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3~6岁幼儿低碳意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e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低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低碳生活这一概念随之产生。低碳生活作为一种优质、环保的生活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們的认可。培养低碳意识,让人们自觉养成低碳生活习惯,成为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教育作为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应该充分践行低碳意识要从小培养的幼教理念,提高幼儿的低碳意识,使幼儿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倡导、处处践行低碳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低碳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娃娃抓起。
  关键词:低碳意识;言传身教;垃圾回收;节能减排
  一、对幼儿培养低碳意识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素质。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良好品格养成的最好时机,对幼儿进行低碳环保教育业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幼儿进行低碳环保教育,让幼儿在了解环境污染、破坏危害的同时,逐渐建立珍爱、保护环境的意识,更多地掌握保护环境技能。通过低碳环保教育,幼儿可逐渐认识生命之可贵,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可以引导幼儿更加热爱生活,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因而,加强幼儿的低碳环保教育,对于提高幼儿的低碳环保自救意识和技能,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低碳意识培养的方法
  (一)让幼儿了解低碳生活的具体内容,是培养幼儿低碳意识的基础前提
  开展幼儿低碳意识教育,首先要解决幼儿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问题。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思维特点及可接受的知识深度,结合低碳生活的主要内容,主要从与幼儿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吃、穿、住、行、用”五个方面对幼儿进行低碳生活认知教育。在“吃”的方面,告诉他们什么样的食物是低碳的,什么样的食物是碳排放量大的,让幼儿了解新鲜的蔬菜、水果是低碳食物,减少禽蛋肉类和高脂肪、高蛋白等食物的摄入量,尽量不吃加工类食品。在吃饭时不糟蹋、不浪费食物,少买罐装或瓶装饮料、纯净水等,就是低碳生活。在“穿”的方面,让幼儿知道不与他人攀比穿戴,家里有没有破损但是小了的衣服可以送给亲戚家的小弟弟、小妹妹或者将其捐给社会福利机构。通过这些行为,使幼儿不仅为他人奉献爱心,培养了幼儿的道德情操,也使幼儿认识到,这样的生活就是低碳生活。在“住”的方面,不过分追求奢华的环境,在家中多种植绿色植物,在家采用喷头淋浴,剩饭剩菜合理利用,不开灯睡觉等。在小区中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小区环境,这也是低碳生活。在“行”的方面,要让幼儿知道随时监督提醒自己的家长,能步行或骑自行车时,不坐汽车,必须乘车时尽量坐公共汽车。购买小排量汽车,减少使用私家车就是低碳生活。在“用”的方面,让幼儿知道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等节约资源的行为,对废旧物品要合理再回收利用,不使用一次性纸杯及碗筷,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也是低碳生活。
  (二)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言传身教是培养幼儿低碳意识的首要环节
  对幼儿进行低碳意识教育,幼儿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低碳意识素养,在日常生活中及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注重低碳意识,成为幼儿表率。幼儿理解能力有限,但模仿能力较强,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行为发展,对幼儿教育有关键性作用。幼儿教师平时应多阅读与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生活及低碳意识相关联的文章和报道,留意有关的政策、法规,充分理解低碳生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低碳意识。在此基础上,针对3~6岁阶段幼儿可塑性强的特点,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积极倡导和坚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在教学、生活中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对幼儿低碳意识培养达到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例如:节约用水用电,自己杯子中的水尽量喝完,在教室中,注意随手关灯及关闭水龙头,把洗手、洗拖把的水留下进行二次利用,用来冲洗厕所;反复利用纸张,直到不能再继续使用;尽量不使用塑料袋,并对可循环使用的塑料袋做到多次使用,不乱丢弃;积攒各类废弃物后交给废品收购人员;平时上下班尽量少乘车等。
  三、幼儿低碳意识培养的途径
  我们必须明确幼儿环境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众多的环境保护专家,它主要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自觉环境保护者。环保自律意识不是只靠单纯的说教和提一些保护环境的要求就可以形成,需要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及反复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内化为自身的环保意识,外化为环保行为。环保意识的培养要从身边可以做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一)创设相关环境
  利用墙壁和走廊空间,为幼儿营造学习气氛。根据低碳环保教育主题分别创设幼儿园和班级的环境,以切实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帮助幼儿获得对环境污染的直观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1.低碳意识问卷调查
  知已知彼,百战百殆。通过向家长、幼儿及教师发放低碳意识问卷,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再选择合理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家长、幼儿及家长三类人群的低碳意识。
  2.低碳知识的宣传
  (1)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家长和教师宣传低碳知识。
  (2)利用幼儿一日的学习生活各个环节,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在教学活动中一点一滴地强化幼儿的低碳意识,引导孩子们认识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与低碳生活有关,从生活的各个细节方面培养幼儿自觉的低碳意识及践行低碳生活的态度,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3.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
  将垃圾分类处理,其中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我们可以将这些废物进行分类清理、改造。
  4.亲子箴言
  在园内组织亲子箴言活动,号召家长、幼儿及教师签下自己的低碳宣言,为低碳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5.设置节能减排日
  将每周三设置为“节能减排日”,号召家长、幼儿及教师绿色出行,不开车,少乘车,多步行和骑自行车。
  (三)一日低碳环保教育,组织幼儿参观相关单位,访谈相关人员,丰富幼儿的体验
  同享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家园,作为一名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幼儿早期教育中,让祖国的新一代转变观念,认识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不来发展,换来的只会是更多更大的灾难,让每一位新时期的国家栋梁都懂得从我做起,人人都做保护环境的忠诚卫士。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科学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现今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围绕幼儿园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相关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幼儿园的课堂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率,使幼儿能够在更加健康、科学的环境下成长和学习。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活动;应对策略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园教师
目的 对肺癌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在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肺癌患者共68例,将其随机分组,分别实施中医护理和常规护理,依次设
摘 要: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是由企业的内部需求来决定的。作为企业内部控制机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健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财经纪律、提高经营管理和促进经济效益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源于国外,我国在设置该机构中需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的背景,因此该制度目前仍然不完善,处于探索阶段,这影响了该机构的只能在企业内部的正常发挥。基于此目的,首先浅析企业内部审计的作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如何根据现代建设进程对未来人才素质的要求来培养小学生,为他们全面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是小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但却说明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中的重要性。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
摘 要: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丰富幼儿生活的内容、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浅议,实践证明,通过这四个途径的综合教育,让幼儿想说、多说、多练,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宽松环境;语言习惯;教师语言水平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
摘 要:智力是指以思维为核心的几种能力的组合,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是一种全新的智力观,让我们曾经单一、平面的智力观多元化、立体化了。  关键词:幼儿;教育质量;多元智力发展;培养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通过个人的努力和集体的培养使其教学品质、教学技能和教育素养不断成长和追
目的 就脑震荡护理中应用心理支持法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近一年内(2019年2月至2020年2)我院收治的脑震荡患者,在其护理中应用心理支持疗法.结果 患者接受心理支
摘 要:现在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的热门活动,其中数学区角活动因其教育性与实用性的价值又排在了幼儿园区角活动是首列。而材料是開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媒介,是幼儿建构知识的托。材料是否有趣、可变、可操作,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直接影响到幼儿能否主动参与的兴致。本文针对幼儿园中数学区角材料的选择与应用进行了研究探索。  关键词:幼儿教育;数学教学;区角材料;研究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材料的对幼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