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最后一个月,国家级高新区阵容再添新成员,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6个省级高新区“升格”,至此,国家高新区由原来的129家增加至145家。
引领科技体制改革“十二五”以来,国家高新区围绕创新创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在科技和经济结合、科技和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人才聚集、新型创新组织发育、产城融合、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但是近年来,全球经济一直面临着低增长的不利环境。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也在加大。中科院政策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会武在天津市举行的“2015年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国家高新区(天津)创新高层论坛”上表示,面对严峻的挑战,国家高新区应快速创新改革,找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真正做到了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真正成为了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改革的认知——引领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首先,国家高新区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非常伟大的重要思路。它们正在引领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而且一带一路战略赋予我们国家高新区不仅仅是新的改革、新的使命。
自199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浦东新区,高新区孕育而生,当时这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词语。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高新区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承认技术的商品属性,开拓技术市场,促进技术和经济结合。这在当时是零的突破,也是认识的突破。这个新生事物背后,是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基本架构,形成了我们国家高新区今天的成绩。
史蒂夫·布兰克是首屈一指的创业大师,最早提出客户发展概念的硅谷企业家,他的创业理论影响了一大批硅谷创业者,掀起了硅谷精益创业的浪潮。早在两年前,他曾经说过:中国的火炬计划突破了中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加快了中国向全球化迈进。这是外国学者对中国火炬计划的评估。
国家高新区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首先来源于市场,今天的市场在哪里?
国家高新区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还来源于思想认识,今天的认识有没有追赶上发展趋势?
刘会武表示,改革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的发展,是技术的趋势,还有就是国家的战略。
改革的理念——一带一路赋予高新区新使命
200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1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建区初期的1991年相比,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利税额、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平均增长60%以上,10年翻了100倍。对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那个时候,高新区面临着第二次创业的局面。客观的说就是今天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时的第二次创新创什么?聚集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经济内生增长。现在高新区进入第三次创业的阶段。在高新区立足自身资源发展的同时,慢慢转向面向全球创新资源方式,打造全球链条,在这其中,我们要学会借力。这个就是改革要做的。
刘会武曾提出一个观点,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的经济开放适应全球战略,是慢慢走出去、改变全球格局的转折期。因为,2010年中国第一次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近两年,中国又第一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我们本是制造大国,但从资本输出的那一刻开始,我们进入了制造强国。第三个原因就是一带一路大战略。通过这些数据和我们的判断,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改革来源于市场,来源于国家战略认识。如果刚需改革离不开大战略,又想见到改革红利,必须正视改革的方向和背景。
第二个讲的政策优化。在各种直接或间接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国家高新区的管理机构围绕“自主创新”快速推动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创新资金等创新要素向高新区的聚集、聚合,使其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一次创业”的基础上,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做大做强,成为中国经济创造世界奇迹的重要支撑;同时,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高新区的城市功能也不断增强,制度辐射能力开始显现,成为区域品牌提升和社会作用增强的示范基地。
第三个市场创新。你会感觉如今科技创新里面很多市场产物都发源于高新区,新型孵化器如果没有传统孵化器,如何会有今天的成绩?
还有产业联盟,包括今天的科技大市场都是从高新区慢慢研发出来的新的市场化的产物。即便是在在金融危机中,高新区在我国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10年开始,我国已经设立了89家高新区,基本是遍布全国。下面请看几个数据:国家高新区工业产业增加值,40%以上的全国电子商务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占70%以上,高新区有4座大学,每个大学有32个载体,这么好的创新资源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若离开了高新区。我国还如何创新驱动。
第四,一带一路战略赋予高新区新的使命。刘会武的观点认为,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基本上是2+N的改革框架。70年代农村脱离承包制、90年代国企改革、90年代后期科教改革以及2000年的房地产改革,创造了中国三十年的GDP奇迹,但现如今发生了变化,中国主导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上,有44亿人口,这些人大部分与中国80、90年代相差无几。如果这44亿人里有十分之一人口,由中国80年代水平过渡到2020年水平,这至少能够支撑中国30年发展。如何把4亿人口由低收入水平过渡到中等收入水平,这就是一带一路的价值。
改革的路径——区域协同探索创新文化
现在,高新区如何适应目前社会发展,当然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改革,但是有几个原则是这样的。
第一个就是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树立大局观,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推进学科建设。
第二个是要自上而下,探索创新文化。高新区一代一代的不断奋斗,是因为有一种精神在里面,有一种文化在里面,怎样将精神文化自下而上,高新区就是最好的诠释,它是自下而上最好的试验田。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都要研究自己的政策,适合自己高新区发展的政策,要敢于突破政策,要增加自下而上的探索。
第三个是放开心态。变小我为大我,加强个部门协同,区域协同和全球协同。不要把部门利益看得太重,变小我为大我。
第四个是科技创新向大众创业倾斜,全球化深度融合一带一路。我们要大力扶持具有市场创新的功能的新型科研机构,提升高新区的科研机构、科技资产和其他资产结合,放大其他资产作用。而科技资产越用越多,科技资产管理要单独分解出来。
高新区的自信意味着中国创新的自信,高新区的自信需要高新区的人一代一代的努力,我们要传承下来这种敢为人先、勇于改革,不断的思考,刘会武相信高新区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引领科技体制改革“十二五”以来,国家高新区围绕创新创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在科技和经济结合、科技和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人才聚集、新型创新组织发育、产城融合、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但是近年来,全球经济一直面临着低增长的不利环境。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也在加大。中科院政策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会武在天津市举行的“2015年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国家高新区(天津)创新高层论坛”上表示,面对严峻的挑战,国家高新区应快速创新改革,找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真正做到了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真正成为了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改革的认知——引领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首先,国家高新区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非常伟大的重要思路。它们正在引领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而且一带一路战略赋予我们国家高新区不仅仅是新的改革、新的使命。
自199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浦东新区,高新区孕育而生,当时这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词语。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高新区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承认技术的商品属性,开拓技术市场,促进技术和经济结合。这在当时是零的突破,也是认识的突破。这个新生事物背后,是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基本架构,形成了我们国家高新区今天的成绩。
史蒂夫·布兰克是首屈一指的创业大师,最早提出客户发展概念的硅谷企业家,他的创业理论影响了一大批硅谷创业者,掀起了硅谷精益创业的浪潮。早在两年前,他曾经说过:中国的火炬计划突破了中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加快了中国向全球化迈进。这是外国学者对中国火炬计划的评估。
国家高新区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首先来源于市场,今天的市场在哪里?
