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探明长江口南支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的分布和丰度变化,2018年6-10月在该水域设置8个站点,采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m,网目0.5 mm)在每月的大潮期间按月进行表层水平拖网调查,并与2014和2015年在相同水域和相同时期的研究结果作比较.共拖网58网次,采集刀鲚仔稚鱼4611尾,平均密度0.123尾/m3,体长范围3.10~61.74 mm.发育阶段从前弯曲期到稚鱼期,其中:以前弯曲期仔鱼(3.10~ 18.12 mm)最多,占总数的86.18%;其次是弯曲期仔鱼(4.90 ~24.05 mm),占8.50%;后弯曲期仔鱼(9.75~ 30.36 mm)和稚鱼(24.22 ~61.70 mm),分别占4.60%和0.72%.白天涨潮期采集刀鲚仔稚鱼4211尾,平均体长11.18 mm,平均密度0.169尾/m3;退潮期采集339尾刀鲚仔稚鱼,平均体长10.52 mm,平均密度(0.029尾/m3)低于涨潮期密度.St.8的夜间涨退潮期调查显示,涨潮期密度(0.005尾/m3)大于退潮期密度(0.002尾/m3).刀鲚仔稚鱼的发育阶段组成,2014年以卵黄囊期仔鱼为主,2015和2018年均以前弯曲期仔鱼为主.各年刀鲚仔稚鱼出现的持续时间和高峰期基本相似,主要集中在6-8月,9-10月出现量极少.仔稚鱼密度分布表明,3年间各站位点密度差异不显著.