革命以来,到1949 年,由于教育科技落后、对外闭关自守、帝国列强侵略、排斥工业革命等原因,导致中国GDP 在全球的比率下降到了5% 。而建国后的30 年,由于特殊原因的干扰,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52~1957 年为27.78%,1957~1965 年为8.24%, 1965~1976 年为4.12% 。1978 年时,拥有世界1/5 人口的中国创造的GDP,只占全球GDP 总规模的1% 。
  1978 年以来的30 多年,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9.7%,2010 年全年GDP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全国国内生产总值397893 亿元, ① 约合6.04 万亿美元,超过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 的规模也从1978 年占世界总量的1% 上升到7% 。这30 年中,从文化大革命十年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 左右,上升到改革开放1980~2007 年间的45.62%, ②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发展质量等四个方面若干指标的计算,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1949 年后的30 年,第一次现代化的进程从建国初的21% 只推进到了1978 年的30%,30 年中只推进了9个百分点;到2008 年,中国的发展总体上完成了第一次现代化的68.5%,改革开放后30 年的现代化推进了38.5%,中国到了工业化,也即现代化的中后期。③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改革开放后,我们国民经济在高速增长,但是增长的来源主要是资源和一般劳动的投入。如有关专家计算,1980~2007 年间,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4.38% 。其中:资本的贡献为44.14%,包含资本积累的贡献19.29% 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24.84%;一般劳动力数量的贡献为10.25% 。④ 经济增长45.62% 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60%~70% 的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还是自然资源的投入。
  何传启教授将现代化分为经典的第一次现代化和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第二次现代化。与发达国家两次现代化在时间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分界不同的是,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传统工业化为主的第一次现代化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信息、互联网等内容为主的第二次现代化的交替和混合的过程。⑤
  未来30 年,乃至建国100 周年时,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会达到什么样的格局呢?如果没有特殊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如果未来30 年中,全球除中国以外的经济每年平均增长4%,中国GDP 年平均增长7%,那么中国GDP 规模将从目前占世界GDP 总量的6% 上升到13.69% 。如果未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0%,到2040 年时,中国将会恢复到公元1700
  年时其经济发展占世界GDP 总量1/4 的水平,再经过10 年的努力,到2050 年时,中国将恢复到公元1820 年时GDP 占世界总量1/3 的水平。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经过近200 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将在21 世纪中叶实现伟大的复兴。① 然而,上述发展的前景虽然美好,但是发展却受到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约束。比如到2040 年,城市交通水利等建设需要近3亿亩土地,人口增长和饮食结构变化
  还需要7亿亩耕地,土地缺口在10 亿亩左右;2040 年时,水资源供给对需求的缺口仍然在3011 亿~1911 亿立方米之间;国内用尽2008 年探明的铁矿金属储量后,供给的缺口, 为400 亿吨;如果全球能源产量在2008 年的水平上不变,到2040 年时,中国按照高中低不同的方案,将分别消费掉全球能源产量的70.5% 、56.4% 、42.3%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未来发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如果全球能源产量不变,中国的发展和消费模式不变, 即使按照发达国家中下消费水平,可能也要消耗掉全球能源总供给量的50% 左右。②