国家高新区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还来源于思想认识,今天的认识有没有追赶上发展趋势?
刘会武表示,改革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的发展,是技术的趋势,还有就是国家的战略。
改革的理念——一带一路赋予高新区新使命
200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1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建区初期的1991年相比,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利税额、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平均增长60%以上,10年翻了100倍。对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那个时候,高新区面临着第二次创业的局面。客观的说就是今天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时的第二次创新创什么?聚集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经济内生增长。现在高新区进入第三次创业的阶段。在高新区立足自身资源发展的同时,慢慢转向面向全球创新资源方式,打造全球链条,在这其中,我们要学会借力。这个就是改革要做的。
刘会武曾提出一个观点,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的经济开放适应全球战略,是慢慢走出去、改变全球格局的转折期。因为,2010年中国第一次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近两年,中国又第一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我们本是制造大国,但从资本输出的那一刻开始,我们进入了制造强国。第三个原因就是一带一路大战略。通过这些数据和我们的判断,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改革来源于市场,来源于国家战略认识。如果刚需改革离不开大战略,又想见到改革红利,必须正视改革的方向和背景。
第二个讲的政策优化。在各种直接或间接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国家高新区的管理机构围绕“自主创新”快速推动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创新资金等创新要素向高新区的聚集、聚合,使其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一次创业”的基础上,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做大做强,成为中国经济创造世界奇迹的重要支撑;同时,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高新区的城市功能也不断增强,制度辐射能力开始显现,成为区域品牌提升和社会作用增强的示范基地。
第三个市场创新。你会感觉如今科技创新里面很多市场产物都发源于高新区,新型孵化器如果没有传统孵化器,如何会有今天的成绩?
还有产业联盟,包括今天的科技大市场都是从高新区慢慢研发出来的新的市场化的产物。即便是在在金融危机中,高新区在我国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10年开始,我国已经设立了89家高新区,基本是遍布全国。下面请看几个数据:国家高新区工业产业增加值,40%以上的全国电子商务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占70%以上,高新区有4座大学,每个大学有32个载体,这么好的创新资源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若离开了高新区。我国还如何创新驱动。
第四,一带一路战略赋予高新区新的使命。刘会武的观点认为,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基本上是2+N的改革框架。70年代农村脱离承包制、90年代国企改革、90年代后期科教改革以及2000年的房地产改革,创造了中国三十年的GDP奇迹,但现如今发生了变化,中国主导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上,有44亿人口,这些人大部分与中国80、90年代相差无几。如果这44亿人里有十分之一人口,由中国80年代水平过渡到2020年水平,这至少能够支撑中国30年发展。如何把4亿人口由低收入水平过渡到中等收入水平,这就是一带一路的价值。
改革的路径——区域协同探索创新文化
现在,高新区如何适应目前社会发展,当然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改革,但是有几个原则是这样的。
第一个就是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树立大局观,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推进学科建设。
第二个是要自上而下,探索创新文化。高新区一代一代的不断奋斗,是因为有一种精神在里面,有一种文化在里面,怎样将精神文化自下而上,高新区就是最好的诠释,它是自下而上最好的试验田。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都要研究自己的政策,适合自己高新区发展的政策,要敢于突破政策,要增加自下而上的探索。
第三个是放开心态。变小我为大我,加强个部门协同,区域协同和全球协同。不要把部门利益看得太重,变小我为大我。
第四个是科技创新向大众创业倾斜,全球化深度融合一带一路。我们要大力扶持具有市场创新的功能的新型科研机构,提升高新区的科研机构、科技资产和其他资产结合,放大其他资产作用。而科技资产越用越多,科技资产管理要单独分解出来。
高新区的自信意味着中国创新的自信,高新区的自信需要高新区的人一代一代的努力,我们要传承下来这种敢为人先、勇于改革,不断的思考,刘会武相信高新区的未来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