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包扎法在压力性损伤创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来源 :浙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xia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无损包扎法在压力性损伤创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龙游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年龄≥60周岁的压力性损伤患者67例.根据首次治疗时患者整体及压力性损伤局部的评估结果,按患者基本条件相当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损包扎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包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再次受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肤发红、新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损包扎法主要由浓度为0.5%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的纱布为原材料,能减轻和分散患者伤口压力,避免创面重复受压,对压力性损伤创面有良好的保护及促进愈合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成为当今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我国不仅要利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更要以文化、外交等软实力树立国际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因此,在外交活动中正确运用外交话语策略,是树立国家形象、体现国家立场、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西方别有用心之人捏造不良言论,对我国外交活动设置障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采取主动出击策略,通过外交话语
期刊
当今社会,我国学生面对各种国外文化思潮,对其思想政治意识造成了一定冲击.基于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刻不容缓.而学校思政教育充分发挥着思想引领和政治意识培养的功能,在思政育人工作中应当融人爱国主义教育.二者良好互动和协同发展,可以有效培养爱国之才.
期刊
当前,立德树人落实效果是检验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应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功能,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立德”,即面向学生开展思想品德与行为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树人”,是在“立德”基础上,结合当代学生心理特征与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应通过思政教育培育学生良好思想道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当
期刊
人体肠道内含有大量微生物,具有调节宿主免疫功能、维持生理稳态等作用,其组成和功能的改变可促使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临床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可以优化恶性肿瘤治疗.粪便微生物移植(FMT)从健康供体的粪便中获得肠道微生物移植到患者胃肠道,进而改变患者肠道菌群,已用于治疗多种微生物相关疾病,也被用于恶性肿瘤治疗.本文就肠道微生物群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联系,FMT在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疗效和挑战作一综述.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种组学数据相结合的多组学技术已成为理解遗传病生理病理机制的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技术方法.这些技术推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实践.由于单一组学技术均不能完全解读人类疾病的复杂性,因此多组学技术联用已经成为一种全面理解生命活动和人类疾病的生物学过程的方法.本文主要综述了多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在人类单基因遗传病中的应用现状,并讨论组学技术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技术挑战.
随着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的快速推进,生物样本库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精神疾病的特征出发,探讨生物样本捐献者的权益、知情同意书签署、隐私保护和保密等伦理问题,以及生物样本的同质化判断、信息化建设等影响精神疾病生物样本库质量的关键问题.同质化是精神疾病生物样本库建设的一大难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标准化、结构化的信息化语言予以克服,为样本及其数据信息的共享奠定基础.此外,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引入,也将为精神疾病生物样本库的深度挖掘、合作共享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推动精神疾病生
晚期肺腺癌患者经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一线治疗10~14个月后会出现耐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为获得性T790M突变,而出现小细胞肺癌转化较为少见,目前国内肺腺癌转化为小细胞肺癌的文献仅为少数个案报道.本文报道2019年6月22日乐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患者的支气管腔内新生物基因检测结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9外显子缺失突变,予以盐酸厄洛替尼片、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后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团块增大、疾病进展,再次活检支气管腔内新生物,病理学诊断为小细胞肺癌,予以依托泊苷联合卡
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其发生、发展与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控密切相关.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世界上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对于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已经得到了肯定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项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其他心血管疾病中同样存在显著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显示出其在心血管疾病中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
真核生物细胞DNA绝大部分都包含在长链线性染色体中,此外,环状DNA分子同样广泛存在,例如线粒体DNA和染色体外环状DNA(eccDN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功能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eccD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性有关.本文综述了eccDN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耐药中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研究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