  这里我们不考虑水和空气污染等问题,仅就碳排放来看,在2009 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一些专家认为,即使中国保持承诺到2020 年单位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45%,但如果中国的经济按8% 的速度增长,其总排放量仍可能增加一倍。法国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关系研究所(IDDRI)的气候分析专家Emmanuel Guerin 认为,按8% 的增长率,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74% 。中国2005 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为72 亿吨,到2020 年将达到126 亿吨。Emmanuel Guerin 认为,为了限制全球变暖不超过2摄氏度范围,世界到2020 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应不超过440 亿吨。届时,中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将为世界排放量的29% 。③
  因此,面对中国人口众多,土地、矿产、淡水等资源相对缺乏的国情下,以及全球都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限制碳排放的严峻氛围中,下一步我们不能再走消耗资源和环境的发展道路,那么,依靠什么来持续地推动我们的经济增长呢?在劳动力等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我们要依靠什么来持续获得国民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呢?毫无疑问,除了发展服务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等战略外,主要还是要通过科技进步来解决这些瓶颈问题。
  未来30 年,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格局上讲,不仅要提升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还要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护和建设,也要推动我们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还包括推动我们国家和民族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而推动整   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现代化。
  赶超型科学技术进步战略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从我们国家目前在世界科学技术竞争力方面还较为落后的处境来看,以及从我国转变发展模式需要科学技术进步来主导来看,就大的思路而言,我们需要追赶和赶超型的科学技术进步战略,通过快速的科学技术进步, 将传统技术支撑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世界先进技术支撑的产业结构。总体上讲,就是建设一个科学技术方面跨越式的创新型国家。
  通过建设创新型国家来实现科学技术赶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关乎全局的重大战略选择。从目前学者们的研究看,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社会中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国家。它主要与依靠自身自然资源或者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来增加国家财富,以及主要依附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和技术的国家相区别。按照现在权威的表述,创新型国家应至少具备以下4个基本特征:一是科技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科技研发投入占GDP 的比例在2%以上;二是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四是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 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
  那么,中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如何呢?不同的国际学术组织有不同的排名,主要有如下几种:
  (1)排名第20 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9 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在57 个全球最具代表性经济体中,中国内地比上年报告排序下降3位,排名20,得分76.6 分。中国台湾地区排名第21 位。2009 年的报告是根据4个大指标(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及其下属的329 多个小指标来进行竞争力评估的。① 罗德曼认为,虽然中国经济表现突出,特别是在经济预测与展望上排名世界第一,但中国在增长速度的持续性问题上仍存在问题。
  “首先,中国经济发展基础还有很多瓶颈,比如在科技领域,其信息技术、工程技术、财经教育、人口问题等方面,都排在后面。其次,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有限,像大企业效率、经理人员不足、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等都存在问题。此外,中国的金融系统、企业的环保因素、政府与企业的监管等方面也存在不足。”②
  ——罗德曼
