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手术治疗进展

来源 :国际眼科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ch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是由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疼痛性角膜溃疡,也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棘阿米巴性角膜炎与配戴角膜接触镜、接触污染的水源和角膜外伤等有关。对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目前治疗以药物为主,药物治疗无效时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角膜病灶切除及局部烧灼、角膜病灶切除联合球结膜瓣遮盖术或羊膜移植术、角膜移植术等治疗方法在临床均有应用,新兴的角膜胶原交联治疗的临床应用更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治愈提供了新的希望。(国际眼科纵览,2017, 41: 122-125)

其他文献
目的对一先天性副肌强直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武警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一先天性副肌强直家系中的4例患者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并对先证者及其母亲进行候选基因SCN4A全部24个外显子测序。结果该家系患者多自幼出现受冷后手部肌肉发僵或力弱,温暖及缓慢活动可缓解;先证者则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力弱。先证者及其母亲SCN4A基因第24号外显子c.4343G.>A杂合核苷酸变异,该变异导致第
目的探讨过表达SNORD47对U87-EGFRvIII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U87-EGFRvIII胶质瘤细胞分为SNORD47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3组,前2组分别转染携带SNORD47核苷酸序列、阴性对照核苷酸序列的重组慢病毒,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48 h后qRT-PCR检测3组细胞SNORD47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3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
目的探讨存活蛋白(survivin)对贝伐珠单抗治疗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常规培养人胶质母细胞瘤系U87细胞,MTT法检测0、2、4、6、8、10 mg/mL贝伐珠单抗(Bev)分别作用2、4、6 d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将U87细胞分别转染空载体(pRNAT)、针对survivin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pRNAT-survivin shRNA)、无关插入序列载体(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化酶Ⅰ型(HO-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1)选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的胶质瘤患者56例,其中WHO分级Ⅰ级4例,Ⅱ级16例,Ⅲ级10例,Ⅳ级26例。将Ⅰ、Ⅱ级胶质瘤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将Ⅲ、Ⅳ级胶质瘤分为高级别胶质瘤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胶质瘤中HO-1的表达。(2)采用R语言survival工具包分析癌症基金组图谱
目的介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2种改良术式,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CSDH患者100例,其中43例行微创前后高低双孔对冲血肿清除+T管挂壁引流术,57例行微创小骨瓣回纳血肿清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行微创小骨瓣回纳血肿清除术的57例患者中,53例患者术中均顺利清除血肿,4例患者血肿引流不畅,行扩大骨瓣血肿清
【目的】探讨MRI T2Flair切除范围和术后辅助化疗疗程对人脑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五科自2012年4月至2016年8月在唤醒麻醉、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监测等技术下采用肿瘤切除术治疗GBM患者17例,现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探讨MRI T2Flair切除范围和术后辅助化疗疗程对人脑GBM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7例患者T1增强病灶均全部切除。患
目的研究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参数胆碱肌酸比值(Cho/Cr)差异与胶质瘤干细胞(GSCs)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行常规MRI、多体素1H-MRS等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16例,术中在神经导航的辅助下准确选取Cho/Cr最高和最低点作为组织标本(分别为Cho/Cr高代谢组和Cho/Cr低代谢组)。原代培养
目的比较经鼻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和并发症、炎症反应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以探讨更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鼻肠管组和鼻胃管组(每组50例),分别经螺旋型鼻肠管和传统的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入院当天和肠内营养实施后1、3、7、14 d,观察2组患者的一般
目的探讨单纯急性硬膜外血肿术中、术后早期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06例单纯硬膜外血肿致脑疝患者中出现再灌注损伤的12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对这12例患者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7例术中清除血肿后15~30 min内出现再灌注脑损伤,5例患者术后早期(<6 h)出
弱视的传统治疗主要包括光学矫正、遮盖法和压抑法。随着对实验性弱视动物模型、电生理及神经生化等各方面的不断研究,人们对弱视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视觉敏感期或关键期以后"已终止"的视觉可塑性可以被重新激发。基于这个发现,大量的新疗法如知觉训练、电子游戏训练、双眼分视训练和经颅磁刺激训练等应用于儿童和成人弱视的治疗;这些新疗法统称行为疗法,都以恢复皮层可塑性和减少双眼相互抑制为突破口来改善弱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