  (2)排名第27 位。2010 年9月9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0 年至2011 年度全球竞争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竞赛中,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科技技力报告》。中国排名上升两位至27 位,在发展中经济体中继续领先。这份《全球竞争力术进步的“马太陷阱”。即发达国家依靠其先发优势,科技报告》的竞争力排行榜以全球竞争力指数为基础,该指数又以12 个主要竞争力因素为基础,全面反映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世界各国的竞争力状况,这些因素包括机构、基础科技水平越来越先进,科学技术进步越来越容易;而发展中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与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训、商品市场效率等。①
  什么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赶超战略呢?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科技水平方面,可分为三类的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包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 中等科学技术水平国家和地区,如中国等;低等科学技术水平国家和地区,如孟加拉、阿富汗等国家和地区。中等或者低等科学技术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采取三种战略思路,一是无为战略,即因生产力水平、财力、教育、人才等方面的限制,无力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只能接受先进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扩散和辐射,并不主动进行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努力;二是跟进战略,大多采取拿来外部科学技术主义的态度,自己只进行引进、消化和吸收,以学习和模仿方式为主,不主动进行科学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不以拥有最先进科学技术为目标;三是赶超战略,就是中等或者低等科学技术水平的国家,在一定的时间内,除了学习和模仿,即引进、消化和吸收外部现成科学技术等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创新和自主再创新而实施跨越式的追赶,在科学技术方面整体赶上,并在一些重要领域和重大项目上超过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并构建起促进本国抢夺科学技术制高点的战略路径。
  执行科学技术赶超型战略,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 在规定时间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目标。要规定一个长期的时间,在长期的时间中划分出若干个时段。然后在一个长时间的总的赶超目标下,在每个时段均设置出要达到的约束性的阶段性目标。在目标上,有赶上性目标,即某项成熟的技术,我们在什么时间可以攻克其难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超过性目标,即拥有由我们自主创新及知识产权的独占性的科学技术;还要有预备性的目标,即预测发达国家可能在科学技术的某个领域在未来会有什么样的进展,我们应当有什么样的追赶实施预案。
  2. 在科学技术赶超型战略方面,非常关键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科学技术进步的加速度, 并且要有跨越式的进步。因为我们本来就处在全球科学技术进步赛跑的后面,在一定的时间内实施科学技术进步赶超战略时,先进国家也在不停地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只有积累暴发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加速度,比他们的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还要快, 才能实现赶超型战略要求的目标。
  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竞赛中,发展中国家存在科技技术进步的“马太陷阱”,即发达国家依靠其先发优势,科技资源越来越向发达国家集中和积累,其科技势力越来越强,科技水平越来越先进,科技技术进步越来越容易;而发展中国家在落后的位置上,在科学技术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和不利的地位,付出的教育成本随着人才的外流而转为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资源,同时遇到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封锁,凭着自己的科研力量研究出来的成果往往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已经被淘汰或者被更先进的技术所代替。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科学家技术方面越来越落后,越来越弱;发达国家则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强。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马太陷阱”。   中国未来在科学技术进步方面,显然不可能采取无为战略。那么中国已经跨过了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马太陷阱”吗?是采取跟进战略,还是选择赶超战略?这是一个重大的科技进步战略的定位和选择。我们认为,中国应当有信心选择赶超战略。理由如下:
  一是中国改革开放30 年来的对外开放,包括引进、吸收和消化技术,在一些重大领域和整体技术水平方面已经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些方面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二是中国30 年的国内教育,包括鼓励出国及人才的回流,以及科研院所的培养,形成了世界上人数规模巨大的科技人才积累。
  三是与人口和国土中小国家和地区不一样的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和国土大国,中国有丰富的用于科技进步的人力资本资源,有规模巨大的消化科学技术应用的市场。
  四是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反过来推动经济更快速的增长,经济高速增长和科技加速进步之间会形成良性循环。当然,稍一松懈,也有重新跌入“马太陷阱”的可能。但是,从目前看,中国已经基本上跨越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科技进步的“马太陷阱”,并且在科技加速进步、实施赶超战略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实力。
  五是中国具有低成本研发优势和低成本制造优势,两种优势的结合,为实施科技赶超战略提供广阔的空间。中国人力资源规模巨大,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以及市场竞争压力倒逼企业更加注重研发和技术,低成本的研发优势将推动技术创新进入新的阶段。技术研发和制造的低成本优势相互结合,促使低要素成本的竞争向低研发成本的竞争转变,必然给技术研发和创新带来丰厚的利润,刺激更大规模的创新。
  如果将工业化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通过数据的计算和比较, “十二五”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刚刚迈入工业化的后期,即第一次现代化的后期阶段。① 今后30 年科技工作的中心是什么?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需要深入进行探讨。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在科技工作领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战略思路,确立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形成落实建设创新国家战略的体制与机制,实现中国科技生产力的第三次大解放。
  赶超战略:以能源技术路线为例能源发展能不能实行赶超战略?从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看, 传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供给毫无疑问存在着巨大的缺口。无论是从资源供给看,还是从减少排放考虑,需要进行能源革命,选择新能源。然而,新能源有不同的类型,也有中间过渡技术能源和终极技术能源,如何选择,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问题。
  1. 能源战略应当选择最先进的技术路线
  首先是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能源技术路线?新能源技术分成三类。一类是传统技术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由此产生二次能源——电。第二类是中间过渡技术能源, 如动力煤改油,这是过去的内燃机用能源;动力油改电,这是现在汽车用电瓶等技术; 还有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第三类是人类需要能源的终极技术能源——以太阳能和风能等形成氢组合能源。
  常规的技术演进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能源替代战略,即先是传统能源,如煤油气所发的二次能源电,替代石油和天然气,用作车的动力;然后发展技术较为成熟的太阳能、风能、核能、水能,替代一部分传统能源;最后到发展终极氢组合能源。赶超战略,就是要提前发展风能、太阳能、氢能等组合能源。
  从中国的情况看,路径可能是水能发展;煤的二次能源电替代石油和天然气,进行技术研发,将其产业化,并回收投资;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技术研发,并产业化以及投资被回收;最后到终极能源——氢组合能源的研发成熟,产业化并替代中间过渡技术能源,以及回收投资,并永续利用。这样在时间的安排上,2010 年到2020 年,还是主要用传统能源,开始发展中间过渡技术能源,20 世纪末期,形成混合能源结构;2020 年到2040 年或者到2050 年,主要发展中间过渡能源产业,替代传统能源,开始发展氢组合能源;最后到2040 年或者2050 年时再大力发展氢组合能源,让它产业化,替代中间过渡技术能源。这就是循序渐进的能源发展战略。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采用常规能源技术演进路线,即采取能源发展的跟随战略吗?产业规划中遇到的难题是,如果能源发展采取跟随战略,或者称之为跟进战略, 就是跟在发达国家能源技术和产业演进的后面,与他们有一个时间差,他们先研发和发展中间过渡技术能源再产业化,然后他们将技术和产业转移给我们,他们再研发终极技术能源,并将其产业化。他们用终极能源技术和产业替代中间过渡技术能源产业时,我们正处在大量使用中间技术能源的阶段。也就是说,在发达国家可能用终极能源替代中间过渡技术能源后,我们还要运用中间能源过渡一段时间以后再接纳终极能源,别人发展完了我们再跟随。
  能源跟随战略,有利有弊:利就是研发在先,技术成熟,可以引进、消化,国内也有现成的技术,初始投资和产业化成本相对较低;弊就是,氢组合能源和其他新能源的关系如何处理——如液晶替代显像管、数字替代磁带的关系,煤电替代石油和其他受限制新能源毕竟是中间过渡技术。如果氢能源技术成熟很快,中间能源过渡技术产业的投资将会是巨大的损失和浪费。
  紧接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是:中国在能源技术和产业升级方面有没有可能采取跨越和赶超战略呢?也就是说,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能源技术发展进程,跨越中间过渡技术能源阶段,直接进入终极技术能源阶段。中国与发达国家氢组合能源技术的研发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国内有的研究更加先进和更加实用,并且成本比国外低。那么在解决好关键部位的技术之后,是不是一定要按照能源技术和产业“淘汰——替代,再淘汰——再替代”这样一个路径来发展我们的能源呢?紧接着还形成如下几个问题:第一,中国在能源技术和产业类型的选择上为什么不能跨越式发展,为什么不能采取赶超战略? 第二,中国为什么还要像黑白电视、彩电、显像管电视、录像机、胶卷等技术一样,非得走“引进——被淘汰,再引进——再被淘汰”的老路?第三,中国为什么要作为国外中间过渡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基地,让他们赚回中间过渡能源技术的投入和研发成本,再赚取利润呢?我建议, 中国在能源技术方面,没有必要再经过能源的中间过渡技术这一阶段;中国在能源战略选择上,应采取赶超战略,即主攻氢组合能源的战略。   发展氢组合能源战略的“利”不言而喻。比如,风能、水能和太阳能形成的氢燃料,不会形成诸如废弃电瓶等固体污染,氢的碳排放几乎为零,能极大地缓解中国未来碳排放压力。如果是煤二次变电还得排放,煤变成电,电用到电瓶上,电瓶用到车上还得是煤来发电,还得有排污。氢能源如果代替煤,今后矿藏煤加工的附加值比现在用来烧的附加价值要大得多。氢组合能源如果替代煤变电,可以减轻煤的运输压力和运输能源消耗。如果以后国际贸易中有碳关税,我们采用氢组合能源,那么产品的竞争力也比较高。
  不同能源技术战略选择的背后有利益博弈。传统技术、中间过渡技术和最终技术都有既定的利益,诸如其研发投入的利益,技术偏好的利益,正在运转的不同技术能源厂商的利益,这些利益不可能不影响中国能源技术路线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障碍。比如,一些厂商在动力车的电瓶、动力装置等方面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如果某一天停止其应用和产业化,而改为终级技术能源氢,则研究和投资电瓶车的投资者和厂商,损失将非常巨大。但是,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国家来说,要选择对国家、民族和未来有利的能源发展技术路线。
  假如国家最终选择走终极能源技术的路线,那么有一些国家过去鼓励过的中间过渡能源技术,甚至已经建设了中间过渡技术能源工厂的,如电瓶、电动车等等,其遭遇的损失,国家应该给予补偿。
  中国能源技术路线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做到几个“避免”:第一,避免中国在能源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方面总是跟在发达国家后面;第二,避免中间过渡能源技术投入造成巨大的被替代损失,包括投入成本和退出成本;第三,避免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收回中间过渡能源技术研发投资成本,并赚回利润的场所。
  2. 能源技术应当采取赶超型进步战略
  在下一个20 年中,主要发展中间过渡技术能源,还是中间过渡技术能源与终极技术能源混合发展,还是主要发展终极技术氢组合能源,这是三种不同的模式选择。另外, 政府推动模式也不一样,政府主导先选择中间过渡技术能源,还是中间过渡技术能源与
  终极技术能源共同发展;或者两种技术能源发展都试点,这均是不同的推动模式。对此, 我们建议:(1) 由于能源技术战略选择非常重大,希望组织各方中立的专家形成多个背靠背的研究组来论证这个问题。对中间能源技术与终极能源技术的可行性、成本、风险进行评估,得出意见。(2) 对国内氢能源技术研发、应用等情况进行一次普查和摸底,做到心
  中有数。(3) 了解世界各国氢能源研究应用的情况,进而考虑能源技术的引进,是引进中间过渡技术还是引进终极技术。另外,建议国家给中间过渡能源技术应用推广和氢组合能源技术应用推广以同样的试点场所。但从长远来看,在政策支持力度上国家应该着力支持终极能源的技术路线。
  科技领域需要再次解放思想 建国后的30 年,正规的教育受到冲击,1978 年科技领域需要再次解放思想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邓小平同志在科技领域的解放思想和拨乱反正,开启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新时代,使中国从那年起,走上了科学技术现代化之路。如前所述, 使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4% 左右,提高到了改革开放30 年的46% 左右。
  那么,今天我们科学技术领域,还需要解放思想吗?我们认为是需要的。改革开放30 年后,我们到了一个发展的转折期。面向未来,发展面临着两个重大的挑战:(1)前30 年,我们的经济增长中,资源和环境消耗较大,随着中国经济产出的规模越来越大, 资源和环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制约也越来越紧张。对此,我们还能在传统粗放的发展道路上走下去吗?如果不能,科学技术进步在转变发展模式方面能起什么作用,能起多少作用,是否能满足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实现发展目标的要求?(2)如果建设创新型国家, 必须在世界各国竞争力排名中列前几位,就需要实施科学技术进步的赶超型战略,也就是科学技术方面要比目前排在前面的国家进步速度还要快一些。对此,我们目前的科学技术进步战略、规划、年度计划、体制机制、政策体系等等能适应这种科技赶超战略吗?面临这样两个严峻挑战,中国科学技术领域需要再次解放思想。那么,在哪些方面解放思想呢?
  第一,要从按部就班工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思想上要有紧迫感,要有全球科学技术
  竞争的危机与忧患意识。改革开放30 年来,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技部门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然而,需要看到的是, 虽然我们可能已经越过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科学技术进步的“马太陷阱”,但是,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地推进着他们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落在后面,甚
  至有可能跌入“马太陷阱”;正是因为发达国家仍然在不停地推进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们要从目前竞争力在全球第20 位,赶超到前10 位以内,甚至前5位以内,即需要我们在条件比发达国家薄弱的起跑线上,必须只争朝夕,必须付出更加艰苦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赶超战略。
  第二,要从短期科技工作的思维定式上解放出来,确立长远和明确的中国科学技术赶超战略,形成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思路。如果2040 年时的战略目标,定在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国家竞争力水平排在世界前五位之内,那么,就必须构建起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思路、约束条件、规划、主要措施、不确定性评估、战略执行、反馈和调整机制等等工作要素。
  第三,要从科技工作就是完成部门和体系内日常事务的思维定式上解放出来,树立抓关键、抓重点、抓大事的意识。特别是国家层面的科技和一些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要考虑整个国家和地区在实施科技赶超战略,特别是科技进步加速的一些关键要素问题, 解决制约我们科学技术进步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四,要摆脱就科技抓科技的部门局限和观念,树立大科技意识。要从过去主要重视工业、农业和国防等方面的科技,转向商业和金融服务、人民生活、生态环境、文化教育、政府管理等全方位的科学技术进步。另外,从科学技术的基础看,需要与教育相协调; 从科学技术的投入看,需要与财政和金融相协调;从科学技术进步的制度安排看,需要与立法和执法等相协调。如果科技不与时代产业的进步而进步,只是局限于过去的领域,或者不与其他相关部门相协调,那么科技工作就是不完整的,科技进步就无法协同推动。
  第五,要从科技工作计划和行政管制模式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树立科技服务的意识。我们的科技工作中,还存在着分任务、报项目、跑项目、分线、跑钱、审批等等一些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方式。除了一些基础科学和公益性技术研究外, 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采取资源横向配置模式。因此,科技部门作为政府科学技术工作的管理部门,特别是市县级科技管理部门,更多的应当是服务于企业和科技人员,更多的应当是利用科技社团来组织协调资源和关系,更多的应当成为科技信息交流、沟通企业与科技人员愿望、推广先进经验、组织观摩学习、出台优惠政策等等方面的科技进步的服务平台。
  第六,要从科技进步仅仅重投入、抓硬件的观念,转向还要重视科技进步体制机制建设,硬件和体制机制双驱动的意识上来。改革开放30 年来,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还有相关大的差距,但是我们在科学技术进步的硬件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科学技术硬件和科技人才的作用,实施科技赶超战略,推动科技加速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形成有利于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体制机制。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建立有利于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体制机制, 解放被某些方面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可能还束缚着的巨大的科技生产力。从制度经济学上讲,这是一种不增加投入,就可获得科技进步效益的制度改进,将成为我国科技赶超战略的重要力量。
  总之,“十二五”期间科学技术进步领域的再次解放思想,并不是否定我们30 年来年科学技术领域的工作和成就。而是从中国未来赶超型科技进步战略对科技工作的要求而言, 中国科学技术进步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科学技术领域的再次解放思想, 全球视野,要树立赶超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雄心壮志, 从国家发展和竞争战略的高度长远考虑科技工作,还要有大科技格局观念,要有抓科技创新重点和大事的意识,着眼于改革和形成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体制和机制。
  (周天勇中共中央党校)
其他文献
抗日战争的硝烟虽然远去,而抗日英烈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  抗日战争的硝烟虽然远去,而抗日英烈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前夕,笔者寻访了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故居,它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椅子胡同15号(现府右大街丙27号)。从繁华的西单大街向北打听,过灵境胡同,转了几个弯,不远处就是张自忠将军的故居——今天的北京自忠小学了。1989年,这里被列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